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8)《兰亭集序》教学参考资料

《兰亭集序》学案

 

 [课文导学]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作者敢于冲破时俗,否定当时流行的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

  2.体味本文叙议结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实词。

   二、学习重点

   仔细揣摩本文景与情的关系。

   三、学法指津

   (-)研读步骤

  步骤一:课前预习。

   1.查字典,解决生、难字的读音,能顺利诵读;

   2.查注释,疏通文意,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

   3.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步骤二:课文分析。

   1.体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写作风格;

   2.体味本文回环曲折地抒发感情的特点。

   (二)问题探究

   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之间,绿树成映,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字面上看来,“乐”的具体内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环境幽雅,三是气候宜人;但更深层次的“乐”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对大自然的一种领悟,“观宇宙之大”,“察品类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岂不痛哉”是缘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极写宴集之乐后引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兰亭宴集,自然快乐,但终有期限,聚会难而短,分离易而长。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内”,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静或动,“暂得于心”,但随着时境的变化,心境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痛”由此而生。

    4.全文在亦“乐”亦“痛”之中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本文由“乐”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写景、写事、写情,以一“乐”字作统领,然后写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悲”字为核心。由“乐”而“悲”,看似突兀,但却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顿生感慨;随着时光流逝,生命也终有尽期,感慨之余,产生伤感,“悲”随之而生。作者将目光上移至古人,从古人留下的文章来看,古人亦为人生的变化而兴叹,因此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能够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与前文的“乐”遥相照应,形成一个整体。

  5.本文的语言特色: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而王羲之此文,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朴素自然而又错落有致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一、关于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青年时期有美誉,朝廷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能与之相比者,故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王羲之爱好自然山水,喜爱服食养性,因会稽山水秀丽,便和一些名士筑室住在那里,他关心政事和民生疾苦,当时“东土饥荒,羲之开仓赈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尤甚,羲之每上书争之,事多见从”。

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二、关于写作背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三、关于文体特点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兰亭集序ABC

 

【导学新概念】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文人春游所作诗集而写的一篇序文,新教材安排为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的自读课文。王羲之以擅书法而流传百世,殊不知其为文也格调清新,一改魏晋士族文人的淫糜与颓废,为当时文坛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尤其是本文,内容为序,其在状物写景方面不落俗套,格调清奇,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同时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消极情绪则要加以鉴别,切忌兼收并蓄。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魏晋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汉隶发展至魏晋,基本奠定了汉字形态;另一方面,真、行、草书又得到长足发展。就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家誉为“行书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书法艺术名扬百世的《兰亭集序》。

教法展示:

第一步:导入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作者王羲之。

第三步:分析课文。

(一)齐读课文,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的体裁及写作原因。

2.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

3.本文大致可分为几部分?

(二)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心境。

景物: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作者在这一段中,先后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场面、四周的环境以及游人的心境,头绪众多而条理清晰,使人犹如置身其中,尤其是作者描写景物时能抓住本质特点,不求形似而追其神韵,形容词的运用有如神助,寥寥数笔,犹胜千言,令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体会。

(三)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朗读语调由第一自然段的清新明快而趋于和缓。在本段中,作者由友人相聚的欢乐联想到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字里行间充满流连忘返的惆怅和对盛事不常的无奈。尤其是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流露出对命运的屈服妥协,这与两晋时期文坛的颓废之风有关。汉武帝《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斯乐难常”与西晋石崇“感胜名之不永,惧凋露之无期”都有悲观宿命的色彩。

(四)齐读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对第二自然段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和全文的总结。在本段中奠定了本文的基调:虽然他明知把死和生视为等同,对长寿与夭折不加区别是荒诞的,但又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就是在这种思想情绪下,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只是王羲之受其时代所限,看不到,也预见不到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今人读此文,不能求全责备。

第四步:朗读并背诵全文,仔细领会本文语言特点。

两晋是骈文盛行时期,文人多追求辞藻的华丽与侈糜,但本文语言却骈散结合,以散为主,质朴自然、格调清奇是本文语言的另一特点。

设计B

一、导语设计

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描写景物时,山突出其翠,水突出其清,花显其明艳,如数家珍,不厌其烦,各求毕其形态而传其神。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作品,也有摹景写物,作者所用的手法却别具一格,词虽少而神已现,一如他的书法作品堪为后世楷模。这就是王羲之以书中神品称著于世的《兰亭集序》。

教法展示:

第一步:导入新课(见“导语设计”)。

第二步:介绍作者作品,重点介绍王羲之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及《兰亭集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点明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文体序的一般特点。

第三步:分析课文。

(一)齐读本文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全文基调。

(二)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章结构看,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如何?

提示:全文共3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介绍会面的时间、地点,兰亭美景及人物活动。

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抒发作者由眼前美景及好友相聚引起的对人生的思考。

第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简述本文写作缘由。

2.本文三个组成部分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提示:

第一部分行文简洁流畅,尤其是对兰亭美景的描写,不具体描摹景物的形态,而是直接抓住其神韵,每物仅用一字,可谓字字珠玑,应注意仔细体会。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几个形容词的运用使作者与好友相聚的快乐心情跃然纸上,仿佛客观景物也受了作者心情的感染而带上了明显的感情色彩。

第二部分体会的重点在于作者心境的变化,可以说这一段是作者人生观的充分流露:虽然各人际遇不同,境况殊异,但“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消极。这是学习本文要注意鉴别的消极思想。我们要学习的是作者行文的流畅与连贯。前两个自然段内容不同,格调迥异,但无论是诵读还是品味,过渡自然,丝毫不觉突兀,这正是本文艺术手法的高明之处。

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延伸,在这一段中,既表现了作者“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也暴露出作者对社会进步缺乏信心。但作者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的思想倾向不足汲取,他的这篇序文却因其在为文和书法方面的双重艺术成就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第四步:总结全文,说明作者的消极思想是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而造成的。本文的行文风格在当时文坛别树一帜。要注意鉴别本文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取其精华,剔其糟粕。

第五步:要求背诵全文。

 自读方案

  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读准所有字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如“岁在癸丑”中的“岁”是平舌音,不读翘舌音;“畅叙幽情”中的“情”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陌生字词如:癸丑、会稽(古音异读)、禊、急湍、流觞、骋怀、晤言、趣舍、曾不知、嗟悼、彭殇。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流畅的诵读可感知全文大意为:叙兰亭之会,抒人生感慨。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开头叙兰亭游宴之事,以“乐”字作结,并为下面的抒情议论张本;第二段由乐而生悲叹,感慨“死生之大”;然后继续扩展,论“一死生”、“齐彭殇”之虚妄,由哀转兴,并回到眼前的诗集上来。全文首尾圆合,一气呵成,无雕琢做作之嫌,有清新自然之趣。

  第五次,品味,涵咏。本文语言洗练,清新有致,需细细品味,对特别优美的景语、情语、叙事之语,更要用心品味。对景语、叙事之语,要边品味边展开想象和联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语言能在脑海中幻化成美景;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叙事之语能幻化成众多文人墨客雅集游宴的欢乐情景。对情语“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则能深入领悟,打破时空与年龄的界限,与作者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资料补充

  1.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

  2.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阅读训练

  下面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④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⑤俊秀,皆为惠连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⑦。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⑧。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①旅舍。②古人(白天还玩不够),夜间持着烛灯游玩,是很有原由的。③烟景,水气朦胧的春景。④大块,大地。⑤季:弟。⑥惠连,人名,谢灵运的族弟,很有才华。作者借用谢惠连赞誉其诸弟的才华。⑦康乐即谢灵运。此句言外之意是自己才华比不上诸弟。⑧在花丛中间摆开华贵的筵宴,飞快地传递着雀鸟状的酒杯,醉于月下。

  (1)从标题看,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属于什么文体?

  (2)本文所叙之事及一些细节与《兰亭集序》颇有相似之处,请一一罗列出来(引用两文中的原句)。

  (3)两文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序文,且都是诗序。

  2.《兰》文“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本文则“会桃花之芳园”;《兰》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本文则“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兰》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本文则“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3.两文语言都运用了较整齐的句子,都运用了铺陈夸张等手法;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但《兰》文的描写更细腻,抒情也更具体,所占比例更大。《兰》文笔调清新和媚,本文用笔恣肆犷达。思想内容上,两文同样写到了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本文的感情基调基本上以一“乐”字贯之,强调及时行乐。而《兰》文的感情则曲折多变,先由乐而叹,后由叹而悲,最后从悲中渐出,积极面对现实。

课文说明

一 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本文是一篇书序。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因修禊而“群贤毕至”,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又用“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有众多的作者,诗是即席之作。结尾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说明成书经过,又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本书的意义。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消说,但也非出奇。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作者的借题发挥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情缘事发,所以先叙事。叙事分两层:前一层侧重叙述活动的情形。先交代修禊的时间、地点和与会者,又描写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然后用“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概括了游宴中的欢乐情形,可算是入题。后一层转入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景物做烘托,“天朗气清”,则所见者真;“惠风和畅”,则观景之情致浓。由此说到“仰”“俯”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自然顺理成章。这一层仍是切着兰亭之会写的,却为本文奠定了抒情的基调,其中“仰”“俯”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又预示了下文将有所发挥。

第2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上文已见,只是这里用了它们的合义,表示过得很快。这就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静者“晤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作这样的区分,其实只是一种烘托的手段,作者的本意是要说那相同的一面,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不能永远保有那美好的留恋。至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死生亦大矣”。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便是作者见解的高远处。

但“死生亦大矣”毕竟是个哲理命题,为了证明自古如斯,作者又宕开一笔,说到自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并用“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之际,从而加深了他的感慨。再联系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力斥其非,也表明他的感慨其来有自。然后把眼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两句,把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结束全文——以“斯文”而使“后之览者”有感于“死生之大”,其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穷回味的余地。

统观全文,作者不为玄谈家们的论调所蔽,而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所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也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二 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本文仅325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略举数例如下:

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快神怡。

2.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语,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3.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应当看到,作者的文笔如此洗练并非有意而为,而是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有这种自然清新的风格,也是本文能够流传千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关于兰亭诗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饮酒之乐、临流赋诗之雅兴,其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如王羲之:“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还有一些诗是写在山水陶冶中忘记忧愁。如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王蕴之:“散豁情志畅,尘缨忽已捐。”这一部分内容,大致相当于王羲之《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意思。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理的作品,如王羲之:“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观,寓目理自陈。……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是从山水游赏中体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抒发万物浑一,不辨彭殇的玄理。

兰亭诗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选自罗宗强、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评《兰亭集序》

 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近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一)澄怀者眼里的自然

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二)深情者眼里的自然

《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和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优长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摘自《名作欣赏》1997.4陈友康

 “死生亦大矣”——解读《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思想性较为隐蔽,高一册《教参》又说之不详,所以师生在解读时遇到些困难。其实,只要了解一下东晋时期的社会风尚以及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情绪,具体分析揣摩一下文章各段落的大意,那么这篇文章的思想性是不难把握的。就像一张窗户纸,一戳就破,这篇文章的思想性,自然也一点就明。

 下面从四个方面说一说。

 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一言以蔽之,结集的目的在于警醒后来的读者在读文的时候,不要感染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亦大矣”的思想精髓。

 

 

道家的生死观


      生死问题是一个与人的一生相始终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吸引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智者苦苦思索的迷人的哲学问题。人生在世,一方面要追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又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矛盾和困惑。正是这一现实感极强的矛盾和困感,迫使人们不断地追思和探求各种解决的办法,以摆脱 

                                                                          生死难题的困扰。 
  儒家意识到人的生死乃不得不然的现象,他们明智地主张对待生死应该超脱一些。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勿需追问死后之事,关心生而不必想到死,求知生而不必求知死。儒家“亚圣”孟子也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不必过于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孟子还提出“正命”与“非正命”的观点,“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主张为自己的道德理念和信念而死,而不应因逆道非道而死。这和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大体是一个意思。这种“知生”、“尽道”、“闻道”的观念表现出儒家生死观的鲜明的人本主义特色。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从总体上说,儒家未曾偏离生而喜、死而悲的情感套路,据《论语》记载:颜渊死,孔子深叹:“天丧予!天丧予!”感到痛苦万分。就个体生命而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死而不能复生,故儒家非常注重和讲究对死者的哀思和丧祭。
  与儒家相比,道家老子主张更为超脱的生死观。老子思想体系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谓“不仁”,即无意于为仁,或自觉无所谓仁与不仁,天地顺任自然,无所偏爱,如此方致得见其大仁,如有意于为仁,则表明有主观的意志目的混杂其中,而这并非天地的本性。所谓“刍狗”乃结草为狗用于祭神者。老子所说的“以万物为刍狗”,乃是指天地任随万物自然变化自然生灭,不加主宰左右,行其固然;“以百姓为刍狗”乃指圣人效法天地,任随百姓顺性而行,劳作生息,不加干涉阻挠,亦行其固然。总的来说,天地并无意志目的,万物之生灭变化都是出于自然的。陈鼓应先生分析说:“依老子看来,天地间的一切事物,只是依照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各物的内在原因而运动而成长。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
  人的生死又何尝不是如此,天地不会因为人有悦生恶死的感情而对其有所偏爱,施加恩为。老子说:“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对于这段话我们应作两方面的理解,其一,“飘风”意指强风,大风;骤雨意指急雨、暴雨。老子哲学思想是“主静”的,因而在老子看来,“飘风”“骤雨”属于天地的违反了“道”的“静性”的狂暴行为,它们自然不会长久。其二,从另一种意义来说,在老子看来,惟有本体意义上的“道”才是永恒的无生无灭的,作为“道”的产生物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则都是有生有灭的。总而言之,人类同其他自然物一样,其生死都是很自然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生命的终结而大惊小怪,见死色变。
  老子也很珍惜生命,但他与后来形成的道教把长生成仙作为生命追求的最高价值是大不相同的。道教也认为生死乃是普通人的必然之途,道士们也并没有如佛教和基督教那样去精心构建一个死后的彼岸世界,而是依仗对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潜力的信仰,努力去寻求一条与人类的必然之途相逆的途径。而老子却反对有意识地追求长生,他提出“益生曰祥”的观念,“祥”作妖祥、不祥解。他认为有意识地以外物增益其生,不仅于生命无补,反而会走向其反面,影响生命的健康发展,甚至加速生命的死亡。
  由此可见,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与道教所孜孜追求的“长生久视”含义是明显不同的。老子所谓的“长生久视”,其真义乃在于极尽可能顺生命之自然,无以外物害其生,求尽其天年。此者为“顺其自然”,彼者为“逆其自然”,两者在生死观上显然沿着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各自延伸。
  老子生逢乱世,眼看生灵被残杀的惨相和人民受挤逼的苦相,痛心于生命的危浅。因而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关怀生命的思想主线贯穿始终,他反对人们尤其是统治者一味盲目地“厚生”、“益生”,反对强作妄为的行为,主张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主张以“自然”观生死。老子的生死观对于我们今天反对封建迷信,反对在某些地方死灰复燃的厚葬风气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羲之《兰亭集序》课文导读
高一语文《兰亭集序》专题
《兰亭集序》课文剖析
《兰亭集序》解读与探究
《兰亭集序》导学案
《兰亭序》还是这个版本的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