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李东垣眼中,这些药都有什么作用
中医书友会第128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临床久了,也应该时不时地复习一下基础知识,今天我们就上一节,李东垣老师主讲的中药学。(编辑/王超)
药象气味主治法度
作者/罗谦甫
猪苓,甘平除湿,比诸淡渗药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
灯草、通草,甘平,通阴窍涩不利,利小水,除水肿、癃闭,与琥珀同。
滑石,甘寒滑,治前阴窍涩不利,性沉重,能泄气,上令下行,故曰滑则利窍,不比与淡渗诸药同。
葵菜,甘寒滑,能利大便、小便,目病人不可服,诸热病后服之,令人目盲。
苍术,甘温,主治与白术同,若除上湿发汗,功最大;若补中焦、除湿,力小不如白术。
白芍药,酸微寒,补中焦之药,得炙甘草为辅,治腹中疼之圣药也。如夏中热腹疼,少加黄芩,其痛立止。若病人春、夏、秋三时腹疼,亦少加黄芩。若恶寒腹疼,只少加肉桂一钱,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钱半,此三味为治寒腹疼,此仲景神品药也。如深秋腹疼,更加桂二钱,如冬月大寒腹中冷痛,加桂作二钱半,水二盏,煎服。
肉桂,大辛热,补下焦相火不足,治沉寒之病及自汗,春夏二时为禁药也。
当归,辛甘温,能和血、补血,用尾破血,身和血。先使温水洗去土,酒制过,或焙或晾干,方可用入药,血病须用。
熟地黄,苦寒,酒灑久蒸如乌金,假酒力则微温,大补血衰之人须用之药。善黑鬓发,大忌食萝卜。
生地黄,苦寒,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此药大寒,宜斟酌用之,多服恐损人胃气。
川芎,辛温补血,治血虚头痛之圣药也。妊娠妇人胎不动数月,加当归,二味各一钱半或二钱,水煎服之,神验。
橘皮,微苦温,能益气,加青皮减半,去气滞,能推陈致新。若补脾胃,不去白;若理胸中补肺气,去白用红。
厚朴,辛温,紫色厚者佳,能除腹胀,若元气虚弱,虽腹胀宜斟酌用之,如寒胀不可用,多是大热药中兼用。结者散之神药。误服脱元气,切禁。
柴胡,微苦平,除虚劳、寒热,解肌热,去早晨潮热,此少阳厥阴行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须用之药,善除本经头疼;若本经病,非他药能止也。治心下痞,胸胁疼,神药也。
升麻,苦平微寒,此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行经药也。若补脾胃,非此药为引用,行其本经,不能补此二经。若得葱白、香白芷之类,亦能走手阳明、太阴。非此四经,不可用也。能解肌肉间热,此手足阳明经伤风之药也。
葛根,甘平,治脾胃虚而渴,除胃热,善解酒毒,通行足阳明经之药也。
枳壳,寒,治脾胃痞塞,泄肺气。
槟榔,辛温,治后重如神。性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极(小编按:航拍中国介绍海南的槟榔树有30米高,而槟榔却坠诸药至于下级,有点意思哈)。
槐实,微苦寒,利胸中气,消膈上疾。
半夏,辛苦热,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食。治太阴经痰厥头疼,非此药不能除也。
天南星,苦平,治形寒饮冷伤肺,风寒痰嗽。
佛耳草,酸热,治寒嗽及痰涎,除肺中寒,大升肺气,少用款冬花为之使。过食损目。
草豆蔻,大辛热,治风寒客于胃口。善去脾胃寒,及客寒心疼,胃疼。如神。
益智仁,大辛热,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气,治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不可多服。
吴茱萸,辛苦大热,治寒在咽嗌,噎塞,胸膈不利。经言膈咽不通,食不下,令人口开目瞪,寒邪所隔,气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满膜胀。下泄寒气如神,诸药不能代也。
牡丹皮,甘寒,治肠胃积血,及衄血、吐血,必用之药味也。
羌活,苦甘平微温,治支节疼痛为君,通利诸节如神,手足太阳风药也。加川芎,治足太阳、少阴头疼药也。
独活,苦甘平微温,足少阴肾经行经药也。若与细辛同用,治少阴经疼如神。一名独摇草,得风不摇,无风自摇动。
防风,辛温,疗风通用,泻肺实如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之仙药也。误服泻人上焦元气。
藁本,大辛温,气力雄壮,此太阳经风药也。治寒邪结郁于本经,治头疼脑痛,大寒犯脑痛,齿亦痛之药。亦治风通用,气力雄壮也。
细辛,大辛温,治少阴头疼如神,当少用之。独活为使,为主用药也。
蔓荆子,辛温,太轻清,治太阳经头疼,头昏闷,除目暗,散风邪之药也。若胃气虚之人,不可服,恐生痰疾。
石膏,大寒甘辛,治足阳明经中热,发热恶热,燥热,日晡潮热,自汗,小便浊赤,大渴引饮,身体肌肉壮热,苦头痛之药,白虎汤是也。善治本经头疼。若无以上证,勿服。多有脾胃虚劳形体病证,初得之时,与此有余证同,医者不识而误与之,不可胜救也。
香白芷,大辛温,治手阳明经头疼,中风寒热,解利之药也。以四味升麻汤加之,通行手、足阳明经也。
黄柏,大苦寒、又辛寒,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脚膝无力,于黄芪汤中少加用之,使两足膝中气力如涌出,痿即去矣。蜜炒为细末,治口疮如神。瘫痪必用之药也。
知母,大辛寒,又苦寒,泻足阳明经火热圣药也。大寒,益肾水膀胱,主用之如神。
桃仁,辛甘润,治大便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七宣丸中用之,专治血结,破血。
郁李仁,甘润,治大便气结燥,涩滞不通,七圣丸中用,专治气燥。
大麻子仁,辛甘润,治风燥,大便不通。
皂角子仁,辛燥润,其性得湿则滑,亦治风在肠中,为燥结不通。
杏仁,甘润辛润,除肺中燥,治气燥在胸膈。
白豆蔻仁,大辛温,荡散肺中滞气。
缩砂仁,辛温,治脾胃气结滞不散。
木香,辛苦温,除肺中滞气。若疗中下焦气结滞,须用槟榔为使。
麦门冬,微苦寒,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三味同煎服,为之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须用之药。
黑附子,大辛热,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肾中寒甚,以白术为佐,谓之术附汤,除寒湿之圣药也。温药中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治经闭。
川乌,大辛热,疗风痹、血痹、寒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
玄参,微苦寒,足少阴肾经之君药也,治本经须用。
山栀子,微苦寒,治心烦懊憹,欲眠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
威灵仙,苦温,主诸风湿冷,宣通五脏,腹内癖滞,腰膝冷痛。
天麻,甘平,治风痰眩晕头痛。
薄荷叶,辛苦,疗贼风伤寒,发汗。主清利头目,破血,利关节,治中风失音,小儿风痰。新病差人不可服之。令虚汗不止。
秦艽,苦辛微温,疗风湿痹,寒热邪气,下利小水,治五种黄病,解酒毒。
I
I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手抄本整理——药性赋
《万病回春》---2
中药歌诀总结 /脏腑用药
铁杆中医的中西医常用口诀(整理)
一步到位:中药三字经,全面解读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