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祛湿气、养脾胃,这样选方药

祛湿法属于经典“八法”中的“消法”,就脾胃病而言,祛湿之法尤为常用。因脾主运化、升清,喜燥恶湿,湿邪外袭常可阻滞脾胃,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而导致病理状态。运用祛湿法治疗脾胃病,通常可细分为3种方法——

湿邪为患,有外湿和内湿之分,且二者常相兼为病。其中湿在外者,常可微汗疏解以散之;在内在下者,可芳香苦燥而化之,或甘淡渗利以除之;水湿壅盛、形气俱实者,则可攻下以逐之;湿从寒化者,宜温阳化湿;湿从热化者,宜清热祛湿;湿浊下注、淋浊带下者,则宜分清化浊以治之。

根据脾胃病的病理特点,祛湿法可分为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和温化寒湿



1.燥湿和胃法

燥湿和胃法适用于湿浊阻滞所致的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泄泻等为主要表现的湿滞脾胃证。

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则不思饮食;湿阻气机,升降失常,则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湿浊内盛,清阳被困,还可见倦怠思睡、肢体沉重等湿浊阻遏阳气之症。

燥湿和胃法即是运用芳香苦燥药物燥湿的同时,辅以健脾行气和胃,以达到祛湿浊、和脾胃、调气机的目的。本法的代表方剂有平胃散、二陈汤、不换金正气散、藿香正气散等,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疾病中的痞满、呕吐、泄泻、纳呆、嗳气等病证;以及西医的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2.清热祛湿法

清热祛湿法适用于湿热外感,或湿热内蕴所致的以胸胁胀闷、脘腹痞满、腹痛、口黏口腻、纳呆、烦躁引饮、嘈杂吞酸、黄疸呕恶、泄泻下痢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内蕴证。

外感湿热,或湿浊阻滞日久化热均可导致湿热内蕴,或阻滞气机,妨碍脾胃升降而致胸胁胀闷、脘腹痞满、口黏口腻、纳呆等;或影响肝气疏泄致胆汁排泄异常,胆汁外溢而致黄疸、呕恶等;或蕴积肠道,与肠中气血相搏结而致大肠传导失司,通降不利,肠腑脂膜受损而致泄泻下痢等。

清热祛湿法即应用清热祛湿的药物以消除蕴结于脾胃、肝胆及肠腑的湿热之邪,使邪去气调的一种治法。本法的代表方剂有清中汤、黄连温胆汤、茵陈蒿汤、芍药汤、甘露消毒丹等,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疾病中的腹痛、痞满、吐酸、黄疸、泄泻、痢疾以及西医的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黄疸型肝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3.温化寒湿法

温化寒湿法适用于寒湿内侵,或素体脾肾阳虚,湿浊从寒而化为寒湿,寒湿内停所致的以胸胁胀满、腰腹冷痛、脘闷食少、泄泻下痢、身黄晦暗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内阻病证。

湿为阴邪,易阻碍阳气运行,久则损伤阳气。脾胃为湿中土,易受寒湿困阻。寒湿客于脾胃,损伤阳气,导致脾胃阳虚。阳气虚损无力运化水液,又可导致水湿内生,出现恶性循环,引起腹胀、泄泻、畏寒肢冷、浮肿等。

此外,素体脾胃虚寒,寒湿郁滞,肝失疏泄,胆汁被阻,外溢肌肤则可见面黄晦暗如烟熏之阴黄。寒湿蕴阻肠络,则可见下利赤白、腹痛拘急、里急后重之痢疾。

温化寒湿法即是运用甘温、苦燥的药物温阳燥湿以散寒除湿的一种治法。如《景岳全书》所言寒湿之病宜温、宜燥,非温不能燥也”。除此之外,针对湿浊水饮停聚的病证也可采用甘温淡利之品以健脾温阳,通利水道,使邪有出路。本法的代表方剂有苓桂术甘汤、厚朴温中汤、实脾散、真武汤、五苓散等,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疾病中的腹痛、痞满、黄疸、泄泻、痢疾等,及西医的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黄疸型肝炎等。

临证好书
全面了解脾胃学说之内容——

《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 方药卷》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为《脾胃学说应用与创新》丛书中的一本,丛书分综合卷、临床卷、方药卷、流派卷、专家卷和基础研究卷,全面反映了目前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学术发展,促进学术进步。方药卷主要为调理或治疗脾胃疾病的方药,包括经方、时方及专家效方、经验方等,以及脾胃学说的方剂学理论、组方分析、应用要点和独特创新点等。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胃痞”方剂汇总
中医儿科学-泄泻-笔记
35个中医内科学常考简单题,一定要背过!
[中药综合]拿下30分:常见病辨证论治
关于中医内科各科常见病证
第十一节 温中散寒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