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创新

当代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创新

杨舜山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管理如何开拓创新,寻找一条具有现代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是每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育理念上、方法上不断创新,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学校才能开创新局面,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满足人民的愿望。

  一、体验与感受----校长的审美追求

(一)校长要影响学校,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

学校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学生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校长是学校教育的灵魂。
   
校长的风格气质,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校,影响着师生员工。所以,校长不仅是自己的、家人的,更是学校的、全校师生员工的。
   
校长高尚的情操,丰厚的文化底蕴,执着的工作态度,娴熟的工作方法;校长对教师多方面的宽容,与同事全方位的合作,无不影响着学校。

校长对学校教育的情感,对学校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的奉献;校长对教育态势敏锐的洞悉和准确的把握,校长对教育的活力、恒心和对教育的追求和探索,校长对教育炽热的情怀和对教育的创新,对教育求变的思维和不变的热情无不影响着学校,影响着师生员工。  

校长有怒而不形,遇喜而不亢,临危而不惧,处变而不惊,中和为贵,清淡致远。什么时候顺事理,该理智的时候理智,该动情的时候动情;何时进,何时退,何时偏左,何时偏右,校长完全要感觉和把握好,才会对学校形成积极的影响。

(二)校长要把握学校,学校是航船,校长是舵手

校长每天都要处理事情,有小事,有大事,有阶段性重要事情。校长视轻重缓急,视远近左右,都要把握度。什么时候扬,什么时候抑,都要审时度势;什么时候考虑公平,什么时候考虑效率,都要有法可依。

学校利益分配,往往难为校长。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眼前利益,长远利益。校长应把握的原则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学校收费问题、安全教育问题,成为校长心中的“夺命一枪”,稍不留神校长就成为示众的典型。因此,该进行的活动而不敢进行,该开设的课程就打折开设。

校长处理事情可以借鉴书法规则。书法叫满而不塞,疏而不漏,浓淡相宜,干湿得法,深浅有度,刚柔并济。

校长管理学校,有的用规章制度管理;有的实施末位淘汰办法;有的树积极的校风,以精神为主激励,让大家有一种精神;有的张扬教师的教学个性;有的则把情感管理放在首位。 

成功的校长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成功的校长有足够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足够的勇气去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事;有足够的智慧去区别上述两件事。

(三)校长要引领学校,学校实行激励原则

信仰激励,让学校的教育理念、发展前景,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事业激励,为教师设计发展生涯,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物质激励,实行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公平”的分配机制。

校长实施远景管理。学校远景即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等。只有把远景变成每个教职员工的愿望,远景管理才能实现。远景在学校是把校长的工作由监控下属,变成与下属一道为共同的远景去奋斗,让他们依靠自己的主动性,而不是管理层的压力去完成工作;提倡每个人自我评估,而不是由外人来评估和控制。

远景管理,强调的是引导,而不是控制;强调的是效益,而不是效率;强调的是个体在团体中的能动作用,发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远景管理下,学校各种元素在一种信仰的引导下产生互动,从而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

校长实施积极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评价进入了结果认同时期,进入了“个体化评价时期”,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协商、沟通、理解、让步、合作、提升。

当前我们教育评价的方式与方法“量化”多,“质性”少。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科学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创新性评价,这些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促进了个体和谐发展。

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要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要激发人的主体精神。

评价应是过程,是改进,是教育。少一些终结性评价。

校长实行文化管理。学校文化是对学校各类人员的行为方式具有约束或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念的总和。主要指学校通过相对稳定的管理和教学所形成的、对全体师生的态度、思维及活动方式具有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校建立一种崇尚变革的学校文化。唯有创设崇尚变革的文化,才会带来不断更新和持续发展。随着崇尚变革的价值观念逐步被接受,教师必然由个体到群体逐渐开始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方式,学校的变革便会悄然而至。

学校文化应内涵于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构建、学校管理、名言警句、教具学具及校园建设等之中。

学校文化中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不可小视。好的校训能影响几代人。好的校歌,学生能唱一生。这些势必感染、熏陶、影响、同化着师生,这就是学校文化。健康的学校文化,一旦形成,是学校的无价之宝,是校长的无价之宝。

二、改革与发展---呼唤新的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要重组成部分。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新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一些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    

(一)更新教育观念,走出管理误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
    1
、树立五个观念:①承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确立教学能动观;②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确立教学自主观;③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确立教学民主观;④承认学生中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确立教学个性观;⑤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教学创新观。
    2
、走出三个误区:
    
一是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淡化考试,甚至不要考试;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放松文化课的教学;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让学生有课业负担,或是认为素质教育高不可攀,教师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行。
    
二是措施上的误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加强活动类课程,而没有意识到要着眼于课堂,着眼于在学科课中贯穿和渗透素质教育。在活动类课程中,又只侧重文体活动,对科技活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三是关系上的误区:把实施素质教育与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必要的考试检测、合理的学生课业量等对立起来。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要降低教学质量要求。    

(二)转变管理方式,适应课改要求
    1
、变重数量管理为重质量管理。
    
“量化管理”曾一度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更是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教学管理中,并不是不能“量化管理”、不要数字,而是不要那些不能说明问题的数字(不该量化的也量化,不能量化的硬要量化),更不能要那些本末倒置、损害教师积极性、最终损害教育事业的数字。“向管理要数量”的行为必须改变为“向管理要质量”。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也在呼唤“有质、优质”的管理。主要做法是:变重备课改作业量的检查为重课堂教学过程的检查和教学质量的抽查,要求学校天天安排行政人员进课堂听课;要求局室职能科股干部和教研员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基层学校听课检查指导;要求州、市县骨干教师“送教下乡”,上好示范课和帮扶指导培养一批青年教师。
    2
、变只重管理“教”为也重管理“学”。
    
受“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等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管理重“教”不重“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 “帮、办、替、代”的现象。而新课程下的学校教学管理呼唤加强对学生“学”的管理,它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和民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学”的管理研究,在教学检查时,查“教”更查“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管理者和执教者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各中学、完小、中心学校每学年可以举行一次初中和小学生综合素质竞赛。
    3
、变重“务实”管理为重“虚实”结合。
   
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呼唤学习型管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将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学习型的组织,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才能使学生、教师和管理者都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因此,在教学管理常规中可以增添一些关于理论学习的常规要求:一是要求学校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政治理论或教育科学理论或其它科学理论的学习;二是要求每月由一位学校行政或骨干教师开设一次理论学习方面的讲座;三是要求每位教师除了订一份教育理论杂志外,还必须再订一份其它教育报刊,经常进行学习交流,并做好适当的读书笔记或资料剪贴等方面的学习积累;四是要求骨干教师尽量订一份关于教学研究方面的期刊,并要求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教育方面的理论专著,每学期开设一次教育教学讲座;五是要求学校每年进行一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竞赛,把理论学习作为“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重要途径;六是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三课”(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教研活动,以充分展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研新成果、新水平。
    4
、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随着改革资源观念的引入,大学校观念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以往那种注重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校长—>教导处—> 教研组—>年级组—>教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呼唤开放性的管理,呼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应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也就是说,课程不再仅仅是教育圈内的事,而且是全社会的事。为此,学校应加大教学管理的开放性:既重视自上而下的管理,也重视自下而上的管理;既有从内到外的管理(学校向家长),也有从外到内的管理(如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欢迎广大家长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学校还可聘请部分省、州、市县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参与教学管理,深人课堂检查指导。总之,要求教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以灵活的、动态的、开放的管理模式不断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5
、变重行政管理为重“人本”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新课程要求学校管理制度和机构要根据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进行重建,倡导人人都是管理者,也都是决策的执行者。为此,学校必须树立以 “三本”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即: “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暖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以教师为本,就是要求教学管理者必须运用激励原则,通过目标激励、领导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信仰激励、物质奖励等手段以求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以求得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师要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总之,实施人本管理,就是要让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形成一个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教育共同体,形成“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育情境。

(三)抓住治校根本,创建名牌学校

1、科学管理为强校之本。以法治校。要做到以法治校,校长必须带头学法、守法,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一切教育法律、法规,并依法办学。以情治校。师生员工是有感情的生命体,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这就要求校长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加强“感情投入”,学会热情关心人、充分信任人、诚恳对待人、善于激励人。一旦教职工把校长视为了知己,他们往往会为那份用金钱买不到的情感,情有独钟地工作。
    2
、教学质量为立校之本。

⑴要端正对教学质量的认识。什么样的教学质量是较高的教学质量?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高低,其标志应同时包括显性质量和隐性质量两个部分。所谓显性质量,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或升学率,只要不是以牺牲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搞出来的高分数或高升学率,都应把它看成是教学质量高的主要标志之一。所谓隐性质量,就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各种素养,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人格魅力等。所以,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不看分数,但又不能只看分数;不能不看升学率;但又不能片面去追求升学率。只有真正做到了“显隐结合”,才是一所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
    
⑵要抓住提高教学质量关健。校长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只有坚定不移地向课堂要质量,向4045分钟要效益,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要提高课堂教学“显隐结合”的质量,关键是要尽快改革那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移,用学生出色的课堂表现来取代教师精彩的课堂表演,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来取代片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有效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适度的主导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同时,学校还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选修课和活动课,让学生真正全面、和谐、自主地发展。
    
⑶要形成宣传教育质量的氛围。一些知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之一就是抓好广告宣传,通过广告宣传来形成自己企业的品牌效应和无形资产。一个校长,应在认真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学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机会真实地宣传好本校的教学成绩,以达到对内激励自己、对外树立形象的目的。
    3
、教育科研为兴校之本。
    
一所学校要兴旺起来,力求管理上档次、教育上水平,主要靠什么?一些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表明,主要靠搞好教育科研。要确保教育科研不流于形式,校长要善于把教育科研的着力点放在“三出”上。
    
⑴出成果。一般来说,教研成果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观念性成果。校长要善于通过教研工作,帮助教师改变“教不需研”、“教就是研”等错误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为搞好教书育人,必须开展教育科研,以自觉形成“抓教学必抓教研,抓教研必促教学”的认识。二是实绩性成果。通过教研,不但要提高教学成绩,还要帮助教师在各级教学比武、论文化赛中获奖。三是经验性成果。在教研工作中,校长要组织教师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并通过经验交流、论文发表等形式推广好大家的教学经验,使之成为教师的共同财富。
    
⑵出对策。中小学开展教研工作,一定要结合教学工作进行,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比如,初中、小学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等,多开展一些实用性研究,通过集体攻关,经常拿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办法来,以不断提高全体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出人才。校长还要特别注意通过教研工作发现一批人才,锻炼一批人才,重用一批人才,使越来越多的教学教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学者型教师和学校后备干部从教研工作中不断涌现出来。
    4
、办学特色为名校之本。
    
有人说,21世纪的教育竞争是特色的竞争。21世纪的学校应各具特色。校长要力求把学校办出特色,就应学会在“三特”上做文章:一是富有特色的办学思路;二是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三是培养各具特长的学生。

(四)刷新教育理念,规范校本管理             

1、什么是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及其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坚定不移的根本性判断与看法。关于教育事物本身的看法,主要是说明教育事物的本质、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究竟应当是什么。
    
首先,从本质上讲,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教育事物的一种判断和看法。
    
其次,教育理念主要是指根本性的判断与看法,具有根本性。那些一般性的浅层次支节性的认识与看法一般不称为理念。
    
第三,教育理念是确信无疑的判断与看法,具有坚定性,对其他相关的认识与看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愿意为了实现这一理念而采取行动。
    
第四,教育理念是在理性思考与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离开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第五,教育理念既指向教育事物的本身,又指向教育事物的价值和价值实现的途径。关于教育事物本身的理念是回答“教育事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的。   
    
第六,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个性。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内容受制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已有的教育经验、思考能力,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甚至人的语言风格也影响着理念的表达。   

2、教育理念与相近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⑴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事物的看法。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相比,其不同有四:第一,教育理念比教育观念更强调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观念可以是大众的、流行的,人云亦云,但理念必须是自己的,即使是学习和接受别人的或大众的理念,也只有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的过程才能使之变成自己的理念。第二,教育理念是坚定不移的判断与看法,而教育观念不一定具有这种坚定性。第三,教育理念是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与看法,而教育观念则不一定是根本性的看法。关于一般的浅层次小问题的看法叫观念或观点可以,称之为理念就不合适。第四,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由号召“更新教育观念”到强调“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社会进步。这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信任和依靠。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从大的方面都已确定,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已坚定不移,需要的是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去切实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这些操作层面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具体的管理人员和广大的校长和教师。他们是否拥有或能否确立起与党的方针政策和素质教育要求相一致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改革行为是否正确有效,直接决定着我国的“兴国教育”体系能否真正有效地建设发展起来。
   
⑵教育理念与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自己确信无疑的观念。教育理念都是教育信念,但教育信念不都是教育理念。那些盲目接受和顺从的信念,我们不称之为理念,因为这些信念不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宣传和强调教育理念是要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性自觉和独立思考,从而将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现实的要求与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教育智慧结合起来,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坚持独立的理性思考,反对盲从,是确立教育理念时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⑶教育理念与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
   
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都是人们关于教育事物及其活动规律的理性认识,其特点是具有系统性和比较完整的体系。教育理念既是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基石,又是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典型代表。教育理念在系统化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可以发展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一般也可以用一个或几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加以代表。任何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产生都是从教育理念创新开始的。从教育理念与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想要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论和思想,还是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索质教育理论与思想,我们都应从学习和确立与素质教育理论和思想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入手。
    3
、教育理念的确立过程和重要作用
   
⑴教育理念的确立过程
    
教育理念按其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自创的教育理念、认可的教育理念和改进的教育理念。自创的教育理念是自己最先提出来的教育理念,源头在内。认可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学习了解到并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认可的教育理念,源头在外。改进的教育理念是在改进别人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认识后形成的教育理念,是内外结合的产物。三种教育理念的源头虽然不同,但其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却是一致的,一般都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初步认识与启示阶段,或者是自己在思考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初步判断和看法,或者是通过看书学习或听报告获得的一些新的启示与看法。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多学习多借鉴与多思考多总结自己的经验是同样重要的。其实,自发的教育理念、认可的教育理念与改进的教育理念都是学习借鉴与思考总结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结果,只不过时间的先后顺序和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
    
感悟验证与完善阶段就是在实践中寻找例证,在头脑中反复琢磨证明,有意去检验已经形成的初步认识,并不断完善或认可的过程。教育理念的确立都有这样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不一,但决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缩短这一时间的有效办法就是用心体验和搞教育实验。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用心感受其真伪或者接着初步形成的“理念”去做,看看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必要时还要对早期形成的认识或别人的理念加以改造,以使其更科学更准确更先进。
    
确定并指导行为阶段是指理念在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达到了坚信不移的程度,并对其自动地产生了约束和指导作用。其标志有两个:一是能够明确地用简洁的语言将理念表述出来,二是本人的相关言行与理念的内容相一致。
    
⑵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
    
教育理念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五个:
    
第一,总结作用。在寻求理念、形成理念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总结人类历史上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育经验。这种总结能够促进人们对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的理解与把握,能够增强人们的教育思维能力,特别是反思的意识与能力。教育理念往往就是对优秀教育经验特别是自己的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系统化。
    
第二,激励作用。理念是坚信不移的判断和看法,其中不仅蕴涵着人们的理性智慧,还凝聚着人们的情感、热情、爱情,还有激情。所有这些情感能感染和激励人们去为理念而奋斗。
    
第三,约束与指导作用。教育理念是人们教育言行的指南,它约束着人们不做与理念不符的行为,指导着人们去做与理念相符的事情,它能将人的智慧与精力集中于理念所指向的方向。也正因如此,先进教育理念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实施素质教育。
    
第四,创新作用。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意或新的教育观点。不论是寻求理念的过程,还是理念确立后的行动都能引导人们破旧立新,去追求更真更善更美的结论,追求更高的价值和更有效的手段。
    
第五,代表作用。教育理念是一个人教育观点和教育经验的浓缩与代表,也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代表。要学习和了解一个人的教育观或一种教改思想的核心内容都可以从教育理念入手。
    4
、教育理念的分类
    
按着理念涉及的范围,可以分为宏观教育理念和微观教育理念。宏观教育理念主要是关于教育大的发展趋势和宏观教育规律的判断与看法。微观教育理念是人们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中具体问题的根本性看法,特别是校长、教师对教育、教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根本性看法。    

按照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自创的教育理念、认可的教育理念和改造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三种教育理念没有尊卑贵贱之分,能自创的就自创,暂时不能自创的,就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已有的正确的先进教育理念。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学习与借鉴基础上形成的改造发展的教育理念。
    
按照教育领域和学科可以分为教育管理理念、德育理念、教学理念、课程理念、评价理念与综合性教育理念等。虽然教育理念具有根本性,但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能有一个或几个教育理念,理念的根本性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和领域。当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所有教育理念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而且在众多的教育理念中,总可以找到几个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这几个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对其他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这个人的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
    
按照理念指向的对象和层次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教育理念:一是关于教育事物的本质、目的、角色、功能与价值等方面的教育理念;二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学习方法和课程等操作层次的教育理念;三是关于如何评价工作绩效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教育理念。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所起的指导作用不一样。广大教师感兴趣的往往是操作层次的特别是教育教学方法方面的教育理念,对其他方面的理念重视不够,这是一个误区。离开了关于教育、教学、教师等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只在操作层次上打转转,获得的理念往往是肤浅的或是缺乏创造性的。   

 5、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
     
⑴反映并代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制约。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只有在社会环境下,并在顺应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教育理念特别是宏观教育理念一定要揭示并反映社会发展大趋势在教育界的表现,一定要指明或反映出教育的发展趋势。    

⑵揭示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具理性
    
教育理念不一定是科学的和正确的,但先进教育理念则必须是科学的和正确的,必须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当然,这里的真理性是相对的,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的局限性。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实践。所以说,先进教育理念往往是在千锤百炼中诞生的。在实践中应注意的是,大众认可的和正在流行的不一定是对的,一定要注重独立思考和亲自体验。
    
⑶代表教育改革的方向
    
科学的理念不一定具有先进性,只有那些代表了教育改革方向的对广大教育工作的现实工作最有指导意义的理念才是最有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是中国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必然选择。凡是有助于这一伟大目标实现的教育理念就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反之,就是不合需要的落后的教育理念。
   
⑷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引导人走向成功
    
教育理念具有指导实际的作用。先进教育理念的先进性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能够引导人们将精力与智慧用在正确的方向上,能够选择并创造出先进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将困难当作锻炼的机会,将胜利当做走向成功的阶梯,从而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益,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6、新世纪教育教学先进理念
    
对于教师来说,关于教育教学具体问题方面的微观教育理念,其指导意义更直接。研究并明确这些微观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⑴关于目的与志向方面的理念: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教;②为壮大学生的生命而教;③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④为师生的幸福成功而教等。
   
 关于教育的本质特征方面的理念:①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和成长的过程;②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帮助者;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的“客户”,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④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材教参都是为教师服务的;③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进步、幸福成长的过程等。
    
⑶关于教学方面的理念:①素质是不可传授的;②素质只有在经常性操练活动和感受中才能慢慢形成;③提高教学过程的科学技术含量;④少讲多学;⑤开发运用学生的多种智能;⑥学会走在学生的后面等。
    
⑷关于教育评价方面的理念:①为发展而评价;②经常化多元化素质评价;③全过程评价;④以学评教;⑤以评促教,以评促学;⑥积极评价等。
   
三、探索与实践----教育家就在校长中间

(一)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

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是校长对办学最高境界的追求。办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校长的教育行为,指导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学校的品牌形象。可见,校长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

在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学校,校长应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是每个校长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不是落后自满,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反映一所学校几年、几十年的文化积淀,是在原有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深层次发展,是办学理念的校本化。因此,校长要对学校的历史进行分析和反思,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与时代同步的眼光去反省学校的过去、审视学校的现状、憧憬学校的未来,确立具有现代特征的校本化的办学理念。

    校长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不是好高骛远的目标,要立足于学校实际,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资源、社区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关注生命为宗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发展和提高师生生命质量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校长的办学理念不是追时髦的,而是一种具体的、实在的、富有学校个性的理念。

    校长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学校师生的共同追求,是一种认同并付诸行动的信念。这就是说,校长的办学理念一旦形成,就要被学校的教师所接受、所理解、所认同。校长要把它作为指导学校工作的核心,贯彻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的行动。

    校长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专业素养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校长也不例外。只有提高校长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品位,这是无可争议的。校长的专业理念是校长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它包含校长的学校管理观、教育观、学生现和教学活动现象等,它决定着校长办学活动的目标、过程及方法,决定着校长为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所从事的具体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校长在走向专业化过程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有现代的办学理念,使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现时代精神。

    校长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是校长从事学校管理的价值观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取决于校长的办学价值取向和校长个人的人生追求。因为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追求,越是超越于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时,那么这个人的理想、信念就越崇高。作为校长,只有把个人融入到学校中,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把学校当作为生命奠基的场所,把学校教育作为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并为之努力,不懈追求,校长才能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换言之,校长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并决定着校长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也影响并决定着校长的办学理念。

(二)重新审视我们的校长负责制

1、现行校长负责制的实践特点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后,我州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这为解决当时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弊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呈现出了自身的一些突出特点。
   
⑴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有效行政的领导制度。校长负责制作为行政首长领导责任制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能够较充分地体现基层学校在管理运作中的某些优势,尤其是组织权力、个人责任与管理制度的效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这特别反映在解决我国过去多少年来难以消除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职责不清的管理弊端方面。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根本的一点是还行政权力和责任于学校行政负责人,使校长拥有较大的权势,能体现立竿见影的管理效率。

⑵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精英治校的领导制度。随着校长负责制的实施,一批真正有才华、有胆识、懂教育、懂管理的领导人材逐步得到选拔任用。体制的改革为他们在较大程度上解除了思想顾虑,排除了干扰;上级教育行政机关对一批优秀校长的放权与授权行为使他们能够当家作主,自主办学,保证了他们能够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充分实现自己的办学思想与主张,提高了办学水平,办出了学校特色。
   
⑶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有利于学校厉行改革的领导制度。校长负责制使一批校长能够依法用权,借国家各项事业改革的东风,针对校内的干部使用、工作考核、员工聘任、教学改革、科研管理、教师激励、行政运作、制度建设、勤工俭学等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某些改革。尤其当一些教职工因受传统管理方式与观念的影响对改革有抵触情绪,或者不能理解,不能预期改革效果而犹豫彷徨的时候,校长可以毫不犹豫地依法施展行政权威,运用奖惩手段,发号施令,保证改革计划的贯彻执行。
    
⑷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可以实现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制度。校长负责制本质上是一种个人负责制,校长对诸种管理要素拥有决定权与支配权,可以把某些一时具有消极限制作用的决策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简化到最低程度;允许政出一门、策出一人,有利于对组织实施准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的管理,推动组织工作的高度统一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对克服组织的内讧、内耗和松散混沌状态,把员工群体培养训练成为一支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纪律严明、作风硬朗的工作队伍较为有效。
   
⑸ 校长负责制是一种民主化的个人负责制。我州中小学实施的校长负责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长制,而是相对开放的、具有现代特征的一长制。学校党支部与教职工代表会议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监督和参与活动对行政领导工作有一定的制约作用。这也促使一批思想水平较高的校长积极建设党政联系会议制度与教代会的参与管理制度,推行校务公开、民主议政、充分授权等管理方式,将协商、指导和服务行为纳入领导行为结构。这对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集思广义,培养员工参与管理的素质都有很大帮助,也体现了校长负责制的现代风格。
    2
、校长负责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不适应性。
   
⑴学校是知识的园地、育人的摇篮,但相当一些学校却呈现出较明显的行政组织特征。现代学校本应当是一个知识性、科学性、研究性和民主合作性水平很高的教育机构,应当有着浓厚的民主气息和学术氛围;但由于长期受传统行政体制和教育管理集权模式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象是一种机械的教育行政传动装置,形成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惯性。校长有意无意把自己当作上级部门的业务秘书,上级不说的不想也想不到,上级不提的不做也做不到。这种被动执行式的工作方式也转化到学校内部,导致学校教职员工同样把自己的工作大脑交给校长,在工作中或多或少采取雇佣行为,按部就班地简单重复学校下达的教学工作。由此导致学校工作缺乏活力,缺乏首创精神,缺乏新意,缺乏特色,缺乏现代思想境界,也缺乏群众性。学校领导制度本应在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面发挥根本作用,但现在却主要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安排的外部培训。校长负责制被引向一种狭隘的行政灌输与行政传令制,极大地限制了广大教职工在办学中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影响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⑵学校是典型的教育科研与实验基地,但不少学校却表现出较明显的经验型组织特征。经验型组织的管理策略和业务方法的科学含量很低,在组织运作方面不自觉地轻视理论的指导,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有意无意仅以职业经验为财富,以经验论资格,凭经验当能手。职业经验的多少也成为评价与选拔干部的主要标准;组织成员之间隐约有一种理论无用论的思想,习惯于恪守已能驾轻就熟的常规方式,视学习理论和科研探索为辛苦烦恼之事且似无必要。当然,经验也是重要的。经验包含着人们由过去事件形成的认知线路、决策途径,以及对影响因素和事物变化方式的了解和记忆。但是,经验主要说明的是过去,而且呈现着直观性、表面性、非连续性、零散性和个别性特点。在学校教育中,仅靠经验是不能有效适应未来的事件和要求的。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或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求学校应首先成为“学习型组织”,校长应成为学者型的校长,教师应成为研究开拓型的教师。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并不在于等待或争取上级安排的培训指标,也不在于去发现几个素质优秀的校长,而在于学校领导制度的改善。“制度造人”,只有好的领导制度才能造就出整整一代好的校长和教师,这是一个铁的规律。把希望寄托于几个自然“冒尖”的校长而不是对领导制度的改善,这只能是舍本求末。
   
⑶学校聚集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不少学校的教师群体是缺乏凝聚力和团结进取意识的松散群体。教师是未来一代人灵魂的铸造者、素质的模塑者,在整体上应该有着优秀的思想,良好的心理状态,团结合作的意识,共同奋进的事业心,在工作上能形成一种团队精神。但是,学校较为浓厚的行政化管理行为使员工群体缺乏聚合力。在一定区域的调查当中我们发现,学校里上下级之间、教职工之间心理距离较大,意见较多,貌合神离,在协调工作关系方面满足于一种“凑合”。在工作中,校长思考校长的,教师干教师的,上下级之间在工作研究和决策上不能形成合作关系,只有指令与听从、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产生了较明显的小生产者的行为特点。学校办得好不好,教师认为那是领导人的事,靠的是几个领导的聪明才智。尽管学校领导也宣传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但从其领导行为来看,教师们并不会产生热情与积极性。学校要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学习、探索、创新能力的劳动者,培养善于将知识转化为技术以及传播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仅靠校长的有待转化为行政指令的个人设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参与管理的方式积聚学校全员性的团队智慧。

⑷学校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学校管理的民主性质,但不少学校对管理方式的选择仍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兴趣和觉悟。学校培养的是未来一代具有现代科学与民主素质的公民,这一培养方向决定了教师务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现代民主教育思想和方法。而这一要求又决定了学校领导人在民主管理实践方面应起到引导、表率和促进作用。学校管理的民主性成为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民主性和达到培养目标的民主标准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学校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形成团队精神,根本的一条是要通过民主管理使教职工能真正产生主人翁的感受,享有“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力,实实在在地进入管理主体的行列。但从目前有的学校管理来看,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还处在比较狭隘的状态。特别是许多学校的党支部不知道应该采用何种形式来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与“监督保证”作用,学校的一切校长说了算。学校党支部的功能在萎缩,接近于成了“政治学习领导小组”。学校内部管理结构缺少领导协商制度,缺少授权与分权行为,也缺少校务公开的行政制度。学校教职工代表会议要么不建立,要么形同虚设,成为一个空招牌。教职工只有被动执行领导指示的义务,教职工的行为可以为“被动态”所定格。
    
⑸素质教育是一项需要全员献计献策、全员参与行动的系统工程,但有的学校的校长仍习惯于以个人行政指令来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是一项全员、全社会参与的教育活动,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教育行政干部、社区各组织负责人、社区公民一直到学校校长、教师、员工、学生、家长等,都应该是当地学校教育工作的发言人,都应该被有效地调动起来,在一定的制度和组织形式的协调下,参与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由此也尝试形成学校教育管理主权在“民”的局面,这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有特别功效的。但就目前来看,人们大多有这种意识而缺少这种实践。不少教育行政官员和学校校长不自觉地仍把实践素质教育的决策活动圈在少数人行为的范围内。社区组织和成员有什么意见,教师有什么考虑,学生有什么想法,家长有什么反映,都得不到如实的关心和重视。一些学校领导人有意无意、轻松自如地满足自己“当家作主”的本能;或仅仅对素质教育宣传鼓动一番,摆一个姿态,而实际上没有计划也没有措施;或者仅从某一个方面做一尝试,算是响应了政府号召。面对实施素质教育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他们不会通过运用民主参与方式来集思广义、群策群力。还是按照传统的行政习惯,等上级指示,等上级提供条件,把一个神圣的事业搁置在让全体师生员工都“被动服从”的格局内。
     3
、校长负责制的三种基本样式。

根据我州课程改革推进的实际情况,不同起点的学校可以选择适合本校需要的校长负责制样式。

第一种:有限开放的校长负责制。

⑴校长充分拥有学校人事、财经、校产等方面的支配权,拥有工作决策权和组织指挥权,由此确保他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绝对权威,达到决策迅速、政令畅通、指挥统一、组织行为规范化的效果。
   
⑵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繁重的改革任务,校长能够依借不可违抗的权势推行改革;同时辅之以某些柔性方法,通过解释、宣传和交谈,消除教职工的一些疑虑,唤起他们的良知与觉悟,从而顺应改革,积极参与改革。
   
⑶在保证校长责、权统一与工作决断权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下属,进行有限授权或充分授权,以调动下属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⑷推行校务公开的管理方式,建立必要的校务通报制度、学校工作建议制度、干群思想沟通制度、党政干部之间的工作协商制度以及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的民主监督制度等等。
    
第二种:委员会系统参与的校长负责制。

这种制度丝毫不改变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的地位,不削弱校长作为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必须拥有的权力与责任;实行这种领导制度,校长可以专权但并不专权,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但并不一个人说了算。校长的视角是要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尽可能调动教职工群体的参与意识,激发教职工群体的参与管理热情,发挥教职工集体的聪明才智,使每一项常规的和非常规的决策都能反映学校大多数人的意志,而不是限于少数人或领导者个人的想法,要使每一个员工都发挥出一定的管理能量。因此,管理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为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并恰当地予以制度化。而这个条件,就是建立和完善各种与参与管理相关的委员会,赋予这些委员会参与管理的若干权利与责任,校长在其中给予协调和引导,让它们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充分发挥作用。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委员会的主要类型有:
   
⑴学校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应当有学校行政领导人、党、团、队、工会负责人以及若干骨干教师参加,由校长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讨研究学校的各项工作,成为学校的决策机构。
   
⑵学校党支部委员会。为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可以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党组织对学校工作实施审议监督的权力和具体方式,同时检查评价教工党员在做群众思想工作和起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的表现。
   
⑶教职工代表大会与教师委员会。教代会是体现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教职工在学校“参政议政”的一个基本途径。需要确保教代会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议、审议、批评、监督及评价的权利。为了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教代会的参与管理职能,在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可以在教代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属于常设性机构的教师委员会。其作用是:以一周、半个月或一个月为期,定时对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意见进行采访了解,明确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向学校领导人作出反映,沟通信息;定期向学校领导人咨询教职工关心的一些学校管理工作的情况,协助上情下达;定期考察和评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了解学校有关部门落实教代会决议的情况,及时反馈;代表教职工有针对性地研究学校的一些改革与发展战略,形成意见,向学校领导人提出建议等等。
   
⑷家长委员会。家长是推动和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角色或重要力量。学校需要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管理的基本权利,需要落实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方式。从教育的开放性来看,家长毫无疑问地对学校教育工作应当拥有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对学校教学计划、教改方案、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法选择、硬件配备、环境改造、德育管理等方面都应有必要的了解和意见。学校应主动设法解决一些家长对学校工作不闻不问或视而不说、敢怒不敢言的问题。
   
⑸学生自治会。学生会不应当单纯由学校方面任命,成为学校的“官方机构”,单纯地成为学校管理学生的一个工具;学生会应当在学校有关人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在学生当中取得广泛的代表性,成为参与学校管理和实行自我管理的群众性机构。学生会能够在学校真正发挥监督、评议和建议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都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未来社会的发展看,把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权利仅作为一种口头标榜,是一种不能令人饶恕的错误。
   
第三种:委员会制约的校长负责制。

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综合型领导模式,综合了行政首长负责制与委员会制的基本特征。这种学校领导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⑴学校最高层次的委员会组织是学校管理委员会或学校理事会,它属于学校的正式决策机构。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有学校行政领导人、党政工团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各社区组织代表等,当地教育行政官员也可参加。学校在工作计划、改革事项、发展规划、人事工作、校办经济、硬件配置等方面的决策,均要由委员会中多数成员表决通过方可形成。学校已初步实行群体决策制度。
   
⑵校长作为委员会成员之一,在决策问题上拥有一票否决权。由于校长是学校决策的执行人,承担着实施决策是否得力、有否成效的直接责任,同时实施决策的结果也与他的基本利益直接挂钩;因此,当校长对委员会中多数人的决策意见经反复斟酌后仍持否定态度时,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推动全体委员会成员对决策问题再进一步讨论协商。
   
⑶委员会成员是高素质人员。采用受委员会制约的校长负责制,其背景条件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它要求国家对政治体制已有大幅度的改革,社会成员的素质已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进入了学校决策机构的人员,其思想觉悟和决策能力都应达到较高的水平。虽然委员会中能成为多数派的成员与校长同时拥有学校工作的决断权,但他们都能毫无例外地献出一片公心,坚持真理与原则而不包藏私心,真诚协商而不妥协,从而保证决策的公允和顺利执行。
   
⑷校长行政不受干预。一旦把委员会通过的决策交付给校长实施,校长就有权选择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而不得受到干扰。只要校长确定的决策实施方案是合理合法的,委员会其他成员就不得随意干扰校长的组织指挥工作,须保证校长能够自主地、得心应手地落实决策。
   
⑸相对于学校管理委员会或者学校理事会,其他的参与管理组织如:教代会或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学生自治会,则应通过已经制度化的渠道,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咨询、建议、审议、评价和监督。
     
第四种:委员会控权的校长责任制

这是一种指向未来的、高度人本化的学校领导制度。这种领导制度实质上已经是一种委员会制。委员会控权的校长责任制有以下几个要点:
   
⑴学校工作决策权完全属于学校管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校长作为其成员之一,仅仅只有一票的权力。决策是在全体委员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委员会成员的构成与前一种体制分析中提到的相同。
   
⑵委员会对校长人选具有决定权。校长在委员会成员投票的基础上产生,拥有具体的行政负责权,在行政领导工作方面对委员会负责。
   
⑶委员会控权还有一种十分绝对的形式,那就是学校工作决策的形成,是以学校管理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学生自治会、家长委员会这每一个委员会多数成员的投票通过为决定条件。其中一个委员会的投票若没有达到半数或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学校的一项决策就不能被通过。   

⑷以委员会控权的方式进行学校工作的决策,成本较大;但它对学校教职员工民主行为习惯的养成、管理主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工作热情和首创精神的激发,都是很有价值的。
   
(三)精心编制校本化的
现代学校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特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1、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敦促并保障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允许有差异地发展(最优发展)

    ⑴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无论是设计还是修订、执行现代学校制度,都应当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有两点:一是要形成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的现代学校文化;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环节、课程、教学、教法等核心环节方面,形成与现代学校制度相符合的教育教学制度,通过现代教育教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位和能力,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实际上包含了现代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管理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评价观等。

    ⑵敦促并保障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允许有差异地发展(最优发展)

    ⑶引导校长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领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课程的领导者。现代学校制度应能引导校长、教师和学生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课程管理、课堂教学和学习环节上。引导校长、教师和学生关注教学,尊重科学,认真研究教和学,提高校长的教学管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能力。在现代学校,要特别注重研究“学生的学”,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促进学生的充分、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⑷引导学校持续地提高学校效能。

    2、大力促进校长和教职工的专业化发展,有力地推动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3、有力地推动现代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传统型学校”向“学习型学校”发展。

    现代学校制度能够从制度层面有力地推动学校形成独特的现代学校文化,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推动“传统型学校”愈来愈接近于建成“学习型学校”。

    4、推动和保障学校形成清晰的学校产权。学校资产指的是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学校资产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学校产权是学校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至少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      

    5、保障学校依法自主、民主管理,形成校本管理的机制和民主治校的制度基础。

    ⑴使学校成为独立法人并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立了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就等于确立了学校的“三性”:人格独立性、财产独立性、债责独立性。使学校成为独立法人,有三层含义:①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②学校应当在取得法人资格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学校法人制度;③通过政府转变政府职能、修改和制定有关法律、建立现代学校法人制度,使政府行政职能与学校教育职能基本分离,国家行政权利与学校法人权利基本分离,举办者产权与学校日常经营权基本分离,由此构成新型的政、校关系。现代学校制度应能把学校的“三性”、独立法人地位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⑵推动教育行政机关把应当下放给学校的权力下放给学校,构成新型的政、校关系。通过制度建设来构成新型的政、校关系,决不是要把政府(包括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与学校简单地分开,决不是要减轻政府应承担的对基础教育的责任特别是经费方面的责任,反而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进一步明确对政府的问责制度。通过现代学校制度来构成新型的政、校关系,是要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程度、方式和内容,要把政府对学校的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转变为宏观指导性调控管理,由宏观、中观、微观都有的管理删减为一般只进行宏观管理。

    ⑶推动学校形成校本管理的机制。所谓校本管理的机制,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教育行政机关应当把学校的日常管理权下放,交还给学校;学校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运行、学校决策的制定、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师的培训、教职员工的管理、学校文化的塑造,都要从学校所具备的条件、从学校特有的文化特点、从学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从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需要等因素出发,突出本校特色,逐渐建立起具有本校的浓厚文化特质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⑷为教育管理行家负责学校日常管理提供系统的制度保障。

    现代学校制度能够确保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管理行家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并为行家治校提供制度保障。我们认为,聘请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基础教育方面的教育管理行家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相对好一些。我们特别强调,作为一所现代学校的校长,应具备比普通学校校长更高的条件。

⑸保障教职工依法、有效地参与学校的管理。民主治校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基本内容,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①广泛地开展宣传工作,使民主精神、民主思想深入人心;②建立民主治校的各项制度;③校内多个部门、多个组织相互制衡。   

⑹保障社区中的各种组织及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社区中的组织和自然人参与学校的管理,决不是“花瓶”、“点缀”、做样子、可有可无,而应当是有效地参与。在这里,必须强调“有效”二字。要能够有力地推动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甚至能够影响学校校长的任免。这就向社区中的组织、学生家长及学校的管理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6、具体,明确地规范政府应承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责任特别是经济责任,构建起针对政府的完善的、可操作的问责机制和其“不作为”的追究机制。

    7、能够逐步地、有序地允许家长、学生自主择校。

    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无条件地允许家长和学生自主择校,但在逐渐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以后,同一学段的教育服务的提供方有多所学校,教育服务的供给远远大于教育服务的需求,这时,就要逐步地、有序地允许家长和学生自主择校。家长和学生对教育不仅仅有知情权、参与权,也应当有选择权。我们要通过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来确认并保护家长和学生的上述权利。

    8、引导学校积极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9、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主要途径。

     ⑴通过改善教学环节,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提高学校效能,来逐步建设课程、教学环节的现代学校制度。

     ⑵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或人力资源开发,逐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⑶通过公共教育经费拨款标准、途径或方式的改革和对政府的问责、追究制度的建立,逐步推动现代学校拨款制度、日常财务制度的建设。

    ⑷通过学校法人资格的确认、完善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完善,逐步建设现代学校法人制度。

    ⑸通过发动学校教职工积极、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或通过发动社区中的组织、学生家长、选民积极、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在此过程中,逐步设计出具有现代学校制度某些特征的各种制度。

⑹通过学校整体形象设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整体推动“学习型学校”建设,逐步建设相关的制度。

(四)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学校文化不同于过去所理解的校园文化,过去所谓的校园文化,通常是指学校中以学生的业余生活活动为主要内容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定义失之狭隘,很难解释学校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则是指学校中的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重建具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

    ⑴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改革的命脉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变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本身也具有整体性、复杂性。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整体论的视野,必须谋求改革过程中学校、组织、个体三个层面以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而整合的有效机制是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中,学校文化起着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重要的整合作用,抓住学校文化建设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只有站在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才能驾驭学校改革的复杂性。   

⑵学校文化建设是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

    课程本身即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它是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观、知识观、学生观等而作出的价值选择,并集中体现为特定的课程取向。因此,新课程的有效运作必须谋求学校本土文化的认同。过去我们在改革中对学校文化认识不足,虽然也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然而在集权化的管理体制和保守的教育观念的制约下,教师自身却严重缺乏民主意识,结果使教学改革走人形式化的误区。可见,文化差异是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学校只有积极建设新文化才能为新课程实施保驾护航。

    ⑶学校文化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传统课程一直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言人,忽视地方、学校、民族、宗教等的文化差异,近年来,随着西方批判教育理论的崛起以及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人们对“主流中心课程”提出了诸多责难。在此背景下,当代课程改革力图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积极谋求课程对于地方、学校的适应性。特别是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施,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日益凸显。而如何充分挖掘学校以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这将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2、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学校文化是一个复合性的整体结构,根据层次性原理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面:学校观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环境文化。

    ⑴学校观念文化建设

    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价值观念。关于课程改革中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从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这些固然是学校观念文化的应有之义,但笔者认为,从整体论的视野出发,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我们尤其应认识到新课程与新学校的生命本质。传统的课程开发深受工具理性的支配,并表现出明显的“工学模式”,这种课程理念与课程体系使人的心灵成长与生命提升的价值也被彻底泯灭。针对“工学模式”的弊端,当代课程探究开始摆脱实证主义的支配,转向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等多元视角,其焦点则由传统的“效率”“控制”转向理解、对话以及生命意义的生成。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反映了这一国际趋势,它力图突破工具模式的束缚,使课程由传统的工具形态走向当代的生命形态。与此相应,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学校的生命本质。过去,我们在观念上将学校视为静态的教育机构,加之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影响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冲击,学校普遍缺乏个性,特色难以彰显,活力难以焕发,学校的生命力受到了极大的压抑。学校生命活力的焕发既是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作为生命体,学校的生命源泉在于学校与儿童、社会和生活的有机联系。学校本身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了人的价值与意义、情感与体验、交往与实践,体现着人的生命的律动。然而在功利化的浪潮下,现代学校倾心于知识、分数,有的学校日益脱离了与儿童、社会和生活的有机联系,最终走向自我封闭,并异化为死的世界,窒息了生命的气息。开掘学校的生命源泉,必须使学校不断地超越各种自我封闭,积极地融入到师生所共在的生活世界之中。  

 学校最根本的生命意义在于学校全体成员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生命境界的提升。克服教育的“非人性化”,从根本上讲,需要我们重建一种关心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学校文化,通过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使学校焕发出生命活力。

    ⑵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指渗透于学校的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现代学校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日趋制度化,制度化教育的出现一方面推动了教育的社会化,但另一方面却导致了教育自身的异化。   

我国学校的制度体系既带有明显的西方制度化教育的痕迹,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其特征及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追求效率。工业化强调“功能理性”,即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工业化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制度中,学校蜕变为“工厂”,学生简化为可以任意塑造的原材料,“过程”的意义与价值被“结果”所掩盖。伴随教育过程的表面化,教育的精髓——培育生命——被放逐于学校制度之外。第二,强调服从。制度化教育以组织的科层制为核心,科层制对每个人的权力义务都有细致而明确的规定,不允许科层个人随意扩大行动的阈值并表现出所谓的“能动从过程,个人在科层体制中已经被彻底地物化与原子化了。在制度化教育中,个体生命的能动性、丰富性、潜在性被禁锢在命令——服从的枷锁之中。而建立于血缘关系与宗法制度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又以明显的权威取向与家族取向强化了这一特点。第三,注重统一。在制度化教育中,制度而非人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学校中盛行着的是繁琐、刻板、划一的规章制度,从一般的学校常规到课堂中的提问、寝室中的就寝等等,事无巨细,均在制度的严密监控之下。人陷入了由制度之网构筑的“铁笼”之中,人由制度的创造者沦落为制度的奴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被边缘化。我国学校制度的划一性还受到传统文化中强调整体思维,关注“一”而排斥“多”的致思倾向的影响。

    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制度文化,关键是要使学校由“藩篱”变成“家园”。家是生命的寓所,只有在家的环境中,生命才得以放飞。“回家”的路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在制度建设中重塑人的尊严与生命的可贵,必须以生命生成的观点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具体而言,我们必须建设制度文化的三种取向。第一,以“人”为本。传统的管理理论基于对人性的悲观假设,认为人生来就好逸恶劳、自我中心,因此在管理中盛行事本主义的态度,强调对人的严格监督、控制与惩罚,这种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学校制度建设中仍带有明显的痕迹。新课程则对人持乐观的态度,并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学校制度建设的基点应该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第二,重视研究。传统社会是一种静态社会,这种背景下的学校制度重维持、重控制而忽略创新。未来社会则是急剧变革的社会,学校在内部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必须加强学习、注重研究、积极创新。为此,学校要改变过去只重教不重研的倾向,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和完善教研制度等,使学校现有的维持型、控制型制度体系转变为学习型、研究型制度体系,真正实现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第三,以“校”为本。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学校制度是僵化的、外控式的,学校是受动的客体,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工具。在这种制度之下,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运用,学校的生命活力也难以得到充分释放。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的制度建设增强“校本”意识,即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学校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制度建设应该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核心,通过重组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⑶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在校园建筑、学校标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与教育理念。对学校环境建设的意义,过去我们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发达地区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学校硬件建设纷纷拆旧换新,人们在。强调“气派”“现代”的同时忽略了学校环境中暗含着的教育理念及其巨大的教育意义。结果学校虽然“现代”了,但隐含于环境中的教育思想却十分保守,不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最终只能是一种摆设,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事实上,学校环境是一种潜在课程,任何环境的设计都会暗含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而成为某种教育思想在显性层面的延续,只不过这种思想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未意识到的,可能是正用、也可能是误用。因此,学校环境的创设必须上升到教育思想转变的高度加以审视。例如学校建筑,有研究指出,我国现行的学校建筑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建筑风格倾向于严肃简朴实用,缺乏适当的装饰和美化;第二,建筑内部设计和安排不对称,教师领土范围过大,几乎占整个教室实际使用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所提供的隐蔽信息是教师中心、知识授受;第三,教室的安排酷似工厂,学生要按照某种标准如年龄、性别、桌椅等来使用不同的教室,学生缺乏活动的自主权,等等。”由此可见,这种建筑设计所体现的是一种保守的教育思想,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果教师想维护自身权威,教室安排就应引导学生静坐,减少学生之间的互动;但如果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交往却又缺乏相应的教室布局的改变,就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导致教学中的混乱与低效。适应新课程的学校环境文化必须赋予学校环境生命性,必须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自觉地、系统地设计学校环境的方方面面,从而增强环境的育人性。例如,教室座位的安排,现行的设计多为秧田式布局,这种布局严重限制了学生之间的互动,造成学生的被动学习,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倡导座位排列的多样性,例如马蹄型、圆型等。

3、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现行的学校文化,一方面突出了时代特征,基本上体现了育人价值取向,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学校的文化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文化沙漠化,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组织缺乏凝聚力,内部死气沉沉。第二,文化保守化,学校文化中的教育思想陈旧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第三,文化表面化,只顾及学校形象等表层的设计,而忽略深层底蕴的厚积。第四,文化理想化,脱离学校实际,盲目从众,目标定位过大过空。可见,现有的学校文化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学校文化必须重建。概括讲有如下策略。

    第一,分析学校现状,确定发展路向。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与众不同的内外环境,因此,学校文化应该体现这种独特的个性,有个性、有差异,才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因此,在重建学校文化之前,必须研究学校的传统与现状,将学校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的框架之中。   

    第二,反复筛选提炼,树立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因此树立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教育理念的树立必须从价值观层面对各种文化进行整合。首先,要兼顾学校传统与时代精神,使学校文化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时代气息。其次,要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对当代中国教育仍有深远影响,如权威化、家族化、功名化等价值取向在当代教育实践中仍有明显的体现,而且成为制约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反思。第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大众文化,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学校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校外文化的冲击,例如,外国文化中的后现代思潮、大众文化中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加强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是当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三,学校全员参与,强化师生认同。先进的学校文化不是实然状态,而是应然状态,因此学校文化的建设必须依靠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转变校长角色,过去在集权化管理体制下,学校的自主权薄弱,校长被视为一般的事务型管理者,主要从事上传下达以及维持学校的教育秩序,这也是长期以来学校缺乏特色的重要原因。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必须由事务型管理者转变为改革型、文化型领导者,校长的重要作用应该是规划学校发展目标和塑造学校新型文化。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引导教师积极地反思并变革学校的制度规范以及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使学校文化得以整合。

第四,把握时代命脉,不断丰富发展。变革性是当代社会的根本特点,因此学校文化不是封闭的静态体系,学校文化的重建应该是开放的过程,应该自觉地在时代大潮中丰富、发展和完善。

()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践行教研重心下移、教研阵地前移的教研工作新理念,建立健全具有我州特色的研训一体的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深度推进,推动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和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2、基本要求

⑴总体要求:

校本(联片)教研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教学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或学校联片为研究团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教学研究活动。建立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校本(联片)教研的基本点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实施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深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⑵具体要求:

①校长是以校为本教研工作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成为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的强有力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校长要主动参与校本(联片)教学研究,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参与校本(联片)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校文化。要加大对校本(联片)教研经费的投入,保证校本(联片)教研制度的有效实施。

②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工作制度的主阵地。要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建立相应的指导、管理小组,负责校内外人员(专业支持)的组织协调和计划制定、过程落实、实施检查等各项工作,整合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的教学研究力量,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制度提供有力支持。

③教师是实施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的主体。教师要勤于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养成不断自我反思、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习惯;关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撰写教学札记或教学后记,提升教学经验。教师应在研究的状态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作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校本(联片)教研的专业引领力量是教师的专业智慧。学校要将全体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而为专业引领力量,形成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良好机制。

个人反思是开展校本(联片)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教师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思考对象,展开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的审视和分析,按教学的进程开展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同伴互助就是以教研组或学科联片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之间的专业对话。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开放自己,加强同伴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建构教师健康的职业生活方式和先进的学校文化。教研组或学科联片的互助合作是校本(联片)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在校本(联片)教研中,提倡在同伴互助里有不同声音,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在一次活动中有不同做法,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

专业引领就是校本(联片)教研不完全局限于校内或片内,校外或片外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联片)教研不可或缺的因素。专业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理论工作者。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联片)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促进学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形成本校的“优势专家群体”。

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联片)教研活动。要立足实际,打破时空限制,采取即时与定时结合,鼓励教师间及时交流研讨,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倡导合作研究、个人反思及叙述研究和撰写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

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联片)教研的导向机制。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建立促进校本(联片)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管理制度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要引导教师学习最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定期邀请校外教育机构、教科研所、本地或外地的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结合学校和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研究课题;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某一典型案例或教学细节,用新课程的理念和观点进行剖析,使教研不再是简单的备课,成为教研活动的新亮点。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以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校教科室要切实加强对本校各种课题的过程管理,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校本培训与校本(联片)教研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结合本校的实际,组织全体教师科学地使用及时地享用好《恩施州校本培训资源库》。

建立随堂优质课评定制度。在校本(联片)教研活动中,应对研讨课进行优质课等级评定并颁发相应级别的《随堂优质课成果证书》。评委由下述人员组成:首席评委由州教科所或县市教研室教研员担任,评委由校长、教学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学生班长、学习委员和学生科代表组成。

建立教研激励机制。教师参加校本(联片)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

建立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课程建设档案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等,确保校本(联片)教研制度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

4、组织形式:

一级———校长、部主任、教科室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联片)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联片)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联片)教研。

带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参与校本(联片)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联片)教研,校长每月要坚持深入课堂,部主任每月要听10 节课,教科室主任每月要听课 20 节课,并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校本(联片)教研活动。 

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⑷发动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⑸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部教研工作情况。

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联片)教研机制。

二级——教研组(长)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校本(联片)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教科室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校本(联片)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并严格执行。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真正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引领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

组织好每两周1 次的校本(联片)教学研究活动和日常教研活动。前者的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后者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每两周1 次的校本(联片)教学研究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写出总结材料,形成校本(联片)教研专题案例。

校本教研课题应主要来自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般来说是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关和与教师的教学实际有关。那些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出来的,与自身学校实际关系不大的问题不能称之为校本课题。因此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坚持每月 2 次听新教师课。    

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每学期要向学校和有关学会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⑼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研室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级——备课组(长)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要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 , 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和教法,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共同研究: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⑶作业或练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组织指导教师听课、轮听课、观摩课等活动。

做好学科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四级——教师校本(联片)教研工作制度

 校本(联片)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联片)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校本(联片)教研的研究重点。

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积极参加观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写 2 个教学反思,每月至少听 5 节课。

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写一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⑹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5、业务指导

州县教研部门要做好州县校本(联片)教研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并指导、督促和参与学校的校本(联片)教学研究,引导学校逐步建立完善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制度。

⑴教研员要变自上而下的鉴定式、检查式工作方式为与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式工作方式,尊重教师的劳动,虚心向教师学习,努力与教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⑵教研员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高度关注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制度的建设,采取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教研形式,经常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观课(观察)、评课(总结)等,为校本(联片)教研中的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⑶要充分利用各级教研机构、网上教研中心资源优势,建立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以校为本教研资源中心要为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供和推荐学习资料,及时传递课改信息。以校为本教研服务指导中心的学科教研员要定点挂钩教研片、联系学校,到学校参与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不定期地到学校了解和指导基层学校开展校本(联片)教研活动,帮助学校聘请专家、联系外出学习等。

⑷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的活动,促进校本(联片)教研的快速发展。

6、一次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操作要领

⑴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研讨主题自下而上产生。在活动之前一周,学科教研组要组织本组全体教师反思前一阶段的教学,找出课程实施中的困惑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讨论形成本次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研讨主题,并将大家认定的研讨主题告知全体教师,让所有教师都围绕这个主题做充分的理论准备、经验准备、教学准备和资料准备。

⑵要围绕主题准备一篇主题发言。主题发言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对研讨主题进行具体阐释:①为什么要确定这个研讨主题?确定这个主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这个研讨主题由教学中的哪些困惑或问题整合而成?②这个研讨主题目前在教学中有哪样一些表现?对教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③解决这个主题要采取哪些措施?突破口在哪里?

⑶要围绕主题组织1~3节研讨课。执教者除了写出教案外,还要按要求写出说课的说课稿。说课稿的内容包括说教学理念、说课标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情学情、说教学程序、说教学反思几个方面。

⑷引领全体观课教师围绕研讨主题观课。观课要点:①本次课是如何实践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的;②本次课的教学践行了哪些新的课程理念;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④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是用教材教还是在教教材;⑤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本次课的教学在传承的基础上有哪些发展和创新;⑥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等。

⑸全体观课教师都应做详细的观课记录。做好观课记录是观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观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做观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观课以观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和思考上;  ②观课记录一般要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③详略得当,对观课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可以简明扼要地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④课后对观课记录要快速进行整理,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或提倡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等,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要求等;⑤围绕观课要点,将自己的观课体会、感受写下来。

⑹全体观课教师都要写出书面评课意见。在评课活动开始以前,所有观课教师都要写出书面评课意见。以避免无准备的评课和评课的随意性。每一位观课教师都要有在评课时发言的思想准备和内容准备。书面评课意见要统一收存建档。

⑺在评课之前首先由主题发言人作主题发言。主题发言要紧扣主题,言简意赅。要为整个说课和评课奠定理论基础。主题发言一要有理论深度,二要有校本特色,三要为说课和评课作出正确导向。

⑻主题发言之后由执教教师说课。执教教师应按说课的六项内容逐一地对自己的课进行解说。对于说课,执教教师一是要认真准备,二是要认真说课。这样做一是对自己的课做出科学解释,帮助观课教师更准确地评课,提高评课的质量。说课观课教师也可以说,更可以在执教教师说课的过程中插说。

⑼主持人用方向性强的语言引领观课教师评课。评课可以是选派代表评课,也可以是所有观课教师逐一评课,还可以是对话式评课插话式评课。

⑽专家对说课和评课进行点评。专家可以是州县教研室的教研人员,也可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可以是州内外教育教学专家。专家点评不是对说课评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说课评课内容的提升。

⑾写出校本(联片)教研活动总结。总结内容包括:①本次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指导思想;②开展本次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③本次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主要任务;④本次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主题确定、主题发言、研讨课、教学资源、工作场地、参与人员等;⑤本次校本(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施过程:确定主题、组织研讨课、课前或课后说课、主题发言、观课教师评课、执教者与观课教师对话、专家点评、主持人总结;⑥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成果;⑦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反思: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⑧对下一次校本教研活动的建议。

⑿写出校本教研活动案例。案例内容包括:①主题陈述;②活动目标;③主要任务;④实施过程;⑤活动反思;⑥专家点评。

四、职业与专业----校长的成功之路

(一)对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再定位   

外控式管理模式,使校长不能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不能真正履行自身角色的职能,形成校本化、个性化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形成校本化的办学特色和学校自身的“生长圈”。校长职业化,最根本的是要求校长确立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把学校管理作为校长的本职专业。

    倡导校长职业化,就是要造就一批推进课程改革的带头人,打造一批专家型、精英型校长,打造一批高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我州教育界的“品牌”,成为一面面旗帜。

    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校长职业化的命题,这对于新时期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培训工作,对于校长自身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究竟怎样认识和把握校长职业化的内涵,如何为校长职业化合理定位,则需要我们以辩证系统观为指导,科学地理论建构。学校教育的专门化和知识化,需要一定数量的管理者。校长正是学校管理关系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今天提出校长职业化的命题,不是对校长职业角色认识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校长角色的再认识和角色再定位。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校长纳入行政干部系列,并赋予相应的行政级别,使得校长角色功能完全政治化,行政性特征日益加强,职业性特征日渐削弱。学校依附于教育行政部门,人、财、物一切由上级行政部门控制,甚至政府包办代替学校的工作。尽管在学校管理体制上规定实施校长负责责制,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不能落到实处。近些年来,国内外提出的校本发展、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等思想对这种外控式发展、外控式管理的反思和批判,正是对校长职业化角色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校本发展、校本管理的基本宏观指导,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主办学。这不仅赋予学校与校长更多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赋予校长更多的责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要求校长在履行自身职责、实现角色期待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实践。校长自主办学,绝不能理解为无约束、无限制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而是要求校长充分认识自己职业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地把握职业角色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来促进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发展。对于广大校长自身来说,有利于他们真正做好自己职内、分内的事情,切实履行职业角色的职能,教学因素的干扰,从而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服务。校长职业化的核心: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校长职业化,最根本的是要求校长确立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把学校管理作为校长的本职专业。校长职业化是校长的专业化,就是校长的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推进校长职业化,就是要努力提高校长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水平,促进校长专业化。

    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专业化的标准?校长职业的概念首先是指角色的校长专业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清醒的办学理念。今天,中小学“全民化”进程加速,社会与学校联系密切,办学自主权加大,学校的办学理念越加重要。校长必须找到适合于本校的清晰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独特的办学模式。

    2、宽容的民主作风。民主作风是民主社会领导人必备的素养,而对民主社会的学校领导人来说,民主素养显得尤其重要。

    3、深切的人文关怀。教育的本质和根本性职能是人格塑造,这要求校长必须有深刻的人文理性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他不仅要教育学生懂得专业知识,尤其要教育学生懂得人文历史知识,具有人文理性和人文关怀,成为一个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人。

    4、公正的做人品格。教师应为人师表,校长应为全校的表率。公正与公平既是校长的美德,也是校长的道德底线。丧失了公正与公平,就失去了做校长的起码任职资格。

    5、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这要求校长必须具有丰富、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好地掌握教育管理知识,具备较高的学校管理技能和经验,能够运用现代学校管理技术。

   6、突出的创新能力。今日的学校正处在一个激荡的变革时代,发展是现代学校的根本性特点,创新则是现代校长的典型特征。一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校长领导学校求生存、求发展的必备的精神品质。校长应当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能力。他不只自己追求变革,而且能够带领全校所有成员热心地参与变革,不断夺取变革的成功。

    7、科学的决策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学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轴心。现代校长的决策力是这样一种能力:他能把学校看成一个整体,掌握学校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同时,还能想象到学校与教育界、社会以及同整个国家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力量之间的关系,并充分注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各种可能性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能力。科学的决策力是校长素质结构中的关键能力。

    8、有效的协调能力。这里的协调能力是指有效的人际协调能力。

9、坚强的意志性格。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发展”,而现代人的典型特征是“进取”。校长应该视竞争为人间正道,团结全校师生,冷静面对变幻的环境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外界,永远不停止在一个水平上。

    10、完善的人格魅力。校长应是师生的楷模。校长不仅应当以完善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领师生。

作为职业化校长,必须具有职业角色意识,强化职业认同,提高职业自律意识。提倡校长职业化,有助于广大校长形成职业气质,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拥有共同的专业思维、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校长职业的传统和职业。行知先生所指出的,校长要做“整个的校长”,不做“命令式校长”。  “整个的校长”,就是校长的一种整体形象和气质。

    校长角色的职业认同,职业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不断领悟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由于校长个体的素质、价值观等的不同,对职业角色模式的领悟和实践都很难达到理想职业角色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校长认真进行职业角色的学习的义务、权力、规范、情感、态度等内化为支配自己行为的角色观念,逐步缩小实际职业角色同期待职业角色的差距,以塑形象,形成整体的职业气质和素养。校长职业化,意味着校长不仅仅扮演学校管理者、组织者的角色,还应当成为学校发展的决策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经营者、学校与社会的协调者、现代学校教育的研究者。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校长管理学校,首先是学校的发展。要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校本化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远景,形成学“生长圈”。校长是师生员工的服务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服务,学校管理就是服务。要确立学生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教师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的思想。学校办学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但是必须讲究成本资金的利用率。从这方面来说,校长应当是学校生计发展的经营者。在现代社会,学校不是“孤岛”,必须走开放式办学道路,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校长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则扮演着沟通者、协调者的角色。学校发展需要以教育支撑,教育科研必须为学校发展服务。学校发展要求校长成为教育科研的带头人,成为研究型的校长。

    职业气质、职业形象,对于校长来说尤为重要。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一方面通过行使行政职权来实施行政领导,另一力过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对学校组织成员施加影响,这就是正式影响力和非正式影响力。校长能量的释放,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地位、权力,而且还取决于他对职业角色的自觉认识和角色扮演的践行程度,取决于他的教育素养和教育人格,取决于他的职业道德素养意义上说,校长职业角色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其非正式影响力比正式影响力的作用更大,影响更深远。  

    (二)现代校长的实践要求

当今校长要“养吾浩然之气”,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对教育事业要赤胆忠心,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干事,努力成为教育事业的改革者和开拓者;要率先垂范,做学校人心的凝聚者和师生学习的效仿者。

1、校长要始终不渝地把贯彻教育方针作为自身的崇高职责。

    教育方针是发展教育事业,办好学校的根本指导思想,关系到办学的宗旨和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履行职责,做好校长的基本准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指出我国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校长既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重温党的教育方针,更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这是我们办教育的根本。贯彻教育方针,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是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校长,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德意志的培养。在教育活动中,把握一切有利时机,选好切入口、突破口,不断激励学生砺志不减,奋斗不懈,成人成才;不断培养学生的人品,立德做人;培养他们宽阔的襟怀,宠辱不惊;培养他们良好的价值取向,遇事能从大小、高处、远处全面辩证考虑。这些是一所好的学校不可缺的重要基础。  

二是要着眼于下一代长远的成长。校长今天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当前的学校管理、教师的待遇和学生的升学率,更应该是我们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风和精神,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踏上社会以后,十年几十年以后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作出何样的贡献。每一所学校都应使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充满信心,充满潜力,充满希望。要把学校办成继承、传播、发展知识的主要阵地,发展人类民主文明社会的摇篮,孕育和发展社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园地,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和民族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培养未来产业大军、科技大才和社会精英的基地,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和支柱,这才是一个教育家应有的胸襟和眼界。

    2、校长应当成为课程改革的推进者和开拓者。

     ⑴注重学校精神的培养。

    学校精神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这种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它附着于领导方式、校风班风、人际关系、教师言行、学校道德准则等校园精神文化之上。同时,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表达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等学校精神的核心内容。

学校精神的培养,首先在于领导团体以身作则的工作方式和高度一致的协调精神。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以身作则,带领广大教师向着学校的集体目标努力。反之,如果领导其身不正,成员就会纷纷模仿追随,从而丧失群众的支持,学校精神便走向泯灭。领导团体的高度协调,齐心协力,则教师会纷纷仿效,形成一股不可小视的精神力量。反之,学校领导勾心斗角、互相拆台,则教师也会瞧不起同行,互相指责;有好处则趋利而行,有坏事则互相推诿,不负责任,这是影响学校精神形成的最大障碍。其次,学校精神要培养一致的价值取向,校长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时时处处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以此作为自身价值的实现。那么,教师自然也就会把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存、发展能力作为己任;学生也将会以自己在这样的学校学习而自豪。

⑵注重人才高地建设

    “人才高地”简单地说,是指高素质的人才群体。学校质量取决于人才建设,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管理好现有人才,培养好现有人才,才能吸引人才投入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实践,在这方面,作为一个优秀的学校校长,应具有宽广的胸怀,要有很大的包容性。校长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比别的教师能干,但好的校长必然是“思贤若渴,汇萃英华,识才爱才,扬人所长”的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要把方方面面的人才,包括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个性和不同特长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发挥出11大于2的效应来。“识才爱才”还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不拘一格专用人才。校长的责任就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有的校长喜欢听话的老师,有个性的老师被认为出风头、难管理,还有的认为本校缺骨干,寄希望于上级能给几个骨干,这是不现实的。连现有的人都用不好,难道指望优秀的教师到你这儿来。至于培养人才,我们提倡校本为主,要舍得花代价,要建立起良好的用人环境,才会吸引更多的凤凰栖落梧桐枝头。这就需要校长要有雅量,有“宰相肚里能撑船”气度,先容百家之言于一校,再熔百家之长于一炉,点燃人才希望的火把照亮在校的每一位员工。

    ⑶注重教育科研实践。

    教育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是学校领导抓教育的一件头等大事。通过教育科研工作来造就大批中小学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校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先决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是提高领导干部和教师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而喻,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如果只是强调教师搞科研教研,而自己不动手,则无法带动教师,提高教科研意识。因此我们主张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科研教研,大兴科研之风,亲自“下水”,带头示范,重点抓好素质教育的实践,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来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人人参与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开发学生爱学、乐学天地的同时,开发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值。带领全体师生,将学习过程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讨——创造”,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的转变,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如果一个校长连自己的课也上不好,在教师学生中的威信自然会下降,剩下的可能具有行政命令去让教师服从了。因此,我们提倡,学校领导干部要注得教科研实践,吸收先进的教改经验,学习先进的教改成果,丰富自身的学术内涵,做一名专家型、学者型的校长。

    ⑷注重教育效益的提高。

    教育效益,指的是教育的社会效益和教育的经济效益,两者的辩证统一。学校的社会效益是长期性的,只有通过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就学校而言,能否优化组合,配置好自身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使之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能否在社会的教育资源市场上争来更多的份额,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就学生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其在校习得的智力资本会部分失去使用价值,并且这种失效率会随知识经济的来临而不断加快,据有关数据表明,一个人一生的知识,在校学习的只占10%,其余90%需在工作实践中获得。因此,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是能否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经济价值在于当社会走向知识经济而学校面临市场经济考验时,是否能把握好市场规律,在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前提下,使这所学校在完成其服务学生主体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回报来促进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学校目前所处的境况,讲究社会效益所占比例大,也是学校应承担的责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把握好时机,发展自己的学校,思路可以开阔些,只要不违反纪律,尝试总是可以的。校长要重视学校的教育效益,才会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校长应成为学校人心的凝聚者和师生学习效仿者。

    校长是“人师之师”,应该发挥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成为学校人心凝聚者和师生学习仿效者,有了凝聚力,学校就有了改革、前进的动力。

⑴以务实的人格凝聚人

    我们应始终注意对任何工作都要坚持实事求是,想实招、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想着学校的办学方向、想着学校的育人目标,想着教师队伍的培养、想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并做到校长带着班子干,领导做给教师看,以凝聚人心。一个领导班子,富有朝气,富有士气,富有锐气,富有人气,富有实干精神,才能在全校树立良好的风气。班子成员国要做到带头遵守制度,带头教改,带头教科研,带头义务奉献。领导干部冲在前,干在前,从而形成一种人格凝聚力,才能成为受师生爱戴的人。

    ⑵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要做好典范,以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师生。首先要有良好的修养,这种修养不光体现在仪表言行,要有些绅士风度,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校长的气质不是靠服饰装点的,而是靠知识来武装的。因此,校长要通过学习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通过教学获得实践知识,进取形成比较完整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指导学校健康地发展,办出一所朝气蓬勃有特色的被社会认可的好学校来。要做廉洁公正的典范。校长要以身作则,克己奉公,不谋私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在前,待遇在后;实干在前,荣誉在后。要管好嘴、管好腿、管好手、管好身,一身正气,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在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教育殿堂里,校长的权威不是来自职位和权力,而是来自教师们公认的公正与无私。教师追求公平、合法的利益无可厚非,然而财力有限,在利益分配上还难以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如评职称、评先进、发奖金等方面问题,容易引起矛盾,往往影响到工作。但是只要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公正无私的,那么他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谅解和拥护。因此,学校领导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让自己的灵魂“闪光”,才能影响教师们去引导每一个学生。

    ⑶以诚挚的情感温暖人

    校长只有将整个学校看成自己的家庭,将师生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才会真正具有爱心。对学生的爱,表现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察知学生的愿望要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思想上的问题。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关怀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发展。校长还应有一定的机会与学生对话,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真正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对教师的爱,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尊重教师的自我完善的要求。其二是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允许教师有缺点有错误,允许他们改正错误与缺点。其三是激励,要利用期望的效能,“委以重任”(给其恰当任务),确定适当的目标,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这样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办让学生终身怀念的学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是为每位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校长应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否办出了让学生终生怀念的学校?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就要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留下值得怀念的烙印。

  1、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与时代同呼吸。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校长应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把自己当作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使者,引领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从“应试教育”的怪田中走出。时至今日,校长如果依然为抓收费、抓升学率而忙碌,就只能成为一个庸俗的实用主义者。其结果会导致某些学生把学校当作晋升的阶梯,更多的学生对学校生活充满厌倦。前者目的达到之后,或许会回到学校,但也只是把学校当作一个炫熠自己的场所,少有家园般的皈依感;后者或许未离开学校就已心不在焉了,厌学情绪,辍学行为,在校园里日渐蔓延,哪还谈得上怀念?

    2、学校教育的环境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的人文环境中成长,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内心的庄严、崇高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

3、学校文化的精髓是名师文化。

所谓名师文化,是指由教师教书育人及生活轶事形成的一种学校文化。这里所说的名师指的是那些教学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师,并不是指特级教师。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学校都有特级教师,但所有的学校却都可以营造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造就一批让学生终生敬仰和受益的教师。有学识,有品德,有个性,责任心强的,善于吸纳新知识、新观念,这样的好教师值得学生怀念。

 4、构建让学生终生难忘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发展而创设的真正的教育空间。校长要努力构建学校课程文化,积极开发显性课程,重视孕育隐性课程,充分发挥课程文化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在校园中,人文精神、生存环境、学习氛围、师生交流、群体交际等隐性课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学习生活之外衣食住行中的任何一项生活体验,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态度、情感、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学校要让这一切隐性课程文化融入学生生命之中。同时要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使课程真正从“书本课程”中走出来,成为学生的生活课程、实践课程、体验课程,进而成为让学生终生怀念的课程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学习心得
对建设基于学校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的思考
王崧舟特级教师工作室--浙江教育资源网
《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聚焦教学管理 实现四个突破
【面试】校长竞聘精选答辩题及参考答案(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