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访谈精华】儿科专家丁申:谈育儿及中西医治疗经验



小道按

很多人学着中医却偏向西医,很多人在西医环境下试图坚守中医思维。两种思维体系如何共存?拥有数十载临床经验的医者是如何理解真正的中西医结合?如何在儿科领域灵活运用中医和西医?儿科专家丁申述说她的育儿及中西医治疗经验!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安卓版“上医网”APP


【访谈嘉宾】


丁申 曾担任南京护士学院、南京健康学院儿科临床教师10余载;2次参加国际小儿哮喘流行性调查,并发表相关论文;参与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启动,具体健康档案创始人之一;根据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创建了过敏性疾病的冬病夏治的音乐同步治疗等。


【儿童疫苗】


疫苗之所以能够预防疾病,原理在于,使没有得病的机体在接触了少量传染病的减毒疫苗后,产生免疫反应,即开始对该传染病有一定的防御能力,所以,打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的可行的伟大的方法。但是,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病毒细菌的自身演变,会出现一些新的传染病种,如非典。相应的,也出现一些新的疫苗,打疫苗是无可厚非的,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特别是过敏性极强的宝宝,对疫苗的免疫反应,远远超出了该疾病的症状,也就是说,因为打疫苗反而得病。所以,就必须对所接种的疫苗有所选择。这个是应该在做预防接种时,把疫苗的反应特性如实的告知家长。盲目拒绝疫苗,或者盲目全盘接受疫苗,都是不可取的。


中医的治未病也有类似的道理,只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如果说因为疫苗出了问题,我所接触的病例基本上是疫苗的问题,疫苗接种后是会发生一些免疫反应的,有轻有重,这个取决于被接种体的自己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在疫苗接种前一定是保证被接种者是一个健康的宝宝,接种后需要密切观察,免疫反应出现如发热、出皮疹等情况下需要第一时间看医生。一定要多喝水加快代谢!


【小儿推拿】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反对小儿推拿!但是,我特别担心的是:如果手法或者方法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与其这样还不如加强营养均衡的观念,我们常告诉家长:疾病是身体内的不平衡,药是调节体内的平衡的。如果食不好则卧不安,卧不安则不长!所以对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营养的均衡是很重要的。至于什么地方虚?如何处理虚?等都是需要看具体的个人情况的。书本上仅仅是统一的泛指。


【关于儿童用药】


现在民间中药用量超出标准量,这个和药材的本身有关,也和疾病的本身有关,同时也和宝宝对药物的敏感度有关。总的原则是不主张超量用药的。毕竟药物是要经过体内代谢的。也是有毒性的。关于效果如何应该不仅仅是药物的原因,还应该考虑治疗方案的修正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幼儿爬行问题】


学习爬行慢,这个说明宝宝小时候的抚触没有做到位,或者是做的不好。建议目前需要给宝宝障碍爬,就是家长和宝宝一起做游戏比如钻门洞、彩虹伞等,宝宝应该是先会退然后才会爬的。


【食积的注意事项】


积食的问题是这样:建议宝宝晚上睡觉前不要喝奶,因为奶分子比较大,这样不容易消化,而且会因为高蛋白而有宝宝的内热增加,次日晨会有口气,晚上睡眠不安会翻身,出汗。如果是这样建议给宝宝用藕煮汤喝,一般两三天就会好的。另外,用藕汤治食积好办法~~ 藕本身就具有通的效果~~我认为能食疗就不要用药,能用药就不要输液!中医是讲究药食同源的啊!


【激素在儿科的运用】


1.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是不同的,即便是一个妈妈的两个孩子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儿科是不合适用不辩证、不作加减的既定方来治疗疾病的。


2.激素的运用,是有严格指证的,激素也有有效抗炎等治疗优势,特别是在抢救过程中,激素运用还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要严格掌握激素的运用原则。其实,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正性作用和负性作用,都要经过体内的脏器代谢,关键是,医者运用的是否准确得当。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睡不着觉不能说床歪。


【小儿退热的处置方法】


对于宝宝的发热,第一时间是应该解开衣服散热而不是捂!然后需要给宝宝多喝水多排尿而使体温下降,同时还可以做热毛巾擦拭头、颈、腋下等处,如果家里有退热药,在体温超出39度时是可以吃的。经过处理体温能够下降就可以次日门诊,如果处理后3-4小时内还不下降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如果高热惊厥,可以先用针灸止惊,再用中药外用退烧,然后口服羚羊角粉预防以后的惊厥。但是,如果这个高烧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那中药对细菌的杀伤力就没有西药来得快了啊。


【宝宝哮喘的中西治疗】


一个哮喘患儿,在初期,西医的治疗是喷激素,口服气管扩张剂加止咳口服药;中医则根据病情依照医者的个人临床经验,如麻辛石甘汤加减,或者桂枝汤加减,可口服,可外用。而西医治疗可以使哮喘的症状得以很快缓解,但是由于激素的应用会产生宝宝兴奋性增高,病情反复,乃至性早熟等严重不良负面作用。中医治疗,由于起效慢,不能使哮喘症状得以立竿见影的疗效,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但是中药的远期疗效,预防性,和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有很满意的临床疗效。其实,在细菌感染的初期,是应该用抗生素杀菌的,而在后期,是可以中药巩固的。如果是高敏体质,抗生素不能用的,比如我自己的阑尾炎,也一样可以用中药治疗,只是,我已经是慢性阑尾炎了,不在急症期,所以靠着中药,我躲过手术“一劫”。


我个人临床体会,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先以西药支气管扩张剂快速解除宝宝的呼吸窘迫现象,同时,用药方剂泡脚,以止咳平喘化痰调理脾胃,同步进行,使宝宝病程缩短,不仅康复快,有效期长,临床效果满意,比单一西药,或单一中药,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当好儿科医生】


要当好一个儿科医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有爱心,学会爱孩子而不是逗孩子玩;其次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因为孩子的病情变化快诊疗过程中是需要密切观察的。还要有较大的耐心!当一个儿科医生是要耐心听家长说,耐心和孩子说的,还有不能不说的是要有和家长的良好沟通能力,只有取得家长的理解才能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再有就是必不可少的精湛医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医儿科发展】


首先,中医儿科也是属于中医的一个科别,以前是没有具体分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儿科也随着科别而分离出来,但是都是同属于中医范畴的。中医推拿针灸捏脊等这些都应该归属于中医儿科的治疗方法,而不是一个科别。其次,中西医结合、中医、西医是同等级别的不同学科,在医学院校内也是这样分系学习的。在医院里也是分有中医西结合医院,中医医院,西医医院的,但是,在这些医院里面都或多或少的设有中医科或者西医科,只是因为医院的主体不同而对中西医的侧重点不一样。


【对中西医的看法】


中医其实要求很高的,一要有悟性,二要能沉得下,才能学得会。中医的实践性也很强。而且为什么叫中医呢,因为他源于中国,涵盖佛学、道学、心理学。一个包括了那么多内容在里面,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医学能够解决的问题。


西医是看人得的疾病,而中医是看得疾病的人。人都是活在当下环境中,那就有吃喝拉撒睡,那都是有不一样的。所以说,你要完全用一个理论的东西去定义中西医的话,谁都可以定义了,但是定义的都不准。当你临床实践时,中医的望闻问切绝对跟西医的不一样,中医讲的心肝脾肺肾实体器官和人体内的气质、神韵有一定的关系,而西医讲的就是对某个具体器官的问题,所以这个是完全不同的。西医是比较局部,有一个标尺,会比较明朗,而学中医的人会比较迷茫,没有一个标尺,不能判断对与错。


那我的临床经验我是这样用药的,比如到上海既可以高铁也可以普通列车,或者飞机,自驾,很多路,且都通,但你不能说哪条对。中医和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道路,你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作为某一个人生病,得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治标治本,我们先解决表面症状,表面的解决了,那我们来调理他体内的阴阳使之平衡。应用这个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比如扁桃体炎,先把炎症控制,然后再用中药整体得调理,在这种用中医西医两套方法应用到疾病的时候,会事半功倍,而且这个疗效比较久远。但是如果只用西医,我给你吃点药,你马上就好了,可是过点时间,你又被感染了。所以中医西医结合就比较好了,既不痛苦,恢复的又好。这比单独用中医或者西医疗效都要快,这虽然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但它可以同运用。概念不一样,用的不一样。在总的来说急用西医治其标,缓用中医治其本!啥时候用西医啥时候用中医是需要看病情而定的。


在儿科上有的时候中西医的思路非常不同,我个人的体会是这样,应该依照一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要看具体的病情而定。比如:一个扁桃体炎化脓的患儿,有高热有惊厥病史的宝宝,那就应该是第一时间内降温预防惊厥,然后抗感染,那么在这个原则下,可以针对宝宝的情况,运用西药退热的同时,口服羚羊角粉预防惊厥,再根据血象结果,选择运用合适的抗生素,等病情稳定后,在用中药外用以调理和增强宝宝的免疫力。由此可见,中医和西医的运用是不矛盾的,是灵活的,临床的疗效是满意的。


【中医前景如何】

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1.西医的发展是更多在于数据、科研和量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顶峰。而中医是一个不单单医学,还有中国的道家、佛学、社会学、心里学的多学科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升华到理论又回到实践中去。这里边的学问很深,所以说发展空间很大。


2.中医是一个发展中的科学,我们目前的中医理论和方剂虽然都是古方既定,但是都在随着时代、环境、气候的变化而变化,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基本体质在变化。比如过敏性疾病,过去没有这么多这么夸张,更没有这么多的过敏性鼻炎,过去防治哮喘是有冬病夏治,也就是多发于冬季,而目前是只要季节更替就都高发!而中医人是根据这些变化而有基础方的加减,也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的。这个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3.中医和中药都是地道药材,取之当地,价廉物美很容易被人们接受!而如何能够运用的好就要看医者本事了!所以中医的医者而言,学医难,变成自己的更难,成功后经济和社会价值都不可估量!


4.在当下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生活起居习惯的改变等等都使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的提高,中医的养生之道将会有做不完的课题!特别是在药食同源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就已经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并渐渐的被人们所认知!这个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


来源:明医访谈--丁申

编辑:陆怿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盛国 | 中医之美,中庸之道
孩子咳嗽、鼻炎总不好?中西医儿科专家揭秘真相
从“治病”到“健康”,中医药的独特作用有哪些?
生命与中西医的关系
中西医之管件
宝宝过敏体质怎么办?中医有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