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凄凉的一首送别诗,黯然销魂

史上最凄凉的一首送别诗,黯然销魂

读完不禁想痛哭一场!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诗人们最常用的诗歌体裁之一,因那时的交通与通信普遍落后,所以古人是非常看重离别的,每到离别之时,人们常常设酒饯行,折柳相送,以示情谊之深。

清朝诗人袁枚曾在《随园诗话》中写道:“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送别诗所含的深情厚意使我们为之动容,其中是否有“真情”流露更是评判一首好诗的标准。

在古代,离别常常意味着后会无期再难相见,甚至是永别。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流露出诗人回乡后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久客伤老之情。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是对友人元二出使西域的前途未卜而忧心忡忡。这些送别诗,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

但如果要挑选其中一首读完后让人为之一恸、黯然销魂的送别诗,一定非这首《谢亭送别》莫属。《谢亭送别》是唐代诗人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唐诗品汇》云:醉中送别,见红叶青山,景象可爱,必不瞻望涕泣矣。日暮酒醒,行人已远,不能无惜别之怀,兼之满天风雨,离思又尚何如耶!

谢亭送别

唐代: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树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

许浑创作这首《谢亭送别》后,时人对此诗的赞美络绎不绝,尤其是诗中后二句可与王国维的《西出阳关》竞美。王维的“西出阳关”写出了行者的不堪之情,而许浑的“酒醒人远”则写出了送者的不堪之情。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

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那一霎时,扑面而来的恸,涌上心头,就像满天风雨霎时落下。独上西楼的苦,李煜很清楚,而独下西楼的痛,只有许浑才明白,但人却已不在身边。

乍读这首诗时,心就忽地被“风雨满天下西楼”定格了,相思风雨中,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五代的韦庄评价许浑:

“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

十觚明珠量不尽,惠休空作碧云词。”

汤惠休是南朝的僧人,许浑也模拟过他的诗歌风格,到如今,惠休的诗大多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而许浑的诗还让人为之一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凄凉的一首送别诗,黯然销魂,读完不禁想痛哭一场!
唐诗中很有名的一首送别诗,短短二十八字,打动了无数人
晚唐诗人许浑送别诗绝唱,与《阳关》竞美,堪与盛唐争雄
为什么有人说许浑的《谢亭送别》可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媲美?
许浑《谢亭送别(一作客)》
许浑的《谢亭送别》,如何媲美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