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湖桥乡,与水共生
本文已发于由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的《风物鉴湖》一书,有删改,书中精美配图与下文完全不同,谢绝一切转载。

浙东绍兴江河湖池、潭浦港汊萦绕连回,自古称水乡泽国。万顷水波之下,越人架梁为桥,横木为津沟通起被诸水孤立的陆地。山会平原因桥的扭结才真正成为一个相互联络的整体。与许多江南水乡不同的是,水乡绍兴同时也是个名山众多的地方。柯岩、羊山、绕门山等石宕的开采为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石材。这才孕育出了最有特色的绍兴石桥。它也已经成为绍兴一个独特的地域符号。“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即是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对绍兴石桥的一个经典定位。

不过在这些桥梁中,最具特色的仍要数鉴湖与浙东运河上的石桥。大部分的名桥于此而生。在可考的历史中,绍兴早期的著名石桥—灵汜桥就诞生在后来成为鉴湖和浙东运河主道的山阴故水道上。它真可谓是鉴湖与浙东运河上石桥的早期滥觞。随着鉴湖与浙东运河的不断开发,石桥在这两大水系网络中的建造是爆炸性的。因着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需求和绍兴地域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越人创造出了各种不同的适应这两片水网环境的古桥群落。它们的数量与质量都堪称众多水乡的魁首。在广袤的乡野间,在水尽庙台下这些石桥成为越民生活往来的依傍。

1. 斗门、堰闸亦是桥

西起钱清江,东至曹娥江的古鉴湖有一条长达123里的北堤。在这条湖堤上,历代都建造了各类水利设施,其中包括斗门、堰、闸与阴沟。其中前三种水利设施中的大部分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下部蓄泄湖水上部可走行人的复合功能。这便是鉴湖桥群中颇具特色的堰桥和闸桥。

图片来源:万历版《绍兴府志》点校本P171

鉴湖横跨整个山会平原,面积广达八百里。它与内河交汇时多有水位差。为了能在水上航行及更好的控制水位、调蓄引流和疏导洪水,鉴湖堰闸系统便应运而生了。汉代马臻初置古鉴湖时究竟有多少堰闸已不得而知。但它创造了三大斗门却是可以确定的。所谓斗门即是规模较大的闸门。当时所创的广陵斗门早废,但在原广陵斗门附近却留存下一座广陵桥。今人所知关于鉴湖堰闸最为详细的记载来自于北宋庆历二年徐次锋所撰的《复鉴湖议》。此文对鉴湖上的水利设施有较详细的描绘,其中谈到鉴湖上有“斗门八所、闸七处、堰二十八处”。 这些水利设施大部分都是与鉴湖北堤相结合的多功能桥梁。在鉴湖中还有一条分界鉴湖的湖堤,在湖堤中心位置有一座三桥,桥下有水闸,可沟通不同水位的东西湖水。在明万历年间的《绍兴府志》鉴湖图中,鉴湖各处的斗门、堰闸位置都有精确定位。

当鉴湖淫废以后,部分失去原初具有水利功能的堰闸又都以桥的形式存续至今。经绍兴水利专家邱志荣老师实地考证,尚有部分水利设施转为桥梁的形式依然依傍在鉴湖边。如鉴湖北堤上原有的宾舍堰改成了宝珠桥,叶家堰改成了叶堰桥,蔡堰改成了蔡堰桥,沉酿堰改成了让堰桥,壶觞堰改成了清水桥。从复合功能的堰闸桥一体向单一功能桥梁的退化正是古鉴湖的兴废变迁。

这些鉴湖上的堰闸桥的具体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已经较为难考。不过《水经注》用“水门”二字代指了各类水利设施,给我们一种类似于堰闸上仍有建筑的感觉。当时的鉴湖堰闸很可能采用的是一种廊桥形式。离鉴湖最远而离海塘很近的玉山斗门也是鉴湖水利工程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与鉴湖北堤上的斗门堰闸应建于同期。这即是一座下部石板壁墩上部有两层木楼阁的廊桥式水闸桥。除了通行与排水之外,桥上还有庙宇与戏台,俨然是一个当地以水利设施为核心的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我们也可以据此遥想,那些鉴湖上的斗门堰闸桥处很可能也曾形成过类似的场所。

玉山斗门闸桥,图片来源于楼立伟《图说绍兴水城》一书

借由鉴湖北堤和多功能的堰闸系统,鉴湖边形成了一个个以水利设施为核心的村落。所谓“十里壶觞,廿里湖塘”即是两处分别依傍湖桑堰与童家堰的村落。这些水利设施的存在带来了繁忙的水上交通,架设在它们上面的桥梁又进一步的改造了陆上交通。这才逐步托此发展起了兴旺的街市,继而壮大为村镇。当这些村落形成之后,这些堰闸桥又被进一步优化,以致形成像玉山斗门那样的更为复杂复合的村落的中心公共空间。

2. 白玉长堤路

路也可以是桥,桥也可以是路。浙东运河和鉴湖上最长最独特的桥非古纤道莫属。仅仅是浙东运河萧绍段就全长75公里。它的走向几乎与浙东运河平行,有一面临河和两面临河两种。后人经常用“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去描绘纤道桥蜿蜒曲折匍匐在长河上的嶙嶙风姿。人行桥上,船游画中。“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的意境大抵在此。

古纤道始于古越国的山阴故水道、山阴故陆道、西晋开凿的西兴运河塘和东汉的鉴湖堤塘。它与浙东运河和鉴湖几乎同生同长。童志洪先生经过考证认为古纤道“经历过刍形、旧堤、新堤、与石堤四个阶段(时期)”。我们今日所见的古纤道是在唐代孟简所筑的土筑运道塘基础上逐步改建形成的。明宏治中,山阴知县李良取柯山石将山阴段的土筑纤道改造成了石纤道。从此,其他段的古纤道也被陆续甃以石。由土堤改造成石堤的过程是技术进步的表现。这才有了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中所论“石城一线,绵亘二百里 ”的壮美奇观。

古纤道也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水利设施。宝庆《会稽志》云:

“徒行无褰裳之苦,舟行有挽纤之便。田有伴岸,水有积,其利以博矣。”

它的首要功能正如名字一样是纤夫纤船的通道。古时候缺乏机械动力,特别是当船只逆水而行时,全靠纤夫拉纤才能使船前进。两面临水的古纤道将水面划分为内外两河,当暴风雨来临时,古纤道可以抵挡一部分风浪的冲击波,船只只要进入古纤道内侧即可躲避险情。

古纤道的结构自下而上分为基础和基面两层。它因基础形式的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中一种是全实体砌筑的石纤道。它脱胎于自古以来的傍岸塘堤建造。它们主要依靠大条石或大石板紧密堆叠,层层叠砌而成。这种建造方式就显得相对原始而古老。另一种古纤道采用的是石墩型桥梁形式。它多建造于明清时期,是绍兴石桥建造技术全面进步的产物。它的主要特色是每隔2.7米砌一石墩,每一墩都以一顺一丁的方式叠砌。每个石墩长度约1.7米,宽度约1.4米。两墩上铺砌三块长约3米左右,每块宽0.5米左右的石板作为基面。它是减少石材,适应水中环境的一大创举。正如许多专家所论,它是中国水利设施中的孤品。

现存的石墩型古纤道尤其以阮社段保存最为完好。“自太平桥至板桥所有塘路以及玉、宝带桥,计二百八十一洞。”据罗关洲先生在《绍兴桥文化》中所论,这段纤道桥全长有386.2米,115跨,俗称百孔官塘。它俨然可称得上跨数最多,长度最长的石桥。这段古纤道大部分都是高于水面约0.7米的小跨平桥,但在浙东运河与其他内河相交汇处又有许多陡然起伏的与纤道同方向的纤道高桥。这些桥共有三十余座,主要是为船只通行而设置的。同时它们也使古纤道不仅在水平面上有曲折变化,在竖向上也有高低起伏的游龙之姿。在一些南北向主要道路的尽头又有许多与古纤道垂直的桥梁与之相交。它们与古纤道构成上下交叠的形式,堪称中国古代的立交桥。柯桥古镇上的融光桥,阮社太平桥,城区内的广宁桥和陶堰的泾口大桥即是现存的四座典型的立交桥。

古纤道串起了形式各异的石桥,它们纵横相接,构成最为多样丰富的绍兴石桥群。它伏卧千里的姿态,既有空间的绵远,也有时间的深邃。它是浙东运河和鉴湖上最具特色的奇观。

3. 长桥卧波

鉴湖和浙东运河上有许多著名的长桥短则五六十米,长则近百米。如何在这些较为宽阔的水面中架桥是绍兴人所要面对的十分普遍的问题。不同于江南水乡上许多多跨拱桥或多跨梁桥等单纯的桥梁形式,绍兴人在解决更大更宽广的水面时,采用的是组合型桥梁的方法。这种方法即是将解决大跨度问题逐步转化为解决小跨度问题。用建造小桥的方法建造起各种跨度的桥梁。它是绍兴石桥营造中最有智慧的创造。这种办法也规避了石材材料性能的缺陷,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宽度的水面。它将绍兴石匠所熟练掌握的几种建造梁桥、拱桥的方法发挥到了极致。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造就了鉴湖与浙东运河上一系列高低起伏、平拱组合型的长桥。

阮社外浙东运河上的太平桥就是这类桥型的典型代表。它全长近50米,由一孔半圆形石拱桥与八孔阶梯型高低石梁桥组合而成。半圆形拱桥在南首起拱高达5.3米,而跨径仅有10米,以至于它的形态犹如孤峰突起。桥孔高度如此之高,主要是由于桥洞下还有纤道经过,需要保证一定的拉纤高度。为了解决桥南高桥与地面的巨大高差和适应桥前局促的地形,拱桥没有直接从拱桥正前方直接落坡而是从东西两面落坡。这又给这座桥带来了更为复杂的组合形式。拱桥北面由三跨逐级降落的平桥逐渐过渡到地面的高度,再由五孔平梁桥与对岸相连。

太平桥

类似采用单拱桥与多跨平梁桥组合的还有鉴湖上位于湖塘的西跨湖桥。它的跨度在60米上下。拱桥高度略低于太平桥,它的起拱高度都在拱桥落坡部分解决了。因此它南北两侧分别用三孔和一孔平梁桥与岸边相接。它与太平桥采用的完全是相同的元素,桥总跨也差不多,但它们在面对不同环境时,落坡方式的差异给它们以变化的个性。

这种拱桥与平桥的组合甚至在有近百米长的青甸湖(古鉴湖残湖)泗龙桥上同样适用。与上述两桥不同的是,这座桥是三孔石拱桥与十六孔平梁桥的组合。平梁桥更为绵长,拱桥更为翘首,气象更为变化万千。

绍兴偏门外快阁附近的鉴湖边的画桥虽然只采用了梁式桥一种基本桥型,但却仅仅通过高低变化,创造出了如画的意境。它由五孔大桥和10孔小桥连接而成,自东而西逐渐从高平梁桥过渡到斜梁桥再过渡到低平梁桥。画桥的每一段在大的高低态势下,又有小小的微曲,这使它的形态极为细腻柔美。整体形式过渡十分自然圆润。就连陆游都屡次将画桥的迷人倩影写入他的诗作中。“一湾画桥出林簿,两岸红蓼连菰蒲。”“春风小市画桥横”都是脍炙人口的鉴湖桥诗。

陆游画桥@杨敏

鉴湖上类似的组合型桥还有许多。这种组合桥的方法可以适应一切中大型跨度,甚至连长达75公里的纤道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平拱相接的组合型桥。这种组合桥的功能也是多义的。不同的孔跨和孔高可以适应大小不同的船只,从而分出主航道和次航道。另一些离水面不高的平梁桥孔则仅仅是为泄洪而存在。遇到两岸有标高不同时,组合桥便能更自然的完成两岸间的高差衔接。

绍兴人对于长桥似卧龙横伏水面意向的追求也是组合型石桥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隐在形式背后的一种内在追求。这些鉴湖上的组合型桥梁往往把孔径较大较高的部分置于桥的一端,由此给人一种长长的平桥似龙尾,弧曲的拱桥或如驼峰般突起的高平梁桥若昂起龙头的感觉。其中的泗龙桥更是以此而名。《绍兴地名志》云:“因桥形象龙,桥墩凿有四只龙头,故名泗龙桥。”太平桥常被描绘成翻腾出水面的蛟龙。而画桥更似一条混融一体的逼真卧龙,每一段姿态都如龙脊般有微小的起伏变化。龙是水世界的主宰。长桥如龙有着特殊的寓意,它是绍兴人对于水乡环境的一种美好寄托与表达。

4. 石桥原型与变体

茅以升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说“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鉴湖和浙东运河上的石桥类型多样,但总结起来,基本型都脱胎于拱桥、梁桥和折边桥三种。石梁桥是最基本的桥型。因石桥墩营造方式的不同,石梁桥也有多种丰富的类型。其中石墩石梁桥是最常见的,如纤道桥。石板壁墩石梁桥由二至四块石板密排而成,由于面水方向的石墩面较薄,它具有更强的抗冲击力,也更节省材料。石拱桥又根据桥洞形态的不同分为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和半圆形石拱桥三种。其中半圆形石拱桥是最多的。当然按照孔数的不同,它又可分为单拱和多拱。折边桥有三折边、五折边和七折之分。其中后两种在江南一带极为少见,但在鉴湖一带却广泛存在。折边数越多越接近圆形,所以一直以来许多专家都认为多折边桥是拱桥的前身。鉴湖与浙东运河水域却恰恰保留了这类具有原始性的石桥,为石桥历史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案例。

鉴湖水网复杂,形态多变。绍兴石匠面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在不断优化三种原型石桥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许多适应周边环境的形式独特的石桥。桥型随水走。一系列富有个性的石桥打破型制的束缚,应地形而生。这是绍兴石桥在基本原型基础上创造变化的又一大创举。

改变石桥的落坡方式是最常见的方式。

石桥在一字型布局的基础上,又根据不同的高差和场地条件延伸出H型、T型、L型布局和更为复杂的因街道水巷环境而变的自由落坡布局。位于浙东运河北面不远处张溇村的云梯桥是这类石桥的最典型代表。从基本原型看,云梯桥属于常见的三折边桥。它被挤压在被建筑包围的街道和不宽的河流间。场地条件十分局促。为了能使船通行,石匠选择了桥孔较高的三折边桥。桥形态高俏,状若云梯。功能上的需求和桥型的选择也为解决桥面至两侧岸边的巨大高差创造了难度。从两侧街道上桥至桥台中间,行人都需要先上两级台阶,转90度上四级台阶,再转90度上三级台阶才能到达桥台中间。上桥需转折三次,而下桥又需转折三次。上桥与下桥的过程犹如空间漫游。云梯桥是石匠在极限环境下将不利转化为有利的最别出心裁的创造。

鉴湖水系水网复杂,许多石桥建造在两河交汇的河口上。这些河口位置常常面临着很大的水流冲击力。现实的困难再一次点燃了石匠创造万物的智慧。鉴湖支流漓渚江边的古虹明桥就建造在T型水系的交汇处。它的平面罕见的呈Z字形,整体形态匍匐如蛇行。桥分成三折。分别由一座东西向的五跨主桥,南北向的三跨辅桥和东西向的另两跨辅桥组成。它最大的特色是可改变方向的辅桥并不是建造在岸边而是直接建造在水中。这种形式比一字形更具有整体性,从而更能抵抗宽阔河口的洪涝水冲击。

与古虹明桥建造在相似环境中的还有柯桥南面的浪桥。这座桥最为独特的是平面呈圆弧形。之所以采用这种形态,历史上众说纷纭。但笔者以为与它所处的河口环境同样分不开。在类似的三叉河口位置,绍兴还诞生了独特的三接桥。这类桥有一个主桥墩建造在三叉河最中心。主桥墩向三个岸边引桥,形成一座向心式的Y型石桥。《嘉泰会稽志》甚至还记载过一座五接桥。

这些石桥都充分展现出绍兴石匠在面对现实中复杂多变的水系环境的灵活应变能力和无限的创新精神。

5. 桥亭庙宇连

当石桥建成以后,它便不再只是一个渡河的工具,而是一处处地域社会的标志和中心。每一天每一刻,多少故事、多少事件、多少妯娌之间的唠嗑都在这桥上发生。贸易和集市也随着桥头人流的攒动而本能的进行。桥亭和庙宇便是这些功能延展的空间。桥亭相伴抑或桥庙依连的水乡景致,是具原乡感的水乡图景。

“修桥、铺路、造凉亭”这三大事历来被绍兴人认为是惠及子孙的三大功德。水陆要冲之地的桥畔正是建造凉亭的必要之所。因此在鉴湖之畔、运河之滨,许多石桥的桥脚处都会有一座凉亭。有些凉亭是石桥历史的记载者。太平桥畔的拱桥一侧就曾设有碑亭。亭中多块碑刻记载了桥在各个时期的建造事迹。有的凉亭为渡桥的行人提供了歇脚的空间。如泗龙桥畔的迁善亭而今依然正立在泗龙桥桥头。在这些凉亭中,附近的乡绅还会提供慈善药品或茶水。凉亭中也常刻有数首精妙楹联供人解乏。“稍安勿躁,小坐何妨”短短几个字,从苍古的石刻中读来回味,竟有醍醐灌顶之感。石桥与凉亭的建造在满足功能使用的同时,不免有教化之意。小小的一间全石壁建筑里,充满了社会人伦精神。

泗龙桥石亭

石桥与庙宇之间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桥所在常为多条水流交汇或村落水口之处,在这样的环境下建桥头庙常有护卫石桥的风水之意。在过去的绍兴民间,部分石桥边的庵庙还承担着建造和修护石桥的社会责任。许多修建石桥的费用都由庵庙出资。精神和经济上的纠葛将桥与庙联系在一起。古虹明桥的尽头矗立的是书有 “鉴湖水碧海云天”联的虹明庵。建造于明崇祯年间的融光桥就建造在融光寺前。石桥延展了寺院的空间,每当寺院有佛事活动时,融光桥便会被搭上竹蓬成为寺院的一部分。这些搭建痕迹留在了石桥的槽缝里。

最有意思的是那种亦桥亦亭亦庙的石桥。这种桥又被称为水阁桥或廊桥。它将亭的功能,庙的功能,桥的功能进行了更为缜密的重置,以至于形成了三位一体,圆融合一的特殊桥型。这类桥上的庙宇也被称为桥神庙。阮社的信公桥就是这类桥的代表。它位于阮社村口,是村民的必经要道。单跨一字式的石板壁墩石梁桥上建有文昌阁。阁前廊亭又将桥面整个覆盖。一对石柱悬垂在挑出的梁头上,将桥划分为三开间。背后的文昌阁亦是与之相对的三开间,其中当心间架在桥上只有一层,而两个侧间都是落到岸脚的两层。桥不仅成为庙宇的场前空间,也为路人休憩提供了场所。廊中吊顶采用卷棚顶,临水一侧曾设有美人靠。这些都充分说明原本只是通过性的桥也被赋予了路亭的内涵。华舍的水阁桥也是类似的型制,只不过这座石桥面与落坡的关系是凹字型的。它还与桥东面的三开间土地庙相连,构成一个更为复杂的跨水桥庙。

水上架屋立庙,桥庙亭三者结合的石桥是绍兴人扩大空间,节省造价的方式。然而这种迫不得已的勉力为之恰恰成为了绍兴石桥独特性的另一面。它的玲珑诗意不仅在桥下的欸乃浆声和眼前满目湖泽之景中,也在于它将周边的民众凝聚成一团。行路的客人,虔诚的香客,桥洞下划浆的船长,和那些仅仅在廊桥下借一片阴影的人,当他们聚在这个空间里时,各种有趣的交谈便没有预设的发生了。

千姿百态的石桥不仅锚固在鉴湖和浙东运河的茫茫水泽之间,更浸润在绍兴地域历史的长河中。在这样的水乡生活的人们,每一天都在过桥。久而久之,过桥也成了一种风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东运河的历史与价值地位浙东运河的历史与价值地位(下)——杰出独特的工程技术
“白玉长堤路” 古纤道之美为何世间罕有
浙江绍兴,如何凭借一片湖成为千年名城?
绍兴之水,流淌灿烂文化......
浙东运河·绍兴古纤道(东段)
19-01-17骑行绍兴浙东运河古纤道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