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骨文的故事|汉字发展史(2)

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厅 王懿荣塑像

一片甲骨惊天下

1899年秋,时任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的王懿荣患了疟疾,京城的中医给他开了一剂药方,药方上有一味中药叫“龙骨”。仆人到宣武门外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中药后,王懿荣不经意间在“龙骨”上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符号。

作为晚清有名的金石学家的王懿荣,对此非常敏感,经过观察辨认,王懿荣认为这些龙骨是年代久远的龟甲和兽骨,上面的“画纹符号”不同于青铜器上的铭文,应该是更早的古文字。于是他便开始高价大量收购带字的甲骨。

王懿荣从甲骨上的刻画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因此推测这种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产物。

王懿荣对甲骨文字最初的判断,被后来的研究证实是完全正确的。尽管一些学者对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过程有所质疑,但王懿荣是我国学术界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这是被学界所公认的。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因王懿荣的发现而向前推进了1000年!王懿荣之后,甲骨文研究代代相承,与敦煌学、红学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史“三大显学”。距今3000余年的甲骨文,是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云铁藏龟》

王懿荣有位好友叫刘鹗,也就是那位写《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1900年7月,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毅然服毒坠井而死。王懿荣殉难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刘鹗又进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1903年,刘鹗将王懿荣和自己收集到的甲骨选拓1058片,编写成《云铁藏龟》一书,这是有关中国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也是首次将甲骨文公布于众,让世人皆知。

“人吞商史”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前的好多年,龙骨就被挖掘出来了,不过人们只将其当做药材,而不知道是价值连城的文物。

河南北部安阳的小屯村,是商王朝的都城遗址所在地。商王朝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个王朝,它被西周攻破以后,那里就成了一片废墟了。成了废墟后鲜有人居住,一直到明朝的时候,只有少量的人住在那里。到了清朝的时候人口增加了,就需要扩大耕地范围,种更多的庄稼,这样就不时地从地里刨出来一些骨头小碎片。

红色标注位置为安阳小屯村

小屯村有位剃头匠叫李成,有年夏天,他患了疥疮,他在田间无意中捡起一块刻有“画纹”的白骨片,把它揉搓成了粉末,涂抹在疥疮上,疼痒神奇地止住了,几次涂抹后,疥疮居然治愈了。李成喜出望外。他把大量的各种形状的骨片收集起来,送到附近城里的药店去卖。他告诉药店掌柜:“这骨片治疥疮和外伤有特效。”药店老板翻看药典,知道这是中药里的“龙骨”,于是收购下来。李成从此,做起了收集贩卖“龙骨”的“专业户”。

关于龙骨的这些往事,加拿大长老会驻安阳牧师明义士在其著《甲骨研究》中说:“在1899年以前,小屯人用甲骨当药材,名为龙骨。最初发现的甲骨,都经过潍县范氏(即古董商范维卿)的手。范氏知道最详。先时范氏不肯告人正处,如告刘铁云汤阴牖里。余既找到正处,又屡向范氏和小屯人打听,得知前清光绪二十五年以前,小屯有剃头商名李成,常用龙骨粉作刀尖药。此地久出龙骨,小屯居民不以为奇。乃以骨片、甲版、鹿角等物,或有字或无字,都为主骨。当时小屯人认为字不是刻上的,是天然长成的。并说有字的不好卖,刮去字药店才要。李成收集龙骨,卖与药店,每斤制钱六文。”

注:加拿大牧师明义士从1914年开始考察殷墟并收购甲骨。在外国人中,明义士私自收购甲骨最多。1917年他自称收藏甲骨5万片。后来又将小屯村出土的一坑甲骨全部购买,实际上他所购藏的甲骨超过5万片。

罗振常在其《洹洛访古游记》中描写了甲骨文的发现过程。文中写到:“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且古骨研末,又愈刀创,故药铺购之,一斤才得数钱。骨之坚者,又购以刻物。乡人农暇,随地发掘,所得甚夥,拣大者售之。购者或不取刻文,则以铲削之而售。”

从甲骨被发现具有药用价值后,挖掘甲骨就变成小屯当地村民的一项生计手段,大多数村民在农闲时候都会挖掘并出售甲骨。这些被磨成粉,当做中药吃进肚里的商代史料,被后来的甲骨文研究者称作“人吞商史”。甲骨文如果不被当做药材,恐怕被发现的历史将被推迟,可是有相当数量的甲骨文已经进了人们的肚子里,这对整个甲骨文的研究不知是该庆幸还是一种悲哀。

甲骨文的发掘还原图

“甲骨四堂”

甲骨文惊现于世,在20世纪初的学术界引起了一场“地震”。梁启超称甲骨文的发现使“中国考古学被这令人吃惊的革命动摇了”。在甲骨学诞生与发展时期,有四位学者的研究业绩最突出,他们就是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人的雅号分别为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晚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字鼎堂,因为他们的名号里都有一个堂字,因此人们把他们合称为“甲骨四堂”。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

罗振玉对甲骨文的考古研究最大贡献,是他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确定小屯村就是当初的殷商晚期的都城。王国维将甲骨文字与古代史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最新的甲骨材料,去对照历史,他创造并完善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学术贡献极大。考订出小屯的殷都时期为盘庚迁殷至帝辛时期;董作宾亲自参加了7次殷墟甲骨的发掘,创立了殷墟甲骨断代学。郭沫若虽在“四堂”中年龄最小,起步较晚,但也因此造成他起点高,方法新,一出手就超过了前人。他晚年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收入41956片甲骨,被誉为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

“甲骨四堂”国画

汉字鼻祖甲骨文

告别结绳记事,具有刻画书写特点的汉字,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不过,这些刻划符号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还没有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甲骨文的发现,极为有力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

部分甲骨文与现代汉字对照示例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很多我们如今理解的汉字意义,在甲骨文的形状中便能有所体会。

“鱼”字在甲骨文里是象形,如同简笔画。

此图片引自唐际根研究员的文章

“车”字的象形要复杂一些,但也是古代车辆的真实写照。

此图片引自唐际根研究员的文章

 “安”字,是一个会意字,一个女人坐在屋顶下边,也就是家中,即为“安”的意思。

下边这两个字其实是同一个“逐”字,是象形加会意,左边上面这部分是一头猪的象形,底下是个脚丫子。右边这个字也是一样,上面这部分是一头鹿,底下也是个脚丫子。古人在那时候在做会意字的时候有具体所指,也就是要表明我追的是一头鹿还是一头猪。

甲骨文里还常见一个“鼓”字,它的变化形状有多种,其中中间的圆或方形是皮鼓,最下边是鼓座,上边是鼓的装饰,最右边的两个“鼓”字,其右侧是表示人手拿鼓槌敲鼓。

下面是去年清华大学陈楠教授设计的“甲骨文表情包”系列中的“鼓”字,看了这个,对甲骨文的“鼓”字,就更容易理解了。

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等书法要旨,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因此,甲骨文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甲骨文的发现,让老外对中华古代文明服气

钱穆先生曾经在新亚书院讲述《中国通史》,他说到,外国人特别注重古物证。如埃及文化的古文字,为法国人研究所认识,因而说出埃及历史;同样有人研究巴比伦之楔形文字,亦因此而推知其巴比伦历史。外国人见了殷墟文字后,才开始重视中国的古文化历史。

他总结时这样说:“总之,我们就是三千年,就比英、法等国要伟大,甚至罗马、希腊亦比不上我们。胡适说:'中国的大学历史很短,北京大学只有四十年。外国大学已有六百年。'但我国汉武帝时,亦有大学。而二百五十年前的耶鲁大学,只有五十本书。试想一想,我们中国当时有多少本书?英、美、法怎么同我们比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甲骨文是什么字?
中国最长寿的神奇文字——甲骨文之谜
闲话甲骨文
甲骨龙蛇 商代书法
甲骨文的发现故事
破译甲骨文一字十万!每个字都是一个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