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贝多芬作品:第五交响曲「命运」 Op.6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C小调调第五交响曲“命运”(The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Fate' Op.67),创作于1804-1808(中间曾一度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这是一部充满活力,又“热望未来”的作品,被国人称为“命运交响曲”,仅仅是因为贝多芬在乐谱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Giulini - IV. Allegro 来自看见你就好 00:00 12:02 全曲以特别的四音符“短-短-短-长”主题开头:

🌸🎹创作背景🎻

《第五交响曲》的最早构思可追溯到其《第三交响曲“英雄”》完成之后的1804年。但是,此后贝多芬多次中断《第五交响曲》的创作而去写别的曲子,包括第一版的《菲岱里奥》、《热情钢琴奏鸣曲》、三首《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四号交响曲》以及《C大调弥撒》。最终,《第五交响曲》在1807年至1808年间完成了创作,与《第六交响曲“田园”》一同问世,并同场首演。


🌸🎹乐章介绍🎻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C小调,OP.67,创作于1804—1808年(中间曾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

全曲分4个乐章

1.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格言主题,就是“命运的敲门”,命运与凶兆始终在激烈地搏斗。

2.行板,是贝多芬对命运的沉思,是双主题的一连串变奏。其中第一主题由大提琴和中提琴表达那种平静的温柔,第二主题接近于英雄的进行曲与颂歌。

3.快板,谐谑曲,两种对立的冲突重新展开,这是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这个乐章的结尾,整个乐队似乎都精疲力尽地倒在一个不稳定的长音上,鼓声在激动不安的背景上,就像心脏的缓慢跳动而弦乐则像微弱的呼吸。随着不安定气氛的渐强,使你感觉有太阳在准备着冲破乌云。突然,乐队一下子鼓起精神,昂首阔步地迈入了末乐章。

4.快板,出现众多主题的交叉变化,终曲尾声很长,最后命运主题以强大的威力在光辉灿烂中持续长达几十小节,结尾是欢乐而辉煌的一片光明。

这首作品不光要听气势、力度,更重要的是节奏的对比与变化。


🌸🎹视频欣赏 🎻

卡拉扬指挥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视频:31分钟


🌸🎹乐曲赏析 🎻

这部作品共四个乐章:

1. 有活力的快板(Allegro con brio)

2. 生动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3. 谐谑曲:快板(Scherzo: Allegro)

4. 快板(Allegro)

全曲时长约30分钟左右。

第一乐章:c小调,是传统的奏鸣曲曲式,是贝多芬从他的古典乐派老师海顿及莫扎特那里所继承而来(比如主题发展经过好几个调性,再戏剧性的回到开头的调性)。开头戏剧性的强奏吸引了听者的注意力。跟着的四小节不停地模仿了主题节奏,形成了一个旋律。很快地,由圆号的强奏作为过渡,进入了第二主题。降E大调(c小调的关系大调)的第二主题标注为“弱”,歌唱性较强,但低音弦乐部分时常出现威胁性的四音符动机。该动机也是呈示部尾声的基础。发展部使用了模仿式的模进,包括过渡段都有所变化。中间较弱的部分好像战斗间的喘息。再现部有一段双簧管乐段模仿了即兴演奏的风格。最终的尾声庞大。

第一乐章开头是上述的极著名的四音符动机。开头几小节的指挥方法有许多争议:一些指挥家坚持用快板速度;一些使用沉重的自由速度,或用慢而坚定的速度;还有一些使主题听起来迟延,并称第四个音符上的延长号可作为证据。

第二乐章:降A大调,双主题变奏曲式。由中提琴和大提琴齐奏第一主题开始,低音主题变奏。较为雄壮的第二主题则由单簧管、巴松管、小提琴和弦乐部分的三连音琶音组成。之后又出现了由弦乐和长笛进行对位的乐段。乐队在间奏过后筑起了一个特强段,随即经过一个长尾声结束。

杨松斯指挥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视频:43分钟

第三乐章:c小调,三部曲式,谐谑曲。十九世纪音乐学者古斯塔夫·诺特伯姆(Gustav Nottebohm)率先指出,谐谑曲的主题与莫札特享有盛名的《第四十交响曲》末乐章的主题极其相似,只是调性和音域有差别。 如果把莫札特的主题挪到和贝多芬同等的音域可能更清晰(试听 文件·播放·帮助)。

这样的相似不大可能是巧合。诺特伯姆进一步指出,在贝多芬的草稿本上,还发现作曲家誊抄下了莫札特该交响曲末乐章29个小节乐谱,说明当时贝多芬确实有意借鉴。

谐谑曲部分的主题由木管乐器回应,又由圆号强调。之后还有很著名的低音提琴乐段,听起来沉重但速度又快,更有滑稽有趣的感觉。C大调的三声中部有着对位的织体。谐谑曲重现的时候,由安静的弦乐器拨弦奏出,并渐渐淡出,只有定音鼓持续的滚奏营造出紧张的气氛,为第四乐章开头的齐鸣作铺垫。这一过渡也成为典范。

第四乐章:与第三乐章之间没有间歇。该乐章对奏鸣曲式进行了稍微的改变:在发展部过后,有一段在属调上的特强华彩段,并重现了之前的谐谑曲乐章中圆号的旋律。直到一系列渐强过后,再现部才开始。这一做法在海顿的《第四十六交响曲》中就有运用,但并无证据显示贝多芬受此作影响或启发。该乐章有着所向披靡的能量和庆祝胜利的欢腾。其间有一段命运主题的重现,但却以较弱的音量奏出,暗示这一阴郁的主题已经成为过去。全曲尾声极长,几乎将主题压缩入内,C大调和弦不断重复,达29小节之巨。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在其《古典的风格(The Classical Style)》一书中表示,这一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尾声,是为了给该作品宏大的规模划上圆满地句号,垫下坚实的根基。



赵鑫珊《贝多芬之魂》书摘截图

这首交响曲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柏辽兹把其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为歌德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塌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演出后,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这便是对这部交响曲最恰当的评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贝多芬九大交响曲的背景丨“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十大交响曲(四)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一部被舒伯特“遗忘”的交响曲丨《C大调第七交响曲》赏析
他们令我想起勃拉姆斯丨第一交响曲雄伟,第二交响曲抒情,第三交响曲浪漫,第四交响曲沧桑……
《贝多芬第四六交响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