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我为什么喜欢颜回

  孔子被后世儒家尊为大成至圣先师,甚至被追捧为“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孔夫子生前就是一个教书匠。《论语·述而》中有孔子授课的收费标准:“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只要能送我十条肉干作见面礼,我不会不教的。”束脩,即十条肉干。旧时将送给老师的酬金称做“束脩”,便由此而来。

  无论是谁,只要愿意学习,又能送十条肉干,孔子都会收为弟子。于是,孔子门下,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既有恂恂文士,又有纠纠武夫;既有纨绔子弟,又有平民百姓。孔子因此得了个“有教无类”的美名。据说,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个学生。比较出名的有七十二位,即人们所说的“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大约由南宋的儿童启蒙读物《名贤集》中的“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衍生而来。《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又说:“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总之,孔子学生中有七十多人比较出众。不过,有事迹记载的只是三十五人,另外四十多人只存姓名。

  孔子自认有十个学生最优秀,他们是以德行见长的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以言语见长的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以政事见长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以及以文学见长的言偃(字子游)、卜商(字子夏)。

  这十人之中,孔子最喜爱谁呢?

  颜回

颜渊(前521年-前481年),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

  颜回卒年,来历有不同说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三十一岁说。出自《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回)年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早死。”一是四十一岁说。《春秋公羊传》记载颜回死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其时孔子七十一岁。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因此颜回死时应是四十一岁。《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儿子“伯鱼(孔鲤)年五十,先孔子死。”《论语》中说颜回死在孔鲤之后,也验证了颜回卒年为四十一岁。四十一岁说,基本为大多数学者接受,笔者也倾向此说。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其言行事迹主要收录在《论语》、《孔子家语》等书中。颜回被后世儒家尊为“复圣”,位列孔庙“四配”(与孔子一同祭祀的四个儒家先贤)之首。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仅颜回曾参(曾子)两人有此殊荣。“四配”另外两人,一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一是被后世儒家尊为“亚圣”的孔伋弟子的弟子孟轲(孟子)。

  《论语》二十篇共五百一十二章,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和部分弟子的言行事迹。颜回虽不是书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弟子,却是受到孔子赞誉最多的弟子: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比,谁更好呢?”子贡回答说:“我怎敢和颜回相比?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能推晓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晓两件事。”孔子点头说:“你是不如他。我和你都不如他啊。”

  孔子说:“颜回这个学生,可以长时间做到不违背仁礼道德,而其他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里做到。”

  孔子说:“颜回真的很有贤德!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的生活,他却依旧很快乐。”

  鲁哀公问孔子:“你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他从不对别人发脾气,也从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如今他没了,就再也没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孔子说:“对我说的话丝毫不懈怠的人,只有颜回吧!”

  孔子七十一岁时,年方四十一岁的颜回不幸亡故。孔子闻讯,悲痛万分地向老天哀嚎道:“啊!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

  见孔子哭得悲痛欲绝,有人劝他不要过度伤心。孔子却说:“我伤心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伤心,还能为谁伤心呢?”

  悲痛之状,甚于丧子,足见孔子对颜回是何等喜爱。

  孔子为什么如此喜爱颜回?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仔细梳理《论语》中颜回的言行事迹,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喜爱是很有道理的:

  其一,勤奋好学

  鲁国权臣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孔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可惜他短命死了。如今再没有像他那样的人了。”

  颜回死后,孔子对他的勤奋好学,总是念念不忘:“真是可惜呀!我只看到他前进,从来没见他停止过。”

  其二,视师如父

  周游列国时,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的围困,与弟子失散。颜回逃出来后,去见孔子。孔子惊喜地说:“我还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回恭敬地说:“老师还活着,学生怎么敢死呢?”

  可惜,颜渊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还是先孔子而死。颜回死后,同学们想厚葬他。孔子不同意,因为颜回是平民,厚葬与礼制不符。同学们不顾老师的反对,还是厚葬了颜回。事后,孔子无可奈何地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儿子一样看待。厚葬他,不是我的过错,是那几个学生干的。”

  孔子七十岁时,五十岁的儿子孔鲤去世。因为孔鲤是平民,孔子没有厚葬他。颜回死时,同学们违背礼制厚葬了他,因此孔子觉得对不起他,没有把他像儿子一样看待。

  其三,尊师如圣

  孔子在颜回心目中,是天下第一的大圣人。老师的学说和思想,无论自己怎么钻研与追求,都无法到达他的境界。颜回无限感慨地说:“老师的学说,越抬头仰望,越觉得它高明;越努力钻研,越觉得它深奥。老师的思想,更加高深莫测,看着好象在前面,忽然又出现在身后。老师总是有步骤地引导我们学习,用知识丰富我们,以仁礼约束我们。即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用尽全力学习,老师的学识还是犹如高山一样耸立;我想跟从他思想,却又不知该如何起步。”

  其四,友爱同学

  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孔子曾这样称赞过颜回:“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越来越友爱(12)。”颜回不仅友爱同学,而且也深得同学敬爱。正因为如此,同学们才会在他死后,不顾老师的反对而厚葬他。

  不过,以上四点,只能说明颜回是个品德高尚、学业优秀的学生,还不足以让孔子另眼看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孔子独独偏爱颜回的呢?我觉得应该是以下两个原因:

颜回曾经维护孔子的学说尊严

  当初,孔子在鲁国开课授徒时,有个叫少正卯的人也在开课授徒。少正卯讲课的水平,非但不比孔子差,而且学说更加吸引人。孔子的弟子,时常开溜去听少正卯的课,有时走得只剩一个人。这个唯一没走的人,就是颜回同学

  按说给了肉干,听不听课是学生自己的事。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到人家课堂里人头攒动,自己课堂里寥寥数人,孔子的心里定然是五味杂陈,别有一般滋味。

  颜回没走,说明他认可和接受孔子的学说。对孔子而言,这不仅仅是喜欢听他讲课的问题,而是在维护他的学说尊严。单凭这一点,孔子就不可能不喜欢颜回。

  至于少正卯,他的结局很悲惨。鲁定公十二年(前500年),孔子仕途通畅,先由管理一座城的中都宰升至小司空,再由小司空升至大司寇,掌管了一国的司法大权,成功跻身大夫行列,到达他人生的巅峰时刻。这还不算,孔子还一度代理过宰相之职。代理宰相的第七天,孔子便杀掉了同在朝中任大夫的少正卯,并且暴死三日。孔子此举,是明显的报复行为。就连他的弟子子贡都看不下去,有些担心地跟他说:“这个少正卯,是鲁国的知名人士。老师您一执掌朝政就杀掉他,可能有些失策吧?”孔子却毫无顾虑地说:“那我就告诉你为什么要杀他的理由。天下有五大恶行,盗窃行为不包括在内:一是思想通达而用心险恶,二是行为邪僻而顽固不改,三是言论虚妄而善于诡辩,四是学术丑恶而知识渊博,五是顺从错误而影响广泛。这五大恶行,人只要有其中一种,就免不了受到君子的诛杀,而少正卯这五种恶行样样都有。这就是人中的奸雄啊!不能不及早除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也许,被孔子杀掉的不只是一个曾经的对手,还有可能是一种思想与学说。

颜回思想与孔子思想最接近

  颜回的思想,与孔子最接近,甚至可以说他是孔子的翻版。孔子曾经对颜渊说:“用我,就出来做事;不用我,就隐藏起来,大概就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吧!”

  周游列国时,孔子和弟子曾被一群役夫围困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最后,粮食断绝,有的弟子还生了病,大家都无精打采,情绪非常低落。只有孔子若无其事,依旧不停地给他们讲课、诵诗、歌唱、弹琴。

  子路面带怒色去见孔子,气呼呼地说:“君子怎么也会遭遇这样的窘困?”孔子淡定地说:“君子在困窘面前,更能坚守节操;而人小遇到困窘时,节操就会失控而任意妄为。”孔子反问子路:“难道是我们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子路皱着眉头说:“可能是我们的德行还不够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们;也可能是我们的智慧不够吧?所以人家不让我们走。”孔子不满意地说:“是这样吗?仲由,如果有德行的就一定受人信任,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的事呢?如果有智慧的就一定有人拥护,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的事发生呢?”

  子路回答不出,退了出去。子贡接着来见孔子。孔子又问子贡:“难道是我们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子贡讨好地说:“老师的学说已博大到极点,所以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接受老师。老师为什么不能稍微降低要求,让他们能接受您呢?”孔子不高兴地说:“赐(子贡,名赐),优秀的农夫即使善于耕种,也不一定就有丰厚的收获;优秀的工匠即使手艺非常精巧,也不一定都能顺利地完成工艺制作。君子能够研究自己的学说,制定秩序和法纪,统领和治理国家,但不能保证就能被人们接受。如今你不去研究你的学说,反而想降低标准去谋求人家的接受。赐,你的志向不够远大啊!”

  子贡面带愧色,也退了出去。颜回最后来见孔子。孔子还是用同样的话问颜回:“回,难道是我们的学说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呢?”颜回态度非常恭敬地说:“老师的学说已博大到极点,所以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接受老师。虽然如此,老师还是坚持推行自己的学说。即使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关系?不被接受,方显君子本色!一个人不研究自己的学说,那才是自己的耻辱。至于学说太高深而不为所用,那就是国君们的耻辱了。即使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关系?不被接受,方显君子本色!”

  孔子听了颜回的回答,非常开心地说:“就是这个道理,好你个姓颜的小子!假如你有很多钱财,我一定做你的管家。”

  颜回的回答,虽然带有马屁和安慰的成分,但至少能说明颜回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最接近,才因此产生共鸣。

  我们常说“老师不必贤过弟子”,不过是客套话而已。你若遇到一个瞧不起自己的学生,不是不爱听你讲课,就是常给你出难题,即使他再优秀,恐怕你也不会喜欢。

  一个坚定维护自己学说,又与自己思想最接近的学生,才会是老师的最爱。

  孔子有没有批评过颜回?有,极少。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因为他对我的话总是心悦诚服,从没异议。”孔子并没有因为偏爱颜回,而失去对颜回理性与客观的评价。

  “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其实道出颜回在学业上的致命缺陷: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颜回受教于孔子,只在老师的学说范围内进行思考与研究,从不质疑老师学说的对与错,既不敢突破,更不能创新。而他的同学子贡和子路,不仅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还敢于质疑老师的学说。

  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老师的学说,看似犯上与不敬,其实更能促进孔子对自己的学说进行深入研究和提高。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孔子并不是一个自我满足和自以为是的人。

  在学说上,颜回对最喜爱自己的老师一点帮助都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最喜爱的学生,未必是最有出息的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贡
【张战学】“是非曲直”话孔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荀子 老子
我所认识的孔老师
从孔子四配十二哲看国学价值
儒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