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家来的“老保姆”

老家来的“老保姆”

法制周末[微博]高欣2014-09-17 09:25
30

在北京的许多小区,外地来的老人替子女照顾孩子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

“以前总想着,孩子们上大学、有出息,就好了吧?我现在觉得,也不是这么回事儿……”这句话,从一位辞去老家医生工作,进京专为照看孙子的老人的口中说出,让人难免觉出一股心酸。

这位老人并非特例。事实上,在偌大的北京,来自全国各地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数量庞大,是这座城市常住外来人口的一部分。为孙辈而来的他们,幸福与苦楚看起来都是相似的。

今年11月,李瑞华将迎来她的第二个孩子。她在北京联合大学任教,丈夫从事媒体业。三口之家得以正常运转,全靠孩子的姥姥从山东老家进京帮衬。

离家多年后,因为儿子的出生,李瑞华与母亲重新认识、磨合。

在互相揣摩与观察的过程中,李瑞华和母亲的早年隔阂得到修复。同时,李也逐渐发现了包括自己的母亲在内的一个群体,并将相机镜头对准了他们。

这个群体由操着各地方言的老人们组成。他们告别家乡的熟悉生活,进京蜗居在子女家,只为帮衬照看孩子。

“妈妈生,老人养”

家住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的王晓燕的父母,也出现在李瑞华的镜头中。

每个工作日,王晓燕和丈夫早出晚归,过着规律的通勤生活。不在家的时间,他们两岁多的儿子就由姥姥、姥爷照看。

在北京,像王晓燕这样的家庭成千上万。而这也是李瑞华想要用摄影记录这些家庭里的老人的生活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似乎更多家庭里的孩子由姥爷、姥姥照看,而不是爷爷和奶奶。如今,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妈妈生,姥姥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姥爷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

事实上,无论照顾孩子的是姥爷、姥姥还是爷爷、奶奶,外地老人进京照看孙辈早已暗成主流。在育儿的最初几年,中国孩子的父母少有选择“自己带孩子”的。

对于身为教师的王晓燕来说,即使工作时间相对宽松,但她表示,还是“不得不”把刚过耳顺之年的父母从甘肃老家请来。

“爸妈在家也很忙,我的两个哥哥也都在老家。但现实(让我们)没办法啊——我和孩子爸要工作,小孩儿必须找人来代管。父母来比较放心。”王晓燕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与王晓燕家不同,在“新北京娃”毛毛家,放弃家乡生活进京当“老保姆”的,是奶奶。

2011年,毛毛的奶奶从太原来到北京。为了更好地照顾孙子,她辞去了老家一家诊所的工作。与她一同进京的还有她的老伴儿,一住下就是3年。其间,老两口只回过老家3次。

虽然在北京的生活不用上班,但是一天24小时都看着孩子,“比上班累”。毛毛奶奶笑言,“好像给他们看孩子是应该的。”

“现在没有自己的时间,全都奉献了”

相比毛毛奶奶,同样是李瑞华的拍摄对象,六一的奶奶“当保姆”,则被认为是自然而然。

六一奶奶虽长在云南、工作在云南,却是地道北京人。退休后,跟着儿子回北京定居。加上自己的老父亲,祖孙四代如今住在同一屋檐下。

“能帮还是帮帮嘛,社会就这样。”六一奶奶说。

六一爸妈上班时,奶奶也“上班”;爸妈下班回家了,奶奶“下班”。虽然周末奶奶不用带孩子,但“还得做家务”。

“现在没有自己的时间,全都奉献了。”六一奶奶话语中带着无奈:“有时候,看着我的同龄人,孩子没结婚没小孩儿的,早上跳舞、晚上跳舞,还能爬山玩儿去。我被完全圈住了,只能等孩子大点儿再说。”

老人进京,大多都是抱着帮衬儿女的心态。因此他们做的,往往不仅仅是照看孙辈。

毛毛妈妈吕静(化名)对记者坦言:“(孩子的)爷爷奶奶帮我们分担了许多。奶奶不但分担家务,还看很多新的育儿书,接受最新的育儿理念。没有爷爷奶奶帮助的话,我恐怕要辞职带孩子。”

“父母来了,我就不用做饭,他们代管了生活的一部分,分担了我的家庭责任。除了带小孩儿,这还是儿女对老人的依赖。感觉自己又当了一回孩子。”王晓燕说。

王晓燕和丈夫尚立富是甘肃老乡,从考出大学来至今,离家近二十年。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和父母也就打打电话,寒暄几句,日思夜想,谁都不了解谁的生活。父母来,不仅仅看小孩儿,也是来弥补我们对父母感情上的空白。”王晓燕说。

尚立富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教育研究所所长,对公共政策与儿童教育颇为关注。在他看来,老人进京照看孙辈,是来填补子女没办法凭个人解决的一些困难。而这些困难,正是“政府和社会没办法承接的”。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是以血缘为宗教信仰的。一旦家里的孩子出问题,这个家庭就完了。以前的大家庭现在变成了核心家庭,而核心家庭没有自我修复功能,一旦决口就垮了。”尚立富对记者说。

尚立富更强调孩子的“社会性”,如何让社会更好地承接家庭抚育困难,更好地减轻老人的负担,他亦在思考。“比如可以制定政策,给孩子处于一定年龄的爸爸妈妈每天多放假一个小时,强迫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增强他们做父母的责任感。”

在老家,王晓燕的父母有土地、有亲友、有孙子、也有自己的父母。“他们做出牺牲到这儿来,我们也是万不得已,也不知道怎样去报答。”尚立富道。

“在北京,她只能站在人群边上,听别人说话”

去年秋天,刚到北京,王晓燕的父亲就因不适应北京的空气,患了咽炎,接着感冒了一冬天。

在老父亲看来,北京和老家的生活一样,但“老家自由点儿”;在北京,“话都不敢说”。最不适应的,还是北京的气候,“舒服的时候爱(北京的气候),天热的时候就不爱了”。

由于每天都要下楼带孩子“放风”、遛弯,小区看孩子的老人们逐渐熟识,一来二去,大家发现:彼此大多都操着各地方言,北京本地人特别少。

“每天遛弯的,五六个里面,也就有一个是北京的。”毛毛奶奶说。

4岁的毛毛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住。毛毛奶奶觉得,要来北京也要和老伴儿一起来,“一个人来,太难”。

老母亲的孤独,李瑞华都看在眼里。

李瑞华和丈夫来自湖北。两人都来自农村,凭着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生孩子之前,我从未想过让妈妈来帮我带孩子,因为有隔阂。”然而,产后的身心疲惫、婆婆的突然离世、自己请不起保姆,李瑞华远在山东的爸爸都看在眼里,打来电话对女儿说:“让妈妈去帮你带孩子吧。”

虽然心里还没解开疙瘩,李瑞华还是让母亲来了。年近七十的老母亲,从广阔的农村来到喧闹的都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老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孤独。

“找不到人聊天。她不会说普通话,别人听不懂她的山东话。即便在我家,她也只能和我聊天,因为老公是湖北人,也听不懂她那地道的山东土话。”李瑞华对记者说。

在山东老家,李瑞华的妈妈能侃是出了名的。“我妈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站在村头大街上,和一群老太太侃大山。而在北京,她只能站在人群边上,听别人说话。在家里,她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

刚来北京的一个月,对李瑞华的母亲来说,极其漫长。加上对家乡的思念和母女相处的矛盾,30天一过,李瑞华就让母亲回老家去了。

几个月后,“孩子姥姥”还是又来了。因为“一个人照看孩子确实有困难”。

这时,李瑞华的儿子已经6个月,能和姥姥做一些简单的沟通交流,这一下缓解了之前的孤独寂寞。由于每天带孩子下楼遛弯,母亲也逐渐找到了可以交流的群体,认识了王晓燕的爸妈,也找到了好几个山东老乡。

如今,王晓燕的爸妈分别在小区里找到了自己的圈子,她的妈妈还参加了舞蹈团。

老人和孩子的相互熟识,让爸爸妈妈们也逐渐认识。李瑞华特别欣赏王晓燕父亲带孩子的方式——“让小孩儿自由,尊重天性,不像别的老人和父母,把孩子带出去总是拽在手里”。

李瑞华也因此意识到,在北京,有这样一个即使只在一个小区数量都如此庞大的群体。

对此,毛毛奶奶的一番解读更有意思:“孩子来了,父母也跟着来了。这也是北京的一支生力军啊,如果他们都撤走,你看看北京什么样子。”

摩擦与冲突不可避免

“说句实在话,特别累。”六一奶奶如是形容自己的生活。

在六一奶奶的记忆中,自己拉扯儿子时,似乎没现在这么讲究。“当时单位有托儿所、幼儿园。我儿子一岁多就送幼儿园了,自己接送自己管。现在的孩子呢?爸妈工作单位(离家)远,自己没法弄,上幼儿园还得3岁以后。”

六一奶奶的另一个身份,是高级育婴师。这让她比任何同龄人都更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孩子都特别“金贵”。“早教、添加辅食、运动能力、社交能力……什么都讲究。”

然而在家,虽然自己专业知识足,但有些方面,“还得听儿媳的”。

一次,六一发烧,爷爷奶奶急得要上医院,儿媳坚持不去,就在家观察、物理降温,不烧到38度6不让吃药。“看孩子烧成那样,我也着急生气。但孩子是儿媳的,还得听她的。”奶奶说。

毛毛奶奶也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听(孩子的)爸爸妈妈的”。“以爸妈为主,尽量按照他们的观念去做。我们老人,只管好孩子的吃喝。”

对于这种祖孙三代的家庭关系,王晓燕和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同事有过探讨。

“妈妈其实是家庭当中最重要的角色,她协调家中的成年人共同管理她的孩子、她的小家庭。这是一种家庭权力的分配。”王晓燕对记者说:“我父母来到我家,肯定有心理变化。在老家,是他们说了算;在我家,是我说了算。”

再加上环境、年龄、生活方式、教育理念等许多方面的差异,摩擦与冲突不可避免。

在王晓燕看来,姥爷带孩子没那么仔细,有时从楼下回家,做母亲的希望孩子先洗手再吃东西,姥爷觉得这没必要。有时,孩子看姥姥跳舞,姥爷教外孙去逗姥姥说:“姥姥,你跳得难看死了。”王晓燕却觉得,不能这么教。

“都是为一些芝麻小事,吵完不到5分钟又好了。”一次在家吵完,到了单位,王晓燕就给李瑞华打电话做自我检讨:“下班一回家,我就给我爸道歉。”

然而,吵归吵,在王晓燕家,姥姥姥爷在陪伴孩子成长方面确实功不可没。家里的一本专门记录姥爷和外孙的相册里,记录着这样的场景:在姥爷的牵引下,宝宝迈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

本就母女有隔阂的李瑞华家,矛盾更多。两年来,母女几乎每天都吵架,但吵完就忘。“虽然争吵,但不可否认,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了。”李瑞华说。

在老家,老母亲极少做家务;来到北京,她每天不但给外孙洗衣服,还会把女儿女婿的衣服统统洗干净。有空的时候,尽管眼花,还会给外孙做棉袄棉裤。

“我特别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李瑞华道。

尽管母亲的育儿观念传统,但对于女儿的一些新观念,比如“每天给孩子洗澡、少穿衣服、不捂孩子、生病了不着急打针吃药”等,李瑞华的母亲竟然很快就接受了。

母亲的改变,李瑞华看在眼里:“真是难为她了。将近七十,放弃舒适的农村生活,跑到北京来呼吸雾霾,住在局促的‘小火柴盒’里。最关键的是,照看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她经常累得腰酸腿疼。”

“到底什么时候才觉得‘孩子过得可以了’呢”

毛毛奶奶辞职前是一位医生。但是随着年龄大了,她也经常腰酸背痛,关节上贴的药膏一天一换。每次从老家太原回到北京,行李箱里带的最多的,都是药品。

“我们有医保,在当地能看病报销,但在北京看病,回去报销不了。在楼下闲聊时我发现,这样的情况很普遍。”毛毛奶奶说道。

王晓燕的父亲去年冬天看感冒和咽炎,前后花了一万多元,也“全部自己买单”。

在毛毛奶奶看来,解决异地就医是当务之急。“我们的心思全部在孩子身上,看孙子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工作,这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但我们的养老问题,不是孩子能解决了的。小病小灾无所谓,要是有个大病呢?”

最近,毛毛一家在琢磨换个大房。“想以后把爷爷奶奶接到北京,但从长远看,现在的两居室不够用。最近看房,但房价太高,一直下不了手。请爷爷奶奶留在北京,更多的是怕他们将来老无所依,带孩子我们一向尽最大努力自己带。”吕静说。

吕静希望,如果将来还有能力,还会给自己远在福建的父母再买套小房子,让她们想来北京随时可以来。

儿媳的孝心,毛毛奶奶看在眼里。然而她心中却有些矛盾。

“还是想回太原,那边毕竟是我的家呀,有亲戚、有朋友。但最近我又在想,假如以后不能自理了,总得投靠一个子女吧?但北京的居住条件太差了,价格又太高太高。”

有位老人跟毛毛奶奶说,自己一家三代住在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奶奶睡客厅,儿子儿媳晚上出来上洗手间,都会把她惊醒。

“以前总想着,孩子们上大学、有出息,就好了吧?我现在觉得,也不是这么回事儿。咱们这些家庭,全凭孩子自己打拼,到底什么时候才觉得‘孩子过得可以了’呢?医疗和住房(问题),就算孩子把自己所有本事都使出来,也解决不了,必须得靠国家。”毛毛奶奶说。

欢迎收听“Hi公益”官方微信:

扫描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Hi公益”(英文ID:txgongy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姥姥姥爷亲孩子还是爷爷奶奶亲?科学排序出来了,看你想的对不对
在天津,奶奶和姥姥给孩子压岁钱的差别!爷爷亮了!
到古镇喝茶去(1)——淮北风情
母亲是喝毒药去世的
清明了,那些逝去的亲友,你们在天上还好吗?
让我们握手言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