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印藏文献中的“九住心”论述汇集

(一)内住


庄严 系缘者,谓安住心。安心所缘不令离故。


安慧 关于“将心系于所缘”,首先瑜伽行者以三昧使心专注于所缘境中。如何专注?以三昧将所缘境与心二者相结合。首先结合境与心二者,称为“令心住”。


瑜伽 云何内住?谓从外一切所缘境界,摄录其心系在于内令不散乱。此则最初系缚其心令住于内不外散乱,故名内住。


修次 住是心系于所缘。


广论 一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缘内所缘境。《庄严经论》云:“心住内所缘。”


文殊 初住心时,心的住分无法只住于所缘上,分别念头犹如悬崖的瀑布一般,汹涌而来。自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现在一旦修行,分别念头反而更多了。”而实际上,比如一条大路上行人本来川流不息,但是由于漠不关心,没有专门观看,也就不会产生是多还是少的寻伺心来。如果细心观看时,才感觉到“冒出这么多的人、畜等。”同样,以前在没有修行扼要的时候,我们也认识不到涌动的潜意识,而这个时候,依于心的修行,我们才产生了认识分别念头的体验。怙主弥勒在《经庄严论》中,把由六力成办九种住心方便的情形,解说为四种作意。由六力中的听闻力成办初住心“内住心”。内住,是仅随顺于听闻所缘的教授后,心向内稍微专注于所缘的阶段。


掌中 由听闻上师所说所缘境教授的力量成办。这一阶段只能短时间安住于所缘境而无法久住,所以不能持续。此时因为观心的关系,会发现容易受到散乱影响而感到分别比以前更多,但这并非是分别变多而只是分别被认识到罢了。




(二)等住


庄严 速摄者,谓摄住心。若觉心乱速摄持故。


安慧 关于“应使彼〔心〕之相续不散乱”,如此地使心专注于所缘境之后,心显示出散乱于外境后,为了使之不散乱,反复地使心相续专注,以此说明“等住”。


瑜伽 云何等住?谓即最初所系缚心,其性麁动未能令其等住遍住故,次即于此所缘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挫令微细遍摄令住,故名等住。


修次 续住是心常住于所缘上。


广论 二续住者,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即于所缘相续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


文殊 然后,若渐次地修行下去,心境就像狭谷的河流一般,时而平静,时而湍急,我们会产生分别念头有时在休憩的体验。这时,由第二力思惟力成办的第二住心“续住心”,则能略微延长住于所缘境的时间。此二住心,沉掉众多,三摩地唯有少分,是四作意中的“励力运转作意”的阶段。


掌中 修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心住于所缘境的时间略能延长,例如,在念一圈“嘛呢”的时间内修行,可以做到心不散乱。在这一阶段,分别时有时无,可以体验到分别似乎在休憩。续住心由“思惟力”成办。在第一与第二住心阶段,沉掉众多而住分稀少,是具有四种作意中第一种作意“有励力运转”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散乱的时间要比安住的时间长。




(三)安住


庄严 内略者,谓解住心。觉心外广更内略故。


安慧 关于“迅速地觉知散乱,应再回到此〔所缘〕”,如此地使心专注于瑜伽行的三昧中时,心若散乱于外境,即知“自己的此心散乱于〔外〕境”,立即断除散乱的心,再度回复而专注于一境,此称为“安住”。


瑜伽 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


修次 安住是当知散乱而弃舍彼。


广论 三安住者,谓由忘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如云:“散乱速觉了,还安住所缘。”


文殊 然后再稍稍串修,心境就像三条山沟的溪水汇成的池塘一样,在没有违缘扰乱的时候,感觉心能住下来,若发生违缘时,我们会生起不住所缘的分别念头有种疲倦的体验。这时,由第三力正念力成办的第三住心“安住心”,能迅速地了知心的散乱,还复安住于所缘上。


掌中 安住心如同在衣服上打补丁,在持续安住所缘境的基础上,当心散乱离开所缘境时,能立即了知,然后重新修补,安任于所缘境,故称“安住心”。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中的散乱时间较短,并能生起强有力的正念。




(四)近住


庄严 乐住者,谓转住心。见定功德转乐住故。


安慧 关于“智者越来越加将心往内摄集”,如此地把心由散乱再度摄回的菩萨智者,不放纵心于外境,而且反复地摄心于内,反复地摄心于一境的三昧中,专注、安置,此称为“近住”。


瑜伽 云何近住?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


修次 近住是舍弃散乱而精进于心住所缘。


广论 四近住者,《修次初编》说,前安住心是知散断除,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励力令心住前所缘。《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如云:“具慧上上转,于内摄其心。”《声闻地》说:“先应念住,不令其心于外散动。”谓起念力,令不忘念于外散动。


文殊 由正念力成办的第四住心“近住心”,从广大中收摄,令心更加绵密。


掌中 这一阶段能生起强有力的正念安住于所缘境。由于从此所缘境不再丧失,所以要胜过前面三个阶段。虽然所缘境不会丧失,但有强力的沉掉,所以需要运用沉掉的对治法。第三与第四住心由“正念力”成办。从这里开始,正念就像成年人一样成熟了,或者说,正念力已告圆满。




(五)调顺


庄严 调厌者,谓伏住心。心若不乐应折伏故。


安慧 关于“由于见到三昧中的功德,心应〔对三昧〕欢喜”,专注于瑜伽行的三昧时,心若驰散于外境,则心对外境欢喜,心却对三昧不欢喜;此时他应思惟三昧的功德他若思惟三昧的功德,则见到三昧的功德。若见到三昧的功德,则〔对三昧〕不欢喜的心止息且变为调顺,然后心生起欢喜。以此说明“调顺”。


瑜伽 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瞋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


修次 调伏是生起喜悦。


广论 五调伏者,谓由思惟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如云:“次见功德故,于定心调伏。”《声闻地》说,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随一之相,令心散动,先应于彼取其过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


文殊 第四力正知力成办的第五住心“调伏”,喜欢三摩地的功德。


掌中 在第四阶段,如果摄心太猛,极有可能犯细沉没。所以,当生起有力正知而作检查,并思惟三摩地的功德让心活泼起来。此阶段与前两阶段的区别在于:在此阶段,粗的沉掉已不再产生。




(六)寂静


庄严 息乱者,谓息住心。见乱过失令止息故。


安慧 关于“由于见到那散乱中的过失,应止息忧恼”,瑜伽行者在心散乱或退弱且变得昏沈时,如此地由于自己心散乱而有损于一境且心变为退弱与昏沈时,不能得到初禅、神通等的成果;因此散乱心生起时,在散乱心中见到忧恼且见到过失。为了舍离散乱心和忧恼而依靠对治;他由依靠对治而舍离忧恼心。如此舍离忧恼心即称为“寂静”。


瑜伽 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息其心不令流散,故名寂静。


修次 寂静是当知散乱过而止息不乐。


广论 六寂静者,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如云:“观散乱过故,止息不欣喜。”《声闻地》说,由欲寻思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烦恼能扰乱心,先应于彼取其过患,于诸寻思及随烦恼不令流散。

文殊正知力成办的第六住心“寂静”,观见散乱的过患而消除它。


掌中 在第五阶段,如果让心过于活跃,便有生细掉举之险。一旦产生细掉举,必须生起能了知它的有力正知、视细掉举为过失而消除之。与前阶段相比,此阶段已没有生细沉没之虞。第五与第六住心由“正知力”成办。从这里开始,正知力已告圆满。




(七)最极寂静


庄严 或起灭亦尔者,谓灭住心。贪忧等起即令灭故。


安慧 关于“应如此地息灭所生起的贪爱、忧愁等”,若瑜伽行者因贪欲等而对受用境界生起贪着心,或者烦躁而生起瞋恚,以修慈心或以修厌离来舍离。此说明“最极寂静”。


瑜伽 云何名为最极寂静?谓失念故即彼二种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能不忍受。寻即断灭除遣变吐。是故名为最极寂静。


修次 最极寂静是断除一切昏沉睡眠等。


广论 七最极寂静者,谓若生贪心忧戚昏沉睡眠等时,能极寂静。如云:“贪心忧等起,应如是寂静。”《声闻地》说,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说寻思及随烦恼,随生寻断,能不忍受。


文殊 第五力精进力所成办的第七、八住心中,第七住心“最寂静”,发精进断除贪心烦恼,令心寂静。


掌中 在第七阶段,由于正念力与正知力均已圆满,沉掉难以生起,但仍必须将细沉掉视为过患,生起精进力,尽力加以断除。这阶段与前两阶段的差别在于:此处已不需过于担心会流于细沉掉。虽然此阶段已没有太多生起细沉掉的危险,但仍需生起精进设法断除之。(帕绷喀大师指出,在第五与第六阶段有遭沉掉伤损之虞。但在第七阶段,沉掉虽生而以精进力能遮止沉掉,沉掉不再成为重大障碍。)第三至第七的五个住心,虽然住定较久,但仍为沉掉等所中断。因此,这些阶段具有“有间缺运转作意”。

关于此处应断除的烦恼,《庄严》、《瑜伽》、《修次》三家有不同说法,《庄严》认为是贪、忧,《瑜伽》认为是欲恚害等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修次》认为是昏沉和睡眠。《广论》综合三家的说法,认为应该断除贪心忧戚昏沉睡眠等烦恼,但是后期的《掌中解脱》没有因袭广论说法,认为此阶段应该精进断除的是细沉掉。




(八)专注一趣


庄严 所作心自流者。谓性住心。所作任运成自性故。


安慧 关于“然后行者在心中〔获得〕有加行”,如上所述,瑜伽行者断除三昧的过失之后,具备勤奋,当生起贪着心或者烦躁而生起瞋恚之时,在具有努力的性相中,心相续地进入并住于一境的三昧中。以此说明“专注一趣”。


瑜伽 云何名为专注一趣?谓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三摩地相续而住,是故名为专注一趣。


修次 专注一境是不起一切动念而精进。


广论 八专注一境者,为令任运转故而正策励。如云:“次勤律仪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运转。”又如《声闻地》云:“由有作行令无缺间,于三摩地相续而住,如是名为专注一趣。”第八心名专注一趣,即由此名易了其义。


文殊 从第三住心到第七住心之间的五住心,由于还有着沉掉的障碍,所以是四作意中第二种“有间缺运转作意”的阶段。

然后渐次串修,心境就像波浪起伏的大海一样,不管现起什么样的分别念头,只要稍加持念其对治法,自己就会回复平静,会生起“分别心作行”的体验。这时,即是由前面所说第五力成办的第八住心“专注一趣”,成办持续的三摩地。第八住心不再被沉掉所障碍,属于“无间缺运转作意”的阶段。


掌中 在第八阶段,只需在座首稍加用功,便能在整座中不起任何沉掉。

在这阶段,沉掉就像被击败的敌人,它们先是有力量,然后力量逐渐减弱,最后彻底丧失。所以,从第八住心开始,可以不再需要正知的功用。在此第八住心,只需稍加用功便能保持整座不受沉掉等的中断,所以是具有“无间缺运转作意”的阶段。第七与第八住心由“精进力”成办。




(九)等持


庄严 尔时得无作者。谓持住心。不由作意得总持故。


安慧 关于“又应由串习它而获得无加行、任运转”,“行者”指瑜伽行者。瑜伽行者具备精勤努力,藉由修习有努力的三昧,然后获得不需要精勤努力、无加行、并且任运而住的三昧。此称为“等持”。


瑜伽 云何等持?谓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加行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修次 平等住是心住平等而修平等舍,即心持平等。


广论 九平等住者,《修次》中说,心平等时当修等舍。《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由修专注一趣,能得自在任运而转。如论云:“从修习不行。”《声闻地》说名等持。如云:“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编》所引,如云:“此奢摩他道,是从般若波罗蜜多等所说。”


文殊 然后渐次地串修,心境就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一样,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境缘,也不必观待持念对治法的功用,三摩地自然地现起,会产生“分别心不作行”的体验等持。这时,由第六力串习力所成办的第九住心“等持”,可以不加功用地安住于所缘上,属于四作意中第四“无功用运转作意”的阶段。

诸位先觉考虑到在这个阶段,若再加破除沉掉的功用反成为过失,因此说“放松最好”。有的人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旨趣,反而产生这般的过失,误认为是放松执持的力度。我们应善加了知这些关键处,仅有禅带、禅帽、护网是不能在内心生起修证功德的。


掌中 此阶段具有“无功用运转作意”。由于第八阶段不断地练习,此时不加功用而自然地成就。所以,此时不需丝毫努力,如同熟记功课者的念诵一样,能够全然进入三摩地中。此为欲界心一境性近似奢摩他。第九住心是“串习力”成办。

上述九住心中,第一阶段有认识分别的体验;第二阶段有分别在休息的体验;第三阶段有分别变困乏的体验。简言之,第一与第二住心有安住久暂之分;第二与第三住心有散乱久暂之别;第三与第四住心有所缘境是否丧失之异;第四与第五住心有粗沉没是否生起之分;第五与第六住心有需不需要提防细沉没之别,不仅如此,第六住心中的细掉举要比第五住心中的少;第六与第七住心有需不需要特意戒备细掉举之分;第七与第八住心有有无沉掉之别;第八与第九住心有需不需功用之异。在第七阶段,只需断除沉掉而不需担心会流于沉掉,这就像与敌人打仗时,当敌人的力量已被削弱,就不需再特别提防,只要稍加阻止即可。


(原文发表于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佛学论丛·禅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六十六
袁了凡先生《静坐要诀》 - 微明道观- - 民间中医网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二)
九种大禅
印光大師文鈔選讀-信愿篇
四分律名義標釋卷第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