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得糊涂”的“糊涂”解读




难得糊涂糊涂解读
 
 
 

 

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字幅后来被很多人当作人生信条,常挂在嘴上,置于堂前,视为座右铭。而解读其意,却说法各异,认识有别,甚至越说越“糊涂”,以至于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不解之迷。

 

关于此书的来历有很多版本,其中大致有几种说法。一说是作者无法实现平生志向的无奈的自叹;一说是对腐败专制政权的激愤的抗议;但记载最为具体的是有关作者堂弟打官司的事。

 

清乾隆年间郑板桥时任山东署潍县令,某天接到堂弟郑墨的家书,信中说他正与邻居诉讼争夺祖上遗产中的一段墙基,请板桥堂兄给同僚兴化知县写封信,托个人情打赢这场官司。郑板桥看信后,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同时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道出了郑板桥当时的心态。是将“糊涂”视为“聪明”之举,告诫其弟不要争名夺利,“糊涂”一次,退让一步,以求心态的平衡。

 

无论是无奈的自叹,还是激愤的抗议,或是糊涂的退让,都能自圆其说。然而从“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的加注上看,又绝非是劝弟退让那么简单,分明隐含着对仕途世态的彻悟。郑板桥对“难得糊涂”没有更明确的解答,使后人从各种生活视角和价值取向作出不同解读,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难得糊涂”的处世态度的确具有两面性。有正面的,负面的;也有积极的,消极的。从正面和积极的理解,应该是对一种人格境界的认同:难以得到“糊涂”这种崇高的境界,这体现了郑板桥的人生理念和品格。郑板桥一生为人就像他所画的竹一样正直淡泊,刚正不阿。“难得糊涂”,表明了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原则,该糊涂时就不该清醒。

 

“糊涂”的尺度实在是难以把握,一个人能把握这一点,要有超人的胸怀和气度,实在是难能可贵。故板桥以“难得”叹之。人们可以一时一事地难得“糊涂”一次,但很难做到保持这种达到境界的程度,上升为人格的品质,而这种“糊涂”恰恰是最“清醒”的聪明之举。对有些事而言,“糊涂”是一种宽容,一种解脱,一种进取,一种智慧。春花秋月等闲过,退一步海宽天空,达到“糊涂”的境界,自然是适者顺应的生存法则。

 

或许这“糊涂”难得就难得在要“装”的份上。真糊涂当然不必再装,顺其自然。装糊涂却有正负两面性。有好心装糊涂,也有坏心装糊涂。有人从消极的处世哲学中寻取自己的价值观,现实社会中不少人对“难得糊涂”取的就是消极的人生态度。示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对看到、听到的不雅之事、不正之风也视为要“难得糊涂”一下,是“装糊涂”;更有甚者,自已为自己所做的坏事开托,“难得糊涂”一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装糊涂”。

 

        如此“拿来主义”的为我所用,真有点怪郑板桥为何不直书其言了。真的“糊涂”,倒被人当成了“和稀泥”“少谈是非”“事不关已”“不负责任”“逃避现实”“下不为例”“情有可原”,甚至做了坏事又强调理由的挡箭牌了。郑板桥若地下有知,一定会大声疾呼:“别装糊涂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为什么临了能善终 就是因为这句话!
大智若愚 难得糊涂
品味人生:人生何以要糊涂
最懂生活的人:难得糊涂
聪明人如何变糊涂
人若欢喜先糊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