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十一”和网店拯救消费市场?纯属瞎扯!



“双十一”这类网络促销活动从2009年开始,因此上表给出的是2009年至今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和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注意,前述消费数据中已经包含了网售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从超过15%萎缩到现在的10%左右。至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幅,萎缩得更加厉害,2009年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为9.09%,但是到2010年就恢复到23%,此后迅速下降,到今年已经下降到6.25%,乃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也就是我大中国现在的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农民进城后的消费能力会显著增强。比如2016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23079元,就比当年度农民的消费支出10130元高出了一倍有余。单单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2000万左右的人口,就会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带来足足2千亿的消费增额。而一旦城市化进程停滞乃至出现逆城市化,消费完全靠现有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来支撑,那么总消费规模将会完全丧失增长性。考虑到东部城市都已经在净化人口,逆城市化的出现,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好吧,接下来再来看网售数据。我大中国一直到2014年才将网络销售作为一个单独的统计分类进行统计,所以下表老蛮我给出的是2014年至今的网络销售数据,注意,下表乃是老蛮我独家整理,在此前,整个经济界根本没人想到过要做一张这样的表格。(单位为亿)



从2014年到今年11月,伴随着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逐渐下降,网络销售确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增幅,增幅基本上都超过30%,这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网络销售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值迅速提升,从2014年的10.70%提升到了今年的19.40%,几乎算是翻了一倍。第二,实体店销售整体走向了扑街,到今年11月底的销售增幅只剩下4.97%,这已经没有增幅可言了。


好吧,网络销售振兴了整个销售市场吗?错了。网络销售只不过是因为不用交税,不用承担日益高昂的店租成本,所以便宜,所以廉价,所以从传统的实体店手中抢走了市场份额罢了。它并没有开拓出新的市场,它并没有激发老百姓的消费热情。甚至,在今时今日,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日益削弱的今天,它还会给消费市场,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带来真正的重创。


想想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零售店面吧,想想现在正在建设中的商业MALL和商业街吧,想想各地人烟稀少的大卖场吧,想想这些领域的就业人员吧。我在这里给出两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10月份,中国商业营业用房的施工面积为10.28亿平米。第二组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批发零售业的总就业人数高达1.22亿人。请问这些在施工的商业用房,以及这1.22亿的就业人员,要怎么处理?把这些房子全部炸掉?让这1亿多人都去做淘宝店主?这不是瞎扯淡吗?


最后,对于那帮网售意淫犯们整天津津乐道的“双十一”,我将11月份的消费数据单独拿出来,做一个分析,见下表(单位为亿)。



我不厌其烦的再次强调一下,上述全年消费数据以及11月份消费数据中已经包含了网络销售数据。从2009年至今,伴随着整个消费市场增幅逐步下滑,11月份的销售同比增幅同样也在下滑,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唯一的例外是2015年,这一年在全国媒体的鼓吹之下,“双十一”成为一种全民节日,于是当年度11月份的销售同比增幅提升了一下,到了19%,然而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到2016年之后,就下降到10%左右。而从2009年至今,11月份的消费规模占全年的比值,也就是9%左右,十二分之一也就是8.33%,11月份的的这种消费规模占比,与其它月份相比也没啥优势可言。想要靠双十一来逆转整个消费市场的颓势?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州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新高
中国重点地区零售业发展情况
3月四川CPI同比涨6.6% 城镇居民收入增13.2%
个税大幅降低刺激消费较高增长
【解码】这组消费数据,折射家电业经营破局的诸多新信号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制约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