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种肾病一辈子都有“血尿”,医生却说不用治?
userphoto

2022.10.27 北京

关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别自己吓自己!



一位41岁女教师,28岁时体检发现血尿(尿中有红细胞),没有高血压和水肿,身体也没有任何不舒服。之后多次复查,一直存在有血尿,偶尔有微量蛋白尿。当地的医生曾给该患者用抗菌素和中药治疗,都没有效果。患者对尿中“有血”感到非常害怕,为此多方求医,而且一直服用中药治疗,但血尿始终没有消除。

从检查发现血尿后,患者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精力减退、全身乏力、腰酸腿软,身体多处都不舒服。最后发展到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经常请病假。

33岁时,患者到一家大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做肾穿刺,病理结果为“薄基底膜肾病”,医生告诉这位患者,其实这种病的病症非常轻,没什么问题,不用特殊治疗。但患者就是对自己的血尿心理放不下,耿耿于怀,担心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于是一直服用中药治疗

最终因为这个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能力大不如前,为此转岗到了后勤工作。

什么是薄基底膜肾病?

薄基底膜肾病又称良性家族性血尿、家族性血尿综合征,以反复血尿、肾功能正常和阳性家族史为临床特点,病理特点为肾小球基底膜变薄。

本病具有家族遗传性。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有阳性家族史(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等)者为40%。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最为常见,女性为主,男女患者比例约为1∶2~3。国外的研究资料分析,在因为持续镜下血尿查找病因做肾穿刺的患者中,薄基底膜肾病占26%~51%。

尿液离心后尿沉查检测,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即为血尿,称镜下血尿。做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如果红细胞形态大多为大小不一、多种形态的异常红细胞,称肾性血尿。这是由于来自于肾脏的红细胞经过肾小球滤过膜“挤压”后变形所致。

薄基底膜肾病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大多数患者为持续性镜下血尿,极个别患者可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剧烈运动后可呈现肉眼血尿(眼睛能看到的血尿),主要是肾性血尿。约半数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轻度蛋白尿,血压一般正常,少数患者(<20%)可有轻度高血压。

薄基底膜肾病的肾脏病理学特征是电子显微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呈弥漫性变薄。

IgA肾病也表现为血尿,但血尿较重,常出现肉眼血尿,同时合并有蛋白尿和高血压,易发生肾功能衰竭。

轻度的IgA肾病有时候很难与薄基底膜肾病鉴别,肾穿刺是最明确的鉴别方法。

薄基底膜肾病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吗?

薄基底膜肾病之所以被称为良性家族性血尿,是因为该病是一种良性疾病,终身如此,不会加重,几乎不会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对于仅表现为血尿,没有蛋白尿,血压正常,肾功能也正常的患者,无需待殊治疗。对血压升高者可使用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治疗。

平时低盐饮食,避免感冒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肾毒性药物的应用。

综上所述,薄基底膜肾病是一种家族性遗传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没有蛋白尿和肾性高血压,而且终身如此,不好也不坏,不会发展到慢性肾衰竭,无需特殊治疗。

其实,对非薄基底膜肾病而有单纯的镜下血尿患者,如果没有蛋白尿和高血压,也无需多虑,无需特殊治疗。

保持乐观对疾病治疗同样重要

回过头来再说这位患者,肾穿刺已经确诊为薄基底膜肾病,医生也建议她无需特殊治疗了,但患者仍坚持服用中药治疗,其实已经不是疾病本身的问题,而是她的心理出现问题了。血尿本身没有影响她的身体,但对血尿的恐惧伤害了她的身心。

没有绝对健康的身体,如同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内心容得下疾病,就像容得下别人的错误一样。带病健康生存,心情愉快地生活才是生命的正确之道。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肾病频道

本文作者丨李青大夫

责任编辑丨cind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膜性肾病的中西医诊治
肾病常识:肾病综合征患者应该了解的常见病理类型
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之肾损害
为什么蛋白尿超过1克才肾活检:血尿和小量蛋白尿患者肾穿刺的临床价值
Alport综合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