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课堂中进行“二度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当学生出现有别于预设的生成时,教师常委婉地说:“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或“没关系,错了不要紧,坐下去再思考一下……”然后教师便继续自己的教学预案。

这样处理,相比传统的课堂确实进步不少,但这样的例子多了,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虽然学生很体面地坐了下去,但他们心中的结解开了吗?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应该精心预设哪些内容?动态生成,教师需要哪些教育机智和教学策略?“二度教学设计”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二度教学设计”即在课前充分预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课中具体实施时,面对有别于预设的生成,及时调整原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活动方案,在头脑中即刻进行的教学设计。

“二度教学设计”是应对课堂生成的一种积极对策,实践中该如何展开呢?

在学生出疑处展开“二度教学设计”

课例一:《运算律》

【预设】教学“乘法分配律”后的练习课,准备以教材中相关练习为载体,通过各种变式练习巩固乘法分配律。

【实际教学】课进行到一半时,有一名爱提问的学生质疑:“除法有分配律吗?”我先是一愣,这在教材上没有说明,但实际却存在,而且比较繁琐。是改变预设,还是避之不谈?取舍之下顺水推舟,说道:“这个问题挺有价值,大家认为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自主交流后,基本能模仿着乘法分配律说出:“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结果不变。”这时,出现了短暂的平静。看得出来,学生的大脑在高速运转。过了一会儿,有些嘈杂声了,有人说行,有人说不行,并各举了例子:(4956)÷7=49÷756÷7,(7137)÷3=71÷337÷3(不好算),出现了争执。经过反复举例、争论,最终一致认为:这个规律在好算时成立,否则不行。此时,我说:“同学们真不简单,能大胆作出猜测并初步证明了除法分配律,其实这个规律确实存在,只不过我们目前所学的知识还不会算71÷337÷3这类问题。”学生听了我的评价,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不用说,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会大胆地进行一次次猜测。当然,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混淆,我还补充出示类似(a+b)÷c=a÷c+b÷ca÷(b+c=a÷b+a÷c的辨析题来理清学生的思路。

这样的“二度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前的预设没有统死整个课堂,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敢于大胆改变预设,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这节课结束后,虽然后面还有几个练习没来得及做,但我认为,对除法分配律的研究必能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盲目做几道题的收获要大得多。

在学生出错处展开“二度教学设计”

课例二:《百分数应用题》

【预设】这是一节复习课,准备借助教材中的几道练习,讲练结合,使学生更熟练地解决百分数应用题。

【实际教学】(课前,请学生在小黑板上抄了一道题目,上课后,出示该题)一批水果,上午卖出全部的30%,下午卖出全部的50%,已知上午卖出120千克,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千克?(题目出示后,有学生立刻举手)

生:老师,题目抄错了。

师:哪里错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我没能立刻发现错在哪里,便侧耳倾听)

生:“多”字用错了。

师:怎么用错了?(这时我明知故问,并立刻准备借助这个问题展开教学)

生:根据条件1和条件2,可以知道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卖出的多,而问题却要求回答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千克?

师:怎么办?(此时,在我心中已准备将错就错,由学生自由发挥改编题目)

A:把“多”字改成“少”字就可以了。(绝大多数同学赞同)

B:也可以把条件1中的“30%”和条件2中的“50%”对调。(部分学生这样回答)

C:还可以把条件3“上午卖出120千克”改为“下午卖出120千克”,把问题“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千克”改为“比上午多卖出多少千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改编应用题的热情空前高涨)

师:大家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把这道错题改编好了,老师真的感到很高兴。现在,我们先按照第一种改法解答,那么该怎么解答呢?(接下来便是围绕先前的各种改编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

回顾这节课,面对学生把题目抄错这一意外,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及时调整了教学预案,进行“二度教学设计”,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充分显现。试想,若在学生发现题目出错后,教师立刻自行纠正,并沿着预设的教学思路继续展开教学,也许同样达成教学目的,但可以断言,整节课不会引起全班学生如此高度的关注,课堂也会因缺少学生的热情参与而少了该有的灵气。

在学生出新处展开“二度教学设计”

课例三:《分数的意义》

【预设】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分数的意义,其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小组合作表示出预先准备好的小篮子里的果冻的1/2

【实际教学】学生弄清要求后,积极性很高,纷纷动手分了起来,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是同时举起了手。这时我让各组学生派代表上台展示分果冻的情况。由于每组果冻的个数不等,所以分法也不一样,到了最后一组,共8个果冻,只见那组的代表一手托着篮子,连跑带奔地走上讲台,显然有些迫不及待了。他将8个果冻从中间一分,一边4个,然后看着我说:“我们把这8个果冻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指着一堆)4/8就是1/2。”这时我立即接过话头说:“对!这样的四个就是这堆果冻的1/2,不过大家有没有听清楚,他刚才的回答中还有一个分数———4/8(迅速出示8个果冻),你们能摆出这堆果冻的4/8吗?”这肯定难不住学生,他们很快便完成了任务。这时我问道:“大家看一看,8个果冻的1/24/8相比,怎样?”学生齐答:“相等!”这时,我说:“对,这是咱们后面将要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今天已经感受到了,了不起!”

类似情况,面对最后一组学生回答中的信息,我们的老师可能忽略不计或婉转地一带而过,因为这不是今天要讲的内容。而这节课上,面对学生回答中的新意,我立刻展开“二度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到这些果冻的1/24/8,既不离题,又无形中为后面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埋下了伏笔。将来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再回忆起这一幕,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肯定更加深刻。这样的“二度教学设计”费时不多,但很有意义。

上述这些例子中,精彩的课堂资源的随时生成得益于教师,特别是教师大胆的“二度教学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地方。(来源:《中国教育报》200610135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围绕“一个核心”和“两个统一”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把数学的“根”留住
集体备课应该如何进行才更有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案的合作设计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