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终于知道,巩俐为什么叫「巩皇」了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丨囡楠

“这世界上有两种导演,拍过巩俐的和没拍过巩俐的。我幸运地属于前者。”

导演陈可辛在谈及电影《夺冠》时,提到了巩俐的一场戏。

这场戏是巩俐的独白。

全片最重要的台词,整个电影的主题,都蕴含在这场戏里。

这场戏足足四分钟,台词三页纸。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么长这么重的戏份,巩俐竟然一条就过了。

0 1

巩俐回来了。

2020年第一部主演的作品,巩俐变成“郎平”出现在大荧幕上。

这是她是第一次在体育题材的影片中饰演特型人物。

55岁又迎来了自己新的开始。

在电影还未正式上映之前,几张她在赛场的路透图就已经惊艳了观众。

不施粉黛,一身黑色简单的运动装,半扎头发,戴着眼镜。

你很难把她和昔日那个光芒万丈的影后联系在一起。

她已经磨掉了自己的气息,完完全全入戏,低头蹙眉记笔记的模样,仿佛已经是一个专业的体育教练了。

在拍这部电影前,巩俐就是陈可辛导演心中唯一的角色人选,但巩俐面对陈可辛的盛情邀约,三次都拒绝了。

因为她需要塑造的,不是一个未知的虚拟形象,而是一个鲜活的在大众心中早有深刻印象的人物。

她怕自己演不好。

在中国没有几个人不认识郎平,同样的,也没有几个人不认识巩俐。

如何让巩俐在荧屏上成为郎平,是这部电影对她来说最大的功课。

单凭想象,的确很难把“巩俐”和“郎平”两个人联系在一起。

这是年轻时候的郎平。

这是年轻时候的巩俐。

这是现在的郎平。

这是现在的巩俐。

两个人看起来,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可是她说,如果是她演的话,会非常非常努力。

拍摄前的几个月,巩俐多次跟着中国女排队到宁波的排球训练基地,跟她们一起报道,一起吃饭,一起下班。

她总是近距离的观察郎平的一举一动,很细微的动作也不放过。

为了成为一个“专业的排球教练”,她开始排球不离手,没事的时候就反复练习。

在这之前她可是完全不懂排球的人。“我要成天和它在一起,和排球过日子。”

像吗?

这些郎平身上的细枝末节,都被巩俐复制粘贴到了自己身上。

连郎平本人都说,“简直太像了”。

想要演好一个角色,不光是要扮演她,而是要努力成为她。

在我看来,巩俐的确做到了。

神态气质,还有声音。

我甚至在还看着电影的时候就开始搜索,《夺冠》是否是郎平本人配音,当知道是巩俐原音的时候,我吃惊又欣喜。

陈可辛说,“除了巩俐,没人能演好郎平。她只要站在那里,就有那种强势的气场,她那种倔强的眼神就是郎平。”

她在电影圈里跟郎平在体育圈里有同等的地位,她们都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职业生涯、率先走出国门跟国际接轨、在业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中国女性。

有人问巩俐,你觉得自己和郎平哪一点最像,她的答案是:永不放弃。

是像的。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都有自己的霸气和笃定。

这场相遇,是一个传奇演绎了另一个传奇。

0 2

如果你翻看过巩俐这三十多年演艺生涯的履历,就会发现她被称为“当今女演员实力的天花板”,一点也不为过。

我本想列举她获得过的奖项,却发现太多了,而且个个都高到无法“避重就轻”。

只要她肯出现在镜头里,必定是最夺目的那一个。

她凭的什么?

1983年和1984年,巩俐高考接连落榜。父母不再支持她报考艺术学院,她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复习。

1985年,巩俐终于通过了中央戏剧学院的专业测试,但文化课却差了11分,老师坚信她是个好苗子,向学院提交申请才破格录取。

1988年,身着红色衣裳,浓眉厚唇,眼神倔强笃定的“九儿”定格在电影《红高粱》的海报上。

那是巩俐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模样。

那时的张艺谋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导演,他选中巩俐扮演电影中的“我奶奶”,这让小说的原著作者莫言一度觉得这部电影会毁在巩俐手上。

“我心目中'奶奶’是一株鲜艳夺目、水分充足的带刺玫瑰,而那时的巩俐更像不谙世事的女学生。我怀疑张艺谋看走了眼”。

但很快,这个不谙世事的大学生就向大家证明了,自己就是那个泼辣热情、活灵活现的九儿。

里面有场戏是九儿挑着扁担走过高粱地,这个几秒钟的镜头,她练习了一个多月。

为了真实,每一次水桶里都装着满满当当的水,一个肩膀磨破了就换另一个肩膀,反反复复。

后来,这部电影拿下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此后巩俐和张艺谋的合作,一部接着一部。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每一部都在中国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时的巩俐已经名声大噪。

1992年,秋菊为了向踢伤丈夫的村长讨说法,不屈不挠逐级上告的故事出现在大荧幕上。

墨绿色头巾,大红色棉袄,臃肿的身材加上一口地道的陕西方言。

电影开始很久以后,人们还没认出这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妇女就是巩俐。

她观察到陕西因为风土的原因,人们的头发普遍都比较毛躁,于是她用肥皂洗头,她反复琢磨吸面条的细节,最大程度的还原一切。

为了电影,她可以自毁形象。

各大奖项接踵而来,他们一起迎来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

与其说是巩俐遇见了张艺谋才一路顺风顺水,不如说他们是在相互成就。

0 3

一路走来,不论跟谁合作,巩俐都不是个“聪明”的演员。

在演戏这件事情上,有她“笨拙”和近乎执拗的坚持。

《艺伎回忆录》中有一个四秒左右抛扇子的镜头:两个扇子一块扔,再交叉接住,过程中眼睛不能盯着扇子看。

导演说她不必真的学会,巩俐说,我试试吧。

这一试,就是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里,她每天扔扇子2000多下,才有了后来这个行云流水的完美镜头。

为了《兰心大剧院》中的角色看起来不小气,她拿了一把男士的枪。

特别沉,需要很好的臂力才能使得连开三四枪的时候手臂不发抖。这一练,又是好几个月。

这三十几年为了演戏,她一直很豁的出去。

她能在零下20度的气温里光着脚在小溪洗脚;能为了克服从楼上向下跳的恐惧喝了几碗白酒给自己壮胆;《夺冠》中比赛的那场戏,机器不小心撞到了她,她的手被卷进机器里,指甲被掀开一半,她站起来说,“没事,我还能拍”。

巩俐从未让任何一个镜头失望。

这种拼劲让大家总是会忘记,她已经55岁了。

这是一个演员对于自己职业的最高素养,也是巩俐终其一生都想要做好的事。

0 4

她一直忠于自己的选择,尽管在别人眼里这些选择或许并不“明智”。

“人世间这么多形象可以塑造,为什么一定要重复?”

她坚持不拍重复的角色,因为那会让自己失去创作的冲动。

当年,出演《007》不知道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事,当机会找上巩俐,却被她风轻云淡的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那个角色让她没有太多的发挥的机会。

放弃好莱坞的邀约,她选择去《艺伎回忆录》中给章子怡当配角。

这部电影带给她的评价是,完全不输主角。

她喜欢的是拍戏的过程,喜欢的是体验不同的人生,至于票房多少,会造成多大的轰动,不是她首先去考虑的事。

除了工作,你会发现巩俐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她一直称自己“不是娱乐圈的人”。

不要把我和娱乐圈混在一起,我不喜欢把精力放在一些没用的事情上,不希望在我拍戏之前、之后马上就出来宣传,我觉得不需要。

很多人都在追求全方位发展的时候,巩俐却拒绝任何的“跨界行为”,没有想过当导演、开工作室、做生意.......就只把演员做好,是她唯一的目标。

“我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就是做一个好演员”。

她就像是父辈的那种老派人,能在光芒万丈时还一直保持着最初的纯粹,真的很难得。

...

《夺冠》上映后,巩俐的一段聊天记录被曝光,她说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一切又从零开始了。

对于巩俐来说,每次成功只不过是演艺生涯其中的一站,走过去就又重新开始了。

尽管已经万千荣誉加身,她还是一直走在自己“夺冠”的路上。

赞美也好,讽刺也罢,什么都无法阻挡她选择的走下去的路。

一意孤行又耀眼夺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面巩皇!
《夺冠》票房如此之高,要感谢一群人,是他们发挥优势完成拍摄
《夺冠》导演陈可辛:很幸运拍这部电影,没留下任何遗憾
54岁巩俐出演《夺冠》:三次拒演,却演活一代传奇
她凭什么称“皇”?因为她配!
整个威尼斯都在为她的“女皇装”鼓掌!53岁巩皇为什么不过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