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国兴:一部《论语》管好自己
userphoto

2022.08.21 黑龙江

关注

一部《论语》管好自己

温国兴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流行很广,一般人认为是北宋时宰相赵普所说。有人提出质疑,有专家指出,在赵普生前和整个北宋时期,都未曾有关于这句话的记载,赵普曾经三度任宰相,这是很少见的,而他平生确实爱读《论语》,这句话恐为后人假托赵普之言。还有人考证说,赵普在二度任相时,有人说他是山东人,只读过《论语》,他发牢骚说:“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在此,笔者无意做什么考证,不管是赵普说过这样的话,还是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都是夸大其词,不足为信。别说半部《论语》,就是把儒家的全部典籍都拿来,也不可能把天下治理好。如果《论语》真有那么神奇功效的话,宋朝乃至后来一直尊孔的元朝、明朝、清朝都不会灭亡了。“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把《论语》抬高到吓人的地位,无疑是捧杀了《论语》,这句话给《论语》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论语》的价值,而是要让《论语》回归其本原的位置。《论语》固然对治理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价值,但我认为,《论语》对个人修养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一个人要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至少是一个对社会无害的人,多读一读《论语》,按照《论语》中的一些思想去为人处事,还是很有裨益的。对《论语》比较贴切的评语应该是:“一部《论语》,管好自己”。

    阅读《论语》,其通篇很少有关于治国理政的直接言论,这一点还不及一再申明“无为而治”的《道德经》,在《道德经》中,有多处关于治国理政的言论,比如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再比如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在《孟子》一书中,关于治国理政的言论也比《论语》为多,比如《孟子》开篇,孟子就对梁惠王讲了一大段要讲仁义,而不要讲利的道理。而在《论语》中,孔子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个人修养上面,在孔子看来,个人修养不好,是造成社会危害的根源,但首先是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按照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去做人做事,这个社会就会稳定,孔子是从关注个人的角度去关注社会的。

    《论语》告诉人们如何快乐。《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在封面就告诉我们:“《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人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看过《论语》,我们确实有这样的体会,《论语》告诉我们许多快乐的途径。《论语》开篇就说了三大乐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在贫困的时候,不仅不要巴结人,还要“贫而乐”。孔子对于吃很讲究,但是他又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如果我们现代人都有孔子的思想境界,恐怕很多社会丑恶现象都会被扫除干净了。

    《论语》讲究做人的根本。孔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唱高调,而是要求做人从最基本的做起,他认为做人的根本就是孝道。《论语》借孔子学生有子之口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们想一想就会明白,一个人如果十分孝道的话,他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孔子还把做人的几项准则罗列出来,而把孝道放在了首位:“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告诉人们如何为人。子贡总结了他的老师受到人们敬重的原因,“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温顺和厚、善良、庄敬、节俭、谦让这些好品德让孔子获得了人们的敬重。

    《论语》中所记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在《论语》“仁”字出现了一百一十多次,他把孝弟作为仁之本,把巧言令色作为不仁的表现。选择住处要有仁德,“里仁为美”。仁能带给人安乐,让人们去追求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归纳出知者和仁者的好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对仁做了精辟的解释:“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如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全世界所公认的原则。

   《论语》倡导用人的五项原则,按照这五项原则用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项原则是:恭、宽、信、敏、惠。孔子对五项原则做了解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确定了交友的原则。“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把一个人的日常喜好做了分析,有益的和有害的各有三种:“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指出陪侍君子有三种毛病必须加以克服:“侍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对各个年龄段容易产生的毛病列举出来,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告诉人们要有敬畏之心,具体的有三点:“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告诉人们要善于思考,具体的有九个方面需要勤于思考的问题:“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论语》这些做人的道理都搞明白,那么这个人就是符合“仁”的标准的人,就是一个能够很好地管理个人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一部《论语》,可以管好自己。在管理好个人的基础之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而产生对社会有益的作用。这样看来,流传甚广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也是有些道理的。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条孔子经典语录(附译文)
《论语》100句
“仁者寿”——孔子的养生观
孔子经典语录,句句精辟入心,饱含人生智慧!
孔子做人处事智慧
《论语》中的政治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