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教师的每一天都给我新鲜感
新民2018-12-29
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将迎90岁的老人激情不减当年
“当教师的每一天都给我新鲜感”
陆梓华

  “有人说,做老师时间久了就会有倦怠。可是,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每天都是新的。”当于漪老师在上海开放大学的演讲厅内说出这番话时,台下掌声雷动。明年2月7日,她将迎来90岁生日。
  上周,于漪作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唯一代表,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昨日,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沪召开。
  出版专著400余万字,上了超过2000节公开课……在大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里,于漪为何始终能如她自己所言,“用燃烧的激情教学生学习母语”?她动情地说,那是因为,“孩子耽误不起。生命是张单程票,你要敬畏孩子的生命。每一堂课的质量,都影响着孩子生命的质量。”于漪说,正因如此,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学习很多东西,从青年教师身上学习,从学生身上学习。她引用泰戈尔的诗句建言教育同行,排除杂念,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将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撒播到孩子的心中,“鸟的翅膀系上了黄金,又怎能自由翱翔?”
  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眼中,于漪对于教育、对于孩子,是一种如同甚至超越母爱的爱。因为缺少快乐,不少学生在大学阶段要“补回失去的童年”,荒废青春。为此,于漪曾大声疾呼,“把快乐还给童年,把健康还给少年,把活力还给青年!”于漪也提出了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教育究竟是育分还是育人?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认为,于漪的语文课堂,贵在一个“疑”字。于漪主张,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语文课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在课堂上,于漪让学生起疑、辨疑、析疑,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创造性思想。“如果学习语文都有标准答案,那么,民族的想象力从何谈起?”张汝伦说,在于漪老师的语文课上,课文不是现成答案的仓库,而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的触媒,这恰恰体现了母语学习的真正价值。只有学好母语,一个人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漪:养一颗中国心——以自己的生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于漪: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
于漪专栏8
论“先生”
于漪:学生一教就懂,还要老师干什么?
于漪:为孩子们点亮心中明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