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业园低效生产空间再开发及高质量发展研究(下):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及未来科技-产业-城市融合发展趋势
userphoto

2024.04.16 内蒙古

关注
创新型产业园区及科技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田空间在《产业园低效生产空间再开发和高质发展研究(上)》《产业园低效生产空间再开发和高质发展研究(中)》分别阐述了产业园低效生产空间再开发和高质高效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从“企业-宗地-评估”研究思路,构建产业园生产空间(低效工业用地)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基于GIS技术的识别路线和方法。本部分先分析世界著名的三大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共性特点、三大改造升级模式,梳理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内容、做法和成绩,提出未来产业园“科技-产业-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趋势。有利于后面从产业、空间、产业-空间相互作用、时间四个维度提出产业园低效生产空间优化升级和高质高效发展的策略。

一、世界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城市演变下的“创-产-城”关系

世界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推动世界产业加速升级,引发全球城市类型和城市体系(世界城市群和世界都市圈)演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经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时代)的科技革命,引领世界产业不断升级,产业发展从蒸汽时代的纺织、采煤炼钢等机械化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到电气时代汽车、船舶、零部件及机械制造产业的流水化标准化生产,再到信息时代的计算机、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产业链全球协作化生产发展。未来世界工业正在步入工业4.0+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中心和世界城市群伴随产业转移、资金转移、技术转移和贸易转移在不断演化。城市类型也经历工业城市-后工业城市-知识城市-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类型变化,城市产业基础设施和世界城市体系加速重构,先后形成世界级城市群分别是英国伦敦为中心世界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

二、世界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共性特点及三大模式

第一次、二次、三次工业革命过程中,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利用本土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全球廉价的生产条件,加速发展煤炭和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形成一批老工业基地如英格兰中部区工业基地、美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德国鲁尔区工业基地、日本北九州工业基地等世界老工业基地。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老工业基地的煤炭、钢铁、纺织等主导产业部门受到资源短缺、市场饱和、技术增长潜力枯竭等因素的制约,主导产业部门走向衰退,老工业基地城市政府在产业和技术创新,环境发展和政策支撑,产业园区与工业遗产及城市文化功能,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演变等方面改革创新,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升级。
璟田空间按照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条件和特征,改造升级的路径和措施,改造升级的模式等方面内容,进行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共性及特色分析。发现共性特点有:(1依照工业产业链升级以及工业遗产类型,结合城市发展阶段,城市文化及城市空间功能等,进行老工业区改造升级。进行工业遗产档案对城市工业历史阐释,工业遗产文化教育对城市工业文化核心的传承、工业遗产景观对城市环境布局的优化、工业遗产博物馆对城市形象维度的延展工业遗产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等。(2按照“老工业区-非工业区”的产城关系,深化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结合城市功能和结构规律、全球产业分工协作等,对老工业区进行改造升级。进行整合产业技术、资金与市场等产业要素和全球产业空间布局等要素,形成空间开发、功能植入、更新主体建构的“知识技术-产业园区-城镇空间”互动的散点式、平台式和锚固式等多层面老工业区改造升级。(3)结合老工业改造升级方向、改造升级内容和改造升级实施主体等,制定配套的政策支撑等。从差异性特色来看,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英格兰中部老工业区的改造升级模式,一方面通过棉纺织工业和机械设计等技术改造、创新和经营改革,推动工业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棉花纺织产品生产体系、生产效率和供应能力等;另一方面,通过蒸汽机车远洋航海等,扩大原材料及产品的物流网络和商贸网络,提升科技金融等服务业,扩大世界产业链和供应链联系。实现煤炭、棉纺织、铁路运输、机械设计、装备制造工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使整个经济从以工业为基础向以服务业为基础转变。同时,还依靠市场力量、宏观环境和政策措施为结构调整铺路;以地区经济的发展为目的大力发展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提高就业同时加快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制定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关政策等。当然这些措施没有伴随行业技术-国际贸易-全球产业城市的空间秩序演变,进行相应调整和创新,被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反超。


美国的东北工业基地改造升级模式,一方面发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产业技术及人才优势,将腾笼和转移出落后产业的老工业生产空间,用以支持高校创业者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孵化及转化,建设成世界产业科技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培育钢铁产业关联的汽车、电子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等优势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结合国内和国际消费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及优化产业布局,建设成世界制造中心。同时,开拓出口生产构建出口型经济格局;顺应制造业及产品市场贸易业需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和商贸、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制定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关政策等。该工业基地因集聚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高新技术研发优势,建设成世界著名的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创新技术园区

日本北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模式,在煤炭资源枯竭,煤化工产业萧条背景下,一方面结合“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进行产业布局政策调整,从“新产业城市”-日本“硅岛”-“技术密集城市”等系列规划定位调整,建设“产、学、住”有机结合的新型地方城市。另一方面发展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一代汽车产业,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处理、环保机械设备的开发利用等环保产业,实现煤炭和钢铁等重化工产业,转向经济循环生态型工业,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同时,政府、企业和科研部门相结合,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产业、新型环保产业和医疗健康和生物技术、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积极发展旅游业。实施各项规制改革,发展“先招商后圈地”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企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较我国“先圈地后招商”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地闲置现象。


三、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行动及成效

中国老工业基地是指“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以重工业骨干企业为依托聚集形成的工业基地。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单元是老工业城市。2013《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根据上述时期国家工业布局情况,以及198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固定资产值、工业总产值、重化工业比重、国有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与就业比重、非农业人口规模等6 项指标测算,全国共有老工业城市120个,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地级城市95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25个。明确三类老工业城市调整改造定位,其中(1)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的老工业城市,要把转变发展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培育成为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发展滞缓或主导产业衰退比较明显的老工业城市,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动力,尽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3)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列入规划范围的市辖区,要在城市功能分区中选准定位,充分发掘利用区位及科教人才优势,加快调整改造步伐,努力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引擎。
2009年开始,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分10批次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截至2023年底,已创建445家示范基地。我国1/4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1/3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自示范基地,对工业经济引领带动作用突出(数据来源网络)。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改造升级

以成都、重庆、武汉、上海为主,形成以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的产权多元化改造。其中,重庆调整三次产业发展比重,剥离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加强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实现工业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吸引大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创新型产业基础设施,依托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

(二)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对滞后区域改造升级

以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主。东北是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宏观层面,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框架,编制《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等系列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等,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及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等。中观层面,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层次上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和产业布局等。在微观层面上,东北老工业基地全方位振兴需要企业、金融机构、高校、人才四者形成合力。通过完善市场体制、深化调整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等来发挥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能动作用,同时,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信贷结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强金融监管等加强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社会科学的科研力度、建立三方产业发展合作体系等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指导的三方产业发展合作体系);通过留住本地人才和引进外地人才并重、关注高端人才的集聚、加强关键领域的人才供给等实现人才集聚助推东北发展。

(三)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中“创新”的认识

创新的内涵应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的对发展全要素和全周期的重新配置,是对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不应过度依赖政府对创新的主导作用,不应片面地遵循创新线性模型(创新的线性模型认为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遵循“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的线性过程)。科学发现及科学认识可直接导致创新,科技可导致工业创新;传统产业生产新产品及采用新工艺新流程改造中,需要聚焦产业链和创新链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融合;忽视创新体系及创新全过程的开放性,一定程度阻碍了创新顺利进行;创新过程中不可低估个体在产业升级中的潜能(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些“新组合”可以包括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等一些观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四、“科技-产业-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园发展的主要趋势
田空间在过去《园区系列9:向世界一流科技园的“五看”“五为”“五不为”》研究中,对美国加州101公路创新走廊(美国硅谷)、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台湾新竹工业园区、法国索菲亚科技园、以色列农业科技园、韩国大德科技园区、筑波科技大学城(园)、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世界十大一流创新型园区研究中,发现世界一流创新型园区的“创--城”关系,“科技创新”是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主要动力,产业技术人才是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的主要资源,“创新型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引领及带动老工业区改造升级的主要引擎;“科技城”是高端制造业与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园区经济与城市经济融合,产业园区从纯粹的生产区或科研区逐渐转变为产业社区、科技社区和创新社区,最终实现“官产学研资用”融合,“创--城”联动,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功能与城市功能的衔接和一体化发展的新一代产业园。

伴随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发展,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兴产业逐渐频繁出现,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呈现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高端化发展5G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正在加速跨界和融合,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企业不再完全按照“小微—中型—大型—跨国”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线性成长路径,而是“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龙头企业”的非线性路线成长,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成为新时代的产业者。产业园区(老工业基地)从单纯的产业组团逐步走向产业新城及科技新城首先是建立一个与现有城市高度结合、高效运行的城市实体,通过城市居住、服务功能的植入,形成一个清晰和完整的城市发展结构;其次是以产业带动园区发展、以居住平衡产业开发,强调居住与产业就地平衡,通过完善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园区运行效率,追求科研、生产、商务功能有机组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平衡发展;再次是碳达峰碳中和及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背景下,产业园区既要低碳化和绿色化发展,又要实现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0doc网文摘手
工业园更新改造的产业、规划、土地协同路径——以深圳龙华新区某工业园为例
曾是川渝第三大城市的自贡,如今走到了历史的关口
专家解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为传统工业城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探索经验
聚焦五大工程引领更好发展
旧工业区改造与产业升级——深圳城市更新之旧工业区改造项目系列研究(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