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问道: 四、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

[搞要]颜回在春秋乱世,知道出仕做官不能实现救民于水火的目的,他选择了一条保存文化种子的路。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寂寞,再怎么艰难,他都乐在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前文曾谈及公西华擅长外交,口才了得。有一回,他拍老师的马屁,“老师,你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了吧!”孔子回答:“说到圣人与仁人,我怎么敢当呢?我不过是喜欢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诲他人不感到疲倦罢了。”公西华立刻说,“正是这一点我们学不来啊。”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

为公西华同学点赞!厉害了我的哥,马屁功力相当了得。《论语》没有记载孔子听闻此话后的反映,估计孔老夫子也是笑开了花。

闲话少谈,言归正传。

孔子不承认自己达到了圣人与仁人的境界,那么,当时的人物就没有一个达到或者说接近于孔子所说的仁人的标准了吗?有的,就是颜回。

孔子说:“颜回啊,他的心长久的不离开仁德。别的学生呢,只是偶尔想起一下罢了。”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

孔子认为安居于仁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但是行仁的人有所差别,他说:“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德(实行仁德便心安,不实行仁德心便不安),聪明人利用仁德(认识到仁德会带来长期的利益,便实行仁德)。”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那么,颜回三月不违仁,是安于仁德,还是利于仁德呢?

孔子称赞颜回,说∶“颜回真是有修养啊,一小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带来的忧愁,但颜回却不改变自有的快乐。真是有修养啊,颜回!”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颜回乐的是啥呢?是因为穷才快乐吗?这不是疯了吗?稍微思维正常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颜回,你是不是读书过勤,烧坏脑了(忽然想起文革时的一句话:越穷越光荣。原来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一段全民疯狂的年代啊)。

不仅颜回有烧坏脑的嫌疑,孔子也有此嫌疑。孔子说:“吃点粗粮,喝点凉水,把胳膊放到后脑勺做枕头,乐就在其中啊。”

我的天啊,天下第一师徒,都发高烧,烧坏脑了吗?非也。孔子此言还有下一句,“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象浮云,飘走算啦。”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原来孔子并非不爱富贵,而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爱财,取之要有道。

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让我在市场当个管理员,我也愿意干;如果求不到,还是干我喜欢的吧。”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颜回得孔子真传。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要想凭自己的本事获得应有的富贵,实在太难了。即然不可行,做点违心的事情又不愿意,那就退而求其次,隐居于陋巷,做点文化保存的工作,留下文化的种子,以待将来。

粗茶淡饭,落寞孤灯,一卷书轴伴天明,面对尘世的喧嚣与浮华,侯门宦海的纸醉金迷,颜回,你是否心有不平,你是否有怨言?

颜回感叹着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虽然这么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的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能够独立的工作。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道怎样着手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

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哥!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去追求老师的道,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乐在其中,乐其不疲。这才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真正原因。

孟子也许是除孔子之外,最了解颜回的人。《孟子》记载:禹、稷处于政治清明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子处于政治昏乱的时代,住在狭窄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都受不了那种苦日子,他却自得其乐,孔子也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的处世的态度虽然有所不同,但道理却一样。禹以为天下的人有遭淹没的,好像自己使他淹没了一样;稷以为天下的人有挨饿的,好像自己使他挨饿一样,所以他们拯救百姓才这样急迫。禹、稷和颜回如果互相交换地位,颜回也会三过家门而不进去,禹、稷也会自得其乐。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回,易地则皆然。”《孟子·离娄下》)

孟子把颜回和禹、稷并列,认为如果颜回和禹、稷换个位置,颜回也会做出与禹、稷一样的功业,禹、稷如果和颜回换个位置,也会安贫乐道,自得其乐。

在第二讲《弟子问仁》中曾谈过,条条大道通罗马,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位置不一样,具体环境不一样,所选择的道路是不一样的。颜回在春秋乱世,知道出仕做官不能实现救民于水火的目的,他选择了一条保存文化种子的路,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寂寞,再怎么艰难,他都乐在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

颜回以仁为乐,当然是“安仁”的境界!

儒家文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就是乐感的文化,真正的儒家人物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似乎都不会失去乐观的态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师徒在陈国和蔡国受到围困,七天都没有升火做饭,弟子们饿得头昏眼花,纷纷受不了了,只有孔子还在弹琴唱歌!

儒家的这种乐感文化与其他的文化系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基督教文明,它是“罪”感的文化,基督教认为人本来生活在美丽的伊甸园,后来犯了罪才被上帝罚下人间,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带着原罪的,因此,必须经常忏悔,不要再做坏事,死后才能获得上帝的眷顾,回到天堂。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的文化,表现出来的行为非常的谨慎小心,生怕犯错丢了面子,所以这个民族的从众心理特别的强烈(日本人学中国文化学了一千多年,精髓的部分还是学不到啊)。

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说,“儒家有一种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

此乐观来至何处呢?它来源于中国人的根本的信仰。《易经》说,“生生之谓易”,世界是充满变化的,但生命的传承是生生不息的,只要有生命在,就有希望,就没有悲观的理由。对于孔子来说,此生命不仅指肉体的生命,他把生命提升到精神的层次,灵魂的层次,只要文化的火种不息,人类就有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名句集锦
舌尖上的孔夫子
古代道德修养警句之二
《论语》新解7;34
高考语文:文化经典阅读
先秦时期儒家的名篇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