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产业转型升级,让冷链“热”起来,菜篮子更保鲜

5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方案》。山东将培育100家以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10个以上产业集聚区,打造4个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集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肉类、水产品蔬菜、果品等农副产品的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有很大的资源优势。但同时,山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平衡、标准化进程缓慢、信息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刘岩是潍坊一家物流企业负责蔬菜运输的人员,他每天早上都要监督几十吨新鲜蔬菜从寿光装车,运输到江苏、安徽等地。“这几年冷链技术有提升,但损耗率依然比较大,在15%左右。而且这还是在冬天气温较低、菜农凌晨摘菜的情况下。”刘岩介绍,由于在蔬菜预冷、温控等环节的不足,中国在生鲜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一直较高。根据相关数据,发达国家蔬菜等产品的损耗率一般低于5%。

山东省经信委巡视员王超英介绍,2016年山东水产品总产量950万吨,水产品年加工总量近810万吨。发展冷链物流是促进生产流通和农民增收、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推进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为此,我省提出要推进物流中心建设。如围绕青岛、威海等市打造4个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集群,培育10处远洋渔业产品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等更加具体的任务措施,加快推进海洋渔业的新旧动能转换。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标准健全、绿色低碳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培育100家以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10个以上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集聚区,基本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追溯,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省经信委交通与物流处处长崔霞介绍,未来,将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建立车辆定位、全程温控、ERP物流管理等信息系统,从冷库设计施工、仓储管理、冷藏车辆配备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努力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可视化、一体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高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海洋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我国远洋渔业现状及趋势 内外部双重挑战下行业将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山东胶州市:搭建发展平台 加快转型升级
新加坡如何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权威解读
农村绿皮书:预制菜兴起带动渔业转型升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