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独立的孩子,再聪明也没用,父母必须教会孩子这3个技巧

一个在家做全职主妇的朋友前段时间联系我,向我一顿大吐苦水。家里的女儿上三年级了,到现在什么事情都不会做,每天早晨穿衣服需要妈妈,吃饭也需要妈妈,穿鞋也需要妈妈,出门在外时时刻刻都要牵着妈妈的手,妈妈离开一会就会不知所措。朋友甚感焦急,不知该如何是好,“为什么她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像个小婴儿一样依赖我呢?”

朋友家孩子的表现不是特例,相信很多朋友看见后内心都会产生共鸣,是不是在自己家的宝贝身上也能找到了这样的影子?孩子小的时候大家都不会太在意,觉得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是正常表现,只当做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但是如果一旦孩子长大后还是这种状态,就是过于依赖的表现,必须要想办法纠正了。

一、孩子为什么总是“长不大”?

1.其实孩子过于依赖父母,总是“长不大”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自己。

现在的孩子简直就是在“福窝”里长大的,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家六口人围着一个“心肝宝贝”,从小到大对孩子的事情都是事无巨细,舍不得孩子动一下手,甚至出门舍不得孩子迈一步,不是背着就是抱着。慢慢的也就造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性格。

2.过分的管制和约束会让孩子变得害羞、过分依赖。

有些父母一些在教育孩子饿问题还秉着旧时教育的那一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常常是指责多于表扬,总是先看到孩子的缺点。还有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出去玩耍会不安全,会传染上这样或那样的流行病毒,把孩子变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缺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3.父母过度的焦虑。这样的话您对孩子说过吗?“你看看你弄的,净帮倒忙”“你快点啊,时间不赶趟了”“行了行了,赶紧去玩吧,不用你帮忙了”……时间久了,孩子自己就会自动对一些事物漠不关心等着父母来做,作为父母没有在孩子主动尝试的时候进行必要的鼓励和支持,而是担心孩子会捣乱,帮倒忙还要重新收拾。

二、不独立,长时间依赖父母,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1.社交困难。经常粘着父母的孩子,会与其他同龄的孩子无法正常玩耍,在一个群体中会显得格格不入,注意力很难集中在游戏中,而是目光不断追随的着父母,一旦看不到父母的影子,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2.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为孩子事事包办,事事操心,害怕孩子因为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而犯错误,不愿孩子去尝试去动手。久而久之,孩子内心就会有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对于生活上该具备的技能一项都不会,无法应对成年后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慢慢地变得内向敏感、过度的依赖、情绪也会变得容易焦虑,甚至还会出现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情况。

三、如何培养孩子独立?

1.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当孩子打算对他未知的领域进行探索的时候,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的是一种安全感!鼓励孩子去尝试,而不是说教去命令。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他身后最大的支持者,不会担心失败而不敢去尝试,家长可以这样说:“宝贝,你准备好了吗?妈妈觉得你会完成的很好,如果觉得还不行,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想好就努力去做吧,妈妈爸爸永远爱你!”

父母通过这样的举动对孩子予以支持会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好奇心和他们勇敢的心,还能建立起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而不是依赖关系。

2.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

你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了吗?“这条蓝色裙子不如粉色的好看”“你怎么喜欢这双鞋子呢?多难看”“妈妈选的这个格尺比你选的那个好”……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家长朋友都有说过呢?家长们总感觉孩子没有主见太过依赖父母,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您给孩子足够的自主权了吗?

很多家长试图让孩子去尝试去选择的时候,孩子的想法一旦和父母的想法相悖,那么父母第一反应就是:下次可不能再让孩子做决定了,什么也不懂!这时孩子的行为没有被认同,刚刚拥有的自主权被父母否定,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您可以这样说:“你决定好了吗?那好,妈妈相信你的选择!”“我觉的这条蓝色的裙子很有气质,粉色的显得你很可爱,选你自己最喜欢的吧!”

3.父母要给孩子参与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不但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锻炼孩子想要追求独立的心理。首先父母要做好指导工作,耐心细致的分步骤讲解如何做好这件事。家长可以先做示范,开一个头,然后把剩下的部分教给孩子独立去完成,做得好予以表扬,做的不好再耐心的订正加以鼓励。有了一个愉快的开端,那么孩子就会从“让我做”变成“我想做”

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就是“示范”和“引导”。

3.高质量的陪伴

常常听到家长在抱怨,“为什么我在做家务的时候,孩子一会喊一下妈妈,一会喊一下妈妈,实际上他还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就是粘着我!”那么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要反思,您的陪伴是不是高质量陪伴?父母们会疑问,我全天在家陪着孩子,怎么还不叫陪伴呢?可是你有没有在孩子需要您陪伴的时候,您在看手机、看电视、做家务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呢?低质量陪伴10小时,不如高质量陪伴2小时。

您可以这样做:一起看一本孩子喜欢的绘本,与孩子扮演绘本中的角色,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家长和孩子分别扮演兔子妈妈和小兔子,其实这正是妈妈与孩子之间真实的情感表达,必然会引起妈妈和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孩子成人后终将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而独自生活,所以请父母现在就学会放手,让孩子从现在起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独立面对困难,我们只需要做他们坚定的支持者就好。

每位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长大后能立足于社会并做一个幸福的人。“立足”包括思想独立、生活独立,只有父母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帮助孩子学习独立生活的技能,才能“立足于社会”。而人的幸福感恰恰是来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和自身能力得到别人肯定的满足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样的妈妈会养出“窝囊、没自信”的孩子?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分离 促进孩子独立|家长课堂
培养孩子独立,不要再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否则问题更大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提高儿童独立性的五点建议
给孩子独立的品质,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义务!
独立自信的孩子,背后都有这样的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