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试遇到“新质生产力”?答这些就够了
userphoto

2024.05.15 北京

关注

一、内涵

865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从“新”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是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包括四个维度:

一是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是新劳动对象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高端智能设备,还包括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和新劳动对象。

三是新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智能化、数控化、复杂化、精细化的生产工具可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四是新型基础设施。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统筹布局大科学装置,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三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二、原因/意义

1.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具有积极意义。【目标导向】

无论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还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技术驱动、发展质量较高等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拥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这些产业,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2.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内外比较】

在一定意义上,哪个国家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拥有颠覆性技术,拥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哪个国家就更有可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前两次工业革命已经证实这个观点。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把握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巨大机遇,依靠自主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打造新优势。

3.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主要矛盾】

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更高层次、更加多元的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需求也更为强烈。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基本特点

1.主体传统生产力大多由传统产业作为承载主体,新质生产力大多由运用新技术的新产业承载。

2.成长性传统生产力成长性较低,增长速度较慢;新质生产力则具有比较高的成长性,增长速度比较快,呈现加速发展趋势。

3.劳动生产率传统生产力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而新质生产力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提供的是新产品新服务,或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更好的新的性能。

4.竞争环境形成传统生产力的产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比较激烈,利润率也相对较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属于新赛道,进入的技术门槛比较高,竞争相对较小,利润率相对较高。

5.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传统生产力所在的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能够开发和利用更多的生产要素。

四、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原则

1.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应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和结果导向,减少过度和不科学的政策干预】

2.处理好内部创新和开放创新的关系【面向世界,不搞封闭】

3.处理好重点突破和系统推进的关系【或长期规划与短期突破】

4.处理好新旧质生产力的关系【正确对待传统产业】

五、措施

1.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

2.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突破关键和核心领域的技术限制。

3.大力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

4.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5.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从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收入分配激励等方面着力,进一步培厚人才成长土壤,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6.更好发挥资本赋能作用

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

7.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学理化阐释,推荐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透“新质生产力”

参考文献:

石建勋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武经:《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沈开艳,何畅:《发展新质生产力》
李晓华 :《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
赵振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与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社会生产时代的强大动能
12个词,读透新质生产力
国是访问 | 张占斌:新质生产力“新”在何处?
教学资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图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及其发展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