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街】独特南洋风——海口骑楼老街

  如果老街有生命,海口骑楼老街估计会被电影公社的南洋老街给气死了。同样都是老街,真的居然干不过假的?



  海口骑楼老街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区,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2009年6月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里是海口城市发源地,承载着厚重的中外交流史。尽管不要门票,但比起冯小刚造假的两条历史古街,还是让人汗颜。



  例如:中山路建于清朝康熙年代,原名叫“还海坊”,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终将路名改为中山路。

  整条街道以经营五金、交电为主。店铺开在骑楼下,店堂幽深,给人一种在家中做买卖的感觉。街道市民充分利用临街的每个空间开店纳财,沐浴三百年历史风雨,街上的骑楼依旧,店铺依旧,商业气息浓厚。



  在这条商业街上,还隐藏着海口老城区年代最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庙宇和明清古宅。这些古庙古宅在古建筑、历史学和民俗文化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文物和科研价值。

  位于中山路87号的海口天后宫,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海南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更是海口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载体。作为中华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后宫承载着海口老城区不可割断的文脉。



  得胜沙,古称“外沙”,因“海口外缠一片平沙”而得名。早在唐朝,海口是琼州的外滩,设“白沙津”为古渡驿站。得胜沙路在海口的地位有些类似于上海的外滩。得胜沙路是老海口最早形成的东西走向的街道之一,其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得胜沙的建筑基本属于“巴洛克”的风格,既带有欧洲殖民色彩,又包含了南洋华侨的爱国热情。结合了海南本地文化,形成了具有现代资本主义特征的商业街。得胜沙的老街建筑一般是两层骑楼,也有少数的三、四层。建筑一楼为骑楼,有三米多宽的骑廊,一般用来做店铺;二楼与骑廊外侧齐平,穹顶窗,用来做卧室或客厅;楼顶沿街有檐口或山墙,沿街立面有花卉、太阳、鱼、松鹤等吉祥的浅浮雕图案。



  海口的骑楼一般是2至5层的建筑,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或山花;沿街立面经常在各层窗台以下的墙面或檐口窗楣等处加以丰富的装饰纹样或浅浮雕,所有的装饰与纹样自下而上逐渐丰富,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一幢幢房子好像长了脚,被柱子架在半空。再仔细看,底层的房子似乎往里掏空两米左右。这样,便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这条走廊,长可达数百米。



  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海口市骑楼街”最早建于1849年,具有浓郁的欧亚混交化特征,至今还发挥着情感价值。许多马来西亚等第地的老华侨们在每年回国祭祖的时候,总是要到海口的“南洋街”转转,给身边的孙子讲讲这里当年的故事。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南洋街上拥有历史记忆的骑楼在逐渐消失。作为全国首届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累积起来的文化精髓,记录了海口城市的发展与历史变迁,是海口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当前国际旅游岛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09)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
【海民生】海口这些百年老街的名字,竟是这么来的!知道的人太少了
漫步骑楼老街
海口南洋风格的老骑楼
海口的骑楼老街
海南骑楼开放商业文明之独特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