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聊聊这个劲,“用胯催背”,读完静心体会

人须恭敬,方能入道。身存恭敬之意,不怠慢,不妄动,打拳时,更多细节,慢慢就看到了。不是眼睛看到,而是身上有了体会。严格说,师父教徒弟的,并非技术,而是经历。

有些人就是,身上不够静,多余动作太多。招还是那招,只是纯净度不够,显得杂乱了。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动亦有动相。欲修身法,先从中正入静开始。

身法而言,乱晃与螺旋,不是一回事。螺旋有个中线,再七绕八拧,中间这条线没丢,所以叫麻花劲。乱晃是没中线,内部一盘散沙。好比发力,一刹那,手臂弹出去,脚底依旧沉稳。

我是用体感写文章的人,身体出现什么感受,随笔就写下来,日久形成习惯。让身体入静,用身体去关注,某个动作,或某一刹那,往往就能破出来,得到答案。

高手不听你说什么,他看你做什么。他的占位,时间,出招,都是身体最优选择,这是常年修炼,以体悟道的结果。道没法说,一刹那,在他身上,运出来个劲,于是满场皆惊。

遥指启明星,把臂话山河。有人用身法,显现逻辑。有人用身法,释放情绪。有人用身法,述说经历。拳练到深处,你必觉悟,拳本是交换,你与大自然之间,是有互动的。

拳练到一定深度,胯非常活,胯尖一挑,肘底一沉,杠杆劲就来了。一接触上,脚底就拔根,归根结底,是胯杠杆的作用。手臂松,胯承接,手一接,胯一撬,登时拔根放人。

我们打拳,要重视后肋,后肋掤劲最大,所以叫圆背。开胯,圆背,开后肋,再以腔劲旋动,身上就会又绵又密,充满弹性。所以说弹性劲,不仅抖手臂,更要内空间充盈。

什么叫开胯,开发髋功能。股骨头揉活了,骨盆就有球劲。很多拳家,非常重视骶髂,有个重要原因,骶髂随胯而动,能够牵拉竖脊肌,进而通达背阔肌。

记住这个经验,胯法的掖沉抻蹬,都会映到后背。从身后看,胯似暗球,背如暗波,脊柱如龙,活劲是这么来的。说是用胯拧脊柱,也是用胯揉后背。

快不在手,更在脊柱。你看三换掌,大转子旋动,脊柱两侧的背,也同步交错揉动,脊柱周边就摘开了,脊柱有了空间,大龙得到释放,速度提升,动态多变。

有些人打拳,穿个大长袍,看不见他身法。其实他暗暗调胯,尾椎在动,尾椎牵动脊柱,一会儿蹭蹭右背,一会儿蹭蹭左背。两胯与后背,同步划圈,尤其云手,摸上去圈劲很明显。

站桩如是,看似静,大转子微微一动,涌泉暗暗交错,左右竖脊肌,一腾一腾,这叫贯通。打拳也是,大转子一蹬,涌泉直接贯通竖脊肌,人就纵出去了,玉女穿梭就练这个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练拳重在变化,“拳感在背”,一起读一读
太极拳的进阶功法,“腹脊联动”,它会使你节节高升
太极拳运动规律,“内外皆活”,仔细阅读加深体会
【節錄】解密:你不知道的內家拳撐筋拔骨,不僅練筋骨,更練內功
肩背常运动,病不入膏肓(二)
看看这篇文章,“活肋活背”,它能带给你启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