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海钩沉】明清时期的直隶泸州和清末民初的下川南道(永宁道)

明清时期的直隶泸州

和清末民初的下川南道(永宁道) 

明清时期,省以下设府、州(厅)、县三级行政机构,有些地理位置重要、经济文化发达的州,直接隶属省管辖,与府同级,称为直隶州。明初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泸州升格为与府同级的直隶州,直属四川行省,称为泸州直隶州。明清两代,一直保持这种格局。

今日泸州(图片来源:泸州宣传网)

明清年间,泸州城内还先后设置过下川南道和永宁道。最初,“道”只是作为省上巡行视察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监督官吏等专项事务。1535年,明朝廷分别设置上、下川南道。其中,下川南道的官衙设在泸州,负责巡视今宜宾、泸州、内江、自贡和乐山等地各府、州、县衙门官吏的情况。

清代,“道”的权力不断加重,逐渐发展成为比府、州更高一级的行政机构实体,介于省与府(直隶州)之间。下川南道管辖范围包括今内江、自贡、泸州、宜宾、资阳五市(地)几十个县(区)。设在泸州的“道”的机构名称在清代几经变更,曾称为川南永宁道(简称永宁道)达一百多年,清末又改称下川南道。

泸州位于长江沱江两江汇合处,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图片来源:泸州日报)

辛亥革命后,四川一度取消“道”,1913年又恢复道制;1914年,下川南道又更名为永宁道,直到1935年。不“道”的名称如何变更,道台衙门(或道尹公署)都一直设在泸州城内。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稿: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在泸州是古代什么地方
赵永康:《泸州通史》开题报告
说说合江县的来历
泸州市叙永县县名由来与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四川九大直隶州,现仅三个为地级市
赵藩叙永慰苦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