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太阳篇类似证之风湿证



【原文】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1],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脉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湯主之。(174)


【词解】

[1] 身体疼烦:全身疼痛而致心烦不安。

【提要】 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的证治。

【分析】 本条论述由风寒湿邪相搏为病因;以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脉浮虚而涩为主要表现的痹证。即《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意。由于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导致营卫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周身烦疼,难以转侧,可伴见恶寒发热。因风性疏泄,故脉浮;肌腠开泄,表阳不固,故见汗出,脉虚;寒湿阻滞,气血不畅,故见脉涩。

此证初起,有发热,恶寒,汗出,身体痛烦,脉浮等,与太阳表证有类似之处,宜加鉴别。盖太阳病虽有身痛,但一般不重,亦不致难以转侧,可见本条虽冠以“伤寒”二字而实非伤寒表证,故名太阳类似证。况且不呕不渴,自与少阳、阳明无关。

本证之治疗,宜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用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是风邪已去,湿邪仍存。由于湿邪阻滞,运化失常,脾不能为胃行津液,故大便硬;膀胱气化已通,故小便自利。由此可证前者,当是大便溏,小便不利,如《金匮要略》所言:“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是也。治宜桂枝附子汤去走表化气之桂枝,加健脾燥湿之白术,因名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选注】 成无己:伤寒与中风家,至七八日再经之时,则邪气多在里,身必不苦疼痛,复身体痛烦,不能转侧者,风湿相搏者。烦者,风也。身疼不能自转侧者,湿也。经曰:风则浮虚。《脉经》曰;脉来涩者,为病寒湿也。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之风湿。桂,发汗走津液。此小便利、大便硬为津液不足,去桂加白术。(《注解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医宗金鉴》:伤寒八、九日,不呕不渴,是无伤寒里病之证也;脉浮虚涩,是无伤寒表病之脉也。脉浮虚,主在表,虚风也,涩者 主在经,寒湿也。身体疼烦,属风也,不能转侧,属湿也。乃风湿相搏之证,非伤寒也。与桂枝附子汤温散其风湿,使从表而解也。若脉浮实者,则又当以麻黄加术汤,大发其风湿也。如其人有是证,虽大便硬,小便自利,而不议下者,以其非邪热入里之硬,乃风燥湿去之硬,故仍以桂枝附子汤去桂枝,以大便硬,小便自利,不欲其发汗,再夺津液也;加白术,以身重著,湿在肉分,用以佐附子逐湿气于肌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治法】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

1.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去皮 生薑二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2.去桂加白术湯

附子三枚去皮 白术四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术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産婦宜減服之。



【方义】 桂枝附子汤,由桂枝、炮附子、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方中桂枝祛风,温通经络;附子温经扶阳,散寒湿而止痛,助卫阳以固表;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发散,而调和营卫,使风湿之邪得以从外而解。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为风去湿存,阳气已通,故不宜桂枝化气达表,而用白术健脾燥湿,此名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以上两方附子都用三枚,方后云:“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这是大剂量附子服后药性发作时的暝眩现象,正如《尚书·说命上》说:“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不过应注意附子用量过大须防止毒性反映。

本条桂枝附子汤与22条之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药味完全一致,仅因桂枝、附子用量不同,而主治各异。彼为风寒表虚证兼胸满、恶寒、脉微,故用桂枝汤去芍药,以治表虚兼胸满,方中桂枝三两,另加熟附子一枚以温经复阳而治脉微、恶寒。此为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疼痛不得屈伸,故须加重桂枝通阳化气以祛风,重用熟附子三枚,温经逐寒湿而止痛。二者均不用芍药,以其阴柔酸敛,有碍温经通阳功效故也。

【临床应用】 桂枝附子汤与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现代临床大多用治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腰膝痛、风湿痹证等,前方以风寒湿邪留着肌肤及关节并以风邪为甚者;后者则以湿邪偏胜为宜。此外也有用治寒疝、阳痿早泄等。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桂枝附子汤与去桂加白术汤方中桂枝具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并有解热、活血通络作用。附子有抗炎、镇痛和镇静作用,还有局麻与抗寒冷功效。甘草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内分泌调节能力。生姜亦有抗炎、镇痛作用。大枣能增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学者研究证明,本方加白术、白芍、茯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抗炎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免疫反应和一些化学介质的作用有关,并可避免皮质醇及非皮质醇类抗炎药的显著不良反应。



【案例】 黄××,女,24岁。下肢关节疼痛已年余,曾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现关节疼痛,尤以右膝关节为甚,伸屈痛剧,行走困难,遇阴雨天则疼痛难忍。胃纳尚好,大便时结时溏,面色晄白,苔白润滑。脉弦紧,重按无力。诊为寒湿痹证。处方:桂枝尖一两,炮附子八钱,生姜六钱,灸甘草四钱,大枣四枚,三剂。

复诊,服药后痛减半,精神、食欲转佳。处方:桂枝尖一两,炮附子一两,生姜八钱,炙甘草六钱,大枣六枚,连服十剂,疼痛完全消失。(程祖培医案《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6):40




【原文】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1]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175



【词解】

[1]掣痛:疼痛而有牵引拘急之感。

【提要】 风寒湿邪痹着于关节的证治。

【分析】 本证属于风寒湿邪搏结于关节所致。盖寒性阴凝、主收引,湿邪粘腻重着,使气血凝滞,经脉不利,故骨节疼痛剧烈,牵引拘急,屈伸困难,触摸之更痛;风胜于肌表,卫阳不固,所以汗出;汗出肌疏,不胜风寒,故恶风不欲去衣。湿邪内阻,三焦气化不利,上则呼吸短气,下则小便不利,甚则湿邪溢于肌肤而为身肿。治以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方用甘草附子汤。

本证与上条同为风寒湿邪侵袭肌体引起的痹证,均有恶风、汗出、身疼痛等。但上条风湿之邪主要侵犯肌肉,表现为身体疼痛、沉重、难以转则;本证则主要侵犯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牵引拘急,屈伸困难,并见短气,身肿等证。两证在病变部位上,有重在肌肉与重在关节之异,在病情程度上,有彼轻此重之别。

【选注】 成无己:风则伤卫,湿流关节,风湿相搏,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也。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外搏也。与甘草附子汤,散湿固卫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尤在泾:此亦湿胜阳微之证,其治亦不出助阳驱湿,如上条之法也。盖风湿在表,本当从汗而解,而汗出表虚者,不宜重发其汗,恶风不欲去衣,卫虚阳弱之征,故以桂枝附子助阳气,白术甘草崇土气,云得微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胜而阴自解耳。(《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

【治法】 温阳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 附子二枚去皮 白术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始。


【方义】 方中附子辛热以温经散寒,白术苦温以健脾燥湿,桂枝辛温,与附子、白术同用,既能温阳固表,又能祛风湿、通经络。寒湿得去则疼痛自止,卫气得固则恶风汗出可愈,气化通行,则小便不利、短气、身肿悉除。配以甘草之甘缓,调和诸药,并能补益中焦,有助于扶正祛邪。

本方与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三方均为治风寒湿痹之方,但各有侧重,临证应根据病情区别应用:风湿侵犯肌肉而偏于风邪在表者,宜选用桂枝附子汤;风湿侵犯肌肉而偏于湿邪在里者,宜选用去桂加白术汤;风湿侵犯关节而风湿俱盛者,宜选用甘草附子汤。

【临床应用】 据文献报道,临床用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风寒湿痹、肩周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等。



【病案】 患者男性,32岁。1969628日初诊;养鸭为业,经常下水,患风湿痛七年,时发作。现风湿痛发作已七天,以左侧肩、腰、髋、膝各关节疼痛最剧,近之则大声呼痛,极度敏感,但不红肿;左手足不能上举,各肋骨及脊柱骨亦酸痛;扁桃体红肿,渴喜热饮,饮热汤后全身汗出淋漓,气促,小便短少,微发热(37.4℃),舌苔薄白、脉沉细数。方用炮附子10克、白术6克、桂枝12克、炙甘草6克。服一剂后热退(36.7℃),各关节疼痛减轻,原方续服两剂。诸证大有好转,惟各关节痛。后以原方倍其量,即炮附子20克、白术9克、桂枝24克、炙甘草10克,药后颇效,左手足能自由活动。续服一剂而愈。(《伤寒论方运用法·真武汤类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附子汤
经方:桂枝附子汤(关节炎有表症)
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一般的肢体疼痛
何绍奇谈风湿三方 - 民间中医交流版 - 复兴中医网 中医专业讨论|经方传真|治未病|针灸...
【《金匮发微》曹颖甫】痉湿喝脉证第二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附思维导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