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中医伤科之十四——谈谈身体的“结构网络”

似乎是Anatomy trains这本书,开始提出筋膜(fascia)这个概念(我不太读书查数据的,不知道对不对),作者把这个系统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并列,认为是贯通全身所有地方的三个系统。

作者使用“筋膜”这个词,涵盖了所有的结缔组织系统,从最微细的皮下疏松组织,到各种致密结缔组织(肌膜、心包膜、韧带、血管外膜……),只要是不可收缩的结缔组织系统,统统包括在内。

在这个系统中,除了支持维护的功能外,书中着眼点还在限制性。筋膜的长度一定,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活动,会因为筋膜长度的限制而相互牵扯。因此肢体的各种活动及功能障碍,必须考虑各个轴线限制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附着于各肌肉上的结缔组织。

因着这本书的翻译及流通,筋膜这个词逐渐被大家所使用。

但是这个名词的翻译,明显是有问题的。原本的意思,是指涵括全身的“结缔组织网”,是一个立体结构,内有大小不一、粗细不等的空间,在皮肤以下,无所不包、无处不到。但是筋膜这个词,在原本的中文系统中,直觉的反应,就是一个平面的组织。因此还在网络上看见有从事伤科工作者,写到调整筋膜,是要摸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一直强调要触见)皮肤肌肉间的那一层膜,去挪动那一层膜。

结缔组织是不会收缩的,它的外形改变,是因为它所包裹的内容物改变而跟着变的。

结缔组织网,在身体上的功能,除了组织的支持保护,还有生化系统及生理机能的隔绝。在身体活动上最大的特征有两个,第一是肢体活动的连贯与限制; 第二是身体各部的张力感知。

就第一点,肢体活动的连贯与限制,应该就是Anatomy trains 这本书的主题,身体每个部分并非可以任意伸展旋扭的,因为结缔组织网的限制,身体每个部分可以伸屈的角度是有极限的,除非其他肢体配合,才能增加角度。比如说坐着和站着颈部可以后仰的角度不同,双手可以摆动跟双手捆绑时,跑步脚的动态也不同。

很多肢体的症状及功能障碍,就是由这种限制性而来,例如很多的关节受限及酸麻痛痒,是由结缔组织网的扭曲变形滑移而来的,经常并非有实质的损伤或炎症反应。甚至伤科处理上所谓的骨错缝、筋出槽,也只是结缔组织网的扭曲旋移的表象而已。伤科在结缔组织网的处理,主要不在局部结缔组织的实质改变,而在张力平衡的挪移。

至于第二点,来谈谈结缔组织的张力感知性。由于结缔组织网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分布,在我们大脑中有一个我们不见得时时觉知的身体图像,是一个凭着张力感知所建立的立体图像。像坐着不自觉的随着时间扭动屁股,走路时身体不自觉的依着自己独特结构而有独特的摇摆步态,跳动投掷时身体不经思索的协调动着,都是依靠这个张力图像而来。

身体常常有些不自觉的扭动抓搔,也是试图平衡局部的结缔组织网的张力。很多身体多处病痛的病人,身体常会呈现奇怪的身形,扭曲而不对称,那也是身体试图平均结缔组织网张力的努力,要他站正坐直,他反而会觉得很怪而不舒服。

也有些人因为张力的平衡而扭曲身体,但有前庭平衡中枢的觉知,会一直告诉医师,他的身体那里歪斜很不舒服,可是自己却无法旋正回来。那是因为自己无法察觉脑中的张力图像,不知如何去修改它。练功能够自适应就是逐渐看见这个图像。当我们“看见”张力不平均、不平衡处,就是脑中的图像更细腻的觉知到了,这时自然知道如何去修正它。

因为有这个依着结缔组织网而存在的张力图像,我们实行针刺疗法时,针刺作用,某种程度就是在唤醒脑中图像不能觉知的部分,使其透过神经兴奋度、血流量改变、肌肉不同程度收缩而自己调整,尤其是肌肉不同程度的收缩改变,是疼痛治疗时的主要依据。

结缔组织网是这个张力图像的所依,一个刺激(如针灸针刺入)会引起身体局部或一个肢体系统,甚至是远处的张力改变,因此也可以笼统的说,结缔组织网有觉知性跟传导性。因为结缔组织网的这种特性,一个组织学的名词不能涵盖功能作用,所以我想以后把原本“筋膜”这个结缔组织网的词汇,改成“结构网络”,如此就能兼具结构特性和功能描述。

结构网络还有许多结构上的变化特性,像如何代偿、旋扭、滑移,及其他许多细节要澄清,这同时也是伤科症状的原因和治疗的理由,留待以后再细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幽默随和的伤科泰斗级——林两传老师
林两传医疗文章
从筋膜系统到“气”——身体伟大的联动
紧张的肌肉都松开了,为什么肌肉还是痛?
筋膜点疗法|筋膜
筋膜的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