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勇哥也要学《论语》九

勇哥也要学《论语》16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 释意: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的人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心存敬意,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感悟:百善孝为先。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什么是孝?如何去孝?却又不是人人都明白的了。为孝之道,精神先之,物质次之。父母不在乎儿女给自己多少钱,不在乎买多少东西,他们在乎的是孩子们常回家看看——陪伴是最好的“孝”!

勇哥也要学《论语》162——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释意: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对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粗凿,稀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感悟: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有一定的“道”,从本质上来说,是相通的,其中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一样的,无论他是“骨、角”,还是“象牙、玉石”,要想教而育之,除了因材施教之外,也必定有相同的方法可以借鉴。

 勇哥也要学《论语》16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16 释意: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感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别人的“冒犯”而耿耿于怀。别人冒犯我们,是他的错;如果我们把这些记在心上,斤斤计较,甚至以牙还牙,就是我们自己不对了。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个君子,是不会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有时候,我们又会因为自己的过失,而不停地向别人解释。其实,这也没什么大的必要,懂我的人不用解释,不懂的人解释了也没用。做好自己,不忘初心,人生才会更从容。

勇哥也要学《论语》164——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14.41

释意:孔子说:“在上位的人若遇事依礼而行,就容易使百姓听从指挥。”

感悟:作为领导者,在布置工作、任务的时候,应当尽量少用命令式的语气。以权势压人,易使人心服口不服。以柔克刚,多商量的语气或许更让人心甘情愿地去做。此外,作为领导者要身体力行,给下属做出榜样,用“跟我来”号召众人,不是用“你去做”命令他人。

勇哥也要学《论语》165——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16.8

释意:孔子说:“君子害怕的有三件事:害怕天命,害怕王公大人,害怕圣人的言语。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天谴;轻视王公大人(上级),唯我独尊;轻圣人之言,自以为是。”

感悟:一个成语叫“胆大妄为”,所谓的无知者无畏,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个人,眼里、心里只有他自己、自以为了不起的时候,他便没有了天、没有了地、没有了父母、没有了朋友。听不进任何人的金玉良言,把别人的好言相劝当做狗屎糊在南墙上。胆子越来越大,离善良越来越远,离危险越来越近。

勇哥也要学《论语》166——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6.6

释意:孔子说:“陪着君子说话容易犯三种过失:没轮到他说话抢着说叫做躁;轮到他说话了却支支吾吾叫做躁;不看着别人的脸色便贸然开口叫做瞎。”

感悟:说话是一门艺术,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场合和交流的对象。其实,不仅仅陪“君子”说话是这样,和任何人说话都是如此。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说;什么话要早说,什么话要晚说;什么话要长说,什么话要短说——这都是有讲究的。祸从口出,有多少人因言获罪下狱?口吐莲花,又有多少人因言名垂千古?成败荣辱,全在一“言”之间。

勇哥也要学《论语》167——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6.9

释意: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学习然后才能知道的是次等的人;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才想着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见困难,还不去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

感悟:“人非生而知之”,没有人生下来就能知道一切,只不过有人天生聪明一点,学得快一些罢了。即使天生聪明的人,如果不努力学习,也会“泯然众人”。天生不聪明,心中满是困惑,再不学习,那只能做最“下等”的人了!

勇哥也要学《论语》168——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6.7

释意:孔子说:“君子有3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提醒自己不要贪恋女色;等到长大后,身强力壮,血气正旺,便要提醒自己不要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提醒自己不要贪得无厌。”

感悟:人的一生是充满考验的一生,每个阶段都充满了考验,只有经受住考验,才能让自己的一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不白白在这世界上走一遭。

勇哥也要学《论语》169——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不幸去世,孔子伤心地说:“唉!老天爷要了我的命啊!老天爷要了我的命啊!”感悟:因为自己的学生,不幸早逝,孔子悲痛欲绝,觉得是“老天爷要他的命”。可见,孔子和颜回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师生之情,情同父子。正如孔子所说“回也视予犹父也”,足见二人关系之好,感情之深。虽然孔子也说颜回“非助我者也”,但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打击也非常大。李白有诗“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感情是相互的,颜回视孔子如父,孔子也视颜回如己出。如果师生之间情同父子、情同手足,校园里还有那么多悲剧吗?

  勇哥也要学《论语》17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释意:颜回早逝,孔子哭得很伤心。跟着他的人说:“您太伤心了!”孔子回答道:“我有吗?真的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 感悟:颜回早逝,孔子哭得那么伤心!孔子去世,他的弟子灵前尽孝,更有子路坟前守孝三年!试问现在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几?人一生总要有几个值得痛哭一场的知己,人一生也总要有几个为你痛哭的知己——这样的人生,才不白活一回!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勇哥也要学《论语》17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如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1

释意:颜回早逝,孔子的学生想要丰厚的埋葬它,孔子说:“不可以”。学生们仍然很丰厚地埋葬了颜回,孔子说:“颜回呀!你待我如父,我却不能够像对待儿子一般的看待你,这不是我的主意,是你那帮同学干的呀。”

感悟:颜回家贫,又未入仕,按照当时的礼制应该简葬——用草绳捆棺下葬,封冢不立碑。颜生前又非常严谨,严格遵守礼制,严格按照师父的话行事,于孔子之言“无不悦也”。孔子说不可厚葬,他的学生顾及同窗之情厚葬了颜回,孔子认为这种做法既违背了“礼”,又非颜回所愿。因而有此感慨,责备主持厚葬的学生。

无论生前还是身后,说话做事都要考虑自己的身份与处境,不说出格之言,不做出格之事。

勇哥也要学《论语》172——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6.3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1.7

释意: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我弟子中有一个叫颜回的,非常好学,自己不如意从来不拿别人出气,也从来不犯同样的错误。现在,他不幸早逝,现在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人了,也没有像他这样好学的人了。”6.3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我弟子中有一个叫颜回的,非常好学,现在,他不幸早逝,现在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的人了”11.7

感悟:同样的问题,相似的回答。无论是一国之君询问,还是王公大臣询问,甚至是荒野村夫询问,孔子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可见,颜回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这么多的弟子,为何独宠颜回?有三个原因: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眼里,一个君子的标准是什么样子的。一个君子,必须好学,好学则不怕不知;一个君子,必须学会制怒,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一个君子,必须及时反思,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勇哥也要学《论语》173——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11.6 释意:南宫适(孔子学生,字子容)把《诗经》中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反复诵读,孔子便把亡兄孟皮的女儿嫁给了他。感悟:“诗言情,歌咏志”,一个人喜欢读什么书,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他的思想状况。特别是有人会钟情于某个人的作品,反复阅读,反复品味,爱不释手。这位作者的作品中,一定能有触动这个人的地方,产生了共鸣。由此,也可窥探一个人的品行。《论语》中,两次提到孔子把侄女嫁给南宫适,足以佐证此言。南宫适反复诵读的几句话,体现了它对自己言行的严格要求,也因此能够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5.2)

勇哥也要学《论语》175——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1.1 释意: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啊!别人对他爹娘兄弟称赞他的言语,并没有异议。”感悟: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孝”不是挂在嘴上的,光喊自己多孝顺,没有用;真正的“孝”是真真切切地落实在行动中的。像大孝子闵子骞一样,他的父母兄弟夸他孝顺,周围的人也并无异议,这说明他是个真孝子!

勇哥也要学《论语》176——闵子骞侍侧,訚訚(yin,二声。)如也;子路,行行(hang,四声。)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11.13
    释意:闵子骞站在孔子身旁恭敬而正直的样子;子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温和而又快乐的样子。(看到弟子们各有特点,)孔子非常高兴。(不过,他又很担心:)“像仲由这个样子吧,(太过刚强,)恐怕不得好死。”
    感悟: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个体。教育、教育者的任务和职责就是保护和张扬孩子美好的个性,疏导和改变孩子们不良的性格倾向。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后天的教育作为外力影响,效果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强大。许多人把“性格”当“个性”,把“发脾气”当“有本事”,如果再不听从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只会像子路那样,命丧乱刀之下,“不得好死”。子路用他的悲剧,为我们证明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命题,也验证了孔子的担忧。

勇哥也要学《论语》17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

释意:季氏比周公还有钱,冉求却又替他搜刮,使他的财富增加得更多。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徒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攻击他。”

感悟:冉求是孔子的贤徒之一,可是他不听孔子的劝告,仍然帮助季氏实行田赋制度,搜刮民财。孔子非常恼火,便与他“一刀两断”,不认他这个徒弟,还号召大家“鸣鼓而攻之”。可见,孔子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是一个性情中人。《大学》中说:“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贼。”从中也可窥见孔子为什么对冉求那么失望!

勇哥也要学《论语》178——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使无讼也。”12.13
释意:孔子说:“审理诉讼的案件,我和别人差不多,一定要是诉讼的人感到公平合理,没有异议才好。”
感悟:公平公正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在处理矛盾事件的过程当中,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不能偏一个误一个。作为教师,我们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要秉持这一个原则。对学生的惩戒教育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他学习好就可以从轻发落,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看不见;也不能因为学生平时比较调皮,就加重处罚甚至无中生有地进行批评。“一俊遮百丑”和“一丑遮百俊”同样危害巨大!

勇哥也要学《论语》179——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子路无宿诺。12.12

释意:孔子说:“单凭一面之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说话算话,有诺必践,从来不拖延(更不会反悔)。

感悟:这两则一个讲子路断案子,一个讲子路守承诺,看起来互相之间没有什么联系,但我觉得它们讲了同一个问题——子路的性格。子路嫉恶如仇,听到不平事,便怒不可遏,听一面之词而下断言不足为奇。子路信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便想立刻去办好,绝对不会拖到第二天,这也在情理之中。性格无好坏,只要心中底、口中有德、手中有数,便可确保一生无虞。反之,祸患将不久矣!

勇哥也要学《论语》180——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6.24

释意:孔子说:“齐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能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的政治和教育一有改革,便能达到‘道’的境界了。”6.24

感悟:其实国家的变革和人的成长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每个人成长的速度不同,每个人成长的方向也不同。但只要是想要成长,想要改变,就一定会有所突破,一定能达到新的高度。怕就怕安逸久了,满足于现实,没有了进取的愿望;最怕的是自己不想改变,还要对别人指手画脚。人家成功了,冷嘲热讽,说人家“运气好”;人家失败了,幸灾乐祸,再泼一盆凉水。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名言及译文
[转载]《〈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二章教学内容探讨(附熊芳芳老师上老十则的实录)
论语(先进第十一)上
孔子:我为什么喜欢颜回
《隐藏的论语》泰:先进第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