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泮文院士逝世】南渡北归 允公允能 大师故去 南开呜咽




以下为《天津日报》2015年12月10日13版报道




申泮文,1916年9月生,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曾任职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59年至1978年任山西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后调回南开大学,任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会理事长。



申泮文  百岁院士  允公允能



印象

他是中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


今年9月10日,我国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申泮文院士迎来百岁华诞,南开大学在东方艺术大楼为老院士举办了隆重的庆祝大会。众多两院院士,申先生的亲友、同事、弟子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发来贺信,对申先生为我国无机化学事业发展、金属氢化物化学的研究、撰写并翻译出版一批无机化学专著和教科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化学人才等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由于身体原因,申先生未能来到现场,他通过视频感谢大家参加他的生日祝贺大会。视频中的申先生,与不久前笔者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探访时情形相似——比几年前清瘦许多,听力也大不如前,而下巴上翘起的胡须依旧那么倔强。病房里的一台大屏幕电脑,以及写字台上堆放的厚厚一摞资料,都在无声地提醒我们:这位百岁老人仍在工作。


作为我国当代无机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申泮文是“土货南开”的代表人物。这位没有出国留学、没有博士学位的中科院院士,在化学教育研究领域创下了多项第一:编写出我国化学界第一部中文教材;第一个引入美国科技出版物;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镍氢电池;第一个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部多媒体化学教科书软件;最早开展金属氢化物化学研究。70余卷册、4000余万字的著作,申泮文堪称“最高产”的化学家。他也一直在求新求变,如同他对化学这门古老学科的理解:“没有一门科学能像化学这样创造出新的物质,所以化学是一个创造新世界的科学。”


申泮文的百岁人生,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主题词”,一个是“化学”,另一个是“爱国”。他说:“我一生的时间就干了这两件事!”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无一不显现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老一辈知识分子身上的深厚积淀,他的治学为人、一言一行,也始终践行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


在百岁华诞庆祝现场,申先生通过录制的视频对大家说:“我感觉有幸的是,得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青岛召开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我从1985年开始就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开展了信息教育,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广这项工作早了30年。这是我在生日大会上非常高兴告诉大家的。”


百岁人生

一辈子与天津难分难舍


2010年秋天,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在天津举办,原定在会上发言的申泮文却因类风湿住院,一住就住到今天。然而,身在医院的他并没有“老老实实”躺在病床上,他的学生、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车云霞说,申老从“亲力亲为”变成“远程遥控”,分子科学计算中心成立他亲自打报告,化学学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他隔三差五询问进展,“国际化学年”活动在天津举办,老人家将这看成是自己的节日,多次向医生“请假”跑回学校开讲座……2013年10月,他出席了南开学校校庆活动,那个穿深灰色风衣、坐在轮椅上的身影,给很多人都留下难忘印象。


申泮文1916年9月7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5岁入小学,语文老师给他起名“泮文”,寓意“入泮习文”,即行“入泮礼”拜谒孔子开始学习。1923年,申泮文全家迁居天津,他入读城东南角草场庵广北小学,三年后转入广东小学。13岁时,申泮文考入南开中学。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地质学家关士聪以及美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工程专家刘维正都与他同班,南开精神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36年7月,申泮文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就在七七事变后三个礼拜的1937年7月28日,日军在天津海光寺架起大炮,轰炸南开大学。”申泮文回忆说,当时家住学校附近,亲眼目睹了校园被毁。


南开大学在南京设立临时办事处,申泮文去了南京,正好赶上“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军官教育队”招收防化兵,于是投笔从戎。集训一个月后,上海战事紧张,他被派往前线做后勤兵,亲历了淞沪会战,他奉命带领20余名伤员突围,自己两腿感染导致肿胀溃疡。“那是我一生中情绪最低沉的时候,彻底丧失了信心。”撤回南京后他申请复员,又得知清华、北大和南开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于是去长沙找寻老师杨石先,在其帮助下复学。1938年2月,他随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经68天、行程1671公里到达昆明,入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学习。西南联大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奇迹”,在那里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影响了申泮文的一生:“那些教育家的形象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觉得应该像他们一样做人做事。”


1940年申泮文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抗战胜利后,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返回平津。历经一年波折,他和同伴将300多吨公物运回平津,为西南联大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新中国成立后,申泮文到南开大学化学系工作。1956年,他主持的课题“金属氢化物与复合氢化物的合成”得到重点支持,从此开始金属氢化物的研究工作。


1959年,他主动申请援建山西大学,任山西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文革”后,时任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院士将已经62岁的申泮文调回南开。1980年,申泮文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也开始进入了科研事业的黄金时代。


培育人才

让中国高等化学教育走在世界前列


申泮文求学时没有出国留洋,比起国外归来的学者起点较低,再加上遭遇当年国内各种政治运动,他的科研之路充满坎坷。但他学术功底扎实,敬业勤奋,在无路时自行开辟道路,终在耳顺之年厚积薄发收获成功。


1985年,申泮文以论文“三种储氢合金的化学合成与储氢性能研究”在加拿大多伦多第五届氢能会议上作大会报告,被评议为大会优秀论文,被学术界广泛引用。在此基础上,他开始朝应用科技方向发展,在能原材料、钕铁硼永磁合金材料和贵金属电化学三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他在南开大学创建了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持有两项国家知识产权(镍氢电池和钕铁硼永磁合金制造新工艺)。镍氢电池知识产权已献给国家,有三条生产线在天津投产,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0%。钕铁硼永磁合金正在筹备产业化之中。


申泮文有一个梦想——让中国高等化学教育走在世界前列。这个目标要靠几代人去努力,“所以,培养人才最重要。”即使“重科研轻教学”之风蔓延,他也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倡导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倾注更多精力。


20世纪50年代,申泮文翻译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化学教材《普通化学》。随着对国外高等化学教育的深入了解,他发现,国外高校本科一年级化学课程一般被称为“General Chemistry”,自一百多年前我国引入高等化学教育起,却一直将其译为“普通化学”。“‘普通’一词并不准确,正确含义应该是把一级学科化学的概貌讲授给刚刚进入化学殿堂的学生,称为‘化学概论’更合适。”1996年,耄耋之年的申泮文开始着手“干一件大事”——出版一部赶超国外教科书水平的教材。


在申泮文的坚持和努力下,南开大学成立了“近代化学教材丛书编委会”,启动新教材编写工作。四年后,《近代化学导论》甫一问世,即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南开大学也正式将本科一年级化学课程“General Chemistry”定名为“化学概论”。


“如果在科学家和教育家这两个身份中选择,我宁愿做教育家。”申泮文这样说。他主讲大一基础课“化学概论”,常常一个班120名学生,多的时候教过240人的大班。他带着三四位助教组成教师团队,常把带有表格、插图的大字报,单质化合物样品,矿物标本带入课堂,保证每堂课尽善尽美。申泮文认为,“这门面对一年级新生的课程,应该由对化学学科整体发展有着深刻把握、经验丰富的教授亲自授课。”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学会了动手动脑做学问的方法,许多学生毕业几十年后返校看望他,总会提起当年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和化学元素“百家姓”。2005年,申泮文入选“中国十位最令人感动的教师”,获得的评价是“我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那一年,他90岁。“90岁高龄的他仍坚持给本科生讲课,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而且从不迟到。”周震和王一菁提起当年给申老做助教的日子这样说。如今两位年轻教师已接过接力棒,继续给本科生讲授当年他开创的“化学双语教育”,甚至“按照国际上女士优先原则教室前三排只坐女生”的惯例也都延续下来。


申泮文说:“我最关心的是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增强危机意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意见。教育改革可是要‘摸着石头过河’。”他这样解释“石头”的含义:一是中国教育史上的成功案例,如西南联大和张伯苓创立的南开教育体系;二是国外先进教育的规律和经验。为此,申泮文特别统计过“西南联合大学拔尖创新人才产出率”,也让出国留学的学生专门做出“化学系课程设置”调研报告。


创新教育

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入南开


1984年7月,申泮文去加拿大多伦多参加第五届世界氢能会议,回程时访问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在那里,他首次接触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他意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将给化学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当即邀请指导教师巴特勒访华。次年巴特勒夫妇应邀来南开大学讲学,后又到全国多个院校演讲,在国内第一次作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工作。


当时年近七旬的申泮文带领年轻教师和学生钻研多媒体编程技术,创新思想也由此萌发——他计划编制一部尚未见经传的多媒体教科书光盘,力图改变我国高等教科书出版水平落后状态,设想解决大学化学基础课“无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他将这一课题指定给当时教授“化学概论”课程的车云霞,作为她的博士论文。“你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给我‘变’到电脑里去!”车云霞仍清晰地记得跟随申老读在职博士时,他给自己出的“命题作文”,他还主动将家里的486电脑搬到办公室供车云霞学习使用。


1998年,申泮文组织了一个师生课余社团,命名为“南开化软学会”。一个实验室,15台电脑,30名学生,申泮文和车云霞编写电子教科书脚本,“化软学会”师生们把脚本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每编写一个章节,申泮文都要作详细修改,定稿后再由师生边学习、边讨论、边编程,编出的课件在教学中试用。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电子教科书《化学元素周期系》终于在2000年年底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套包含60多万汉字、4000多幅图片和1000多幅动画的软件,采用人机对话方式,以元素周期表为主菜单,将各种元素结构通过三维动画进行生动演示,显示了丰富活泼的教学内容,获得了2001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这套软件自学,使一年级的化学课时减少了一半。此后,申泮文把这套软件译成英文出版。


从1998年至2008年,每年新生入学,申泮文都亲自物色计算机玩儿得好的学生,邀请他们课外参加“化软学会”,但同时约法三章,他们必须品学兼优,“上课下课两不误”。这十年间,“化软学会”很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在它的支撑下,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重点课程“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项目等多项教学改革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几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从“化软学会”中共走出86名本科生,申泮文戏称“他们每个人都取得了双学位”。“这是我力图通过课余工作,为培养既精通化学又掌握电子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新型人才所做的一次尝试。”申泮文这样描述“化软学会”,“比尔·盖茨有‘microsoft’,我有‘chemisoft’!”


在“化软”之后,申泮文组建了分子科学计算中心,他的想法是要“打造一个教学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创新平台”。担任中心主任的周震教授由衷赞叹:“实验、理论、计算,申先生用活了拉动化学学科发展的这三驾马车。”


真诚做人

爱国主义是教书育人之根基


“我们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正式运行,嫦娥三号已经苏醒,我们开发出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我们国家培养人才是有办法的!”记者在医院探望申先生时,他聊起这些话题,愈发精神。


申泮文青年时代见证了祖国和母校的苦难历史,爱国情怀早已溶于他的血液。1987年,他在南开校园展示自己珍藏的历史图片,以此纪念日军轰炸南开50周年“受难日”。每年新生入学,南开大学很多院系都邀请他开办“铸我南开魂”系列校史讲座,对于这样的邀请,申泮文从不拒绝。他说:“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我们教师最崇高的责任。”


申泮文曾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题词:“真诚的教育家办教育,不拘一格育人才。”真诚的教育家办教育,这是南开老校长张伯苓的教育思想。申先生谈道:“中国传统教育里有两个要点,一是有教无类,就是说,所有受教育的人不能人为被分成三六九等;一是不拘一格,重点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材。对清华大学的题词饱含了我对他们的希望,也是我一生的教育理想。我的老师们都是真诚的教育家,我从他们那里学习了很多,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真诚的教育家。”在他看来,教育有几大目标,第一是把一切人类的最高文明、文化的成果传给后代,让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培养人,因为人是世界文明成果以及文化的载体;第三是创新,不能停留在原有知识水平上。


“问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时间就都用于做这些事情了!”医院的病房里,申老手捻胡须说道,“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根本,是教师的责任。现在,我的事业后继有人,我此生了无遗憾!”如今,申泮文的学生遍布全国,或成为高校校长,或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无不在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着老师的事业。车云霞记得,1972年至1975年自己在山西大学读书时,申先生教无机化学课。“他上课时声音洪亮,语言诙谐幽默,高深的科学知识在他的讲解下变得简单易懂、印象深刻。他讲课有一种激情、一种煽动性,能激发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学化学的。”亦如申泮文培养的第一名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梁宏所说:“先生虽耄耋之年,志在千里,泛舟学海,允公允能,激励朋辈,引领后来……”

(文/马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切缅怀 | 三尺讲台七十年,兢兢业业为教育
刚刚,两位巨星陨落,媒体反映竟如此冷淡!
读《申泮文与西南联大》
怀念申泮文,怀念一种逝去的大学精神
申泮文:一生两个“主题词”
这位中科院院士未获得博士学位,他开拓了中国数个第一,他让国人深思中国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