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国之乱背后的经济战争

(三十一)七国之乱背后的经济战争

汉景帝前元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前154年),一颗巨大的彗星划过西方的天空,而在洛阳,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火又烧毁了东宫大殿,似乎一切都在表明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天。

果不其然,就在这一天,吴王刘濞在国都广陵起兵,正式拉开了几乎席卷天下的七国之乱。

吴军进展迅速,很快便渡过淮水与盟友楚国合兵一处,随后向之前联络好的众诸侯发出檄文,号召共同起兵。

在这篇檄文中,刘濞先是提出了起兵的总纲领。

以汉有贼臣,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以僇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欲举兵诛之,谨闻教。

这个所谓的贼臣自然就是晁错了,他肆意妄为,蒙蔽圣听,侵夺诸侯土地,压迫刘氏宗亲,将祸乱天下,危及社稷,因此要清君之侧,将其诛杀。

之后刘濞又对吴国的强大国力做出了宣示。他表示吴国虽小,但“精兵可具五十万”,而且他“积金钱,脩兵革,聚穀食,夜以继日,三十馀年矣”,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吴国在他的治理下积累了海量的物资,足以支持战争。他希望借此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而关于具体的军事计划,檄文中也说得非常详细。

越直长沙者,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告越、楚王、淮南三王,与寡人西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阳;燕王、赵王固与胡王有约,燕王北定代、云中,抟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子。

南越国与长沙国向西进攻巴蜀、汉中;吴、楚、东越和淮南诸国进取中原;齐、赵诸国负责平定黄河以北,或从河东渡过黄河杀入关中,或南下会师洛阳;而燕国则与匈奴建立了联系,可以与匈奴联合,迂回至萧关,从西北方进取长安。

然而尽管刘濞这篇檄文说得慷慨激昂,但其实内容属于半真半假,根本经不起推敲。

比如晁错虽然主动挑起纷争是真,但即使朝廷将其诛杀,刘濞也不可能就此罢兵。

另一方面,吴国也远远没有五十万大军,经过极限动员也只有二十余万兵力。

至于他提出的军事计划也与现实相距甚远,因为南越、长沙、淮南和燕国根本就没有承诺过他会一同出兵。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如此,刘濞为何仍一意孤行要发起叛乱呢?

要知道当时朝廷掌控着约二十个郡,虽然远较诸侯国为少,但众诸侯中真正坚定站在吴国一方的毕竟只是少数,因此比较总体实力的话,叛军只有朝廷的一半多一点,这还不算立场支持朝廷的诸侯国。

虽然胶西王臣僚劝阻他起兵时所提到的“诸侯之地不足为汉郡什二”这一说法太过夸张,但双方账面实力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刘濞之所以敢于发动叛乱,自然不是垂死挣扎,他这么做确实是有一定资本的,虽然实力远逊于朝廷,但檄文中有一点他说得不虚,这些年吴国积累了不逊色于朝廷的巨量财富。

刘濞是刘邦兄长刘喜之子,当年刘喜被封为代王后,因匈奴入侵弃国出逃,最终被免除王位,但没想到这个懦弱的男人却有一个勇武的儿子。

不久后,刘濞跟随刘邦参加了讨伐英布之战,由于之前荆王刘贾为英布所杀,于是刘邦将刘濞分封于原荆国之地,改称吴国,从此开始了他对吴国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

在西汉初年,东南之地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远不如六朝时代那般繁盛,而究其根源,则是因为人口数量远少于中原。

古代是农业主导的社会,一个国家强大与否关键看农业人口的数量,在这方面,吴国与中原国家相比有着先天的劣势。

为了富国强兵,刘濞只能另辟蹊径,他将循着前代先贤的经验,逐步探索出一条属于吴国的发展道路。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吴王阖庐与楚国春申君就利用吴国盐、铜两大资源充沛以及水路运输发达等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到刘濞时代,这里已经成为江东地区都会级别的核心城市了。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若想致富,工商业乃是不二法门。既然在传统领域农业上无法与中原竞争,那就只有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发展工商业了。

在吴国三郡中,东阳郡(即后临淮郡)与会稽郡都在东海之滨,是发展盐业的宝地,而鄣郡(即后丹阳郡)则拥有章山铜矿,可以大力发展从汉文帝后期开始被开放的私人铸钱行业。

然而煮盐和冶铜铸钱需要大量人口来支撑,将主要精力投入这两大领域,将影响必要的农业生产。贾谊在《论铸钱疏》中指出,“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若大量农民放下农具从事冶铜铸钱,将造成劣质钱日益增多而粮食储备无法增长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濞决定进行开源,从吴国之外吸纳人口。

在桓宽《盐铁论》中提到这样一句话,“山东奸猾咸聚吴国”,又据《史记·吴王濞列传》,“佗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似乎吴国收留了大量来自别国的犯罪者。

但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针对失败者的偏见,因为古代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不从事农业的工商业者被视为“奸猾”是很正常的,而古代一般禁止百姓私自迁徙,从别国逃至吴国之人不一定是在原籍犯了罪,可能只是单纯的前往吴国谋生,或许这些人中有一小部分不法之徒,但不可能占据主导。

那么为何大量人口都迁移到了吴国呢?莫非刘濞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吗?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刘濞给他们的待遇实在太好了。

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吴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做到不向百姓收取税赋,这在与其他国家的人口争夺中有着无可比拟的极大优势。

除此之外,吴国还有着另一大福利,即“卒践更,辄与平贾”。刘濞对践更卒还会发放等同于市场价的薪水,远强于他国的无偿徭役制。

据《史记正义》记载,“贫者欲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所谓践更就是替他人服徭役并收取报酬,市场价是每月两千钱。

在吴国,煮盐和冶铜铸钱是官方主导的行业,从业者肯定是按照上述标准进行雇佣的,从吴国动员的兵力来看,其国内丁壮人口大约是二十余万,再根据吴国如此发达的第二产业,从业者应该不会比农业要少,就按照十万人计算,每年都要花费二十四万万钱。

另一方面,吴国是没有农业税和人头税的,在这种情况下能积累大量财富,说明吴国岁入远不止上面这个数字。

又据桓谭《新论》记载,“汉定以来,百姓赋敛一岁为四十馀万万”,这说明吴国的财政收入很可能是与朝廷不相上下的,凭借仅仅三郡能做到如此地步,刘濞确实才干过人。

此外,刘濞还有另一大财富密码,即贸易。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吴、邓钱布天下”,刘濞和邓通铸造的铜钱在全国各地流通。

邓钱流通广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有刘恒的支持,而朝廷领土本就远大于诸侯国。而吴国蜗居东南一隅,吴钱却能与邓钱并驾齐驱,说明吴国是通过贸易来实现经济霸主的地位的。

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汉吴王濞开邗沟,通运海陵”,刘濞主持对邗沟进行疏浚,而这条人工运河就是当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而修建的,刘濞凭此大力发展贸易,使吴钱遍布天下。

刘濞起兵后在檄文中说“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吴,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此语并非虚言。

在刘濞的治理下,吴国富甲一方,其高福利也成了底层百姓的一片乐土,以至于“如此者四十馀年,以故能使其众”,即使刘濞后来发动战争,百姓也乐意为其效命。

不过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随着激进削藩的开始,吴国被逼入了绝境。在朝廷的通牒中,吴国将被削去会稽和鄣郡两郡,相当于盐业遭到腰斩,而铜业则被连根拔起,如果接受削藩,吴国的经济命脉将被彻底切断,这是刘濞万万不能接受的。

其实在这一方面,贾谊有着比晁错更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论铸钱疏》中曾给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即不蓄意制造冲突,而是在经济领域中与吴国进行较量。

在这篇疏奏中,贾谊首先指出,开放私人铸钱绝非明智之举。“虽黥罪日报,其势不止”,莫说是黥罪,在如此暴利下,即使是死罪冒险者也会前赴后继,这与现代经济学中资本的逐利性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着,贾谊又提出因为“民用钱,郡县不同”,从而导致“法钱不立”的局面,而这便是汉朝版的“劣币驱逐良币”理论。

最后,贾谊指出了禁止私人铸钱最大的好处,即“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

将铸币权完全收归官有后,朝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虽然不可能完全禁止吴国铸钱,但势必会令其有所收敛,而那样一来,吴国在货币发行上就无法与朝廷抗衡了,从而失去了调控物价的能力,在贸易中也就无法占据绝对优势了。

贾谊真不愧是古代的经济学大师,他一眼就看出了吴国强大的原因以及如何针对这一点对其进行压制,如果能按照他的思路,即使不进行激进削藩,吴国在经济领域也无法对抗朝廷。只可惜当时并没有人能领会他的思想。

随着相对温和的汉文帝去世,汉景帝时代激进削藩策略成了主导,至此事态已经很难挽回。

其实完全可以说吴国是被朝廷逼反的,种种迹象都表明刘濞蓄意谋反已久的说法站不住脚。

虽然刘濞拒绝入朝觐见,但那是得到过朝廷允许的,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天子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刘恒曾经因刘濞年老赐予他坐几和手杖,并给他可以不进行朝见的特权。

而《史记》中明确记载,“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如果刘濞长期蓄意谋反,势必会做周密的计划,没有理由轻易松懈。

事实上吴国很可能根本就没有详细的作战计划,“汉廷臣方议削吴。吴王濞恐削地无已,因以此发谋,欲举事”,这说明叛乱计划是在削藩之后才开始进行的,从这时起刘濞才开始联络其他的诸侯王,七国同盟组建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刘濞的准备也是相当不充分的,再后来战争过程中他决策失误很可能与此有不小的关系。

另一方面,无论煮盐还是铸钱都是朝廷允许的。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说明领地内的自然资源以及衍生出的财富都归封地之主所有,而不必交付朝廷。而当时的国策就是允许私人铸钱,吴国此举并不违背法度。

至于当年刘邦认为刘濞有反相一事,则更有可能是刘邦对他进行的一种警告,如果真的认为刘濞日后将反,岂能将三郡分封给他呢?

总之,正如我们在上一篇中所说,七国之乱爆发的本质原因并不在于吴国有叛乱之心,而是朝廷的激进削藩之策导致的。

(三十)晁错之死的真相

虽然朝廷为了集权希望削藩也在情理之中,但不能因此就认定七国之乱的爆发全是因为刘濞个人的野心,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不过尽管叛军起兵仓促,但朝廷同样如此,刘启和晁错对突发事态也几乎没有相应预案,而这就导致叛军在战争初期一度占据了上风。

西晋帝国系列在这里

西晋帝国系列目录(全)

百年东吴系列在这里

《百年东吴》系列目录(全)

建安的尾声系列在这里

建安的尾声系列目录

三国名将系列在这里

三国名将系列目录

淮南三叛系列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国之乱直在七国,三藩之乱曲在清廷
清君侧并不能阻止七国叛乱
朝廷叛逆-刘 濞
为何说牵头发动“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是志大才疏之人?
晁错 汉文帝的“智囊”(4)
七国之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