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自由无边的心看待绘本 | 曹文轩微课文字分享(二)

今天继续分享曹文轩老师的微课:“让孩子爱上阅读,受益一生”。受益一生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看到大家对阅读、对文学这么热爱,对每次微课都饱含热情,我们除了言谢以外,更重要的是走好接下去的每一步,任重而道远。幸运的是,一路上由你们相伴!如果需要看曹老师的第一部分文字分享,请链接:原来离哲学最近的门类是绘本!| 曹文轩微课文字分享(一)

对绘本馆的质疑

曹老师在微课的最后,提出了一些观点:“我们追随绘本的同时,需要坚决反对绘本的神圣化和神秘化,反对由少数人掌握关于绘本的话权权。”曹老师曾经随手写的一本札记,取名为“无边的绘本”。

关于绘本的各种说法,大多都有独断的意味。把一种绘本的特征,延伸为所有绘本的特征。或者说,把绘本的某一路数,扩大为全部的绘本路数,并且把这种路数法律化,本质化。

绘本的作者组成方式

给本的作者组成方式,有相当数量绘本的文图为一个人,但不能因此去断定这就是绘本最佳的组成方式,但不能描绘成一个方向,实际上,绘本作者的组成方式是多种的,并且都是合理的。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未来的相当长时期,中国原创绘本由画家和作家一起完成,作者即是一个构思巧妙故事的作家同时又是一流的画家,这个比例不会很大,很难成为中国目前普遍的存在方式。但这个不能作为中国暂未出现一流绘本的证据所在。证据是我们还没有漂亮的故事。

中国并不缺少画家,但能够理解绘本、画得到位的画家不多。他们可以画很好的画,但他们还不懂得怎么为绘本画画,我们常看到的图画书,基本上还是机械的插图本。

国外的画家,对绘本特殊的艺术形式的理解也许更为周全。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曹老师写的《小野父子去哪儿了》。

一个村庄有8户人家非常非常贫穷,而最贫穷的是小野家,小野妈妈为了找粮食没有回来。有一天,小野家父子俩和他们家的一头毛驴消失了。村子里的人都在猜测他们去哪了?

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他们家欠了7户人家那么多的粮食,拿什么还?一走了之。事实上,小野是去姑姑家借粮食去。他们借了2大袋的麦子,一路上遇到了洪水、大火和强盗。父子俩不顾生命,去保护借来的粮食,于一天深夜回到了他们的村庄。第二天早晨,他们赶着毛驴,去还粮食,但他们发现一户一户人家的门上都挂了锁。后来,他们知道,自他们离开之后,其他人家陆陆续续逃荒去了。小野父子俩离开村庄的时候,是秋暮初冬,回来时是春天,播种的季节。他们把地耕完了准备播种,这时他们发现,其他几户人家的地还荒着。然后,毛驴拉着犁,小野的父亲扶着犁。等剩下最后一块地时,毛驴累倒了,于是小野的父亲吃力地拉着犁,小野吃力地扶着犁,耕完了最后一块地。“上等的麦子,一流的种子”他们把还七户人家的麦子,撒到了一块一块地里。这时,天开始下雨,不大小的雨,好雨!这是天意!从此,他们开始守望这八块地。麦子开始收穗的时候,七户人家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家乡。

这绘本是由意大利画家画的,其中有幅画很震撼心灵。小野父子俩回来的深夜,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而月亮上的面孔是小野的妈妈,妈妈默默注视着小野的父子俩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灵魂的故乡。

这样理解图画书的中国画家还不算很多,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等待。

画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图画书或绘本,顾名思议,图画是本。我们看到那些费工费时的画,如《铁丝网上的小花》,那些绘本在翻译的时候,会产生不光明的想法:撕下来。但这些绘画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凡绘本它们的画就一定是至高无上。事实上不少被我们口口相传的绘本,并不显现高的画功,大多数并不是一流的画家画的,而是普普通通的插画家画的,水平相当于美院毕业生的画,线条简单勾勒,大红大绿的颜色拼图,能画出这些绘本的画家,在中国可以很多很多。绘本的画,比的不是画功,而是揣意。

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加上一般带上有创意的绘画,使这些绘本成为优秀的绘本。从我个人欣赏趋向而言,每一幅画都能够成为独立艺术品欣赏的绘画。

画与文,可以平行前行

我们倾向于这样的说法:好的绘本,画与文,可以共同承担一个故事。画承担文字未完成的,文字承担画未能完成的。他们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表述,画与文不能分离的。一旦分离,画成为令人费解的画,文成为令人费解的文。

绘本的文,是空缺性的修辞,那部分的修辞是由画来完成,我们把这一点看作绘本的属性,这一点固然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品性来判断,但不可以作为全程判断,否则作茧自缚,庸人自扰。

事实上不少绘本并没有这样的原则。可以有这样的绘本,画就是画,文就是文。他们的配合,主要是画对文的配合,文字可以脱离画,而独立存在。

绘本的文字也可以很美

有这样一种绘本,文字也可以花枝招展。如“太阳升起来了”,也可以写成“金色的太阳升起来了”,或“金色的太阳冉冉升起”。孩子们看绘本,或者母亲读绘本,可以用这样一种方式:绘本可以是被看的,也可以被说的,也可以被朗读的。让绘本的文字变成很有讲究的文字,未尝不可。让孩子在读听绘本的时候,同时学学语言,提升语言能力,也是可以的。“金色的太阳”给孩子一个金色的词,同时,让他们对画面产生联想,这不是太对立的事。画文兼得,可能是不错的结合,为什么把绘本解释到让人以为只剩下画了呢?

究竟何为绘本,曹老师的理解是以宜宽不宜窄,不要画地为牢。所以他提出了“无边的绘本”这个概念。

课堂互动(Q&A)

Q:读的书越多越好吗?孩子从小读了很多绘本,到小学一直阅读量挺大,现在四年级了,但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感觉阅读量和表达能力不成正比,请问下曹老师,有没有什么秘决,可以打通从知识输入到产出的关节?

A:对一个人来讲,当然书越读越多越好,你孩子总不能停止在绘本阅读上,他要慢慢过渡到文字书的阅读上,一个小孩最后的语言能力,是通过文字书的阅读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这是毫无疑问的。图画书给予孩子的并不是他的语言能力。如果孩子在文字书也在看的情况下,依旧语言能力令人不满,则要看看选的书如何?对图书品质的选择是不是出了问题?孩子拿到的书是不是非常值得孩子读的书?天下的书太多了,如果书的品质很差,语言也很差,这样的书,既便看得很多,也没有作用的。

Q:孩子10岁了,总是喜欢读一些冒险类、科幻类小说,其他的不读,对于孩子读书的类型需要有所约束吗?作为“阅读偏食”家长又该如何引导?

A:小孩的读书阅读是要选择,不可以把百分百的图书选择权利下放给孩子,我们不能搞儿童中心主义,也不能搞极端的儿童中心主义。在读书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主导权,孩子读什么书,家长要有主要意见。如果孩子一味的读这种书,他的阅读生态是有问题。就像吃饭需要营养的均衡,“阅读的偏食”对于孩子成长不利。所以要想办法引导小孩,在读这些书的同时,还要对其他书产生兴趣,更加广泛地、立体地阅读,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才有利语言能力的培养的。

Q:现在儿童90%都在读国外引进的绘本,欧美日本的居多,无形中加深了对国外传统和文化的渗入,请问这样是否也有弊端?可否多多介绍一下关于中国的传统和经典的绘本?

A:绘本的国外文化渗透真的不是很厉害,绘本表达的是普世价值,没有太多的民族的文化特点,对小孩的文化渗透不是很明显,对成人文学还是有差异的。中国的原创绘本是刚刚兴起,过去的所谓的连环画,不具备今天的绘本意义,但是现在毕竟出现了很好的原创绘本,比如彭懿先生、朱自强先生、梅子涵先生的绘本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Q:曹老师,您的作品大多是有带着点悲伤色彩的,主题稍微有点沉重,我作为家长是喜欢看的,但不知道适不适合小孩子读,他们能不能接受,比如《纯美系列》这8本绘本适合多大年龄的孩子看,对于孩子来读是不是稍沉重?

A:想问这位朋友一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沉重吗?够沉重了吧!可是你的孩子有必要看这本书?读完以后,又会能怎么样的?结果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读,而且效果很好。我们有多误解,都说今天的小孩很苦,不快乐,所以我们要给他们看快乐的文字。其实人不快乐的时候,看一些快乐的文字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悲剧性的文字能够解决他的问题。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有本书,叫《悲剧心理学》,看完这本书,我们就能懂得许多道理,悲剧反而能够解决我们悲哀的心情。

就像是过去生活中非常苦的农村妇女,她喜欢看苦戏,看完苦戏后,她悲哀的心情反而得以释放,而喜剧是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小孩可以看我这8本图画书,再说这8本图画书也不是都讲苦难的,也不都是具有沉重主题的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念书给孩子听最有效?
什么是绘本?告诉你绘本背后的故事哦!
一本|图画书:2018年11月23日8时18分30秒 静默中的赞美诗
曹文轩谈儿童文学:没有忧伤的生命不完整
这是一份“绘本”简历,请双手拿好并传递!
他是让梵高、高更都追慕的画家,没有他,就没有“凯迪克大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