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亡新论之秦朝灭亡的关键在于缺兵
秦亡新论之秦朝灭亡的关键在于缺兵

第二章  秦朝灭亡的关键在于缺兵


一、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是导致缺兵的主要根源

荡平六国后,新兴的秦朝是否还存在六国余孽的反叛、甚至还面临被六国余孽颠覆的危险?!对于这个极为严峻的问题,秦始皇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史料中充满了秦始皇“暴虐贪婪”,“严刑酷罚”等似是而非,终于导致秦亡的文字。但深究之下我们却可以发现,秦亡的关键在于缺兵,而缺兵的根源全在于秦始皇的和平麻痹思想!此说的依据我们可以从他于多次出巡刻石的碑文中——亦是最确切、最真实地反映秦始皇思想的珍贵史料中,清晰地查找出来:欣欣向荣的秦朝之所以夭折,全在于秦始皇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只不过我们在先前的研究中把这件事给忽略了。
全国统一后,秦始皇对全国形势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六块石刻的部份碑文中,准确地反应出来,即: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邹峄山碑)
“皇帝一并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琅玡碑)
“阐并天下,灾害绝息,永偃戎兵。”(东观碑)
“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琅玡碑)
上述碑文中的“兵不复起”,“天下和平”,“永偃戎兵”,“不用兵革”,不是将秦始皇认为“刀枪可以入库”;“战马可以觧鞍”的一个美好世界,已经从此开始的善良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吗?
此外,秦始皇还认为,只要后继之君遵照他订下的制度去做,即:“大义修明,垂于后世,顺承无革。”(梁父碑),“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会稽碑),“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会稽碑),他所追求的“嘉保太平”,而且是“舆舟不倾”永远太平的崇高目标,就全都实现了!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会稽碑”中的“嘉保太平”及“黔首修洁”的蕴意,除表明了他希望国家太平而且是“嘉保太平”的苦心外,还希望“黔首”即全国同胞(或称“人民”)都具有高尚的情操,从而深刻地表露出了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对社会对人民的朴实而感人的诚挚之情。
正是在上述极其善良,也极其盲目的“天下”已经“和平”,可以“永偃戎兵”;可以“不用兵革”,也能保证“舆舟不倾”的思想指导下,秦之所亡,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失之偏颇

诸位都一定知道,我国近代的一位智者,对治国安邦曾提出过一句极其形象的至理名言,叫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句话中的“两手”,显然是指“文治武功”两个方面都不可偏废;而“都要硬”的意思,则是突出地说明了对“文武之道”,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实现“文兴社稷,武保太平”的战略目标!
对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就不难发现:全国统一后,秦始皇在“文治”方面上的功勋,真可谓;光耀千古,一往无前。这“一手”的成果,有的直到今天——甚至万年之后,都必然如江河奔流,万古不息!这就是奠定了中国文明根基的一整套国家体制和文明体系。而“武功”方面,他却做得相当差劲,甚至可以说做得十分糟糕。致使秦国玉碎而亡,也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说全国统一后,秦始皇在“武功”方面做得十分差劲,甚至可以说做得十分糟糕呢?这就是笔者现在将要向各位阐述的:秦始皇对巩固政权的措施“失之偏颇”。所谓“失之偏颇”,并非毫无可取,因为秦始皇在“文治”上的所有成果,对巩固政权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然而这仅是对善良者而言。于政治对手——特别是对妄图颠覆秦朝、全面复辟的六国余孽来说,他们是绝不会以秦始皇在“文治”上的诸多贡献,就放过他的。以此为鉴,可知世上最大的血腥和残酷,莫过于为政权而欲置对方于死地。因为政治斗争——特别是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的政治斗争,是决不能以菩萨心肠幻想不用武力镇压,对手就会放下屠刀的! 秦始皇正是在此一致命问题上,犯下了无可挽回的大错,终于导致了秦朝的早亡。
那么,在如何巩固政权的问题上,秦始皇的偏颇之处何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从全国统一后,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对六国余孽虽有杀伤,但却仅是伤其皮毛的三件大事就清楚了。这三件大事是:
第一,收缴散落民间的兵器,回炉铸造为每个高为7.5米左右,重约60余吨的金(铜)人,共12个。对于这件被称之为“销锋铸鐻”即将兵器铸造为艺术品的意义,过去的观点单只认为是秦始皇为了防止人民造反,而采取的措施。尽管从政治上来说,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还应当看到,收缴散落民间的武器,不仅是巩固政权的需要,同时还是促进社会文明进程的需要。据笔者所知,之后的历朝历代,对兵器的管制都十分严格,除军队及官府差役外,一般百姓外出,都不许挎刀携剑(据一位武术家考证:正是由于不许挎刀携剑,既可打狗又可防身的“棍”术,才终于得以发展)。影视等文艺作品中的英雄或坏人,动 辄拔刀斗狠,仅是为了使作品“好看”而已。诸位如果不信,请详察真实反映生活场景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看看画家张择端以写实手法创作的五百二十四人中,是否有一人挎刀携剑?!
武器散落民间,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严重影响。因此由政府制定法律,收缴散落在民间的武器,绝对应属秦始皇对中华文明的一大贡献。对于这一点我们过去的认识,显然是十分肤浅的。这件事还有力地证明了,笔者先前曾向诸位说过的:现代文明的诸多元素,早在秦朝便都已经出现了,是有事实根据的。
在“销锋铸鐻”一事上,另一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是,秦始皇将收缴的用以杀人的兵器,为什么全都铸造为与这些杀人工具,形成鲜明对比,并极具感情色彩的“十二金人”,而不是别的甚什么!他此举的蕴意何在?他为什么对“人”怀有如此深情?抑或这只是他的随意为之,根本谈不上其中有何深意!对此笔者认为,此一将用于战争的杀人工具,铸造为艺术品“十二金人”的决定,决非秦始皇毫无深蕴的随意之作。而是最具体、最深刻地反应着他厌恶战争,祈求“天下和平”,并已认为“天下”已经“和平”,以至往后可以“兵不复起”(邹峄山碑);可以“不用兵革”(琅玡碑);可以“永偃戎兵”(东观碑)的一个说服力极强的实例。以及他认为自此之后——即“灾害灭除”之后,他可以依照“黔首康定,利泽长久。”(邹峄山碑)的总方针建设国家,并希望全体国民均具有较高素养——即“黔首修洁”的生动写照。从而使他开创的秦朝,真正成为一个国势昌盛,文明发达的大秦帝国(可惜秦始皇如此善良、美好的愿望未能实现)!
关于“十二金人”的命运,笔者现将所知道的情况,向诸位简述如下——这件事乍然一看似乎与我们现在所要涉及的专题并不挨边,但却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题外话”。因为在这12尊完全可以称之为国宝级的金人身上,不仅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更能使我们对它的被毁深感惋惜!
  高度超过两层楼房,单个重量超过60吨的12尊不惧严寒酷暑,不怕风雨雷电的稀世珍宝;12尊不论朝代如何更替,都应与世长存,并充分体现我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本应传之万世的青铜艺术杰作,为什么一个都未能长存于世留到今天呢?原来它们于秦朝灭亡后,也历经磨难,最后终于被愚昧及贪婪把它们全都销毁了!“十二金人”被销毁的大概情况是:
秦亡时仍完好无损的“十二金人”,被刘邦下令搬移到长乐宫的大夏殿前,直到三百余年后的东汉末期,董卓因改变币制,下令:“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以充铸焉”。据说遭此一劫(将高大的“金人”重新入炉熔化,改铸为小钱后),“十二金人”已大多损毁;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又曾下令,将长安的大量铜质器物迁往洛阳,幸存的两尊“金人”也在搬迁的计划之内。但由于搬运困难,“铜人重不可至”只好作罢;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季龙先是下令将仅剩下的两尊铜人运回邺都,后来又下令将这两尊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体积和重量都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手工业史上的奇迹和壮举的“十二金人”,就这样被董卓的贪婪,及后世皇帝的愚昧全部销毁了!
不难想象,要铸造每个高约7.5米,重量达60余吨(总重量共为720余吨)的十二个青铜艺术珍品,从收集武器、汇聚运输、建盖工场,模具加工、熔炼浇铸,精心打磨,置于宫廷……每一步的工作量都是相当艰巨上看。这不仅在当时,即使在铸造和吊装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十分不易的。
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想象的是,如此既十分重要,又十分重大的“十二金人”的形象,也一定经过秦始皇的深思熟虑——以谁为范本铸造!而决非是可以任由工匠处理的。如果这个推论不错,“十二金人”也能能保留至今,我们就一定可以瞻仰到,为秦朝的建立而贡献了毕生精力的十二位先贤的风彩。从这一点上来说,“十二金人”的损毁,也是令人痛心的!
道罢秦始皇为巩固政权所经办的第一桩大事,即:收缴散落于民间的兵器,铸造为“十二金人”。以及稀世国宝“十二金人”的悲惨概况。笔者将书归正传,继续讲述秦始皇在巩固政权上,“失之偏颇”的第二、第三方面的如下内容:
第二,在全国修建驰道,并拆除旧六国先前修建的,为自保安全的国中之“国”的一切城廓、关卡等设施。
第三,在政治谣言满天飞,目标直指秦政权的情况下,秦始皇只简单地采取了虚示社会安定、国家强大的出巡,企望以此来震摄政治反对派,确保秦朝长治久安!
平心而论,上述三条措施于巩固国家政权来说,也并非毫无好处。但是面对秦朝立国时间较短,六国余孽还大量存在的实际。特别是在土地和人口均已数倍或十数倍地大于原秦国的情况下,对惟有增强军队实力,才能确保国家安宁这一新课题的考量,以及所应采取的正确措施,秦始皇是重视不够的。
秦始皇在全国统一后,尽管他有将秦朝政权传至万世之心(我们不能苛求他在两千年前就搞民主),但却忽视了以“武功”卓绝的霹雳手段,来保卫政权安宁。对此,您能说这不是最大的“失之偏颇”吗?事实证明,正是此一致命错误,最终导致了秦朝的早亡。历史经验之沉痛和教训之深刻,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秦始皇自荡平六国,至他驾崩于沙丘的12年间,从未提出过以加强军队建设来保卫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为什么会是这样?大秦帝国留在中国历史上的这个“黑洞”,它能有解开的一天吗?!


三、“面对危机,处治失当”。

据史料,秦始皇的一生除遭荆轲刺杀外,发生在全国统一前的,还有高渐离刺秦。这两桩刺秦虽然都是巨大阴谋的产物,但总还具有面对面的特点,凶手也没能逃脱惩罚。全国统一后发生的张良博浪沙的一击,以及兰池遇“盗”,秦始皇虽曾下令在全国“大索”十天及二十天,结果并未抓到凶手,事情也就算了!此外,秦始皇对以下三则极其恶毒的政治谣言,由于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因而处置也是十分不当的:对“今年祖龙死!”,他只以为是“山鬼”胡言;对镌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七个大字的“天降陨石”,则是“尽取石旁居人坑之”,及下令将“陨石”销毁;对“东南有天子气”,即司马迁记录在《史记?汉高祖本纪》中的,“始皇尝曰:‘东南有天子气’” 。他所采取的对策却是以不辞辛苦的“东游以厌之”……总之,全国统一后,面对穷凶极恶的阴谋刺杀;及隐蔽恶毒,竭力制造“天意如此”以蛊惑民众,目标直指秦始皇的非欲置其于死地而后快的政治谣言,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引起他的警惕,但他一次也没有采取最直接、最有效,能充分体现其“武功”的措施,来巩固秦朝政权。继“巩固统一的措施,失之偏颇”后,“面对危机”他的处治也是失当的。这也是秦之早亡,给我们留下的又一个巨大而难解的亡国之谜。
根据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论述,并结合秦朝立国时间较短,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的六国余孽还大量存在,他们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无时无刻不在找寻颠覆秦朝的机遇并准备痛下杀手。而秦始皇却忘记了如何改革兵制,以适应全国统一后的需要;忘记了军队是保卫政权的工具和柱石;忘记了惟有加强军队建设,忘记了在“文治”过硬的基础上,使“武功”也超群盖世,强而有力,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并由此终于导致秦朝早亡,也就不奇怪了!


四,胡亥的无奈及章邯的勇武。

由于大秦帝国亡得太快,太过突兀。究其原因,早先的说法都是: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将刑律修改得十分荒谬、十分残酷,终于逼反了陈胜、吴广……现在我们以大泽乡根本不在陈胜、吴广本该赴渔阳郡戍边的道路上为据,除指明此事与胡亥无关外。还指出了紧随陈胜、吴广之后,在华夏大地上闹得最凶——即所谓“诸郡苦其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涉”的人,都是六国余孽中的头面人物。然而在这些人物中闹得最凶、也最有计谋的却是旧楚国的王公勋贵,及刘邦、彭越、英布等市井无赖及盗匪头目。甚至连已遭罢黜的闽越王无诸等人,也趁机起事“从诸侯反秦”。然而就在大秦帝国的东土上硝烟四起之时,却不见胡亥在军事上有任何动作!以至大大小小的“义军”首领都能大胆地率队围攻郡县,而郡县又都处于自身难保的窘况之中,根本无力顾及其他!三川郡太守李由(李斯的大儿子),被吴广围攻数月而不见救兵,最后战死荥阳即是最典型的一例。若问胡亥因何不派兵“平叛”?史称一是赵高封锁消息,二是胡亥沉迷于享乐不知实情。可后来当胡亥知道实情以后又能怎样呢?原来偌大的秦国此时却无兵可派!!不少文章每每谈到陈胜、吴广起义后,便以全国如何如何……来造势天下大乱(实际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闹得最凶的,仅是旧楚土地上的一“国”之乱!)。那么,大秦帝国的兵到哪儿去了呢?对此天大的疑问,已知的情况是:
为对诸候国发动统一战争,秦国曾号称拥有“百万雄师”,这在当时的秦国人口中已经不是小数。荡平六国后,这支“百万雄师”,三十万随蒙恬去了作为统一华夏整体的、抗击匈奴的北方战场,击退匈奴入侵后,就地参加了长城的修建;五十万随屠睢去了百越(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在占领区越来越大,伤亡减员也越来越多的情势下,只用余下不足二十万的兵力来保卫广袤的华夏地域,显然是非常不够的(笔者估计,战国时期七国的总兵力当在三百五十万左右。除用于打仗外,维持政权的内卫兵力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秦始皇如何解决兵员短缺?史料中没有纪录(当然也不能据此得出秦国再也没有征过兵的结论。但征兵的数量不会很大应该是肯定的,否则的话史料中一定会有纪录,并还会被西汉官史们攻击为“暴政”的证据之一。换位而言,秦始皇如果这样做了,还能有刘邦的戏吗?笔者斗胆惴测:正是由于兵员短缺,而又不愿以大量增兵来保障社会安定,秦始皇才会不顾鞍马劳顿地多次出巡,并把每次出巡的声势都造得很大!在车辆和道路的技术条件,根本无法和现代相比的情况下,他何以要如此地去自讨苦吃?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他想以此来显示政权的稳定,从而震慑散落民间的不甘心失去特权的六国贵族!可见对兵力之不足,他心中是有数的。再联系到荡平六国后,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如果秦始皇以为只要采取了这些措施,即可弥补兵力不足并使社稷得以安定的话。笔者以为这必将又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然而也是一件善良过头的蠢事!因为不甘心为秦所灭的“六国余孽”,不仅数量大,而且其中不乏反秦能量极大及各种怀有政治野心的人,如刘邦、张良、项梁叔侄……这些人是不会被秦始皇的出巡、震慑住的!此外,秦国缺兵的状况,还可以从以下事实中得到证明:
面对起义越闹越凶,国内却处于无兵可派的窘况,胡亥也正为此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之际。出人意外的是,很早以前就在皇陵工地上督造陵建,官任少府的章邯却帮了他的大忙。章邯挺身而出提出了一个让胡亥下令大赦天下,由他把建陵的犯官罪民组织起来平息叛乱的建议。没想到长时期来只会吃喝玩乐,并支持赵高沙丘改诏,害死了扶苏及一大批忠良的胡亥,此时却作出了一个,他一生中惟一正确的决定——在这个关系到秦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一听大喜,急忙颁旨大赦天下,并派章邯为主帅率兵平叛!(此时的秦朝连一个能挑起统兵重担的武将都没有。其缺兵少将至如此惨况,若非史有明文谁敢相信)!                             
按说少府章邯不仅官卑职小,所管的事只是为皇家修葺园陵、营建宫室。在昔日老虎(武将)成堆的时候,他这只猴子,只轮得到爬在树上不敢下来的份。现在山中已无老虎,他这只猴子不但可以从树上下来,而且还受命于危难之际,担起了平叛主帅的重任!更令人瞠目的是,章邯率领着这支由犯官罪民拼凑起来的官军,居然首战就打垮了已拥有数十万“义军”,上万辆战车的陈胜、吴广,收回了大片失地;以后又杀死了“叛军”中剽悍神勇、威望极高的项梁,并逼得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与他在巨鹿决战……结果因赵高仍在朝中作乱,军粮供应不上,章邯反被包围后,带着一群逃剩的饿兵投降了项羽,至此秦国就再也无兵可派了!此事突出地说明了,秦朝的缺兵少将已严重到了何等地步!《前汉演义》的作者,蔡东藩先生以其深厚的史学根基,慧眼独具地早在八十余年前,便在该书的第十七回,即:“破釜沉舟奋身杀敌,损兵折将畏罪乞降”的回末评述中,对此事作了精彩而极有见地的如下评述:
“项羽之救巨鹿,为秦史上第一大战,秦楚兴亡之关键,实本于此。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捷,虏王离,杀苏角,焚涉间,卒能使善征之章邯一蹶不振何其勇也!然使秦国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犹不至降楚,或尚能反攻为守,亦未可知,天意已疾秦久矣,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
上文中除“天意疾秦久矣”及“谁谓冥冥中无主宰乎”外,已将秦亡的三要素,即“故特使赵高以乱其中,复生项羽以挠其外”,“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章邯犹不至降楚……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其中还特别提到了:“……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已把缺兵的情况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总之,没有机动兵力及时平息叛乱,应该是秦国早亡的根本原因!那种动辄就把秦朝的亡国之因,说成是“暴政”的必然结果,并为此杜撰一些骇人听闻的“高论”,其实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即:公式)化了! 

五、答友人的几点诘问

笔者的上述观点,即“缺兵亡秦论”形成后,友人曾诘言:向项羽投降的是秦军的主力,而不是由章邯组织的以修建骊山陵为主的,被胡亥的大赦令解脱了的骊山徒。此说的理由:一是进咸阳时项羽有人马40万(其中尚不包括被项羽在巨鹿坑杀的20万);二是刘邦有人马10万。如果不是秦军主力,哪来那么多人马!并从而得出了“秦国之亡并不在于缺兵。而是失道寡助,将士临阵起义”终于导致亡国的结论。
持上述观点的友人还指出,笔者引用蔡东藩先生的“评语”,来作为认定“缺兵亡秦论”的第一大家之言,也是不当的!他认为:“要说朝中无人领兵尚有道理。文章牵强的要说秦的灭亡在于缺兵,还找了一个小说家的文学创作为支持的依据,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写写小说也就罢了,要横空放言说有新发现,我看还是慎重点”。对此他还提出了:从九原沿驰道返回咸阳,骑兵一天一夜也就赶到了。
为了对到底是“缺兵亡秦”还是“暴政亡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笔者将从回答友人为否定“缺兵亡秦论”所提的几个问题入手。因为澄清了这些问题,不仅对诸位,更对今后开展的秦史研究都是大有好处的……
第一,        关于坑杀降卒。按司马迁的记录,在战国末年的战争中,
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后,曾坑杀了40万赵国降兵;项羽在巨鹿之战后,也坑杀了20万秦朝的降兵。这两件“大事”,二千余年来不仅被史家认定,更经文艺作品广泛渲染,几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笔者却认定这两件“大事”都是假的!诸位可以心算一下,如果每坑埋100人,白起坑杀40万赵军,他就得挖4000个这样的大坑;项羽坑杀20万“秦军主力”,他也得挖2000个这样的大坑。此外,我们从考古报道中都已经看到,三千年前的屍骨尚有存世至今的遗骸,难道二千多年前的规模如此之大的坑杀,就不会留给后世一些蛛丝马迹?可自此后的二千余年中,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直到当代,我们什么时候听说在长平、在巨鹿,发现了白起或项羽坑杀降卒的成百上千个大坑的罪证呢?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司马迁的纪录有误吗!
  第二、根据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录的,项羽进咸阳有40万人马;刘邦进咸阳有10万人马。从而得出是“秦军的主力投降了他们”后,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人马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这一点只要从除了章邯外,秦朝根本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就可以看出来。此外,我们还可以假定秦军若真有主力的话,率队的将军是谁?秦朝若真有主力,还轮得到“工头”章邯率队出征?从这两个问题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此时的秦军,是根本没有什么主力的。前年(04年)中央10台在暑假期间播放的《千年史话》中,针对陈胜、吴广“起义”后,出现的“天下云集,四方会应”,而秦朝却毫无军事行动的实际,也提出了“秦朝的主力部队在哪里呢?”的问题。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却是,章邯率队平叛的全过程,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却有着完整的记录。鉴于章邯挂帅出征是不争的事实,友人的“要说朝中无人领兵,尚有一定道理……”言下之意是说此时的秦朝仅是“缺将”并不“缺兵”。这种看法显然是说不通的。
  第三、关于“从九原返回咸阳的骑兵,沿驰道一天一夜也就赶到了”。骑兵沿驰道从九原(今之内蒙包头)返回咸阳,一天一夜能否跑完850公里以上的路程?跑完之后人、马又将会是什么状况?可以先不去管。现在要说的是不论正史(即《史记》)或野史中,都从未有胡亥调兵平叛(哪怕是调九原之兵)的任何记录,以及九原部队自动前来平叛的任何蛛丝马迹!由此可知九原部队能赶来是一回事,实际上并未“赶来”,则又是另一回事。
此外,提到九原部队,笔者至今仍在痛惜不已地关注着以下问题,即:扶苏、蒙恬遇害后,这支先是跟随秦始皇荡平群雄,以后又对保卫边疆、驱逐匈奴作出了巨大贡献,再后来就参加了修建长城、戍边屯垦的英雄部队,最后却在历史上失去了他们的踪影!为什么会是这样?此一千古之谜,还能有解开的一天吗?
第四,针对笔者所论,秦亡乃系“六国余孽反叛复辟”的观点。友人曾诘言:“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始皇于荡平六国后,曾以铁腕手段,向咸阳迁徙了“六国富豪”12万户,以防止他们煽动故旧伺机反叛。并强调指出:“在二千多年前,12万户(平均每“国”2万户)已经不算少了!在迁徙了这么多六国富豪后,旧六国中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以秦为敌的‘余孽’呢?”并从而得出了看似极具情理的以下结论:“把在旧六国土地上发生的反秦起义,称作是‘六国余孽’趁机暴乱的观点,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对此,笔者只须将于探究中吃惊地发现的问题——即:所谓“秦始皇于荡平六国后,曾以铁腕手段向咸阳迁徙了六国富豪12万户”一事,很可能又是一桩经不起推敲的误记的依据,向诸位奉告如下,情况就完全清楚了!笔者此说之最直观的依据就是:
1,如果每户“六国富豪”平均按5人计算。迁徙12万户“六国富豪”,将使咸阳一下子猛增60万人口;如果每户平均按8人计算,迁徙的人口总数,将达到近百万之多!而咸阳城是在130多年前,由秦孝公主持建造的。
不难想象,咸阳初建时,秦孝公一定会从发展的需要出发,将咸阳的规模建造得大一些。可是经过130多年的发展,至秦始皇荡平六国时,即使还有空地可安置一些移民,也应该是不会太多了。怎么可能还有巨大的空间,一下子安置百万以上的新增人员住进去呢?更何况安置这些“六国富豪”所需要的12万套房子,难道也是以前就建好了的 ! 一百多万人每天都需要的粮食,也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因此,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记录的:秦始皇于荡平六国后,曾向咸阳迁徙六国富豪12万户一事,是不可信的!
2,接下来需要探究的是:荡平六国后,秦始皇到底向咸阳迁徙了多少六国富豪?抑或这件事就根本没做!致使大量六国余孽藏身民间,后来都成了亡秦的先锋和干将。笔者对此的看法是:这件事秦始皇根本没做 ! 例如:五世为相的张良家,韩国灭亡时,他家尚有“家僮”三百余人。按理这本该是强令迁徙的既富又豪的六国勋贵之一。可如此富豪世家不仅未迁徙,而张良仇秦恨秦,与秦不共戴天的疯狂劲,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记述得十分清楚的。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如:紧随陈胜、吴广之后起兵的四个造反王——即自立为燕王的韩广;自立为赵王的武臣;自立为齐王的田儋;自立为魏王的魏咎,以及数代均为楚国大将的项羽家……全都可以归入必须搬迁的富豪之例。更何况即使不按平均每国迁二万户,而是按每国迁二十户(即司马迁所论的千分之一)计算,上述诸多人家都属于必迁户。可谁家都没有被迁徙!从而也证明了所谓秦始皇于荡平六国后,向咸阳迁徙了六国富豪一事,是经不起推敲的。
3,对于秦始皇并未迁徙“六国富豪”的证据,我们还可以从全国统一9年后,秦始皇才将扩建咸阳的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即咸阳城又经历了9年的发展后,其规模方显不适应需要一事中,理性地分析出来。即:若非司马迁记录的“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有误,在迁徙了富豪十二万户之后。又过了9年,才出现咸阳已不适应需要的问题,这在情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认定,友人以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的,荡平六国后秦始皇曾以铁腕手段,“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为据,诘言“秦亡乃系六国余孽反叛复辟”不妥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司马迁设下的前提极不真实,从而导致结论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关于对蔡东藩先生的哀思和缅怀。鉴于对蔡东藩先生及其在秦史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多少年来都几乎无人关注。现特将蔡东藩先生的简况介绍如下,以作笔者对蔡东潘先生的哀思及缅怀之挚情!
  蔡东藩先生,名成,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临浦镇人。生于一八七七年(清光绪三年?丁丑),卒于一九四五年,终年六十八岁。蔡东藩先生于清光绪十七年(十四岁)考中秀才。清朝末年以优贡生朝考入选,奉调为江西省以知县候补,月余后称病返归故里。辛亥革命后,经好友介绍,到上海会文堂新纪书局任编辑。其后又返归故里,依约定为会文堂编写《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前后历时10年,共成书11部……总共六百多万字。真可谓创作极丰,硕果累累!
蔡东藩先生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从秦朝开始一直写到民国年间,共写了二千二百六十六年中,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所有大事。更为可贵的是,蔡东藩先生不仅据史料铺演小说,还在编写的过程中,以自己学史、研史的心得,以回末评史的方式,抒发自己对史料的看法。笔者在前一节中所引用的,藩东藩先生对秦亡之因的看法,即是蔡东藩先生八十余年前,发表在《前汉演义》第十七回末中的一段极有见地的评史佳话。亦是极精彩、极扼要的评述秦亡之因的一家之言!
蔡东藩先生在上述评语中,明确地指出了“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庸,则章邯犹不至降楚”。把秦朝最后的败亡之因已说得十分清楚了。怎么能把笔者所引用的蔡东藩先生的独到的见解,说成是:“文章牵强的要说秦的灭亡在于缺兵,还找了一个小说家的文学创作为支持的依据,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写写小说也就罢了。要横空放言说有新发现,我看还是慎重点”。对此,须要说明的是:我们从蔡东藩先生的生平中已经知道,蔡东藩先生首先是一位学者,否则的话怎能连续写出历史跨度长达二千余年的11部,风行海内而不竭的宏篇巨著,然后才是一位小说家。他写的小说连同回末评语,与一般标示着“历史小说”的作品相比,不论创作的严肃性,或是独到的文词功力,后者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蔡东藩先生所创作的众多历史题材的小说,及其学术观点极强的回末评述,首开了我国学术性历史小说的先河,不论其在史学探佚及文学创新上的地位,都是必须肯定的。
第六、对蔡东藩先生提出的,有关秦亡的三要素,即:“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庸,则章邯犹不至降楚”的进一步分析。在秦二世的昏庸无能,以及章邯最后还是投降了项羽这两件大事已为人所共知的情况下,笔者针对蔡东藩先生对秦之所亡,将“赵高的奸佞”放在第一位的情况,特向诸位阐述如下:
据史料,赵高的父亲(名不详),原系在秦昭王发动的晋阳之役中,被俘入秦的赵国宫室大臣,后因立功免罪被录用为隐官。(隐官一职的地位,高的也只不过仅为自由人,低的比一般庶民还低)。
赵高虽然出生在隐官人家,而他却身体健壮,聪明好学。但由于家庭地位低下并于阉割后才得以进入后宫,而这更激起了他的反抗和报复情愫。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和仇恨中,他十四岁左右便入后宫作了一名洒水扫地,掸灰除尘的厮役。比赵高可能只大两岁的秦王嬴政,见赵高性格倔强,办事稳妥,于是便暗地里将赵高收在身边。后来还发现这个并不合群,与别人很少往来,但却极有心计的赵高,自幼还随其父学习过刑狱之法,字也写得很好,便对赵高给予了格外的关照。而聪明过人的赵高也知道自己碰上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要自己尽量将秦王交待的事办好,那他日后就是秦王的心腹。一旦秦王将来亲掌朝政,他飞黄腾达的日子也就到了!总之,赵高在比较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向上钻营,这应该是他“成功”的决窍之一。此外还应该说明的是,尽管赵高生于秦国,但其父原是赵国的宫室大臣。被俘入秦并散失了宫室大臣的特权后,他对赵高日后所形成的仇秦恨秦心理,应该是不会没有关系的!
正是由于赵高既聪明伶利,心思也特快特灵,因而在秦始皇身边一呆就是三十多年。在如此漫长的过程中,虽有许多大臣建议秦始皇早除赵高,甚至在犯罪当斩的情况下,秦始皇因爱其才,仍然赦免了他!而秦始皇至死都未能明白,秦亡的掘墓人就是这个他十分宠信的赵高!
道罢赵高的上述背景情况,笔者特录述以下三事,作为蔡东藩先生所论:“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的证明:
第一,沙丘政变,篡改遗诏,随后还害死了公子扶苏,及三代有大功于秦的蒙氏兄弟的主谋,就是赵高。
第二,杀戮有功于秦的众多文武、及胡亥的众多哥姐;并指鹿为马又在望夷宫害死了胡亥的凶手也是赵高。
第三,巨鹿战况危急时,章邯曾派副将司马欣回朝催粮。结果赵高不仅不让司马欣向胡亥禀报实况,反而派人要杀害司马欣。吓得司马欣连夜从小路逃回巨鹿后,转而劝章邯投降项羽的还是赵高。
在以上三件大事中,第一件和第二件都已是广为人知的“旧话”,对其中的第一件,笔者还将在以后的专题,即:“秦始皇的蹊跷之死”中进一步阐述外。现在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三件,即:迫使章邯投降项羽,是赵高犯下的又一滔天大罪!
关于章邯降项的过程,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的情况是:
“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巨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自往救巨鹿。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恐,使长使欣请事。赵高弗见,又弗信。欣恐,亡去,赵高使人追捕,不及。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项于急出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候。”
司马迁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段话,说了些什么事呢?
第一,指明了时间是在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的第三个年头。
第二,章邯在打垮了陈胜、吴广的进攻后,率兵在巨鹿与项梁展开激战,并杀死了骠悍神勇的项梁。
第三,项羽得知项梁被杀,率兵由彭城北上(西北),与正在围攻巨鹿的章邯展开激战。
第四,就在这一年,赵高被胡亥封为丞相,赵高作假陷害李斯,以残酷的“腰斩”之刑,把李斯杀害了。
第五,在项羽采取烧绝粮道的情况下,章邯连败数阵。消息传到咸阳,秦二世胡亥(也许是赵高假借胡亥之名)派人前往巨鹿责问章邯。章邯派长使司马欣入朝汇报情况,并请求调拨粮草稳定军心,继续与项羽决战。
第六,司马欣到咸阳后,赵高多方阻拦,既不让司马欣直接向胡亥汇报战况,又不相信司马欣向他讲述的前线因缺粮,情况已十分危急。
第七,之后司马欣还发觉赵高有意要杀害他,于是便从小路逃跑了。
第八,赵高得知司马欣逃去,便立即派兵追赶。结果追之不及,司马欣终于重又回到了巨鹿前线。
第九,司马欣见到章邯就说:赵高现在朝中独揽大权,将军有功也要被杀,无功也要被杀,还不如投降项羽……
第十,在项羽的不断猛攻下,章邯终于率领着一帮逃剩了的饿兵,投降了项羽……
综上可知: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由秦朝的中央政府惟一组织的,并已取得了重大胜利的平叛行动,就这样失败了!这难道还不能说赵高是亡秦的“奸佞”吗?!
以上笔者不嫌累赘地将司马迁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段,仅以150多字就反映了自项羽参战,至章邯投降全过程的文章,顺序从十个方面向诸位进行了阐述。之所以如此,目的全在于以较完整的过程,向诸位展示蔡东藩先生对秦之所亡的独到见解,及精辟而简练的直指事物本质的评述。决非天马行空,“挥洒自如”地乱写,更非横空放言,“无根无据”地胡说!“然使秦无赵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愚,则邯不至降楚……章邯一去而秦无人,安得不亡!”对于具有如此远见卓识的睿智评述,把它当作小说的虚构之言来看,显然是不妥的。
此外,须要再向诸位进一步说明的是,赵高的为祸并非只在这一件事上。秦之所亡与秦始皇一直宠信赵高,一直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并让他掌握了一定的实权,从而为秦亡种下了祸根。这一方面说明了秦始皇识人有误,因而铸下了大错。另一方面也说明野心极大的赵高,还有着一套极强的能蒙蔽秦始皇的变色本领。他的这套本领并非只是如李莲英对慈禧那样全是阿谀奉承。他不但字写得特好,在秦始皇用以向全国推广的文字范本中,除李斯写的一篇《仓颉篇》外,赵高也写了一篇《爰爱篇》。此外赵高还熟悉刑法狱讼,可见口才也一定不错。所以秦始皇还让他当了胡亥的太傅(皇子的老师)。对于这样一个一方面是聪明能干,善于学习,出类拔萃的才子;另一方面却又是极端的地位低下,在饱受白眼后,只能以阉宦之身进入后宫,从而在他心中埋下了深刻仇恨的人,更加上他家原是赵国的官宦,其父自被俘入秦后,难免于有意无意间,对他流露出思念往昔的——甚至是更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说赵高是秦亡的“掘墓”人,应该是没错的,只不过他“掘墓”的方式与众不同。他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并以极特殊的方式,总是在极关键的时候从内部猛下杀手,最后终于为自己也为赵国向秦始皇报了大仇!这不仅在我国的历史上,即使在世界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认定,章邯率领的决非秦军“主力”,而是被特赦后的“骊山徒”。至于秦军此时的“主力”何在?如果真有,为什么秦朝的中央政府一直没有组织过镇压叛乱的军事行动?这些都只有等待跋涉于秦史的诸君,来解开此谜了!
   
六、缺兵的几个直接证明

如果说,秦始皇于全国统一后所经历的两次遇刺,虽经他下令在全国“大索”但并未抓到凶手,尚不足以说明秦国缺兵外。发生在以“严刑酷罚”著称于世的秦国中的以下怪事,不知将如何解释?!
1、项羽的叔父项梁因争讼杀人后,带着姪儿项羽由下相(今江苏宿迁西)逃往吴中(今江苏苏州)避祸。这个杀人犯逃到会稽后,并不是隐姓埋名地藏于社会底层,而是抛头露面于上流社会。按照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说法:是因为会稽的贤士大夫们的才智都在项梁之下,凡有涉及民生的大事及建盖楼堂庙宇,婚庆丧葬……都常由项梁来办。项梁暗中还以兵法的原理,来管束追随他的宾客子弟,俨然成了当地的黑帮首领,连会稽郡守也只得对他另眼相看,根本不敢动他!若不因缺兵无奈,会稽郡守能对他这样客气吗?
2、水寇彭越、英布,一个在山东的微山湖边为盗,一个在江西的鄱阳湖畔劫财。英布曾犯法被黥面后,判处在骊山陵服刑。结果他却带着一帮人逃离骊山,回到了远在二千余里之外的鄱阳湖边!在交通工具极其不便的情况下,若不缺兵他们能成群结队地远逃千里之外吗?   
3、泗水长亭刘邦私纵囚犯后,也未受到立案追捕。若不因缺兵无奈,沛县长官敢如此听之任之吗?
除以上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实例外,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缺兵实例,更是多不胜数……择其要者,即有以下数桩:
第一、陈胜、吴广“起义”后,三川郡太守李由(李斯的大儿子)被吴广围攻数月而不见救兵,最后战死荥阳。郡守尚且如此,各县更是自身难保!
第二、若不缺兵,所谓“诸郡苦其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涉”的大大小小的“义军”团伙,怎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形成“风云集会”的燎原之势,而谁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打击?
第三、若不缺兵,除章邯率领大赦后的骊山徒平叛外,秦国的中央政府为什么从未组织过一次平叛的军事行动?
第四、在众多因缺兵导致秦亡的实例中,司马迁惟独对刘邦之所以未被立案追捕的原因作了说明。但就是此一“说明”,不仅证明了秦国确实缺兵(三川郡及沛县的兵力情况,就是整个秦国的缩影),还暴露出司马迁为讨好刘姓君王,在为他带来终身荣誉的《史记》中,为刘邦编写了绝非史实的三个故事,以证明他是真龙天子。为刘邦登基称帝的合法性,制造了三个最关键的理论依据。这三个纪录在《史记?汉高祖本纪》中的故事是:
1、刘邦私纵囚犯后,躲藏在芒、砀山中。他于又一次醉酒并杀死了一条挡道的大蛇后(此事也可能有假),跟随他的十余人突然发现有一老年妇女在路边哭泣,便上前询问原因。司马迁对此的原话是:“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为何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挡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之,妪因勿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2,刘邦漂泊不定地藏身芒、砀山中,其妻吕氏为其送饭,每次都能找到。刘邦对此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何在?吕氏说:你住的地方,天上常有云气,看着云气来找,都能找到你。即:“吕后以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之后,司马迁更将此“云气”煞费苦心地描述为秦始皇也听到了“东南有天子气”的说法,从而再次出巡东南“以魇之”。   
3,司马迁写刘邦有“帝王之气”还不仅于此,早在刘邦出生的时候,就写得十分神怪,即:
“其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住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长亭,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以上笔者不嫌累赘地原文摘抄了,司马迁关于刘邦未受追捕的三段煞遇苦心的奇文——其一被他斩杀的白蛇是“白帝”,他是“赤帝”,是真龙天子;是其母在“雷电晦冥”时,与“蛟龙交合后产下的龙种”;其二、他躲在大山中,其妻为他送饭每次都能找到他,是看见他躲藏的地方,天上有祥云显现。这种“祥云”就是秦始皇听说的“天子气”;其三、他喝醉后,酒店老板常见他头顶上有云龙出现……由于有刘邦在座,酒店的生意就特好。至年底时,两家酒店就把刘邦打的欠条全给撕了(由此可见刘邦的“德性”!用今天的白话来说,刘邦俨然是一位黑帮老大)。在这里本来是纪史的《史记》,却被司马迁写成了《封神榜》似的刘邦演义!但不管怎么写,刘邦私纵囚犯而没有受到立案追捕,却是掩盖不住的事实。  
陈胜、吴广“起义”后,不少郡县(特别是在旧楚国)都趁机“起义”响应。沛县的情况是:
“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招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这段记录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文字,生动地说明了如不缺兵,仅有“数十百人”的刘邦,怎么会把沛县令吓得赶紧关闭城门?如不缺兵,沛县令怎么会前不派兵追捕,此时又被吓得不敢出击?(笔者先前曾说过:三川郡及沛县缺兵的情况,以及各郡县均难以自保的情况,就是整个秦朝缺兵的缩影)。
此外,下述三个事实,还可以作为缺兵的铁证:
第一,据查证芒山和砀山,两山相距虽仅四公里左右。但从沛县去芒、砀山的距离却在80公里以上!如此远距离送饭,而且是只要看着天上的“云气”就能找到刘邦,这可能吗?
第二,刘邦初入芒、砀山时,身边仅有“徙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后来出山至沛县时“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在这期间不打家动舍,拦路抢劫,他们吃什么?!
第三,如果司马迁仅“隐讳”刘邦为盗的事实,后人自当谅解。然而从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为美化刘邦所用的:“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而把秦始皇(通过尉缭)说成是:“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言词来看,其为刘邦所立的“传”,不就应照了笔者的友人所说的:“……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它强有力的修饰作用令人叹为观止,文字通过其所具有的纪述、表达、解释和解构的能力,充分展现了它无穷的修饰威力和魅力。它的威力可以使真实的事件变得模糊,变得不那么真实,甚至是虚伪的;也可以使虚伪的、没有意义的事件变得有意义和价值……”的话,犹如一面光洁的镜子,把司马迁为取宠刘姓君王,竭力美化刘邦的意图全照出来了!
此外,司马迁除把刘邦的出生写得十分怪异,将其美化为龙种外,另一玄奥之处,即是写其“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黑子即黑痣)!
一个人,股部长一颗、两颗痣不足为奇,长到三五颗已罕见!刘邦怎么可能一下子在股部长有七十二“黑子”呢?笔者认为:司马迁如此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写其“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一定有着良苦用心!
为解开数词“七十二”的寓意之迷,笔者专此除冥思苦想外,尚请教了包括熟知周易原理的专家。结果除认为:人的股部密集地长着“七十二黑子”不可能外,都猜不透司马迁到底寓意何指?
鉴于数词“七十二”,除司马迁用于对刘邦“股痣”的描述外,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也多次出现,如:
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人;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
水浒传中有七十二地煞;
全圆三百六十度,可分为七十二等分(每等分五度);
五十年代还有以《七十二客房》命名的电影……
突然!一个司马迁是否有意将刘邦描写为除是龙种外,还是一个集中了七十二贤人优点的圣人的想法,蓦然跃了上笔者的心头!这样一来,刘邦既是真龙天子,又是世之圣人!如此虚实皆备,以汉代秦不就更是上应天命,顺理成章了吗?
总之,纵观秦未的“天下大乱”,在一个“严刑酷罚”的国家体制中,若不因实力不济而无可奈何,肩负封疆守土之责的郡守和县令,对发生在眼底下的上述直接威胁国家安全的大事,是绝对不敢无动于衷的!由于郡县自身难保,国家又没有机动兵力及时平息叛乱,这才是秦朝早亡的根本原因!那种动辄就把秦朝的亡国之因,说成是“暴政”的必然结果,是把复杂的事物公式化、简单化了。此外,有的专著把章邯率领的,由大赦后的犯官罪民拼凑起来的平叛大军,说成是
“秦军主力”,并以此证明秦国并不缺兵的观点,显然也是值得商榷的。
再者,哪种把秦朝之亡,说成是推行法家理论的必然结果,而儒家理论却可以“长治久安”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西汉的儒学大师攻击秦始皇“法令繁惨,刑罚暴酷”却举不出实例(秦始皇连一个大臣都没有杀过)。被诸多专著用以证明秦始皇残暴的“茅焦放颜谏秦王”一事,也是假的。(此问题笔者将在第六章——即“首屈的一指的法制皇帝”中论述)。相反秦始皇以“事皆决于法”的理念为指导办事的实例,我们却可以举出许多!他不仅亲自参与“作制明法”,而且还带头执法。从不为没有军功的众多公子,或后宫嫔妃及外戚牟取好处。怎么还能说秦亡是推行法家理论的必然结果呢!至于儒家理论却可以“长治久安”的观点。笔者认为,只要联系到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历二千年而无质的飞跃,就一目了然了!二千余年中尽管也出现过“盛世”,却从未出现过一位类似于秦始皇的,具有非凡创新意识——即具有“科学发展观”的从本质上促进社会发展的君王,就十 分清楚了。
居于上述认识,所谓“儒家理论”却可以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观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还能是“福”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秦帝国的替罪羊
汉朝几百年持续大焚书最惨烈,规模远超秦始皇
秦始皇是暴君,还是明君?
到历史深处感悟秦楚兴亡
我不是“新鸳鸯蝴蝶派”
浅谈项羽失败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