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上海过年那些事

老上海虽为十里洋场,但浓厚的传统文化仍为强势。坚守传统文化的上海人家被称为“老派人”,而新派人大多为洋大学生或在洋行现代企业任职的,尽管他们认为传统过年繁琐费神费时,但一年也就这么一次,也就顺水推舟乘机热闹一番。这有点似今日香港的白领。

老上海过年那些事

  老上海的居住模式,还是遵循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模式,家里大都会有个“高老太爷”或“贾母”。“五四”以后的文艺小说,他们大多被作为阻挡社会前进的典型,其实现实中,他们并非如此不堪,某程度上,他们为家庭文化的图腾,绝对权威地维持了大家庭的和谐和包容,是传统文化忠实的守护神。新派人在外面洋文再流利职位再高,在家里还是成不了气候。故而老上海的过年,还是很传统的。

  添置新衣

老上海住家裁缝

  可以说老上海的“年气”,最早在农历十一月下旬,随着住家裁缝的到来而开始来了。老上海只要是小康以上的人家,一年将尽之时,一家老少总要添一点四季新衣,旧衣服也要放放改改。因为成天在内宅与女眷打交道,故住家裁缝大多是中年女性,她们只会做中装。他们与东家相熟相知,生活(工作)铺板一搭,花花绿绿的衣料往上一堆,左邻右里有事没事也会过来凑凑热闹聊聊天,喜气自然就来了。

  老上海年俗,吃年夜饭时就要穿上过年的新衣,如是花团锦簇煞是好看。上海人说起来海派,但穿衣之道还是十分严谨,直到解放,女子穿裤装是不能进出大场面的。过年期间,再开放再出格的女子都要穿旗袍,因为天气寒冷其实是棉袍,为了显示身体曲线往往翻一层薄薄的丝绵,也有用骆驼绒做衬里,面料则丰简由人,最大路的是织锦缎,讲究一点的有獐绒、天鹅绒,更有手工绣花串珠……下配绣花鞋,时髦点的就是玻璃丝袜高跟鞋,外出拜年时再压一件皮草,双手在皮草暖筒里一捂,三轮车上一座,千娇百媚,也是上海大都会一道风景。一般小市民披件海虎绒大衣也不算太失面子,而这些量体定做的旗袍都出自住家裁缝之手。至于吃了上顿无下顿的穷苦人家就另当别论了。当时的上海时装名店如鸿翔只做西式服装,从来不做旗袍,订制旗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

老上海月份牌画

  上海先生很早就告别长衫,唯独过年那几天大家都共同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穿中装。特别在祭祖仪式和社团及公司团拜会上,再时尚的上海先生,也是长衫马褂:蓝长衫黑马褂,是中国绅士的礼服。一些在洋行服务的先生对这一传统做了大胆改革:内里是笔挺的西装裤,西式衬衣羊毛衫,外罩一件薄花呢长衫,下配锃亮的皮鞋,头戴呢帽,再松松围一条羊毛围巾,这种海派中式打扮真让男士有一种玉树临风倜傥潇洒的风采,既传统又时尚,很受当年白领先生们的欢迎。不另如何,在老上海过年一身西装革履会让人背后笑话,寿头寿脑。

  中国过年习俗,看似都是吃吃喝喝,其实内里传递的信息,是十分深远的。常年农业社会的生活模式,没有社会福利没有社会保障,也无太多娱乐,老百姓赖以依仗的,唯有家族间的相互提携交往。故而,中国人从来十分看重宗族内的交往。过年的一切风俗传统,其实就是紧紧围绕着家族宗亲四个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几代上海裁缝铸成旗袍金字招牌,在长乐路上的后街小店
上海“最后的手工裁缝”:做旗袍86年超过5千件!
T恤领口磨破了?30年老裁缝教你这样改,立马变新衣
万种风情的越南旗袍 ---不为人知的团购背后
旗袍
匠心 | 上海滩百岁老裁缝褚宏生的旗袍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