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盛世风采:乾隆时期的单色釉瓷器

加 

单色釉瓷,是指在无色透明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控制其烧成气氛和温度,使之呈现不同的颜色。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的乾隆官窑单色釉瓷,品类多样,工艺精巧,内涵丰富,生动再现了乾隆盛世单色釉瓷的风采,同时为研究当时御窑厂烧造工艺、宫廷生活及艺术品味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白釉瓷

乾隆时期的白釉瓷,是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高温单色釉瓷器。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白釉瓷可分为两类:一为仿北宋定窑白釉瓷。唐英在《陶成纪事碑记》中称作“仿白定釉”,因白度较高,有粉润之感,故又名“粉定”;二为仿宋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因胎体极薄,暗刻花纹内外均可映见,同时花纹边上显出淡青色,余为白色,故又名影青、映青、隐青等。

【清·乾隆】白釉包袱式水呈

【清·乾隆】青白釉高足碗

蓝釉瓷

乾隆时期的蓝釉瓷,是含有少量氧化钴的石灰碱釉,生坯挂釉后入窑一次高温烧成。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蓝釉瓷可分为两类:一为霁蓝釉。色调浓艳,因皇家在天坛祭祀时有所使用,故也称“祭蓝”;二为天蓝釉。呈色稳定,釉面莹润,色调浅蓝,风格雅洁,因似蔚蓝的天空而得名。

【清·乾隆】霁蓝釉象耳瓶

【清·乾隆】天蓝釉洗

红釉瓷

乾隆时期的红釉瓷,分高温红釉瓷和低温红釉瓷两种。

高温红釉瓷是以铜为着色剂,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因皇家在日坛祭祀时有所使用,故也称“祭红”。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高温红釉瓷,造型多样,有盘、碗、洗、盂、玉壶春瓶、梅瓶等。均光素无纹,充分展示其釉色美。釉色有深浅浓淡之分,色浓者浓艳似血,鲜艳夺目。釉色深沉者,釉面显橘皮纹。另外,盘、碗类器物的口沿均留有白边,即所谓的“灯草口”。

【清·乾隆】红釉盘

低温红釉瓷是以微量黄金作呈色剂的金红,也称胭脂红。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胭脂红釉盖碗即为代表,精选上等薄胎白瓷,碗内白釉洁白润泽,外壁施胭脂红釉,釉色匀净,色调娇艳。

【清·乾隆】胭脂红釉盖碗

青釉瓷

乾隆时期的青釉瓷,是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技术承袭古代各大名窑青瓷传统并融汇贯通,因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青釉仿古系列。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青釉瓷器,可分为仿汝釉、仿官釉、仿哥釉及仿龙泉釉,均制作精美,仿制效果惟妙惟肖,足以乱真。

仿汝釉。据《南窑笔记》载:“今景德仿做,用里乐釉入青料少许,以不泥为骨,多鱼子纹者,略得遗意矣。”以这件仿汝釉方洗为代表,釉色为淡蓝灰色,与宋汝窑天青色相似。但因造型创新,故呈现出鲜明的乾隆时代特征。

【清·乾隆】仿汝釉方洗

仿官釉。清宫档案中称为“仿铁骨大观釉”。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仿官釉瓷器,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釉面开大纹片,底足露胎处涂褐黑色,与宋代官窑较为神似。但因造型多有创新,并在器底书写“大清乾隆年制”或“乾隆年制”款,为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清·乾隆】仿官釉双耳瓶

仿哥釉。哥釉的特征是釉面布满大而深及小而浅两种形式的纹片,俗称“金丝铁线”或“文武片”。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仿哥釉瓷器,釉色多为青灰色,釉面厚润,开大片纹与小片纹,仿制效果逼真。但口沿为模仿宋哥釉的“紫口铁足”特征,往往涂施酱色釉,且器底书写乾隆年号款,故较为容易鉴别。

【清·乾隆】仿哥釉贯耳瓶

仿龙泉釉。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仿龙泉釉瓷器,色调分深浅,其中深色者称豆青,浅色泛白者称粉青。民国后仿品较多,其最大区别在于:乾隆时期的单色釉瓷器造型规整,古朴典雅,色调沉稳,釉面光润,坚致细腻,有浑然天成之感。

【清·乾隆】豆青釉葫芦瓶

酱釉瓷

乾隆时期的酱釉瓷,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单色釉。釉面润亮,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因似用紫金包镶,故又称“紫金釉”。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酱釉瓷,以这件折沿碗为代表,呈色稳定,釉面匀净,釉层光亮。器口沿施白釉,外底亦施白釉,并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制作精美,显示出了极为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

【清·乾隆】酱釉折沿碗

茶叶末釉瓷

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瓷,文献中称“厂官釉”。其是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结晶釉。釉面失透,釉色黄绿掺杂,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因似茶叶末而得名。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茶叶末釉瓷,色调丰富,可分为鳝鱼黄、蟹壳青、蛇皮绿等。造型多样,风格沉着古朴。足端露胎处多涂黑褐色,外底带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鉴定上的重要依据。

【清·乾隆】茶叶末釉长颈瓶

黄釉瓷

乾隆时期的黄釉瓷,主要是承袭明代铁黄釉技术传统。其以适量铁为呈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醇美,故以尊色为溢也”。因此,乾隆时期的朝廷对黄釉瓷烧造、使用及管理均极为重视。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黄釉瓷,造型以盘、碗类宫廷日用器皿为主,大多光素无纹,个别的带有刻划龙纹装饰图案,使器物更彰显出皇家的威严与气派。

【清·乾隆】暗花龙纹碗

绿釉瓷

乾隆时期的绿釉瓷,是以铜为呈色剂,铅为助熔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釉。由于釉中含铜量不同,有时还要添加少量其它着色剂,如铁、铅等,这样就衍生出多种色调。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绿釉瓷,可分为孔雀绿、瓜皮绿、松石绿等多个色系。其中,孔雀绿釉是因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而得名;瓜皮绿釉是因色泽似西瓜皮而得名;松石绿釉则是因色泽、质感均与天然矿物质绿松石相似而得名。均制作精美,显示出极为高超的工艺与艺术水平。

【清·乾隆】松石绿釉折沿洗

紫釉瓷

乾隆时期的紫釉瓷,是以锰为主要着色剂的低温釉。因色如茄皮,故也称茄皮紫釉或茄紫釉。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紫釉瓷,以这件深茄皮紫釉盘为代表,圆唇,敞口,浅弧腹,圈足,造型规整。盘内外满施紫釉,釉色深紫,故名深茄皮紫。器底暗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双圈楷体横款。

【清·乾隆】茄皮紫釉盘

仿漆釉

乾隆时期的仿漆釉瓷,分仿雕漆和仿福建漆两种。仿雕漆釉,先在素胎上雕出各种图案,再施低温釉。仿福建漆器釉,以朱红釉涂于器表,黑釉施于器底,胎体轻薄,形制秀巧。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仿漆釉瓷,以这件碗为代表,远观其装饰效果,与木质雕漆器颇为相似,足以乱真。

 

【清·乾隆】仿雕漆釉碗

本文精选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乾隆官窑单色釉瓷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基本可以引领大家概要了解乾隆官窑单色釉瓷器的艺术特色。乾隆官窑单色釉瓷器,极其重视釉色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既是乾隆宫廷审美艺术的体现,也是景德镇御窑厂工匠精益求精与传承创新精神的真实反映。

注丨本文转载自收藏杂志,作者杨俊艳,根据古瓷品鉴专栏《盛世风采:乾隆时期的单色釉瓷器》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2019年收藏08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色釉瓷器丨一种颜色,也可以美到极致!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巡礼
单色釉瓷器!如何收藏?鉴定点又有哪些?
宋代五大名窑 钧瓷
[官窑瓷器]古艺轩
细说清代瓷器(十一)洋洋大观的雍正颜色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