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始社会的丧葬文化:父系氏族社会葬俗的变化

氏族社会后期,由于生产的发展,氏族制度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男子逐渐取代女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人类逐步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关系,已由族外群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出现了个体家庭,氏族血缘纽带逐渐松弛,私有财产增多,贫富分化明显。随着这种重大的社会变革,丧葬制度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多人二次葬向单人一次葬过渡。单人一次葬,就是人死以后,便将尸体埋葬,不再经过收贮遗骨,然后再将遗骨合葬在一起。迄今在各地所发现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墓葬,几乎都是以单人一次葬为主。以往的那种多人二次合葬的现象,已很少见到。

如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发现的226座墓葬,都是单人一次葬。江苏邳县刘林遗址第一次清理的52座墓葬中,有47座为单人一次葬;第二次清理的145座墓葬中,有142座为单人一次葬。此外,像河南浙川下王岗等遗址,情况也大致相似。由多人二次合葬向单人一次葬过渡,是氏族社会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标志,也是丧葬制度的一大进步。

(2)棺椁的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除儿童和非正常死亡的人遗骨用瓮棺埋葬外,其他人的遗骨都是直接埋入土坑中,没有任何葬具。到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葬具棺椁。棺,是用来盛尸体的;椁,是在棺的外面用来保护棺的。

棺椁的使用,据说开始于黄帝。黄帝,相传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首领,许多远古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乐、医学、算术等,传说都开始于黄帝时期。由于这时人类社会文明已达到相当程度,人死以后,亲属不忍将尸体直接埋在泥土中,所以,便开始制作葬具。

不过,最初的葬具是极为简单的,通常是在墓坑内铺砌石块,或镶嵌石板,也有用原木或树皮铺叠的。1991年在浙江余杭县瓶窑镇发掘的一座距今4000年左右的大型墓葬,既有木棺,也有木椁,是名副其实的棺椁并用。

(3)陪葬物品多寡悬殊。埋葬时陪葬物品,是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开始流行的。在距今时间较早的“山顶洞人”的墓葬里,就发现有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东胡林人”墓葬里也发现有用螺壳串成的项链和用羊骨制成的骨镯。

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陪葬物品,通常是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少数有骨制、陶制、玉石等装饰品,以及少量的生产工具与防身武器等。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各墓之间的差别不大。

而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不仅陪葬物品的品种和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以往所不曾见到的铜器、玉雕、牙雕、骨雕等各种精致的装饰品,而且更引人注意的是,在同一氏族墓地中,各墓之间陪葬物品的品种和数量悬殊很大。

如青海柳湾墓地300多座墓葬中,陪葬物品多的有八九十件,少的只有二三件。山东大汶口第一次发掘的100多座墓葬中,大墓一般有五六十件,最多的有180多件。其中有一座大墓,除80多件精美的陶器外,还有制作精细的透雕或镶嵌玉石的骨器、象牙器和其他装饰品。而大多数小墓,一般只有一两件简陋的陶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坟、墓、冢、陵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中国丧葬文化:夏商西周(1)
二次葬——非常古老的葬俗
南阳丧葬习俗
远古时期是女人亲手把男人扶上了政治舞台
父系氏族公社和农村公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