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华安氏通谱》

《中华安氏通谱》  

2010-12-17 23:36:58|  分类: 散文随笔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第一编 水有源 树有根 人有姓
   笫一节 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

史书记,黄帝生昌意,昌意与蜀山氏公主结婚后生次子“安”,是全球华人安姓的最早得姓始祖。
  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是以夏商周三族为主体经过长期血缘交汇形成的。故黄帝在历史和传统上,被作为先秦几个王朝的共同始祖。古书常见“三代”(夏、商、周)或“四代”(虞、夏、商、周),而虞夏的祖先是黄帝之子昌意,商、周的祖先是黄帝之子玄嚣。可见,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这几个王朝,虽有相互更替,仍有血缘和文化联系。因此,夏商周三族,都自认为黄帝的后裔,也就是说,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黄帝,是稍后于炎帝出现的一个大帝。在三皇五帝中,他的名声最响,业绩累累,被推为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我们称炎黄子孙,就是把黄帝和炎帝作为祖先崇奉的最好证明。
  《路史》所列七十国,大部分在古文献中是有记载的,结合黄帝世系表可见,黄帝子孙的散布范围很广。至春秋时列国之姓有明确记载者67国,其中鲁、蔡、曹等32国皆为姬姓,加上子姓的宋、姒姓的杞、嬴姓的秦、任姓的薛等,占了67国的绝大部分,都是黄帝后裔。后代一些少数民族将自己的族系追溯黄帝也是有根据的。于右任《黄帝功德记》在搜集了《山海经》、《史记·匈奴传》、《国语·鲁语》、《汉书·西域传》、《晋书·载纪》、《魏书·序纪》、《北史·魏本纪》、《路史》等史料后,得出了“中华各民族为黄帝之苗裔”的结论。

 笫二节 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华夏炎黄始祖

  一、华夏炎黄始祖 炎帝

炎帝、又称赤帝:诞辰于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姓伊耆,后改姓姜,号烈山氏或厉山氏,[1]名:石年。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
  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称:“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炎帝糸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目前史学界同时支持另一种说法,即黄帝活动于黄河上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即涿鹿(两者皆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决战,黄帝战胜并流放炎帝于南方(后召回),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
  二、华夏炎黄始祖 黄帝
  黄帝(英文:The huangdi;Mauslleum)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建国于有熊,亦称为有熊氏。
  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历史身份为:中华民族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天下共主;其神话身份为:神界中央天帝。
  黄帝所居为姬水 [Ji River],黄帝以姬水成——《国语·晋语》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黄帝: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黄,故称黄帝。其父亲:少典(名为祁昆)(据《史记》的《五帝本纪》和《秦本纪》记载都涉及“少典”,提及时期相差几代,《史记》的少典是指部族。)其母亲:附宝。
  黄帝的妻子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方雷氏女,名女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名嫫母,班在三人之下,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黄帝的臣属有:炎帝、应龙、风伯、雨师、天女、仓颉、风后、伶伦、力牧、常先、大鸿等
  黄帝的子孙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另外,青阳、苍林与姬同姓。而少昊(己姓)、颛顼(次子昌意之子)、帝喾(长子之孙)、唐尧(长子玄孙)、虞舜(次子八代孙),以及夏朝、商朝(子姓)、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黄帝”的说法。
  黄帝诞生于公元前24世纪,即位于公元前24世纪,驾崩于公元前23世纪,葬地于陕西省延安府中部县桥山。
  轩辕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即东起渭水西迄湟水之间今陕甘青地境的古齐家文化区域)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 ,其国号为“有熊”。《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传说轩辕黄帝入主中原后就活动在禹州具茨、萁山一带,在这里留下了大批古迹和动人的传说。比如在大鸿寨的练兵场,藏兵洞,在逍遥观一带的修道庵以及他辞别群臣的散驾之地散驾村。而他群臣的封地也多在这一带。比如风后的封地封后顶,力牧的封地称力牧场、方雷的封地方山,雍氏的封地雍城,以及他在这里见大隗,广成子的地方等等。所以,史志上也称禹州是黄帝的故里。而其后代夏禹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就在大禹的封地夏(即今禹州),因此,禹州又称“华夏第一都”。
      

第二编 综述

  一、姓氏的起源

  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是比较稳定的,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姓用以区别婚姻,氏用以区别贵贱,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西汉时期,姓和氏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很淡,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标志部族、宗族的徽号,除姓之外,还有氏的称谓。而“氏”的造字结构,在甲骨文中解释为“木本”之意,即植物的“根”,故后世多用“寻根”二字表述某一姓氏认祖寻踪,追源溯流的文化情结。
    氏的出现较姓为晚,是姓所衍生的产物,即姓的支族。氏约起于父系氏族社会,盛行于周代的分封制度,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夫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说,先秦时期氏不仅是部族、宗支的徽号,也是社会地位尊卑、贵贱的标志。最初,氏同姓部落的名称,后来则逐渐演变为专指部落首领相沿承袭的尊号。传说中的父系社会英雄人物的称号,均加“氏”以尊称,如炎帝神农是,黄帝轩辕氏,太昊伏羲氏,少昊金天氏等。
    这种以“氏”别贵贱的风尚,在父系社会到先秦时期这一阶段,相当盛行,形成“以同姓异氏,一姓多氏”社会格局。这样,随着父权制的确立和氏的形成,母系氏族逐渐被父系氏族所取代,所有的血缘关系,均由父系来确认。所以母系氏族解体,父系氏族之兴起,成为姓氏演变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商朝是典型的奴隶制王朝,国家机构已经形成,“胙土名氏”正式成为姓氏产生的主要途径。“胙土命氏”也有其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则,天子等级最高,所以以其王朝的称号为氏,而诸侯国则以国为氏,卿大夫以封邑为氏,效力于王室公族的职业技人则以技为氏。由于“命氏”由上而下出自帝王、君侯所赐,能够封土命氏的都是诸侯,即使以职业技艺命氏的“百工”,也不是一般的平民、贱奴,而是管理平民奴隶的“工长”、管事。由于氏可以表明出身家世和社会地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和尊号,所以氏有强烈的“氏名贵贱”的社会功能。这样由“胙土名氏”的封建宗法制度,逐渐取代了氏族社会单纯的血缘关系氏族制度,标志着姓氏文化的日趋成熟和形成。

   (一)“安”是人类最初的家

  “安”是人类最初的家
  原始公有制社会,有妻无财只算“安”,这是公有制社会家的特点,可以说“安”是家的初级阶段;私有制社会,有妻有财才算家,这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点,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华夏民族重物轻女和重男轻女的开始。

  家是啥?家就是房子里面养着一头猪,一头公猪。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的字型都是这个意思。甲骨文金文记载有“我家祖辛”,“固我邦家”,“康乐我家”等等,其中的家都是家庭家族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家居也,从宝盖(mian打不出来),豕(在这儿应该是jia)声。难道房子是为猪盖的?难道人必须去住猪的房子或者必须人猪同居?

  一个问题困惑了历代学者,今天的老百姓更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古人要用猪居的家来指称人居的家呢?当今学者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进行了诠释,归纳一下有四个理由:一,在上古时代猪是家庭财富最重要的标志。养没养猪,能够说明家庭的穷富;养猪的多少,能够反映出这个家庭的富裕程度。二,当时人类的生命力特别脆弱,婴儿成活率很低,成人二十来岁便进入老年期:所以当时人的生产是第一位的。猪繁殖力强,以生产能力旺盛的猪象征家的人丁兴旺,是人们普遍的美好愿望。三,王权母系时代,女孩成人后都会有自己单独的房子“安”,方便与男子的性约会——同今天纳西族的走婚制一样:男子晚上来黎明去,生下孩子没关系。这一点和野公猪一样,每晚不请自到,使圈养的母猪怀孕并生下一窝小猪崽。公猪与男人两者之间在行为和结局上的惊人相似,启发先民创造了“家”字。四,今天在个别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人猪同屋的现象依然存在。大部分农村养猪也是人猪同院不同屋。这些都留下了家的一些痕迹。

  这些说法也算是头头是道了。然而,天地之间最灵醒的人硬着头皮往猪圈里钻总不是件光彩的事儿(别扭)。文革时候曾经革过一次“家”的命——创造了“宝盖下面一个人”的新家,后来因为容易和“穴”误会被废除了。难道千千万万个汉字中间真的就没有一个“人的家”吗?门倌认为“安”就是人类最初的家。
  “安”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型都是房子中间侧身跪坐着一个女人,楷书也是房子中间有个女人的意思。《说文解字》说,“安,静也”,“定,安也”。《尔雅·释诂》说,“安,定也”,“定,止也”。“定”的古今字型变化不大,是以家为目标朝回走的会意,只有回到家才能得到安宁。所以,安的本义是安定,平静。凭什么女人待在房子里就可以安定,平静呢?

  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约3400年,从早期灵散的原始文字算起也有6000年了。这时正处在原始社会的中晚期,女人的地位虽说开始动摇,但仍然处在社会的主导地位。汉字的结构显示的是先民的生活和意识。成年女子才有自己单独的房子,这在当时是一种社会风俗习惯,是女权社会的一个标志。就像我们今天一样,男孩是传宗接代的顶梁柱,特别是在农村只有男孩才有财产继承权;女孩嫁了人便是泼出去的水,一切从此两清。从群婚到部落之间的对偶婚,社会总算进了一步。一个女人的几个固定性伙伴,轮流到她的房子去约会,等于男人嫁给了女人。也就是说原始社会王权母系,婚姻制度是女人娶男人,就像今天男人娶女人一样是很平常的事情。正因为房子里面有了女人,男有所往,子有所容:一个房子,一个女人,几个男人,几个孩子,就是一个稳定的“安”。无数个 “安”组成的是全社会的大稳定。

  女人没有房子的时候,难免会去荒郊野外和男人幽会,“野”与“婪”就是这种事情的真实写照。野字的“予”就是性交的意思,甲骨文金文的“野”字的字型是两棵表示森林的树木,中间夹着一个男根,会意男女的野合;“婪”字的字型是一个女人夹在两棵表示森林的树木中间或者是站在下边,会意男女的野合。女人有了自己的房子后,这种事情便少了许多,社会也相对安定下来。如果还有人去野合的话,那就是贪婪,会被别人鄙视的。所以“安”就是人类社会一个包容一帮固定男人和女人的初级的家。

  原始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匮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公有制,因此,仅有女人而无财产的“安”是家的初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开始出现;社会财富也有了一些节余,私有制成了可能。猪羊一类的家畜成了当时人们最宝贵,最容易划分清楚的财产。土地对当时的人来说如同我们当代人对于天空,不好说那片是谁的。茫茫荒原对于一家一户的原始人来说意义不大。最能代表财产的东西是猪羊,所以表示有财产的家当然要用房子里面一头猪来表达。公有制社会,有妻无财只算“安”,这是公有制社会家的特点,可以说“安”是家的初级阶段;私有制社会,有妻有财才算家,这是私有制社会的特点,是人生追求的目标,这也是华夏民族重物轻女和重男轻女的开始。

  汉字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当然也会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新字在增加,个别的字也在消亡,更多的字的意义发生了转变。比如“自”本义是鼻子的象形,被第一人称借去不还,只得造出一个新字“鼻”来顶岗。在原始公有制社会中,房子里有个女人的安就是一个完整的家。可是,到了私有制的奴隶社会,房子里光有女人的安是不能完全反映出财产私有的家庭特点。所以,房子里面藏头猪的“家”便应运而生,“安”字家庭的意义便被取而代之。

  仅仅从字型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说“安”是人类最初的家,确实有点痴人说梦。门倌不得不找“安”字现存的意义来碰碰运气。翻遍《辞源》《辞海》《汉语源流字典》《古代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等,“安”有七八个意思。和家庭意思靠近的有两个:一个是“安置”,“安放”;另一个是“哪里”。家是一个名词,表示一个固定的地方。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给安置一个家。“安置”一词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家,要把人安置好唯一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称心如意的家。“哪里”是疑问代词,也就是“什么地方”。不管生人还是过去的熟人,见面总会问:“哪里人”?“家在哪里”?中国人有这个习惯,外国人也有这个习惯。《鸿门宴》上刘帮逃跑后,项羽才想起来问:“沛公安在?”刘帮在哪里?刘帮早就逃回了老巢(也有家的意思)。

  “安”还有一个意思在我看见的字典词典中没有被收录。陕西东部地区,至今,人们习惯以自己的家为中心,把四面分别叫作:东安,西安,南安,北安。把四面的人分别叫作:东安人,西安人,南安人,北安人。还有“这安”“那安”之说。打听了一下,陕南商洛地区也是这样。这里的“安”应该是方位名词或者说辅助方位名词。只要知道了你是哪安来的人,便搞清楚了你的家之所在。

  从安的这三个意思中间,多少能感受到一点家的温暖。当然,这点珠丝马迹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安字家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发现研究。总之,“安”离不开“家”,因为它们最早的时候就是一家子。

  (二)安姓氏族的源流

  安姓氏族,是中华民族姓氏中一支大姓。遍布全国各地。对安姓氏族的来源,多种史籍、各地家谱均有记载:

  1.安姓始于黄室嫡裔
  (1)轩辕黄帝孙子安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轩辕黄帝与元妃西陵嫘祖生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了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约公元前2515年左右)居西方,自号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复入中国以安为姓。
  (2)黄帝玄孙启赐姓安 据《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姒氏也。娶妻涂山氏之女。德顺元年(公元前2205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宣,名启、赐姓安。”以邑为姓安始此。在西南的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恩施地区均有谱牒记载;在贵州德江县梨子坪、重庆市南川县安氏祠堂碑文亦有记载,皆属中原安邑安姓。

  2.以国为氏以邑得姓
  (1)《史记·魏世家》记载:楚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340年),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今河南固始陉山一带),史称其为“安陵缠”、或“楚安陵君”。在楚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称安陵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2)《史记·魏世家》记载:魏国安陵君魏无忌(即魏襄王魏嗣公元前318-296年-)的亲弟弟,被封在安陵国,史称“魏安陵君”。在魏安陵君后裔子孙中,多以国名为姓称安陵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3)秦代(公元前209年)琅琊人有安期生,姓安期氏,以地为氏。安期琅牙(山东胶南诸城一带),有安期氏。(《英贤传》)。
  (4)“汉悼惠王子志封为安都侯,其后裔为安都氏。”(《中国人名大辞典》附录,《姓氏考略》);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五月,汉代齐悼惠王封刘肥之子刘志为安都侯。安都侯国都在今河北高阳西南。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刘志进封为济北王。其后裔为安都氏。
  (5)《郑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晋厉公有大夫安是叔施,其安是氏原之始耶(《姓氏英贤传》《姓氏词典》第3页)。
  (6)以邑得姓,“战国时楚王嬖臣缠封于安陵(河北吴桥县西北)是为安陵缠。其后代子孙以此为姓氏焉”(《战国策》);战国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后代为安陵氏。安陵小国也,其后氏焉,楚王妃安陵氏(《万姓统谱》)。
  (7)“战国时齐将田单破燕复齐,受封于安平(山东临淄县东)称安平君,因氏焉。”战国田单破燕有功被封为安平君,后代以安为氏;(《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资治通鉴》,周赮王三六年“燕人攻安平”)。
  (8)西汉安国以先祖谥号为姓氏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时期,汉侯公济太上皇刘邦派侯公和项羽谈判,协商以古运河鸿沟之阸(为界),平分天下。这位侯公被汉高祖刘邦赐封谥号曰安国君,后裔子孙便以先祖爵号称以安国氏,如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著名的谏议大夫、终军使者安国少季,就是其后裔子孙。该支安国氏族人后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寻源》、《英贤传》)。
  (9)“昭武九姓”以国名“安国”为安氏 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以原国名“安国”为自己姓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后省文简化为安氏(《百家姓探源》)。

  3.历代黄帝赐姓安氏
  (1)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曾长期保留古老的部落组织(又称“家”),每个部落由若干户(氏族)组成。新中国成立前后,裕固族共有10个部落、29个户族即有29个姓氏,因过去统辖各部落的大头目和各部落头目都姓安,故有“天下头目都姓安”之说。传说是个勇敢善骑的青年人骑马去京城见皇帝赐为“安”头目。其分领七个部落的头目便都姓“安”了。这些回鹘人都是受五代、北宋王朝敕封的甘州回鹘官吏,说明安姓有着悠久的历史。
  (2)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后,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安”,分别赐孟格为安汝敬、达色为安汝坚、牟尼沙克宣为安恩谦,其后代均姓安(《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相传至今。
  (3)贵州水西少数民族,原籍昆明,繁衍水西。盖为(明)英宗赐姓安。得姓前无固定姓氏,世代以父名为姓(《贵州省大定县志》)。
  (4)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明英宗(即明宣宗长子朱祁镇,1427-1464年),被擒。明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重新登皇位时。對當年護駕他回京的瓦刺軍人因敦友從軍,樂勤王事的兄弟四人賜姓、賜名、封官。賜伯哥帖木耳為梁姓,答失帖木耳為梅姓,脫脫帖木耳為白姓,哈喇素木耳為安姓。為了便於他們與漢人聯姻,又賜名,分別為梁頻禮、梅克貞、白京世、安志全。封梅、梁為指揮使,白、安為附千戶。
  (5)清朝时期,康熙大帝为黑龙江流域对俄作战的需要,对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一再谕命给予宽大,妥善安置,并赏给衣帽,授予官职,驻于北京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为其专门设立了东正教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罗刹庙、北馆)。编入满州八旗后送黑龙江的前线,招降俄罗斯投降博格达汗(即康熙大帝)。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的“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奇效。“俄罗斯旗人”不仅参加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且在关键时刻立有殊功。后由康熙大帝赐其姓氏皆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其后代遂以安为氏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

  4.少数民族改汉姓安氏
  (1)鲜卑贵族安迟氏改汉姓“安”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后魏安迟氏,代北姓,后改为安氏”(《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在南北朝时期,中国西北的鲜卑贵族安迟氏随北魏孝文帝入中原定居洛阳后,一分为二改成安姓和迟姓两支。
  (2)[唐]节度使安禄山原姓康名轧葷山,隨母嫁到安延偃家,改姓安名禄山,后子孙为安姓(《唐书》);
  (3)唐朝时期回鹘民族、奚族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融合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4)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西域阿拉伯斯兰教穆斯林嘎宛思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
  (5)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安佳氏等众多其它少数民族部落,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改土归流中,改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6)[清]満州镶兰旗人觉尔氏察氏改安费扬古、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改安禄、镶正红旗姓红喇氏改安达立、镶正黄旗人姓瓜尔改安珠瑚,居黑龙江満八旗姓氏改安佳(《中国人的姓名饧伯族》)等。
  (7)清朝中叶后,世居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阿尔丹氏”去氏所改,“阿尔丹”氏族名,取其首音“安”多改汉姓安氏(《黑龙江志稿·氏族志》)。
  (8)辽东锡伯族安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锡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大连庄河),后改安姓氏(《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9)清代満族安氏系“安德氏”所改(《満族姓氏录》)。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黑龙江东宁)、爱珲及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姓安氏;中原蒙古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其后均改汉姓安氏;满族昂刚氏,亦称昂冈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乌兰塔塔尔(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后多冠汉姓安氏(《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
  (10)藏族有“安温”氏。以部落为姓,省易为“安”氏(《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
  (11)裕固族有姓安,为安帐文所改。帐文乃氏族名,取其首音“安”而为单姓安氏。
  (12)彝族安姓。整个西南地区,安氏土司的实力和地位,超越于所有土司,所以说:“西南土官,安氏殆为称首”[17]。明时,安氏世袭指挥,“所属有四十八马站,大头土番,焚人子,白夷,么些,■■,倮■,鞑靼,回纥诸种,散居山谷间,北至大度,南及金沙江,东抵乌蒙,西讫盐井,延袤千余里。以昌州、普济、威龙三州长官隶之。有把事四人,世辖其众,皆节制于四川行都指挥使司”[18]。这一安氏不仅和沙马宣抚司的安氏、阿都长官司的安氏以及马湖土知府安氏属于同一族属,具有共源分支衍生的关系,而且还和乌蒙、乌撒、东川,芒部、禄肇、水西、永宁、沾益诸土官中的安氏、禄氏、陇(龙)氏、奢氏等“境土相连,世戚亲厚”,“虽滇、蜀异辖,宗派一源”,“其后彼绝此继,通为一家”[19]。《水西安氏本末》说:清末至民国年间,安氏称强,陇氏得势,禄氏、罗氏并起,号称安、陇、禄、罗为镇雄四大家族,彝族的统治权势失而复得,流官土官兼而治之,彝族“官家”之声大噪。
  二、中原安姓分两支

  (一)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约在公元前2515年左右)居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安息国人入中国,最早的是安息国王太子安清,他不继王位而出家为僧,遍历西域(今新疆),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到洛阳,从事佛经翻译、传教而留汉。相继有信仰佛教的商人安玄,在汉灵帝末年(公元189年)来洛阳;后有安吐根的曾祖入魏,家居酒泉(甘肃酒泉),又有安法贤、安法钦、安慧则,俗巫安开在东晋时定居;安朏汗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率部五干入朝,诏置维州(四川理县)刺史。这证实原籍为安息国人,已复入中原定居。其宗属中原一支安姓。
  (二)据《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姒氏也。娶妻涂山氏之女。德顺元年(公元前2205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宣,名启、赐姓安。”以邑为姓安始此。在西南的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恩施地区,均有谱牒记载;在贵州德江县梨子坪、重庆市南川县安氏祠堂碑文亦有记载,皆属中原一支安姓。
  安姓氏族在历史长河中,遭受世俗变迁,改朝换代,年年战争,服役屯兵屯田,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大量内迁外徙移民,渗混融化,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一迁再迁,寻求其生息繁衍。如夏时武观与太康争位失败而北遁。帝履癸失国而南逃巢湖,安氏后裔四方逃散,有的成为越族先民。秦皇无道,安子璋归隐。王莽篡汉位,安龙、安姣回朝明铠骂殿而逃奔西北。西晋安屈随先世避乱逃至辽东。河北赞皇进士史部勋司主事安佑祖先是从山西迁居。历代安姓人因天災人祸避乱求生,从山西、山东、逐迁河北,复迁至东北地区和朝鲜者不少。《中华姓氏大辞典》载:明清时去赠寻(罗)甸军民府土知,安龙州土知州有安姓,经查证属中原安姓,是[南宋]安崇诚奉旨入黔平叛,定居黔南的四子安赞授任水西都督罗甸,大定府昭武将军,后裔有安定海承袭土司职。现居甘肃、秦安、天水、甘谷、景秦、武威;陕西宝鸡、延安、子州、绥远;河南登丰;山东秦安、东阿、昌邑等县(市)安姓人,一致认定祖先是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来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建设中,安姓人离本土,迁新地工作者甚多。可以说历代安姓,无论何因离乡背井,到达新地生息,都与当地民族和睦共处,学会语言,接受民族风俗习惯,相互通婚繁衍后代,久而久之,逐渐融合或同化。正因为此,安姓人散居全国各地。生息在汉、鲜卑、回、藏、壮、満、傣、蒙古、僳僳、布论、裕固、饧伯、达翰尔、土家等多个民族之中,皆有安姓人,他们虽然各改其民族成份,但宗根仍在中原世系。
  以上两支,皆属中原安姓,同一宗根。
  三、少数民族安姓

据有关史籍资料记载,其来源复杂,有单姓与复姓之别:
  (一)水西安姓,盖为(明)英宗赐姓。水西少数民族(旧谓水西蛮)宣慰使,有曰祼至者其妻奢氏无子,以娣之子昭穆为已子,更名龙富。祼至卒,龙富幼,族众欲择各月中之长者袭宣慰使职,奢氏不允难遂,入朝面呈,(明)英宗钦准龙富袭职,龙富入见。英宗问其姓,答曰:“无姓”,又曰:“原籍何地?”,答曰:“安西”,因赐姓安。
  贵州水西安氏,原籍昆明,繁衍水西。得姓前无固定姓氏,世代以父名为姓,已名在后。......
  (二)异姓改安姓:

1.[后魏]时中国西北有鲜卑族复姓安迟,入中原后一分为二,成为安姓和迟姓两支(见竇学田主编《百家姓探秘》第161-162页)。

2.[唐]节度使安禄山原姓康名轧葷山,隨母嫁到安延偃家,改姓安名禄山,后子孙为安姓。(见《唐书》)。

3.[明]赐元人孟格为安汝敬、达色为安汝坚、牟尼沙克宣为安恩谦。(见竇学田主编《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

4.[清]満州镶兰旗人觉尔氏察氏改安费扬古(是单姓还是复姓待考证)、镶黄旗人多拉尔氏改安禄、镶正红旗姓红喇氏改安达立、镶正黄旗人姓瓜尔改安珠瑚,居黑龙江地方的満八旗姓氏改安佳,取原姓的第一个音节而得安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饧伯族》)等。
  (三)其他少数民族姓氏由来,可见本书《中国安氏家谱》附件“安氏宗源、人名、地名、军副在史籍上记载辨析”。
  以上安氏源流是录自《中国安氏家谱》安姓由来(中国安氏家谱6-9页)。此分析和结论都比较客观,而且有依有据。安息国王太子安世高来洛阳(公元148年)以前的历代安氏名人不少。例如西周有安清(非安世高)涂山(今安徽怀远县境内)人,约公元前771年间,助周平王立位,东迁有功,官居大夫。春秋时有安囗,春秋时代临淄(山东临淄)东酷里陶工,山东博物馆有其所制陶器,上有印款《榆辕画法》。战国时有安成君(?-公元前272年)薊丘(今北京广安门一带),燕惠王时,任相国,辅国政。公元前271年弑燕惠王拥立武成王。(见《北京古今名人辞典》第3页)。安成康 战国时代人。据《碑帖鉴定》记载:“梁故散骑常侍司空安成康之碑”。秦朝时有安期生,先秦时代方士,琅邪(山东胶南诸城一带)阜乡人。賣药海上,受学于河上丈人。老而不仕,时人皆言干岁翁。(据《中国名人大辞典》)。安子璋 琼之子,安清之玄孙。官居左相。因秦皇无道,而辞退隐居。西汉时有安龙、安蛟兄弟将军,助西汉孝平皇帝立,有功,出征边廷。王莽篡汉位,回朝明铠骂殿,被入牢问斩,忠臣义士授救出狱,逃奔金城,在追捕下,分逃西北。安成 太守侍诏臣。著有《未央术》。等等。以上均是东汉以前的名人,他们的姓氏均是中原安姓的另一支----安邑安姓。
  安姓氏族的由来十多种,各有依据,应当尊重其家谱和碑文史实记载。有依据的理应编入《中华安氏通谱》。不能以强慨弱,一慨而论。

四、安姓氏族的渊源
  (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孙安的后代,属于以国名为氏。
  远古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了帝位;次子叫安,被封于西戎,他到西戎后建立了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以后,两相途远,逐渐失去了联系。
  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刘彻派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抵达安息国以后,中国与安息国又开始有了往来。
  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后,他不愿当国王而向往佛学,想当僧人,于是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自己出家为僧。
  东汉桓帝刘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回到祖籍河南洛阳宣传佛教,随后便定居了下来。
  安清一生除了宣传佛教,还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在以后的二十年中,安清共译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为中国早期的佛学传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编译的经典《修行道地经》共三十五种四十一卷,现存二十二种二十六卷,皆属小乘经系列。
  在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
  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二)据《五侯昌后图书本传卷一》载:“太祖禹,乃太昊黄帝之玄孙,姒氏也。娶妻涂山氏之女。德顺元年(前2205年)二月既望、迁都安邑。将子姬宣,名启、赐姓安。”以邑为姓安始此。在西南的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和中南的广西、湖南、湖北恩施地区,均有谱牒记载;在贵州德江县梨子坪,重庆市南川县安氏祠堂碑文亦有记载,皆属中原又一支安姓。
  安姓在历史长河中,遭受世俗变迁,改朝换代,年年战争,服役屯兵屯田,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大量内迁外入移民,渗混融化,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而一迁再迁,寻求其生息繁衍。如启之子武观与太康争位失败而北遁。帝履癸失国而南逃巢湖,安氏后裔四方逃散,有的成为越族先民。秦皇无道,安子璋归隐。王莽篡汉位,安龙、安蛟回朝明铠骂殿而逃奔西北。西晋安屈随先世避乱逃至辽东。河北赞皇进土史部勋司主事安佑祖先是从山西迁居。历代安姓人因天灾人祸避乱求生,从山西、山东、逐迁河北,复迁至东北地区和朝鲜者不少。《中华姓氏大辞典》载:明清时去赠寻(罗)甸军民府土知,安龙州土知州有安姓,经查证属中原安姓,是[南宋]安崇诚奉旨入黔平叛,定居黔南的四子安赞授任水西都督罗甸,大定府昭武将军,后裔有安定海承袭土司职。现居甘肃、泰安、天水、甘谷、景秦、武威;陕西宝鸡、延安、子州、绥远;河南登丰;山东泰安、东阿、昌邑等县(市)安姓人,一致认定祖先是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来的。
  1949年,在建设中,安姓人离本土,迁新地工作者甚多。可以说历代安姓,无论何因离乡背井,到达新地生息,都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学会语言,接受民族风俗习惯,相互通婚繁衍后代,久而久之,逐渐融合或同化。正因为此,安姓人散居在全国各地。生自在汉、鲜卑、回、藏、壮、满、傣、蒙古、僳僳、布论、裕固、饧伯、达翰尔、土家等多个民族之中,皆有安姓人,他们虽然各改其民族成份,但宗根仍在中原世系。
  以上两支,皆属中原安姓,同一宗根。
  (三)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安迟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吐谷浑部中有安迟氏族,后被鲜卑拓拔部所吞并。
  北魏王朝建立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实施全面汉化改革措施,将其改为汉姓安氏,其后代多称安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四)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国之“安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1.源于侯氏,出自西汉时期安国,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秦朝灭亡后的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曾派侯公去和项羽谈判,协商以古运河鸿沟为界,平分天下。这位侯公后被汉高祖刘邦赐封为安国君,后裔子孙便以先祖爵号称安国氏,如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著名的谏议大夫、终军使者安国少季,就是其后裔子孙。该支安国氏族人后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夷族,出自唐朝时期昭武九姓中的安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五)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时期奚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回鹘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为汉姓留居中原地区,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六)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嘎宛思,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安氏是中国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为回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区来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嘎宛思,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与王、安、万音相谐,故其后裔子孙便依汉俗改为汉姓王氏、安氏、万氏。
  另外,安息国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国,于唐贞观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余人来华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维州(今四川茂县),后被授封左右卫大将军、定襄郡公的安息(今伊朗)人安腓汗其子安附国(右戍卫大将军、进爵为开国子)、其孙安思抵(右王铃卫将军、北平县公)。安思恭(高宗时任鲁州刺史),也是安姓回族的早期先民。
  其后,明朝时期来中国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鲁,后裔融入回族后,也取汉姓为安氏,现其家族主要在山东德州、天津两地繁衍。
  另据《姓氏考略》载,安姓是以国名为姓氏。古代安息人或安国(乌兹别克布哈拉一带)人来中国自居不归者,以安为姓。《通志;氏族略》也载,安姓出自安西王后代。《唐书;宰相世系表》也称;“安氏,……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历史上的安息国在今伊朗高原东北部,是我国开通丝绸之路,扩大中西亚贸易交往的必经之地,也是许多留居中国的穆斯林之故国。安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及西北地区。
  (七)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诸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明朝时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达色等族人归附大明政府,其后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为安氏,意为“安分守己”,其后代子孙以汉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八)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明、清两朝时期,在西南地区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玛氏、村密氏、吉巴氏等众多部落,后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均流改汉姓为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九)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
  达斡尔族阿尔丹氏,世居黑龙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dan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阿尔丹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十)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安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锡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辽宁大连庄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ngiy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安佳氏多改汉姓为安氏。
  (十一)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钦定八旗通志•烈女传》中记载:

1.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黑龙江东宁)、爱珲(今黑龙江黑河爱珲)、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改汉字单姓为安氏。蒙古族中原有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化为满族姓氏后,其后均改汉字单姓为安氏。

2.满族昂刚氏,亦称昂冈氏,满语为Aangang Hala,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乌兰塔塔尔(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一带(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安氏,少数为汉姓刚氏、冈氏。
  今称满族的昂刚氏源出喀尔喀蒙古的分支鄂冈部,若如此,则昂刚氏就是源出蒙古族,而非满族。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十二)源于外夷,出自清朝时期沙俄侵略军俄罗斯族、哥萨克族战俘,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对于俄罗斯战俘,康熙大帝一再谕命给予宽大,妥善安置,并赏给衣帽,授予官职:“宜番,授给骁骑校;鄂噶番、席图颁、机里郭礼(吉礼过里)、鄂佛那西、马克西木,俱授七品官。伍朗各里身为佐领长官(亦称佐领),官居四品。”驻于北京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还为他们专门设立了一所东正教教堂即“圣尼古拉教堂”(罗刹庙、北馆)。
  康熙大帝优待俄罗斯降人,也并非简单的宽大为怀,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黑龙江流域对俄作战的需要。事实上,这些俄罗斯人在编入满州八旗后,其中的一部分很快又被送往黑龙江的前线。在前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情和招降。如骁骑校宜番,先曾招降俄罗斯,后受命进入雅克萨城侦察敌情。他们在阵地前向自己的同胞喊话,号召他们投降博格达汗(即康熙大帝)。
  这种攻心战在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的“第二次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奇效。“俄罗斯旗人”不仅参加了第二次雅克萨之战,而且在关键时刻立有殊功。这些俄罗斯“旗人”,后来由康熙大帝赐其姓氏皆为安氏,意为“安卫大清”,押留中国,禁止返俄。这批战俘人数为一百二十九人,其后代遂以安为氏,后逐渐融入汉族、满族,世代相传至今。
  (十三)即墨梁、梅、白、安四姓的來歷
  居住在即墨鼇山衛鎮、溫泉鎮、龍泉鎮的梁、梅、白、安(安已遷至膠州)四姓是同宗。現將這段歷史的資料整理如下。
  五百年前,明王朝所轄蒙古有個瓦刺部,也稱韃靼國,每年一次來北京向朝廷進貢。這次進貢聲勢浩大,以兩千人馬號稱三千,其目的是爭取皇上的信任和支持。朝內禮部王振(司禮監)令禮部點驗人數,發現虛報,便決定這次瓦刺部進貢所提出的要求,只允准十分之二。
  瓦刺部首領大憤,聯絡各部(東至遼東,西至大同)入犯。明軍戰死不少,節節敗退。明英宗拒忠臣言而輕信王振,御駕親征,於土木堡被擒,史稱“土木之變”。皇帝被擒,眾官議論,有此危難都是王振一人主使,護衛將軍樊忠將王振殺死。
  英宗擄去瓦刺,由伯顏帖木耳安排一切,仍享受皇帝待遇。朝中不可一日無主,由皇太后作主,扶另人登基,替代了英宗。當瓦刺挾英宗逼近北京,又想挑起戰端時,明將於謙率軍出擊,打敗了瓦刺軍。一年後,雙方議和,瓦刺首領為英宗舉行登基儀式,餞送還京。伯顏帖木耳送英宗至野狐嶺口,貢送禮物若干,還令部下率五百騎送英宗回京。後來,這五百騎便沒有再回瓦刺,留在中原從了明軍。
  七年後,通過“奪門”復辟,英宗重新登皇帝位。英宗對當年護駕他回京的瓦刺軍人或獎或封。其中,有兄弟四人因敦友從軍,樂勤王事,英宗對其四人賜姓、賜名、封官。賜伯哥帖木耳為梁姓,答失帖木耳為梅姓,脫脫帖木耳為白姓,哈喇素木耳為安姓。為了便於他們與漢人聯姻,又賜名,分別為梁頻禮、梅克貞、白京世、安志全。封梅、梁為指揮使,白、安為附千戶。
  兄弟四人定居鼇山衛,皇上各賜良田400畝,皿器64件。即墨這四姓,從清道光年到1936年,修過五次四氏合譜,統一輩號,譜書仍存於世。
  注:明英宗(中文名: 朱祁镇)男 年代: 明代;民族: 汉;生卒年: 1427—1464;相关事件: 三杨辅政 土木之变 夺门之变;相关人物: 于谦 曹吉祥 朱祁钰 王振 石亨;

1.生平简介:
  明英宗(1435-1449,1457-1464),即朱祁镇(1427-1464),宣宗长子。宣德三年(1428年)立为皇太子,九岁即位。年号正统。初期以三杨辅政,后宦官王振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为瓦剌所俘。弟王朱祁钰即位,遥尊为太上皇。次年释还,居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发动夺门之变,迎复位,改元天顺,废景泰帝,杀于谦,信用石亨、曹吉祥等。在位期间,爆发叶宗留、邓茂七起事。天顺末年,荆、襄流民酝酿起事。八年病重,命废除宫妃殉葬制。卒葬裕陵。

2.由此推断,即墨安氏的受姓时间应该是公元1457年;

3.各姓得姓始祖:伯哥帖木耳為梁姓,答失帖木耳為梅姓,脫脫帖木耳為白姓,哈喇素木耳為安姓。為了便於他們與漢人聯姻,又賜名,分別為梁頻禮、梅克貞、白京世、安志全。
  第十四个渊源:“安陵”“安”姓:

1.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史籍《史记·魏世家》中记载,安陵氏(安陵国,今河南鄢陵),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
  魏国的安陵君,名叫魏无忌,他是魏襄王魏嗣(公元前318~前296年在位)的亲弟弟,被封在安陵国,史称“魏安陵君”。 安陵君曾在周郝王姬延五十八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年,赵孝成王赵丹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窃符救赵”,以八万精兵解了秦军对赵国的邯郸之围,之后联合楚、赵之军,一举击败了强大的秦国军队。
  但此后魏国的历代君主魏安釐王魏圉、魏景湣王魏增(魏午)、魏王魏假等昏聩皆无能,在魏安陵君联合魏、楚、赵三国击败秦国三十二年后的秦王赢政二十二年(魏王魏假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最终被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贲攻灭,但在当时却未攻击仅五十里方圆的安陵国。
  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统一全中国后,安陵国才自然随之灭亡,国人贵族们皆被迁为秦国之民。
  在魏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之名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又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姬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魏无忌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2.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君主给宠臣缠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楚国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今河南固始陉山一带),史称其为“安陵缠”、或“楚安陵君”,以与“魏安陵君”区别开来。
  在楚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芈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熊缠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第十五个渊源:裕固族安姓
  历史上裕固族曾长期保留古老的部落(又称“家”)组织,每个部落由若干户族(氏族)组成。新中国成立前后,裕固族共有10个部落、29个户族。每个户族的名称又起着“姓”的作用。因此,裕固族的传统姓氏就有29个。现在裕固族通行的单字汉姓,都是由这29个本民族姓氏名称音译或意译而来的。如安帐-安、索嘎勒-索、托鄂什-妥等。其中“安”姓是大姓。因为过去统辖各部落的大头目和各部落头目都姓安,故有“天下头目都姓安”的说法。
  关于裕固族安姓的由来,在裕固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裕固族迁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王子召集大家商量,要派人去京城求见皇帝办些事情,可很多人都胆子小,不敢去。当时,有个勇敢善骑的青年说:“我去”,并要求王子:“我去晋见皇帝,如果皇上把我杀掉就算了,若事情办成了,就得让我当头目”。王子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这个青年便骑马去了京城,见了皇帝,禀报了事情的原委,皇上欣赏他的才干,把问题给他解决了。临走时,皇上问他姓什么,他没有听懂,只顺手拍了一下马鞍,便扬鞭而去。皇上误以为他姓“安”(与鞍谐音),遂赐为“安”头目。这位青年回到部落后,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欢迎他,他向王子和乡亲们叙说了晋见皇帝的经过。王子也履行诺言,封他和他的兄弟们为头目。他有兄弟七人,分领七个部落,称为七族。之后,七族头目便都姓“安”了。
  裕固族的安姓,可上溯至五代、北宋时的回鹘人,如安盐上、安铁山、安进、安殿民等。这些回鹘人都是受五代、北宋王朝敕封的甘州回鹘官吏,说明安姓有着悠久的历史。
  裕固族安姓,是安氏大家族的一支。

  评论这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姓氏文化:黎姓
中华娄姓考略 娄炳成
毕老爷家谱被人肉。家世大曝光!
万氏得姓源流简介
中国姓氏图腾及发源地大全,快看看你的姓氏起源于哪里(三十三)
姓氏文化:王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