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园三十二年前

        徽州不是我的老家,但我一直视徽州为第二故乡。初中、高中、进厂,生活16年,看过很多禁书,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大多是我初中、高中的同学,有反动学术权威、右派、走资派的子弟,更有那山里的同学少年,还有一些意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同事。他们每个人都从某一方面,给了我很多思想、性格和学识上的营养。

        那16年的读书工作生涯,是我人生的“田园牧歌时代”——这是十年前一位欧洲来的学者询问我的“文革时代的生活”时,我下的定论。读书、工作,上黄山,登白岳,下黟县,去祁门,走旌德,跑歙县,穿绩溪,到休宁,徽州的大大小小、有名无名景点(那时不叫景点,叫“好的地方”)几乎全被跑遍。尤其是新安江畔的古村,南溪南、篁墩,经王村、富礼,过烟村、雄村,到三潭、深渡,尤其的尤其是歙县南乡,几乎遍布了我和我的同学、伙伴们的足迹。

        浸润久了,他乡就成了故乡。所以刚回到上海,闭上眼睛,浮现的都是徽州的蓝天白云、清澈的新安江水、青郁郁的石耳山、那一个个古村、一条条古街。

        在这些印象中,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常常会勾起我的思念。所以,昨晚徽州的朋友——小平问我明天想去哪儿,我不假思索地说“小溪,小溪”。

        32年前去小溪,是骑自行车去的,几十里山间小道,只为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寺院——丛林寺。但收获的不仅是丛林寺,还有那如十九世纪法国乡村画般的景色。

        小溪位于歙县绍濂乡,全村都姓项。丛林寺几乎是伴随着小溪村建立的同时(唐代)建立的。几经修葺,迄今仍保留着明代画家丁云鹏的罗汉画像,依旧完好。当年去丛林寺,是专门去县文化局开了证明,拿着证明喊来村里的专职养护员开门的。如今,丛林寺依然是文保单位,没有和尚,不对外开放,有专人看管。

        因桂溪流经小溪,所以小溪又名桂溪。过去的桂溪,两岸田园风光,秀色可餐,更兼有河滩上的丛丛桂树,恍如身在法国十九世纪农村画中。如今的桂溪,景已不如当年,但仍足以游目骋怀。

        从第一次游小溪,到再游小溪,已隔32年,故以“故园三十二年前”做题。

       看到这个景色,我知道,小溪到了—— 


        当年的塔,依然耸立,只是外立面看上去更新了,毫无疑问,村里给刷过了——


          凉亭还在,上面清晰写着桂溪,这是当年进村的必经之路——


        因为修了公路,凉亭只是一种象征,所以,要从凉亭过,必须从公路拐上去,过凉亭后再拐到公路上——


        丛林寺门和当年一样,紧闭着,心里凉了半截——


        在外面拍张照吧,至少到此一游了——


        天无绝人之路,来了一农妇,一问,她家就是管丛林寺的。请她开门,说看一下就行。她说:进去就不是一下下了。但她还是为我们开了门——


         寺院内,让人想起杜甫的诗:花径不缘为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拍了2张丁云鹏画的罗汉画,想起当年同行的一位爱好画画的同事临摹此画的场景——其实老金不爱这种画,只是当做历史的陈迹来看、来凭吊——



       从丛林寺出来,拍了几张小溪的田园风光。遗憾的没看到河中央乱石滩上的桂树林——公路不从那里经过——






         当然,还有小溪的老房子全都没了。站在村中的桥上,看到的是全是现在的房子——


       32年,那是一个时代。中国,一个大变迁的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徽杭古官道,登昱岭雄关, 穿越回徽商的鼎盛时代
白池村哭墙——梦回故园三十二年前
新中国成立后主席首回韶山 故园一别竟已经三十二年了
徽州歙县小溪丛林寺的守望
【徽州记忆】初建于唐,一直保存至今的小溪丛林寺,文化价值很高
徽州往事|19、古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