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振 |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下)




书家一生追求,在有其独特风格。然当其初始握笔,必从点画描摹作起,选帖、读帖、临帖、默帖,乃为其日常功课,此七言绝句56法,其犹唐代欧阳询“楷书结字36法”乎?其犹明代李淳“大字结构84法”乎?其犹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乎?


冯先生在其《七言绝句作法举隅》自序中坦言“大匠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使人巧”,56法者,篇法、句法、字法之规矩也,守此规矩,渐入诗道,而后方能体会到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第31法:

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如唐·白居易《观游鱼》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明·刘绩《听胡琴》

胡弦轻轧语星星,破入甘州便泪零。

一种尊前沈醉客,解听争似不曾听。


第32法:

“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


如明·夏寅《春夜曲》

宝鸭烟消几缕香,月移花影过长廊。

春情一种无聊赖,自起烧灯照海棠。

 

清·沈受宏《同钱太史泛舟座有女郎湘烟戏题》

酒绿灯青夜语中,家乡同隔海云东。

伤心一种天涯客,卿是飞花我断蓬。

 

第33法:

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而第四句则其所忆之事也。


如宋·欧阳修《过中渡》

得归还自欲淹留,中渡桥边柳拂头。

记得来时桥上过,断冰残雪满河流。

 

明·归有光《《初发白河》

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

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第34法:

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


如·唐贾岛《赠人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李商隐《宫词》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明·王恭《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第35法:

“莫向”、“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


如唐·郑谷《席上赠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明·王儒卿《寄吴郎》

旧事巫山一梦中,佳期回首竟成空。

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第36法:

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如唐·杜牧《题城楼》

鸣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宋·陆游《杭头晚兴》

山色苍寒野色温,下程初闭驿亭门。

不须更把浇愁酒,行尽天涯惯断魂。


第37法:

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


如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闺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元·宋元《讨柴》

海树年深成大材,一时斧伐作薪来。

山人指点长松,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38法:

“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


如唐·张祜《退宫人》

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

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

 

清·朱凤翔《村外闲吟》

荷锄时趁月明归,稚子依依候竹扉。

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第39法:

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如宋·苏轼《春日》

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

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

 

元·高明《题青山白云图》

昨夜山中宿雨晴,白云绿树最分明。

茅庐早起无他事,去看南溪新水生。


第40法:

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如唐·李商隐《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闺婿,辜负香裘事早朝。

 

宋·张咏《雨夜》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第41法:

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宋·张泌《寄人》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第42法:

“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


如唐·韩愈《初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清·孙原湘《画梅》

新年无客到山家,雨洒幽窗鼎沸茶。

最是称心清绝事,对梅花恰画梅花。


第43法:

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


如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然一夜风吹去,在芦花浅水边。

 

李商隐《代赠》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宋·郭震《老卒》

老来弓箭喜离身,说著沙场更怆神。

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第44法:

“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如唐·杨凌《明妃曲》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

匣中有菱花镜,羞向单于照旧颜。

 

明·赵师秀《采药径》

十载仙家采药心,春风才过得幽寻。

如今有相逢处,不是桃花是绿荫。


第45法:

“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王维《少年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死犹闻侠骨香。

 

唐·高蟾《春》

明月断云青蔼蔼,平芜归思绿迢迢。

人生莫遣头如雪,得东风也不消。


第46法:

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如唐·王维《送沈子》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唯有相思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明·谢榛《怨歌行》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明月,才绕楼东复转西。


第47法:

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如唐·杜牧《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明·皇甫濂《杨柳枝》

韶华回首怅离宫,梁苑隋堤荒草中。

独有江边杨柳色,垂垂还是怨秋风。


第48法:

“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如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

 

宋·陆游《楚城》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第49法:

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


如唐·李益《隋宫燕》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欲落旋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贾岛《马嵬》

长川几处树青青,孤驿危楼对翠屏。

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来往马蹄腥。


第50法:

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如唐·韦庄《鄜州寒食》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明·王时保《湖口县》

青山一簇几人家,帘卷湖光日未斜。

好是客船来泊处,一行官柳暗平沙。

 

第51法:

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如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宋·苏轼《菡萏亭》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第52法:

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


如唐·令狐楚《少年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宋·俞桂《江头》

渔浦山边白鹭飞,西兴渡口夕阳微。

等闲更上层楼望,贪看江潮不肯归。


第53法:

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如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牧《南陵道中》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寒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第54法:

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如元·杨维桢《张士诚席上作》

江南岁岁烽烟起,海上年年御酒来。

如此江山如此酒,老夫怀抱几时开。

 

清·孙原湘《题扇》

月光到地白于雪,花气上天香作云。

如此乾坤如此夜,不知何处著尘氛。


第55法:

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如唐·李涉《登山》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得浮生日闲。

 

宋·陆游《夏日杂题》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

茅檐三日潇潇雨,展芭蕉尺阴。

 

明·陈献章《得廷实书》

洗竹添花张户曹,忽抛闲散事煎熬。

东门春水无人钓,长溪头尺高。


第56法:

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


如唐·白居易《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紫薇郎

 

宋·陆游《梅花绝句》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浣花溪



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冯先生从历代1381首七言绝句佳作中所归纳提炼的56种作法,也许在信奉“至法无法”的读者看来,过于琐碎,甚至或许认为是“陈词滥调”,若“陈陈相因”,有碍其创造力的发挥。其理虽固然,而势未必行。不妨以书法类比。书家一生追求,在有其独特风格。然当其初始握笔,必从点画描摹作起,选帖、读帖、临帖、默帖,乃为其日常功课,此七言绝句56法,其犹唐代欧阳询“楷书结字36法”乎?其犹明代李淳“大字结构84法”乎?其犹清代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乎?若36法、若84法、若92法,未有书家认其“琐碎”也,必视为至宝,奉为圭皋,时时研习,悟其妙道,以逐步形成其独特风格也。


冯先生在其《七言绝句作法举隅》自序中坦言“大匠能示人以规矩,而不能使人巧”,56法者,篇法、句法、字法之规矩也,守此规矩,渐入诗道,而后方能体会到“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红楼梦》黛玉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之第一法
七言绝句作法举隅
七言绝句的五十六种作法(29-30)
七言绝句56作法(二)
作诗填词:七言绝句56法(一)
观音生日(七言绝句56作法之第54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