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养老服务”】养老服务缘何难迈“有偿”坎儿?


编者按


60岁以上老年人口2.22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1.43亿,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数以亿计的国家。其中,高龄老人23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4000万,空巢老人6000万,低收入群体老人1088万。面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现实,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正全面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格局。今天起,本版将从有偿养老服务的推行、舌尖上的养老、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养老服务的人才培养等角度聚焦养老服务,同时为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难探寻解决之道。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末,中国的13.74亿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已达2.22亿,占比16.1%,比上年增长0.6%;65岁以上人口已达1.43亿,占比10.5%,比上年增长0.4%。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按照这一标准,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在日益加深。


伴随这种情况而来的是养老产业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探索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北京、上海的不少街道社区已经开始尝试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


不过,记者采访发现,这些服务一旦有偿,便开始陷入“叫好不叫座”的怪圈。专家表示,单一的养老支付体系导致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构建多支柱的养老服务支付体系已势在必行。


有偿养老服务无人问津

为了让老人在家享受到便捷的养老服务,不少城市都在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借助智能呼叫系统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日前,记者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无忧之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呼叫平台看到,服务中心的墙壁上整齐排列着十几个电子显示屏,如有呼叫电话进入,显示屏就会显示出呼叫老人的信息。


据无忧之家工作人员陈赓楠介绍,平台记录了2000多户老人的个人信息,除基本信息外,还有既往病史、子女联系方式等内容,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为老人提供帮助。平台能够为老人提供应急救助、信息咨询和代叫子女等无偿服务,以及配送、家政、维修等有偿服务。


“尽管已经对接了周边400多家商户,但有偿服务使用率仍然很低。”陈赓楠告诉记者,尽管社区也在通过发传单等方式宣传有偿服务,但受传统养老消费观念影响,老年人普遍兴趣不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也许更能让老人接受”。


业内人士指出,无偿服务并不能解决养老的全部需求,尤其是护理、照看服务,更需要专业化团队,而有偿化是维持其运转的必要举措。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章晓懿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老龄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由于当下老龄人口普遍经历过困难时期,对养老服务期望值较低,加之低消费的个人偏好有一定稳定性,因此推行有偿服务仍面临不少困难。



支付体系单一致支付能力不足

章晓懿介绍,老年人支付体系主要由3部分构成: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各类社会保障收入与政府补贴;个人及家庭收入与财富积累;来自市场的商业保险收入与投资理财收入等。由于目前的老龄人口在工作时期处于低工资时代,缺少财富积累,且商业投保不多,因此社会保障收入和政府补贴便成为老年人支付构成的最主要来源。


有学者统计,虽然上海的养老支付能力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仍有99.1%的老年人以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根据2013年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尽管上海有60.5%的老年人愿意支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的费用,但其中35.6%的老人每月最高愿意支付的费用仅为200元~300元。


章晓懿认为,构建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体系,受多重因素影响。首先是老年人的个人因素,除收入水平,还有消费观念。“老年人的消费意愿较低,本身就节俭,消费水平并不一定随收入增加同比提高。”由于老年人消费具有特殊性,因此不能把社会一般人群的消费特征用于老年人口的消费分析。在章晓懿看来,政府和市场因素才是构建养老支付体系的关键。政府的社会保障程度、养老服务的政府投入用来给整个养老服务托底;市场化商业保险的完善、产业化医疗康复产业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成熟与老年理财产品的供给,都是重要补充。


构建多支柱养老服务支付体系“一个好的政策应该是补贴需方、补贴消费者的。”泰康之家CEO刘挺军对记者说。他认为,当前养老产业政策需要重新调整,之前呼吁补贴供方的政策,存在一定弊端。


“从数据上看,人一生中50%以上的医疗费用是在60岁以后开销掉的,25%的医疗开支都花在生命最后一周的无效抢救上。”刘挺军呼吁,如果能从医保中拿出一部分,用以支持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章晓懿认为,除了完善以公共财政资源为主体、以社会资源为补充的老年社会救助服务体系,还要构建多支柱的养老服务支付体系,这是解决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有偿服务难以推行的有效举措。这包括大力发展职业年金及建立各种补充性社会保险;加快探索、尽早建立老年长期照护保险;进一步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积极推进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通过税惠制度建立锦上添花的自愿性养老储蓄制度;继续倡导和巩固家庭养老功能,制定更加积极鼓励子女赡养老人的家庭政策。

(来源:中工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险公司和养老服务业的合作与发展研究
你以为养老产业前景美好,其实还有5个尴尬的硬伤
智慧养老【2671】智慧养老系统对养老运营的作用在哪里?
解读《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看看现在养老有哪些创新模式?
关于我国养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