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eter Fonagy(皮特·冯纳吉)《关于心智化的解读》(五

摘自:peter Fonagy 亚洲精神分析大会工作坊

来源:心理学空间网




下面我想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对个体来讲,如果他在小时候有以下三种经历,一种是遭受典型性虐待,一种是父母教养功能不良,还有一种是接受过躯体的虐待,他现在在生活中遇到了无法逾越的挑战的话,他认为的这些挑战可能在外人看来只是一般性的轻微的人际问题,通常是和依恋系统有关的问题,比如被拒绝、受到过高要求、成为成年人。这样的挑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丧失个体,或者丧失自尊,这两种情况会激活他们的依恋系统,同时会造成逃跑或战斗的反应,这些因素会造成当下心智化的干扰。在这样的模型中,遗传因素会扮演一些角色,一旦在个体上出现心智化扰动,就会出现在心智化状态出现之前的那些主观性的、主体性的模式。


在这样前心智化的模式中有三种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详细描述的。




第一种是精神等价性



就是尽管个体能意识到一些心理活动是来自于内部,但是这些心理活动和外在世界中的活动具有同等地位,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称作具象化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对内心世界的感受会变得非常恐怖,比如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中。在两岁、三岁,有时是四岁的儿童当中,这样的精神等价性是常见于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如果你们家里有三岁孩子,害怕床底下会有老虎或其他东西,认知行为治疗是没有效果的。你也许会给孩子做暴露治疗,你看这里没有老虎,你当然不怕啦。孩子会说,你把灯关掉之后就有了。




第二种是假装模式



就是你在谈论内心状态的时候,内心状态和外在现实是完全隔断的,就是内心的状态什么都不是。在假装模式中的人可以同时有相互矛盾的信念,在他们身上你可能会预期他们的思维伴有某种情绪,但这是不会出现的。心理治疗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病人可以无休无止地谈论心理状态,但是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对他来讲什么都不是,他们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




最后一种是目的论的思维方式



这是最具有破坏性的。目的论是以结果论成败,你相信一件事情是真的因为你看到了结果,以结果来判断。这样的模式导致你在一些病人身上发现,他们只相信眼见为实,除非他们看到了物理世界中的结果,他们才相信某些事情。他们在内在心理状态中是非常混乱的,只有当他们发现周围的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做任何事情来防止他们自杀,当他们观察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才相信自己是被爱的。简而言之,只有当你拥抱他们的时候,他们才感觉被爱着。


这次的工作主要是确保他们下次还会再来,一般来说在治疗过程中中途的退出率达到了40%左右,在我们的这个治疗当中退出率是15%。我们这个退出率比较低的原因是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让我们的病人能够留下来。我们会做大量外化的服务,如果一个病人没有来我们会走出诊室,去找他们,保证把他们再找回诊室,我们还会做很多社会稳定的工作以确保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比较稳定。如果你只是在守株待兔等他们上门,那你要等相当长的时间。


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做什么呢?


我们首先会对心智化做一个测评然后再进行诊断。在诊断这个问题上呢,他们是不是会有物质滥用的情况。如果这个病人是物质滥用的情况,我们还是比较擅长治疗这种的,但如果病人是物质依赖,那么治疗效果就会比较差。


最近,我们跟其他项目进行了比较发现我们的优势在于那些具有慢性问题的人群。我们还做了团队的会谈,在这个会谈中,我们会向病人介绍什么是精神病。我们会很开放地告诉他们我们的诊断是什么(边缘型人格障碍),以及我们怎么会认为这个治疗对他会有帮助就是解释治疗的模型。我们发现这个心理教育性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病人需要知道他们治疗的目的。


在这些教育团队中,我们会用到一些虚拟的场景来告诉他们,比如说两个人进行会面,一个人迟到了,另一个人就有点不耐烦,这个时候两个人心里都会想些什么呢,就是这种类似的虚拟的场景。我们还会向他们这两个人会怎样去处理他们两所具有的不同的想法,我们就会用这样虚拟的例子来向他们解释什么是心理障碍。我们还花大量的时间来确保他们在生活中能够稳定,尽量越稳定越好。


我们不认为如果你住在大街上你能够从这个项目中获益。我们还会做一个签订契约的工作,对于不同的病人我们会有不同的契约模式。比如,不同的取向会对契约的使用产生不同的效果,比如面对行为治疗中,是否来参加治疗就是契约的焦点。那么在移情为治疗焦点的时候,在契约中还包括在治疗过程中不能自杀。我们不签订契约,因为如果你的心智化已经出现问题了,你也无法遵守契约。以病人那方面来说,如果签订契约,他们会认为是我们治疗师对他们的不理解。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对他们解释我们对他们的期待是什么。


比如,那些滥用酒精或其他药物的人来说,我们会告诉他,如果他还处于酒醉状态或者服用药物的状态下时,除了他的治疗师之外还会有另外一组人员来看他,如果这两组人都认为他现在处于药物酒精状态下,那么这次的治疗就不做了,他将被送回家直到他达到清醒的时候再继续治疗。我们还会做一个药物使用回顾的工作,大部分来我们这的病人基本上同时会服用5以上不同的药物。为什么他们会同时服用这么多种药物呢,因为一般来说,一种药物没什么作用然后经历一场危机,结果医生就给他们开另外一种药物,所以药物累计越来越多。我们不会改变他们药物的使用,我们会继续他们的这样原始的状态,但是随着治疗的进程,他们使用的药物使用会越来越少,次数也越来越少。事实上我们减少的是他们服用药物的种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依恋、认知信任和心理弹性(复原力)在人格障碍中的重要作用:一个跨理论的再生模型
Peter Fonagy&仇剑崟临床案例展示 | 如何对“佯装模式”进行工作
心智化的概念(上)
心理化, 依恋安全及认识论上的信任证实(20170425)
从依附理论到心智化疗法
重建对未来的希望:基于心智化的治疗在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中的应用(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