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往的生活 丨 庭院,让生活慢下来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和庭院艺术——庭院诗词、庭院绘画、庭院小说、庭院戏曲等,共同构成了令人魂牵梦绕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美学。

那时的词人,无论皇帝、达官贵人、平民百姓,还是僧人、风尘女子,大多居住在某一处庭院里。千年以后,我们沿着宋词,再次发现中国庭院之美。或者说,在宋词里,我们会遇见我们真正向往的一种生活。

【院门】门,庭院的起点,犹如戏剧的序幕和文章的开头,是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分界线上的重要结点。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蒨罗裙。——苏轼《浣溪沙》

姑娘们囿于社会礼俗,不能自由出入,于是纷纷拥在篱笆门边,相互推攘中把裙子都踩破了。由此可见,门是内与外、私与公、行为的可与否之间的一个界定。

【围墙】围墙,最原初和基本的功能是起边界、屏障作用,但居住者随后往往将其功能扩展到了环境美化方面。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周密《疏影·梅影》

白色的院墙如同白色的宣纸,院中的其他事物映衬在上面,能产生造景的效果。不少人家在院中靠墙栽竹种花,其效果宛如国画小品。

【小路】小路,作为庭院之脉络。不同的庭院道路布置往往不同,或多或少,或曲或直,或整饬或自然。庭院中道路往往成为居住者散步徘徊、体察自然和思索沉吟的绝佳之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秋千】秋千,一词在宋词中反复出现,说明它在宋代应当是民居庭院中的普遍设施。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东坡 《蝶恋花·春景》

【井】宋词中提到井时有时以“金井”一词出现,且当时人们喜在井边种植梧桐,因此“井”与“梧桐”又总是两两出现。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邓剡《浪淘沙》

【梅兰竹菊】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称其为“四君子”,以彰显对天地自然独爱,对隐逸生活独乐的高雅情趣,也是庭院小生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暗香》

【梧桐】梧桐,是有灵性的草木,在宋词中,梧桐总沾有些许惆怅、伤悲的意味。梧桐树下梧桐雨,这庭院里丝丝缕缕的愁绪飘散开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芭蕉】蕉心卷缩着,蕉叶舒展着,这一卷一舒,象是含情脉脉,相依相恋,情意无限深挚绵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鸟雀昆虫】春秋冬夏,四季更迭,庭院里总有悉数不同的小动物们在逡巡来往。词曰:各种声音交织如斯,好不热闹。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春花秋月】唐宋之间五代南唐的后主李煜,他以诗词展现了他那独特的命运和审美深度。词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爱国情怀】江南景致,风光绮丽,千里莺啼。而庭院里却一片寂静,空自怀远。复国壮志无从施展,这小小的院子里,凝聚着稼轩深沉深厚的家国情怀。词曰: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庭院词在宋词中的占有较大篇什。词人们把自己的心性、人生悲欢都精妙地编织进一曲曲词里供人传唱、赏味。这些寄予美妙的人生情怀和审美意趣的庭院文化,构成了中国式生活美学,直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里的中国庭院, 真想住进去!
宋词里的中国庭院,真想住进去!
懂院子的人,一定懂生活!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
史上最酥的一首宋词, 读完你才明白, 为何男人都喜欢害羞的女人!
人文丨庭院深深深几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