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立岗: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语文教师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我认为,阅读教学的改革仍然存在三大缺陷:一是教学的目标比较宽泛,各学段之间缺乏一个突出重点、自然衔接、可供检测的目标序列;二是教学的过程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不能根据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灵活调控;三是教学的方法往往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做到合理高效。因此,本文想对如何提高小学阅读课的效率提出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批评。

 

一、培养习惯,明确目标

 

应该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在内的各种文体的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课外阅读、语言积累及标点符号运用等提出各学段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比较全面,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教师必须认真落实。我认为,为了将众多的目标落到实处,我们必须梳理出一条主线,或者说找到一个“抓手”,以至于好懂好记,便于操作。这个“抓手”必须体现小学语文课的基础性,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的综合性,体现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点,在各学段、各年级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上下衔接,便于检测。

 

这个“抓手”究竟是什么呢?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进行过探索。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他说:“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①又说:“所谓阅读书籍的习惯,并不是什么难能的事,只是能够按照读物性质作适当的处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纵观大意的,能够纵观大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到此地步,阅读书籍的习惯也就差不多了。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②

 

叶老在许多论著中也谈到要让学生形成阅读的能力和方法,但他认为衡量能力和方法最终形成的标准是习惯的养成。他说:“要知道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③在谈到阅读方法时他说:“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④

 

叶圣陶先生的论述是很精辟的。我认为在“能力”“方法”和“习惯”三者中似乎将“习惯培养”作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线”或“抓手”更为妥当。理由是:第一,小学属于基础教育,而儿童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年龄期。《汉书·贾谊传》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应该在小学阶段不失时机地让儿童形成一些使他们终身受用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二,习惯是综合达成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表现,也是进一步达成三维目标的基础。从心理学看,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若受到破坏,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感。叶老也说过习惯的养成需要“心知其故”和“经常历练”,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作为其基础。良好的习惯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它的养成必然包含着积极的情感陶冶和态度形成。因此,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从《语文课程标准》为各学段规定的众多阅读教学目标中,梳理出一些最基本的、可供操作的内容来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标,使各个年级的教学环绕三维目标的达成,主线明确,重点突出,上下衔接,便于检测。应该指出的是,“能力”“方法”和“习惯”并不等同,《语文课程标准》为各学段规定的众多目标有些并不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习惯,只要让学生“心知其故”和初步训练就行了。此外,“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习惯”也不完全相同,教学应该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结合着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必须力求用规范的术语来描述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明细规格。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重点来安排目标的序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每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对课程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了然于心,便能在教学时剔除枝蔓,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上下衔接。这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要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习习惯,教师还必须从实际出发:学生已经理解的不教,学生不理解的才教;可教可不教的不教,必须要教的才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接受这种理念。但是,如何根据这种理念进行教学过程的改革呢?很多教师并不清楚,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是以教案定教学,顺教案而导学。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预习课文,第二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课文,第三阶段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一)第一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己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说出对课文的初步感受,并在字、词、句和内容方面提出问题。在这一阶段,要注意下述几点:

 

1.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时间(比如15~20分钟),而且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预习的时间应安排在课内。“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对课文预习透了,以后的教学时间便可大为缩短。

 

2.让学生逐步养成读、画、批、写的习惯。在预习时,可以让学生轻声朗读,也可以默读;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要鼓励学生用笔画出来,或者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要允许他们用笔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质疑问难是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关键。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北京市赵景瑞老师根据多年经验,将学生的质疑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疏通性问题。这是有关文章字、词、句方面表层的疑问。第二,深究性问题。主要指有关思想内容深层的问题。第三,鉴赏性问题。这是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有关表达形式的赏析疑问。第四,延伸性问题。这往往出现在课文读懂后,学生想知道有关的扩展知识。比如学习《蝙蝠和雷达》,学生会提出:“既然蝙蝠的眼睛对探路没有用,那它还长眼睛干什么?”第五,评价性问题。提出对课文的不同看法,甚至修改意见,是带有创造性的疑问。如学了《狐假虎威》,学生提出:“课文说‘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对不对?大象、狮子也是野兽,它们是不会被吓跑的。”这个分类比较科学,可以供教师们在引导学生质疑时借鉴。

 

4.随着学习习惯培养的深化,预习提纲可以先由教师板书,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自拟。预习的要求也可以逐步地从简单到复杂。

 

5.应留有时间让学生交流预习的结果,并鼓励他们对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二)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从预习中产生的感受或问题出发,读读议议,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这一阶段,要注意下述几点:

 

1.以学生的“情”和“疑”作为突破口,让学生直奔课文的重点段落,读读议议。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的后果。”他的二年级实验班有一次上阅读课,课文叫《受伤的树》,内容如下:

 

受伤的树

 

春天来了。树林在漫长的冬眠后醒过来。这时候,每一棵树都活跃起来。在地下面很深的地方,树根已经在吸取解冻了的土壤的潮气。

 

春天的汁液在源源不断地沿着树干上升,灌进树的叶芽。叶芽长得鼓鼓的,眼看就会绽开,吐出嫩绿的树叶来。

 

记得有一天,我正在树林里徘徊。忽然,远处什么地方传来了斧子砍树的声音。

 

“奇怪,”我想,“这些地方明明是禁止伐树的呀。”我快步朝那声音走去,可是声音很快停止了。我来到树林边,那儿已经没有人了。

 

我停止脚步,看看周围。我在路边上看到一棵枝条繁密的老白桦树。它的树干上,离老远就看得见新砍下的斧子印。

 

我走到这棵树跟前,仔细查看那深深的斧痕。透明的白桦树汁一缕缕地沿着树干流下来。我朝上看,那是繁密的树枝,上面布满着淡紫色的叶芽。“它们已经不会绽开了”,我想,“那本来会营养它们的树汁,现在白白流到地上去了。这棵树就要慢慢地凋萎和死掉。要培植这么一棵树,得要不少时间啊──50年。可是有人为了想喝那么两三口略带甜味的树汁,竟做了这样的坏事。”

 

这样摧残树木的事远远不止这一桩。

 

每年春天,都有几千棵白桦树死在刀斧之下。可是要知道,死掉的不仅是被砍的那些树。不,枯树还会传播各种虫害。此外,还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这篇课文该怎样教?实验班的女教师先让学生预习,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充分的回味和思考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这棵白桦树不会再活了,一定会枯死,这是多么可惜啊!”一个学生说,“在漫长的冬季以后,白桦树开始苏生了,它的枝头长满了叶芽,眼看就会生出又嫩又绿的树叶。”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这些树芽已经再也不会长大了……而在绿色的树林里,有一棵白桦是多么好看啊!它本来是能够活下去的,给人们带来喜悦……”很明显,这两个学生是从审美的角度来批评毁树的行为。第三个学生则把被砍的白桦树比喻成一个受了致命伤的人,极富理智地议论这件事。第四个是女学生,她激动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大家,她爷爷住在城外,在屋旁种了一棵小白桦树,常常给它浇水,照料它,从遵守社会公德的角度赞扬爱护树木的行为。学生们的议论十分活跃,感情真是变化多端。接着,教师就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感情,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的重点段落。学生们知道白桦树一定要枯死,他们就要去看课文的有关段落。在这种情况下,词语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它们好像跟学生们的思想和感情融为一体了:“透明的白桦树汁一缕缕地沿着树干流下来。我朝上看,那是繁密的树枝,上面布满着淡紫色的叶芽。‘它们已经不会绽开了’,我想……”读完这一段,学生们又会很自然去阅读故事的开头:“树林在漫长的冬眠后醒过来。这时候,每一棵树都活跃起来……春天的汁液源源不断地沿着树干上升,灌进树的叶芽。叶芽长得鼓鼓的,眼看就会绽开,吐出嫩绿的树叶来。”受伤的、不可避免地死掉的白桦树的形象,同正在回春的树林的形象形成对照。阅读的重点就应当放在这两段上,因为它们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至于其他段落,可以让学生读一下,但不必详加分析,因为学生们看看上下文就能理解。

 

以上是从“情”突破直奔课文重点段落学习的例子。至于从“疑”入手让学生迅速把握课文重点的例子在日常教学中更多。如学习《鸟的天堂》,学生们在预习中针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自然会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打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不打引号呢?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两个问题也是课文的主线,可以引导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感悟课文的重点段落。还有一些问题属于局部性的问题,但也很重要。

 

2.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揭示它们的特殊含义。

 

在预习阶段,学生会提出不少不理解的新词和难句,在引导学生读、议课文的阶段,教师不必让学生一个挨一个地去弄懂,可以有选择地讨论几个。如前述《受伤的树》一课,在“透明的白桦树汁一缕缕地沿着树干流下来”这句话里,如果学生不认识“一缕缕”这个词,就要加以讨论,因为这个词表达了白桦树受伤害的严重程度。有些新词在上下文里一看就可以懂的,就不必讨论;有一些新词学生第一次遇到时似懂非懂,多遇到几次就能“猜出”它的意思了。

 

教师解释词义的工作是要引导学生努力揭示词的特殊含义,即揭示出词的特殊的形象、意境和情味。如在课文《母牛和狼》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时候,饥饿的狼在田野里到处搜索。”对“搜索”这个词不少学生不理解,教师引导大家讨论。一个学生回答:“‘搜索’的意思是狼走来走去地寻找。”从使用同义词替换生词的方式来说,这个回答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还没有反映出“搜索”这个词的特殊含义。所以教师又启发大家:“看见一个人在街上走来走去,能不能使用这个词?”于是,另一个学生提出一个比较确切的说法:“狼一直在走来走去地寻找。”教师因势利导地追问:“狼在寻找什么?”学生说:“想找到什么可以吃的东西。”一个学生又指出一个因素“狼到处乱跑”。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因素,能够说明这个词的细微含义,这就是“狼到处乱跑,一直在寻找食物”。还有一些词语在课文中的特殊含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教师要多作引导,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应该指出,有一些词语在课文中的用法会引起学生强烈的质疑,教师也要因势利导地让学生争议。如一位教师在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预习和读议课文阶段两次提出同一个问题:“都罩上了厚厚的一层雪”中为什么用“罩”而不用“披”?教师本来想让学生查一下字典后再进行理解,没想到学生们立刻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教师只能静观其变。尽管他们的辩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可能没有很大帮助,但教师宁可让课堂“失控”也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他认为课的预设任务可以再找时间完成,而学生这场精彩的想象力和个性的展示却难以再现。

 

3.抓住关键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在读、议课文的阶段,学生们会将预习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出来。其中有些问题有助于深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保留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4.组织好分组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在读、议课文的阶段,除了采用全班学习的方式,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如何将学生分组呢?一般都是“异质分组”,即每组4~6人,包括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激发学生合作与竞争的积极性,扩大信息交流,发展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分组学习一般分为三步: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要让学生将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在课文中做上标记,然后在小组内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在合作解疑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争论,对别人的见解学会肯定、否定、修正或补充,最终达成共识。教师要深入各组了解学情,参与讨论,对学生好的见解及时表扬肯定,对学生的疑问或及时点拨、拓展思维,或提供知识背景让学生自己探索。如甘肃省兰州市东郊学校许小慧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学生在分组解疑时好几个组都提出“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个句子难以理解。对此许老师没进行讲解,而是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背景资料,上面写着鲁迅因写文章抨击国民党黑暗统治而屡遭迫害的情况,帮助学生感悟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分组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小组之间开展合作学习,让各组汇报自己讨论的问题,然后筛选出几个主要问题让各组共同探索。这种全班交流是读、议课文阶段的示范和总结。许小慧老师班的学生共分六组,从全班的交流可以看出,仅对“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一段,各组就分别讨论了五个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这些问题是:(1)鲁迅救了黄包车夫,他助人为乐应该是很高兴的,为什么他还那么严肃,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2)这么冷的天,车夫为什么光着脚在路上跑?(3)从哪些地方看出车夫“饱经风霜”?(4)如何从救助车夫时“半跪”“扶”“洗”“敷”四个动词,来体会鲁迅的高尚品德?(5)为什么鲁迅救助车夫之后,还要给他钱和药?

 

(三)第三阶段任务,是让学生通过选择,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比如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感悟和表达方式的领会,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习习惯的养成。

 

怎样才算是一堂有一定效率的阅读课?有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教师能通过生动的引导,使学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学会规定的生字新词,又初步地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教学任务便算圆满完成。这种理解错矣!因为这只是追求了教学过程的效度,而忽视了教学结果的效度。大家知道,学生每上一堂数学课,总能学会一个公式或者一种解题方法,能否正确完成课后习题,便能明确地检测学生学习的效度。当然,语文科效度的检测比数学科难,因为语文科效度的目标众多,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习惯的养成、思想感情的升华等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每一堂课后像数学那样“非对即错”地进行正误检测。但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量变中包含了质变。因此教师在“顺学而导”时,必须专门安排一个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的阶段,一是为了促使教学过程的效度转化为教学结果的效度,二是为了检测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量”的变化结果。在这一阶段,要注意下述几点:

 

1.展示学习成果必须密切联系课文的学习,重视语感的积淀和运用。现在大家比较重视通过读、议课文让学生积淀语感,但对语感的运用却重视不够,以为语感积淀好就自然能运用。其实积淀和运用是两回事,积淀是运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积淀转化为运用是有条件的,这就是语文实践。语文课上的“成果展示”阶段,就是比较集中的语言实践阶段。成果展示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

 

2.展示学习成果的练习,必须遵循学习习惯培养的要求和序列。比如为养成学生在表达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习惯,在一年级要引导学生多选择对短课文的朗读、背诵和复述,以积累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材料;在二年级要让学生多选择重点段美读,摘录喜欢的语言或讲故事,以记住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或段落;在三、四年级要多选择制作词语分类卡片,多练习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片断仿写等,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好词好句、成语和一些名言警句;在五年级要多选择为课文列提纲,练习缩写课文、扩写课文、写心得笔记等,以学会仿照课文的某些写作顺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3.展示学习成果的练习要多样化,要具有创造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用什么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应主要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给予积极指导,提出一些练习要求。这些练习不但应该具有创造性,还要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并且还要具有可选择性,就是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彩,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发展语感的需要自由选择。

 

练习具有开放性与综合性,是指练习不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低年级阅读方法的指导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语文下册(下学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方案大全
《提高后进生的策略方法与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