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变声期前的少儿声乐教学方法

歌唱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活动,也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最普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倡导,家长在子女培养方式上和成长取向上呈多样化走势,因而孩子业余学习音乐也就获得迅猛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声乐学习应从“变声期”以后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少年儿童在“变声期”前几乎没有受到严格正确的发声训练,对“变声期”前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谈及很少,也不很重视。面对少儿声乐活动的频繁和声乐学习的低龄化,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值得人们思考和重视。少儿歌唱的发声与成人的发声训练是有区别的,尽管目的都是为了达到科学的、美好的声音,但我们不能完完全全地用成人歌唱的发声方法训练儿童。正确指导儿童歌唱发声,使之遵循,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具有极为现实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变声期”前是指少年童声变为成人嗓音的变化时期之前,因为儿童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腔共鸣,听起来声音响亮、甜美而透明,这么稚嫩的嗓音就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你去用心去雕刻和呵护,此时如果用声不当,直接会影响孩子们歌唱生命的发展。在少儿声乐教学方法方面我想通过此文做一点探索性尝试,希望能对喜欢声乐的孩子有所帮助。笔者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在少儿声乐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听辨能力,因为歌唱艺术是一门控制艺术,学习歌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练习如何控制整个系统和寻找使用合理共鸣的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哼鸣练习:我们可以先通过哼鸣练习找到歌唱要求的高位置,哼唱是初步练习的最好的一种方法,根据每个孩子的哼唱特点来决定是开口哼鸣还是闭口哼鸣。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常追求声音的明亮而出现的挤卡现象比较多,所以多用开口哼唱下颚、牙关更容易放松,喉和声带的负担也不大,而且开口哼到开口唱也很接近,也有助于喉咙的打开。
  (2)打开喉咙的轻声柔唱:在少儿和成人声乐学习中都很强调打开喉咙的歌唱。打开喉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腔开的有多大,人们常说“大哈欠”或“吸气”状态的确是帮助打开喉咙的好办法。因为这种状态是打开腔体、保持腔体稳定,获得共鸣的保证,孩子们也很容易接受,在训练中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声音效果,更重要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在发声练习或演唱歌曲时最好用柔和的起音,柔和的起音避免了过猛的冲击和肌肉的过分紧张,减轻了发声器官的负担,柔和的声音也更容易得到更多的共鸣,这个阶段的孩子躲嗓子的情况比较少,多是嗓子过度用劲,挤卡、喊叫。训练中要求呼吸深点、位置高点、音量小点、柔和点,有了气息、共鸣的声音就柔和地亮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声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求得气息支撑的歌唱: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对于初学声乐的少儿来说,太多的理论是理解不了的,如何让他们尽快地掌握歌唱的呼吸呢?我们可以给他们做一下示范,一个是他们现在的歌唱呼吸状态,另一个是歌唱要求的呼吸状态,对比就能看出:歌唱的呼吸肌肉有两种:一种是吸的肌肉,鼻嘴同时吸气,身体尤其是从两肋以下,腰周围甚至后背都有膨胀感;一种是呼的肌肉,呼气时不仅有这个呼气肌群形成的向上向里的力,同时还有一种与之抗衡的,由吸气肌群形成的向下向外的力协同动作,呼气之中保持相应吸气的感觉。吸气之中保持相应呼气的感觉,就是形成人们所常说的“呼吸对抗”或“呼吸保持”。有这种呼与吸协调一致的肌肉感和力的关系的呼吸是具有支点的呼吸。得到了正确的呼吸支点,就可以得到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在哼鸣练习中就要求有这种气息支持力的声音,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把气吸到位,有节制地控制呼气能力,找到歌唱的支持点。因为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歌唱中的所有变化都是来自呼吸的支持。孩子们通过歌唱和发声练习来锻炼歌唱呼吸的这种能力。同时在歌唱中也要特别强调有气息支撑。
  二、重视儿童自然声区的训练
  对少年儿童的声音训练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对他们的嗓音情况有充分地了解并因材施教。首先,练声曲的选择上要有目的性,不可千篇一律。旋律平稳,最初跨度不要超过五度,音域最好先在自然声区之内。在训练中,要求他们打开喉咙的轻声柔唱,此时先不要强调音量,注意声音的连贯、流畅、圆润统一。在自然声区就要求孩子有气息的支撑、有一定位置的去训练。自然声区打好基础后才可逐渐扩展音域,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此阶段的音域最好不要超过小字二组e²。练声曲的选择不要选择跨度大、跑动快的旋律,以免孩子控制不好而影响声音质量。其次,歌曲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上也是先选平稳、流畅的歌曲,歌曲的音域最好是控制在比他们的发声曲的最高音域低一个小二度的音域范围之内,在初学时孩子还掌握不了气息和共鸣位置的协调运用,所以不要选高音频繁出现和高音须保持时间很长的歌曲,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盲目地训练,以免损害孩子们娇嫩的发声器官,再次,对少儿声乐训练每次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一次不要超过40分钟,并在训练中途能有几次适当的停顿,缓解一下孩子的紧张和疲劳,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而损害嗓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唱歌的技巧
歌手唱歌都用这10个小技巧!掌握了你也能成为歌手
最全的声乐发声机理总结,没有之一!
“气息通畅、声音流动、音色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什么?
声乐人最在意却难获得的金色高音!全方位立体训练!
声乐教学|赵登营 声乐学习入门(5)声乐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