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语文分数如何达到130+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高中语文是不需要另外学习的,得分全靠孩子的语文功夫。

这个观点通常是正确的,但有一个前提:孩子真有“功夫”可言。

什么样的“功夫”能保证孩子在高中阶段语文依旧能保持高分?

所谓“功夫”,首先包括孩子的阅读能力——注意,阅读能力不是能读书就可以的,而是文本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而且,是对高难度文章的精准分析总结能力——此其一。

其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与文史知识。这一部分,在学校通常是学不到的,要靠课外的大量拓展阅读学习。也就是我设计的小学大语文课程,就是为了填补孩子们这部分的空白。缺少这个板块,高中诗歌鉴赏和古文阅读近30分的分数就难以得全。

其三,学生必要具备卓越的写作能力。“卓越”意为能写出高妙的作文,才能在一群“泛泛之辈”中脱颖而出,取得55+的作文分数。而不是40-45之间。这一点,绝大多数孩子是做不到的。

其四:高考语言文字运用30分,考验孩子的文学素养基础能力——对字、词、句、段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若孩子具备上述能力,那么高中语文就不必要另外学习。但,君不见我们现行的语文教育——小学、初中的教育内容,完全达不到上述学习效果。这也是高考语文能力弱、高分难得的根本原因。

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应有的“语文”教育。孩子们在校的大量时间学到的语文知识——或者说人文知识,语文、政史——都太肤浅。

人文教育是思想教育,青春期前是塑造孩子思想的关键期,但我们做的明显不够。

好的人文教育,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明的语文教育,得到的结果,绝不仅仅是考试高分。

而是,孩子对人生、对民族、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如果您家有小儿女,还没长大,那么最好了,我们还算幸运,有弥补的机会。请现在就开始慎重思考,如何给孩子真正的语文教育。

我给各位一项建议,诸君看是否合理。若是,请努力去做,别荒废了孩子的宝贵时光。

一、0~6岁:

从孩子出生,不,最好是在她出生前,就给她正确高明的语文教育。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文化水平低?

真正的好文章,经史子集几乎看不懂。越不懂越不看,越不看越不懂。

他懂什么呢?

漫画、小说,小时候看《米小圈》《马小跳》《阿衰》,长大了喜欢《斗罗大陆》《魔道祖师》《周生如故》...这几本是孩子们之间最近比较流行的,我经常请教他们都读什么书,还特意去读过。

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看这个?

因为她们觉得这个有意思,好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能打动她。

为什么不觉得《论语》好看?

因为他get不到《论语》中有趣的点。

为什么get不到?

因为能力弱。只对故事感兴趣,对精神义理没兴趣。

为什么能力弱?

因为自小就没有读过深刻的书,所以没有深刻的思想,所以对一切深刻的东西都没兴趣——包括拼搏、生命、思想。

所以,大部分孩子不爱努力,不爱克服困难,就喜欢肤浅与享乐。

这完全不是孩子的错。

是我们给的基础教育不够好,所以他们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

那么,结果出来了:基础教育,就应该给孩子读高明深刻的书。

最高明,莫不过经典。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尚书》《诗经》......

这几本是13岁前最好读完的——读完的意思,不是读一遍,而是每本至少一百遍,才算读过这本书。不然,读一二遍,只能说:见过这本书,没什么实际意义。

然后家长们就会有问题了:这些我也不懂,咋带孩子读呢?

第一:不懂说明我们自身能力不够,更应该要去读。有读才有懂。如《中庸》所言,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还怕不懂?

别人做一遍能做好的事,我笨一点,做一百遍,总能做好吧?别人花十分的功夫能做的事,我不行,我就花一千分的努力,还会做不好?

所以,不懂是因为没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经典是保养生命智慧的书,谁读谁快乐。

比如《论语》。

如果你不幸福,读懂这书,你就幸福了。

如果你不信,那你就试试,读一百遍,还不幸福,那你找我给你说法。

如果你不试,那我就没办法了。

不是《论语》让你幸福。

而是这些书能启迪我们的智慧,有了智慧,才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难题——事业、婚姻、孩子教育、与人相处......追根究底,生活幸福与否,都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智慧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有智慧,活得风生水起,游刃有余;

没智慧,活得犹如困兽,步步惊心——不,是闹心,看谁看哪都闹心,地球上就没有能容我开心的地方。

对不对?
人得有智慧,才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没有怎么办?学呗。

最简单经济的方法,买本《论语》,先读它一百遍。

二:家长不懂,不代表孩子也不懂。不要用我们庸俗浅薄的心去衡量孩子,他们的智慧与能力,是我们比不了的。

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功成名就的人,就说明我们没有功成名就的能力和智慧。

所以,就不要用我们这有限的能力和智慧去给孩子讲所谓的道理的,一点用都没有。优秀的孩子从不是被说教出来的。

那怎么办?

要么你成功给你的孩子看,言传身教。

要么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想读这本了不起的书,你也一起来吧。

就这样,书上那么大的字,还有拼音,读就完了。

道理很简单。

执行起来不容易。

因为你读你也困。

你困就容易放弃。

所以,最好,父母与孩子一起,努力地读书,再困,悬梁刺股。

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下面有方法二:

约几个小孩,0~6岁都可以,聚在一起,推举出一个最爱读、最有耐心、最有爱的家长做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读。(这里建议是有偿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投入很多时间精力为他人做了贡献,那么他理应得一份回报。有稳定的收入和模式,老师才能更投入这件事。)

一定要营造一个氛围出来,老老实实的读,让任何人走进这个氛围就能静下心来读书,这也是极好的。

所以,不管哪个方法,在孩子六岁前,老实大量地读经典。是给他最好的启蒙教育,好比给孩子一个宝藏。

自小大量读经的孩子,你看他聊天都不一样。名人美句,信手拈来。

不是背的,是融入生命中的,他就这么说话。

别人说:“你看那河边有一片竹林,绿色的,真好看,看着就凉快!”  

他说:“茂林修竹,伴水而生,自有清凉之意。”

别人说:“我去你看落日!真美!看那群水鸟,真多!”

她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别人登上山顶,说:“哇塞好高哦!

他说:“ 绝顶横临,孤峰倚天。”

这个“别人”,可能是高中生、大学生、中年人;

这个“他” ,可能是仅六岁的孩子。

语文成绩无关年纪大小,有输入就有输出。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极强的。给他浅薄,他就学浅薄;给他电视,他就看电视;给他经典,他就吸收经典;给他中文,他就会中文;中国的小孩去英国,他就会英文;去日本待几年,他就会日文。

我们做家长的,敢跟他比学习能力?吸收能力?

我们比不过。

一样的读一篇文章,大人即使背得比孩子快,但肯定会忘。但孩子们,但凡读过百遍的书,随时随地,信手拈来。

这叫融入生命,打下了一生的人文基础。

这是0~6岁时,我们应该给孩子们的,最好的教育。

二、7-13岁 小学阶段  读史+浅解经典

有了六年读经的功夫,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史记》、二十五史、《国语》《资治通鉴》《红楼梦》.....他当故事看!
还什么米小圈马小跳,什么鬼,他扫一眼就觉得无聊透顶。

你看,这就是根基的不同。

高度的语文教育,自然养成他高度的鉴赏水平。自此,那些庸俗的、浅薄的东西,就远离他的生命了。

中考、高考语文高分,还是问题吗?

三、初中+高中学段

如果没有前面13年的功夫,那现在就要出问题了,语文分数必定不太好看。

初中还好,分数比较优秀的小孩,语文也能差不多水准。

但高中学段,语文难度与初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初中靠认真能得到的分数120+,在高中是很难得到的。

这时候,我们就只能以提分为目的了。因为孩子们的升学压力太大,好分数=好前途。

这是比较遗憾的。

在初高中的语文学习中,就只能给孩子们应试的技巧和套路。在提分的基础上带一点必备的文常拓展。

对语文教育来说,这是舍本逐末的。但没有办法,如果有好分数助力他们去一个好的学校,好的平台,还会有更好的资源等待他。

但我常跟高中孩子们说这个:你们去了大学,找时间好好读《论语》。如果能读一百遍,对你一生都有益。最不济,等你们做了父母,会懂得怎么给孩子语文教育。

一代应比一代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1个孩子语、数、外3科的成绩,暴露了他的哪些学习问题?由一位妈妈的来电,引发的教育思考......
江一:假期语文学习,要讲究一个“透”字
【教育是开发人性的工程】
如何做一个不焦虑的家长?别再教错孩子
阅读的重要性,绝对超乎你想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