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知道麦肯锡精英解决问题的四个好习惯吗? | 读家
原创 大岛祥誉 读家 2016-11-04 17:11

“解决问题的基本在于保持疑问。怀疑这个结论是不是最佳的结论。这样一来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大前研一(经营顾问/原麦肯锡日本支社长)

问题究竟是“什么”?

麦肯锡的经营顾问,都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因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无法取得任何进步。现在你所从事的工作,一定也是在寻找某种“方法”,为了去解决某种“问题”。

交给你这项工作的上司、在你身旁从事类似工作的同事、给你们提供订单的客户,都在为了解决问题而工作。

在麦肯锡,通常用以下的流程来解决问题。

1.掌握真正的问题。

2.对问题进行整理。

3.收集情报。

4.提出假设。

5.验证假设。

6.思考解决办法。

7.实行解决办法。

经过上述七个步骤,我们就能找出答案。麦肯锡的经营顾问们深知这一流程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才拥有极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保证工作的品质与效率。

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流程中,有两点特别重要:

1.准确把握发生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分析。
2.尽可能快速地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第一点:必须要准确地把握发生的问题。

如果连发生的问题都搞错,那么不管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法都是毫无意义的。最终不但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更不会取得什么成果,等回过神来发现只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准确地找到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麦肯锡的经营顾问们所采用的思考方法被称为“从零开始”。具体来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方法——请看下一页。

1
习惯1.保持“从零开始”

麦肯锡解决问题流程的第一步,就是“从零开始”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保持从零开始的思考,回到原点。

“本公司的××事业连续两年出现赤字,找不到挽回的方法。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怎么解决才好?请帮帮我们吧。”

麦肯锡的经营顾问们,经常会从客户那里收到这样的请求。

如果按照一般的问题解决流程,首先要找出这项事业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和了解,然后思考解决的方法。

但是,“思考如何将××事业变成黑字”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并不是“从零开始”。这只是根据顾客提出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意见,并不是从“原点”出发的观点。

“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要考虑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这项事业今后还有没有继续的必要?从这样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比如说,不管这项事业是多么著名的品牌,在历史和传承上有过怎样的辉煌,但今后如果没有什么发展的话,彻底放弃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真正的问题就不是解决这项事业的赤字,而是在放弃了这项事业之后,如何提高剩余事业的利润。

传单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吗?

像这样“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比如有朋友找你商量烦心事。

“最近,我和男朋友相处得不好,应该怎么办呢?”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从“应该怎么办”的视点出发,做出“多倾听他的话,多沟通一下比较好”这样的回答。

但是,如果她的男朋友本身就是一个人品有问题的家伙。

“分手比较好”这样的提议才是最重要的。就算你的朋友完全没有分手的意思,但你的提议或许会给她提供一个改变思考角度的机会。

商业中也是一样。

假设在发了传单之后,仍然没有顾客来。

这时候应该继续发更多的传单吗?

还是应该做更大规模的宣传?

或者改变传单的设计样式?

这些思考都是不全面的。

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效果是否比发传单更好?甚至开店的位置本身是否就存在问题?

当接到上司或客户交代的工作时,多考虑一下问题究竟是什么,保持从原点出发的思考方法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搞错了真正的问题,那么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让“从零开始”成为自己的习惯,这样你才能抓住真正的问题点,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样一来,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从而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总结

做好工作的第一步,把握问题究竟是“什么”。

用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接近问题的本质。

2
习惯2.用“鹰眼”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让“从零开始”的思考方法成为自己的习惯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习惯的是“俯瞰视点”。

也就是拥有从上方观察一切的“鹰眼”。有点类似于“Zoom out”的感觉。

或许你认为这很简单。但实际上要做到是非常难的。

我们在潜意识中,都被“自我视点”或者“自我评价基准”所束缚。也就是说我们都被约束在自己创建的条条框框之中。

“我休息日的早上完全起不来……结果,星期天的晚上就会睡不着,导致周一睡过头,上班迟到。有没有让我顺利起床的方法?”

当有人向你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你心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啊,我明白!休息日的时候心情放松,很容易就睡个回笼觉了呢!)

(什么啊?我休息日的时候也和平时一样的时间起床。)

(这个白痴。休息日的时候也定个闹钟不就行了嘛!)

实际上,这些反应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些都是“自我视点”。

都是你对“休息日睡多了导致周一早晨睡过头”的朋友,通过你个人的视点所作出的评价。

如果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你就无法摆脱自己的思考方法、经验,以及常识基准的影响,无法拥有公正的视点,也就无法发现真正的问题。

那么,怎样的反应才是“俯瞰视点”呢?

还是刚才那个例子,如果产生以下的反应,就算是拥有“鹰眼”的俯瞰视点。

为什么这个人休息日的时候起不来?

是周五玩得太晚吗?

还是她本来就不愿去上班?

要不然是生病了身体不舒服?

她这样总迟到,公司的同事怎么看?

如果只有她一个人迟到,会不会使其他同事感到不公平,影响团队的士气?

这是包含了自己的视点、对方的视点、第三方视点的全方位视点。站在这种俯瞰视点的角度,才能够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问题。

“你周五都是怎么过的?”

“工作干的开心吗?”

“身体情况如何?”

“公司同事都怎么想?”

当你提出这些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是:

“其实,我和上司的关系不太好,工作上非常压抑……”

这就不仅仅是周一早晨睡过头的问题了,而是因为对上司的厌恶感,导致周一上班时身体产生了抗拒反应。也就是说,真正的问题并非“睡懒觉”而是“与上司之间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对她提出“休息日的时候也定个闹钟不就行了嘛”这样的建议,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无法消除她同事的不公平感。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调动一下工作岗位或许是个好方法,也可以去找个心理专家咨询一下。

要想摆脱自我视点,有一个锻炼的方法。

那就是经常检查自己是否在用自我视点看问题,并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自己“为什么我现在会用自我视点看问题”。这样一来,你就会保持“Zoom out”的感觉,并且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

对于“周一早晨迟到”的问题,如果轻易地做出“真是白痴”的判断,那么就应该将自我视角先放在一边,思考“为什么我刚才认为她是个白痴”。

不断进行这样的锻炼,你就会摆脱自我视点,不再轻易地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做出判断,并且使俯瞰视点成为自己的习惯。

为什么她不选择飞机,而是选择新干线?

我在麦肯锡工作时,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秘书同事。她的上司(相当于日本企业的负责人)非常繁忙,每天都奔走于全国各地,而行动时的安排都由这个秘书负责。

有一次,她的上司要去广岛出差。一般情况下,为了尽快抵达目的地,秘书都会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但是她却安排了时间更长的“新干线”。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她非常了解自己的上司。

她的上司需要写很多东西,但每天太繁忙以至于拿不出完整的时间来进行写作。

于是她在和上司沟通后,为了给上司提供写作的时间而选择了新干线。因为在新干线里面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写作。

这样一来不但她的上司有时间写作,对整个公司的发展也是有益的。

她并没有站在“出差→选择飞机尽快抵达目的地”的自我视点,而是站在更高一层的俯瞰视点上,所以更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总结

停止条件反射般地用“自我视点”进行判断。

用鹰眼来进行观察,选择对自己、对方,以及公司都有好处的方法。

3
习惯3.学会“批判思考”

与分析别人的问题相比,用“从零开始”的方法分析自己的问题更加困难。

正如前文所述,当别人提出“想要改善与恋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时,即便按照“自我视点”来进行分析,也可能提出“不如分手吧”这种非常干脆的建议。

可以说正因为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所以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但是,当面对自己的问题时,我们还能够那么干脆地做出“分手”这种选择吗?

如果我们自己面对“我为什么和恋人的关系不好呢?我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时,很难做出“对了,不如分手吧!”这样的选择。(但是看到朋友做出这样果断的选择时,心中往往会感慨她很了不起。)

因为面对自己的问题我们很难摆脱自我视点,所以无法深入地进行思考。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犹豫再三,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进行自我批判

在商业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无法深入思考,想法不够广阔。

这种情况下,麦肯锡的“逻辑思考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谓逻辑思考,简单说就是针对当前面对的问题以及自己提出的假设,仔细地思考“原因是什么,结果将会如何”。

为什么客户的事业发展不顺?因为销售额无法提高。

为什么销售额无法提高?因为海外竞争企业的价格更低。

为什么海外竞争企业的价格更低。因为我们的成本太高。

为什么成本太高。因为原料价格高。

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和恋人总是吵架?因为互不相让。

为什么互不相让。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为什么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相互之间缺乏了解

为什么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因为各自的工作都太忙,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多。

为什么……


将整体事件中的每一个小事件都逐一地分解出来。

思考所有的原因和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使思考更加深入,就必须采取批判的思考方法。

为什么?真的吗?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种批判的思考方法和不断地对自我提问,可以使你一步一步地逼近问题的本质。

前文中所举的例子,只是一条线的简单分析。而我们实际上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许多原因与结果的分歧。

“销售额无法提高”的原因,真的是与海外竞争企业的价格差吗?

会不会是自己公司的商品缺乏魅力呢?

还是说这件商品本身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少了?

“相互之间缺乏了解”的原因,真的是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多吗?

时间只要肯挤总是会有的。其实是两个人相互之间都不尊重对方,只是形式上在交往而已吧?

通过对自己提出这些批判性的问题,可以使思考更加深入,提高视点(成为俯瞰视点),看问题更加全面。批判的思考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

如果能够养成批判思考的习惯,那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从零开始”的思考,明确地判断出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没必要做。

这样就可以实现工作的效率化和高速化。

总结

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

进行批判思考,分析原因与结果。

4
习惯4.在“下雨”之前,准备“伞”

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麦肯锡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

那就是被称为“空、雨、伞”的思考方法(frame work)。

当我们准备出门时看一看天空,好像就要下雨的样子。所以我们会选择带伞出门,这样就算一会儿真的下起雨来,也不至于被淋湿。

当我们将这一过程分为空、雨、伞进行思考后,就会发现如下的关系性。

“空”表示的是“如今处于怎样的状况”这一“事实”。如果“天空中全都是乌云,那么很快就会下雨”。

“雨”表示的是“如今的状况表示怎样的含义”这一“解释”。也就是说,根据事实会得出何种结论。随时可能下雨的状况,得出如果被淋湿会影响心情的解释。

“伞”表示的是在了解事实与解释之后所应该实际采取的行动,也就是“解决办法”。只要带伞出门就不会被雨淋湿。

也就是说,只要掌握“空、雨、伞”思考方法的人,就不会被雨淋湿。

事实、解释,以及解决办法,这三点必须环环相扣。

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不管收集到多少情报和数据(事实),如果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并且找到解决办法,那么这项工作就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也永远无法结束。

第二次约会就遇上堵车

使用“空、雨、伞”的思考方法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整体的节奏。

在下雨之前做出可能会下雨的判断,并且带伞出门,才能够避免被淋湿。但如果没能及时找出“应该带伞出门”的解决办法,等到下雨后才想起来找伞,那要么被淋湿,要么就得找个地方避雨。

天气不会因为我们的个人意志发生改变。所以在做出选择时必须要快。

如果没能在下雨前做出带伞出门的决定,那就只能找个地方避雨,结果白白浪费时间。

“空、雨、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下雨时应该带伞。所以,我们会抬头看天,或者听天气预报来确认当前的状况,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带伞出门。有的人会一直随身携带一把折叠伞以防万一。

但是,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却比这要复杂得多。

假设你和一位或许会成为恋人的女性进行第二次约会。这是决定你们两人今后关系的非常重要的一天。

虽然你们的第一次约会聊得很开心,比较成功。但是,如果今天不顺利的话,恐怕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

本来你打算开车带她去郊外玩,结果当天高速公路因为发生了事故而堵得水泄不通。车子停在路上纹丝不动。接下来的行动计划都不得不做出改变,对方的心情也越来越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一个真正“会工作的人”,那么他肯定会针对高速公路出行这一事实,提前做好应对一切风险的准备。因为高速公路的交通情况,是完全不以你的个人意志发生改变的。
你应该对第一次约会时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前准备解决办法。

为了应对堵车的风险,你可以提前准备对方喜欢的音乐,或者在手机和平板电脑里拷贝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可以打发时间的内容。

别忘了根据上一次约会时悄悄打听到的情报,在车里藏一个对方喜欢的小礼物。

如果因为堵车而不得不取消约会计划之后才想起“应该在车里准备一些她喜欢的音乐”则为时已晚。

这就是在已经下起雨来的时候,还为了买伞而四处奔走的悲惨局面。

在工作上也是一样。我们周围的环境都不受我们意志的控制而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就好像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情况一样。

如果我们在收集大量信息,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后,不能够及时地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那么这些时间就都将白白浪费,而工作却一事无成。

解决问题是“灵活”的。

首先要把握这个问题需要在什么时间点之前解决,然后利用逆推法收集数据并且进行分析,最终找出解决办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事实、解释、解决方法,这三点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完成。

事前准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来源:《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

读家经授权发布本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摘要]: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
工作习惯决定职场高度,送你一打麦肯锡工作法
3分钟读完系列——《麦肯锡工作法:39个工作习惯》(1)
《麦肯锡工作法》:为你揭秘快速解决问题的工作技巧
“麦肯锡工作法”习惯笔记
麦肯锡工作法:职场快速晋级要的是这些工作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