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文化与有气质

岁尾年终,各种网络流行语又迅速蹿红。其中,“主要看气质”就曾被口口相传,意思是不要太看重外在形式,内在气质才是决定因素。

  网络热词,多是网友突发奇想,也许说者本无心,然而听者却有意。细品起来,玩笑奚落的语词背后,多少还是有些道理,也切中了人们对于“气质”一词的看重。

  所谓“气质”,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等因素,也指人的风度、模样。其实,气质一词,原本中性,并无好坏之分。每个人,生来容貌各异,因而也就各具不同气质。然而今天,“气质”一词很大程度上却成为了褒义词——“有气质”,甚至可以说成是对人样貌风度的极佳赞扬。何谓有气质?这不禁让人想起苏轼的千古名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来所谓好气质,并不是指华服美饰,而是腹中有“诗书”——诗书的光芒,会令人由内而外,散发出魅力与光彩。苏轼之友大书法家黄庭坚也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一个言语乏味、面目可憎的人,很难想象会有好气质。

  文化的浸润,似乎总在于无声处。近读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种种可爱》,她讲出了台北市民的“好气质”:一家不起眼的小小牛肉面馆,打出的广告语是“吃上一碗牛肉面,力拔山河气盖世”;一家小小的蜜豆冰店,门口竟也张贴着这样一副对联:“我们来自纯朴的小乡村;要做大台北无名的耕耘者”。短短的几个字,没有高深的含义,没有华丽的修辞,却透射出文化的气息,显露出店主人的从容自信、优雅别致。经过一家家这样的小店,相信很多人都会莞尔。店主人的好气质,最终成就了城市的好名声、社会的好风气。

  如此说来,文化与气质,的确是丝丝相关,缕缕相连了。

  不禁又联想起了复旦学子林森浩的故事。

  年终岁末,两个复旦学子的悲情故事,也进入尾声。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林森浩,在代理律师的口中,却成了“缺少人文滋养的人”。和他打起交道,他的语言“硬邦邦的”,很难沟通下去。印象中,他喜怒不形于色,常常表现出理工男特有的“冷静”和“冷酷”。在进看守所之前,林森浩说自己在多年的读书生涯中,只读过三本小说:《围城》、《活着》、《红楼梦》。进入看守所之后,“每一天都像是命运的恩赐。”他像海绵一样地读着《复活》、《心灵控制术》和一些儒家经典。在得知自己的生命行将结束时,他在家书中这样写道:“请将我写给你们的书信给我的兄弟姐妹们看看,告诫他们要多读书,开卷有益。”

  著名学府的高材生,多年遨游在书山学海,最应是饱读诗书之人。然而,却又何来这样的感慨?原来,林森浩的大学生活,主要是这样度过的:打游戏、写论文、学英语。像很多理工科学生一样,他没有时间,也舍不得拿出时间来读那些所谓的“闲书”。如此看来,高学历也并不等同于“有文化”,也不一定就具备“好气质”。

  当然,悲剧的发生,与读不读好书并没有必然联系。然而,一个不断地从学校走向学校,为着繁重课业忙碌的人,与社会毕竟隔膜。活泼的人生,除了强大的生存技能,更需要有对真善美的感知与热爱,对生命有最基本的尊重,对世界有最起码的敬畏,明了自己何以当为,何以不为。而这些,都离不开一本本好书的潜移默化与无声滋育。

  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培养好气质的最佳路径,莫过于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阅读那些看似无用的人文经典。经典文本的阅读,对人的身与心都是良好的浸润。经典作品里,无论是先贤孔孟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还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的豁达人生态度,以及诸多中外名著里光彩的人物群像,都能给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他们以后漫长人生路上无尽的滋养。

  生命的成长,只有一次。今天,在阅读呈“碎片化”时代里,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对一代青少年而言,从来没有显得这样迫切。毕竟,在物质丰富精神丰盈的年代,谁也不愿意看到年轻人个个知识渊博、才艺超群,然而却神情冷漠内心世界一片荒芜,因为,那些明媚的面庞、清澈的眼神和如花的笑靥,全社会都应视若珍宝。

  说到这里,又想到了教育的去功利性。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我们依然要常常地谈起。为青少年创造时间去读书,让青少年读到什么样的书,全社会都要深长思之。

  当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所谓的“开卷有益”,并不仅仅指书本上的知识。除了书籍,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是一幅幅人生长卷。读书之余,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走出狭小的个人圈子,既腹有诗书,谈吐不俗,又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如此历练出来的“气质”,一定是“兰心蕙质”,也一定拥有令人艳羡的人生。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诗书要“悟性”也要“记性”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词,这也许是最好的理由
书有诗书气质华
【原创】诗书词画 文化之光
读书箴联,修身经典!
读书四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