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之道、圣人之道和人之道
userphoto

2022.10.28 北京

关注

       道的分类:天之道、圣人之道和人之道

在《道德经》中,老子将道分为“天之道”、“圣人之道”和“人之道”,分别对应上天运行的规律、圣人行事的规则(注1)、一般人行事的规则。其中著名的论述是第八十一章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和第七十七章的“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上天运行的规则是利益而不伤害,笔者理解,这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源,一般人往往短时间内做不到,就是圣人也只能做到努力做事而不搞恶性竞争,不争功。老子认为,天之道是一种公平的调整,削减占有多的,拿去补充给不足的;人之道却相反,将本来已经不够的,拿去给占有多的。人类社会的自然发展通常确实是形成“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这是人性和社会形势使然。如果谁能反其道而行,将自己多余的东西奉献给社会上的人,那他就是了解了天道并依天道而行的人(第七十七章:“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如果我们能依道而行,社会的调整和运行就可以顺畅和谐,如果人们不能顺利地自我调节,最后上天的调整往往是介入阻断式和出人意料的。

第二章中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圣人才能做到,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或者不容易接受。第三章的“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属圣人之道。

第五章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之道和圣人之道都是采用顺其自然的方式,区别在于适用范围的不同。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反映出圣人仿效天地的法则,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的利益之后,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不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反而能保存自己的利益,这就是通过无私的方式实现了私。

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明上佳的善具有水的品格: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如前所述,利而不害符合天之道,不争和处众人之所恶符合圣人之道,所以,水的品格接近道。

第九章有“功遂,身退,天之道。”,其中,“功遂”是“利”,“身退”是为了“不害”,故而是天之道。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表示圣人之道是追求实质,而舍弃形式。

第二十二章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说明从对立的方向着手,以达到目的是圣人的行事规则之一。不自我显现,不自以为是,不自夸,不自视甚高。这些看起来不争的方式,却达到了天下人都争不过他的目的。

第二十三章的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说明天地也要依自然而行,人亦不能违背自然。

第二十四章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表明了解了道的人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第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显示了人、地、天、道、自然之间的递进效法关系。此处可以推出概念上存在人之道、地之道、天之道和道。

第二十六章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对比了圣人与万乘之主的不同行事规则,圣人注重根本和主宰,万乘之主在此处代表一部分普通人,他们选择轻而舍弃重,选择燥而舍弃静(代表态度),这样做事就失去了根本和主宰。

第二十七章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说明在圣人的观念里,没有应该放弃的人,也没有应该抛弃的物。一般人不懂得善待善人,也不懂得爱护不善之人,虽然看起来很有智识,实际上并没有辨明事物的本质。

第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笔者理解,老子认为圣人的行事规则就是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这样就可以依道管理世界。

第二十九章的“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表明圣人不会处心积虑地取天下,圣人不采用过分的方式行事。

第三十章的“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笔者理解,老子认为,不论基于天之道或圣人之道,辅佐最高管理者的人,都不应该给出以武力逞强天下的策略。因为,事物发展得过于强盛也就开始走向衰落了,这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道的东西不可能长久。

第三十一章的“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认为,武力是容易导致生命丧失的东西,了解道的人不应该过分推崇武力,只是在不得已的时候才使用武力。

第三十二章的“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说明道像江海包容河流一样包容天下万物。

第三十四章的“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表明道滋养万物而不推辞责任,成事不居功,养育万物而不支配,不自以为大,最终成就了大。

第三十七章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显示道以无为的方式运行。

第三十八章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确定道、德、仁、义、礼在位阶上的顺序。老子认为,当人类社会需要用礼来约束时,社会的整体精神境界已经低落到相当不理性的地步了。

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揭示了道运行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方式。与一般人的认知和做法不同,道是通过守弱和示弱来发挥作用的。

第四十一章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善成。”表明天之道与一般人的理解非常不一样,只有悟性高的人了解了道之后能孜孜不倦地依道而行;悟性一般的人会半信半疑;悟性不足的人会大声嘲笑天之道。因为天之道显示出来的样子跟我们的认知太不同了:光明的道看起来像昏暗,前进的道看起来像后退,平坦的道看起来像坎坷,上佳的品德看起来像谦下卑弱,纯洁的品行看起来像蒙受耻辱,广大的德行好像有缺点,秉持美好的品德好像做小偷,高品质的物质看起来好像有瑕疵,广大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美好的事物需要时光雕琢,有影响的声音是无声,宏大的形象是看不到形状的形象。天之道是籍籍无名的,道善于付出和给予,所以道就经常可以成就事业。

第四十六章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说明依天道而行与不依天道而行出现的两种结果。

第四十七章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说明不用走出家门,不用望出窗外,也可以了解天道。有时候,走得越远,知道得越少。所以圣人不是靠出行获取知识,不是靠显现自己获得名声,用无为的方式成事。

第五十一章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表明道生长万物,而不居功、不控制、不占有,取得了尊贵的地位。

第五十三章的“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显示施行天之道之难。天之道平坦,但普通人喜欢走捷径,(而不管走捷径是否危险)。老子认为宫殿修建得高大,但田园是荒芜的,仓房是空虚的。还炫耀服饰、利剑、食物和财物的做法不符合天道。

第五十五章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此处的解释与在第三十章作出的解释是一致的。

第五十九章的“重积德,则无不可;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表明重积德是符合道的,可以成就长久的事业。

第六十章的“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表明老子认为,在天下依道而行,鬼神就不会伤人,圣人也不伤人。这样天之道和圣人之道都给老百姓带来益处。

第六十二章的“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说明道的作用是实现愿望,避免灾祸。

第六十五章的“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说明上古时期好的行道者不是教给老百姓不受道德约束的机巧,而是让老百姓保持淳朴、诚信的品性。

第六十七章的“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说明一般人对道的理解与天之道的真实状况是不一致的。一般人认为,老子所讲的天之道过于宏大、深邃,看起来不像能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道。老子告诉他们,天之道宏大、深邃,看起来不像可以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道,但是,那些看起来能成为人们行为准则的道,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就会变得渺小,而不足以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了。

第七十章的“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表明圣人之道不容易被一般人所理解,所以圣人经常是身着朴素的衣服,而怀藏美玉的人。

第七十一章的“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揭示圣人之所以很少有缺点,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有缺点,并改进缺点,所以就很少有缺点。

第七十二章的“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说明圣人的行事方式是了解自己而不显现自己,爱护自己而不抬高自己。

第七十三章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对于该章前段,笔者理解,老子认为,勇于敢就容易招致生命的危险,勇于不敢就容易生存,这两种做法各有利弊,老天的好恶,让人猜不透,就是圣人也觉得为难。这里显示出:老子认为,圣人也没有能够很好理解天之道为何选择勇于不敢。

该章的中段表明,老子认为天之道的行事方式是:通过不争的方式来取得结果不错的成功,通过无言的方式来作出好的回答,不需要召唤就已经到来,轻松自然就得出好的谋略。

该章的尾段揭示:天之道是公平的,天网看似疏松,其实天之道对每件事都不会错失作出评判的机会。

第七十八章的“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显现出圣人之道与一般人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圣人说出来的话,在一般人看来就像说反话一样。

第七十九章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显示出圣人之道与人之道的不同;天之道常常帮助了善人。

第八十一章的“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显示了圣人之道。

体会:天之道,往往高远、宏大、深邃,看起来美好,令人向往。但修行者每每修行于当下,当下的时间、地点、环境和个人条件,使得我们的修为常常不容易立即能达到天之道那种境界,所以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注2)”但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引自《史记》)”,现时不能马上做到,不代表我们没有努力的方向。修行者从人之道从发,向圣贤学习,努力实践圣人之道,不断地接近天之道。这样才使修行者有机会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为自己积累精神资粮,以良好的心态和状态面对人生和未来。

道的普遍施行,需要具备一定精神的条件和物质的条件。精神条件指人们的精神境界(觉悟)达到一定的水平,了解道、接受道和自觉依道而行;物质条件是指社会的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温饱问题容易解决,人们不会为了争夺食物而自相残杀;如果再进一步,普遍富足,人们不会为争夺财富而自相残杀,人们对道的理解和接受又会更上一个层次。在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暂时达不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要结合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修行,在人们不理解、不接受时强行开展,效果不见得好,要寻找适合当下的修行路径。

有人说,道家学说在中国古代社会不是主流理论。笔者认为,《道德经》自问世之日起,就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但在以逐鹿中原、攻城掠地为管理者主要业绩考核指标的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无为、非不得已不使用武力的道家学说自然不被管理者所青睐。崇尚法家的暴力美学的秦朝二世而斩,让人们重新意识到道家学说的价值,故汉以后管理者们开始重黄老之术,宋徽宗就自称为道君皇帝。但囿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全面推行道家学说尚不现实,故而多采用了“内圣外王”的模式,即当时的管理者内心是认可道家学说的,但在形式上还得借助当时流行实用的驭民之术。这样的社会治理结构无法自我实现社会利益的调节,社会公平存在相当大的问题,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暴力、战争等惨烈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平衡。

当今社会出于相对和平的时代,物质也比较丰富,人们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老子推崇的天之道、圣人之道有了施行的可能。老子希望的以德修身、以德修家、以德修乡、以德修国、以德修天下的愿景也出现了可能。现在要看社会整体的精神境界(觉悟)是否可以达到可以普遍接受天之道或圣人之道的水准。如果还达不到,修行者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当下做起。

无论如何,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代表之一的东方哲学,是当代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矛盾、争斗的优选。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依道修行就是将有为的虚妄减损再减损,当除去所有有为的虚妄之后,就是“有为如实相(注3)”,得到事物的真实面貌——无为。达到无为,才可以真正从本质上解决问题。《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注4)”说的是同样的意思。

修行者在当下的尘世中修行,一方面不要被虚妄的有为遮蔽了双眼,迷失初心,将虚幻的东西作为最终的目标;另一方面,还要“不尽有为(注5)”,借助当下的资粮达到修行的目的,但要注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注6)”当对虚妄的东西的追求超出你应得的份额时,就可能招致羞辱(注7);当对虚妄的东西的欲望没有止境时,就很危险了。不择手段追求虚妄的东西,是非常不可取的,你追求的是虚妄的东西(也许可以暂时得到,但最终会失去。《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却失去了最珍贵的财富——善良、中道和公义。后者对于一名修行者而言,却是弥足珍贵的,是修行者提升境界的精神资粮。同时还有如影随形的报应在等待着你的恶行(《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红尘中修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既不能背离道,又要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时候,为了达成生活中的一个小目标,可能不小心就背离了初心。就像网络上流传的那个著名的段子:有个人本来是为了给自己养的宠物鱼送葬而架火烤鱼,闻到烤鱼的香味后,又开了几瓶啤酒,变成了啤酒烤鱼BBQ了。所以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注:1、刘坤生著的《老子解读》将圣人解读为:“老子理论中完美人格的体现者,也就是抱道而行的人。与儒家的圣人不同。”见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老子解读》第9页;前述书第245页还作以下解读:“以道治国者老子称为圣人......

谢志强编著的《金刚经.心经.坛经》将圣人解读为:“圣,即具有正理的意思,指证见谛理,舍去凡夫之性,发无漏智而证理断惑,属见道的人。”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1月第3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1-12页。

2、《道德经》第七十章 ,见刘坤生著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老子解读》第326.

3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持世经第四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有为无为法品第十

4、见谢志强编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1月第3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40页。

5、见《维摩诘经》菩萨行品第十一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佛教十三经》201011月北京第1版第278页。

6、《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见刘坤生著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老子解读》第228页。

7、当下,由于经营能力的不均等,善于经营者集中管理并运营财富,有利于财富的增值。但管理者应当有为社会管理巨额财富的理念,将财富用于社会需要之处。否则就会变成为了私欲而拥有巨额财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圣解(六十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庄子《大宗师》《天道》全文译注
《老子》中的“道”的含义和作用
小川说老子
《老子道德经解》下篇--明建邺憨山道者德清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