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邮说四大书院

古人称道的“天下四书院”——

河南应天书院

湖南岳麓书院

江西白鹿书院

河南嵩阳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中国古代书院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中,坚持了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原则,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良传统。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丽正书院”在东都洛阳紫微城创立,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更名为“集贤书院”,其功能是官方修书、侍讲的机构,还称不上是“聚徒讲学”的教育机构,但是它孕育了后起的各类书院“培养人才”、“研究史籍”的学风,因而奠定了我国古代书院的基石。
真正作为聚徒讲学的书院,起源于南唐昇元年间(公元937—942年)的“庐山国学”。宋代是书院最为兴盛的时期,一代代大儒名流在朝廷、社会的支持资助下创办民间书院,聚徒授课,研习修身,形成了以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等“天下四大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文化群体。(“天下四书院”的另一种版本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
1998年,中国邮政发行《古代书院》特种邮票(志号1998-10)一套4枚,取材于北宋四大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和白鹿书院。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五代后晋时期(公元936年),通儒杨悫(què)创办“睢阳学舍”聚众讲学。北宋初年当地富豪出资重建书院,“博延众生,讲习甚盛”,“远近学者皆归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当地人自愿将学舍“入官”,宋真宗赐名“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注:北宋的“南京”即陪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应天书院伴随了北宋一朝的政治生涯,对于北宋的政权巩固、人才培养和教育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熟知的许多北宋学者、政治家,如范仲淹、石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等,都是应天书院的“高材生”(范仲淹、石介后来又成为书院的执教者)。应天书院是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其文脉精神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以至近代,它在中华千年教育史上的地位无可企及者。
应天书院设立在繁华闹市之中,建筑体制中规中矩。2003年,河南省政府启动应天书院在宋代原址上的修复工程,按历史文献记载恢复原貌。邮图画面采用按复原规划图进行设计的应天书院全景构图,表现了书院恢宏庄重的气势。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北太室山峻极峰下,因坐落在中岳嵩山之阳(南麓)而得名。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为嵩山佛、道、儒三教荟粹之地。原为嵩阳寺,隋改为嵩阳观,唐改为奉天宫,五代后周改为太乙书院,宋初,又更名为太室书院。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赐额为“嵩阳书院”。宋代巨儒程颢、程颐兄弟在此创立“二程理学”,司马光、范仲淹、朱熹等都曾在此著书讲学。嵩阳书院以“程朱理学”著称于世,成为宋代最高学府之一,位居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之首。
现存的嵩阳书院建筑为清代规制,完整保存了传统书院的建筑格调,其选址、布局和形式兼备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特色。书院教育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废止,嵩阳书院作为这种已经消失了的制度的文化载体,被视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嵩阳书院古迹文物繁多,文化沉积丰厚,汉封将军柏、大唐巨碑、明刻登封地图等均为稀世珍品。
2001年6月,嵩阳书院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包含嵩阳书院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邮图画面以透视手法穿过嵩阳书院敞开的大门深窥书院的深处,寓含嵩阳书院的隐秘幽深和深厚积淀。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风景区。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年,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官民相协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历经宋、元、明、清各代,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世称“千年学府”。
北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创办了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赐书“岳麓书院”门额。之后,书院在朝廷支持下不断发展,到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清代的岳麓书院,集聚了一代常识博洽、德高望重的大师,培养出王夫之等一大批著名的湖湘学者。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1986年湖南大学修复岳麓书院,2005年正式恢复,2009年从本科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格局建设完毕,岳麓书院正式成为湖南大学的实体办学机构和科研基地,千年学脉再次延绵。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完整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恢宏气势。1988年1月,岳麓书院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邮图画面为岳麓山下翠竹掩映的书院建筑群,彰显岳麓书院的庄重与清幽。

白鹿书院


白鹿书院,又称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山南风景带上,地处秀峰和三叠泉之间。
“白鹿洞”并非山洞,而是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的一处山坳。唐朝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和兄长李涉到此地隐居读书,养一头白鹿伴身,被人称为“白鹿先生”。后来,李勃出任江州(今九江)刺史,在隐居旧址修治园景,号称“白鹿洞”。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君主李昪(biàn)于昇元年间(公元940年)在此处“建学置田”,称之为“庐山国学”,又叫“白鹿国庠”。北宋初年,改称“白鹿洞书院”,作为藏书与讲学场所,成为各地书院的楷模,进入“四大书院”之列。此后书院屡兴屡废,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星子县一带的府州军监),重兴白鹿书院,并在此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条规和宗旨,又奏请皇帝御书赐额,吸引了海内外知名学者皆来此地讲学。白鹿书院由此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被尊崇为“海内书院第一”、“天下书院之首”。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白鹿洞书院文管所,政府拨巨款进行三次大维修,修护了以礼对殿为中心,由明伦堂等众多殿堂组成的古建筑群。三十多年前笔者有幸到此一游,只见书院建筑与山川景色融为一体,泉清石秀,古树参天,茂林修竹,古朴清幽,令人追慕遐思不已。
1988年白鹿洞书院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邮图画面为参天古木映衬下的白鹿书院雄伟厚重的大门,折射出书院历史上的辉煌兴盛。

中国古代书院体制自宋代兴盛以来,一直沿袭至明清两朝,直到清末“新政”,改书院为学堂,书院教育制度终止。但是,书院的教育学术体制和精神影响直达现代。例如,毛泽东1921年在湖南长沙,去除古代书院形式,纳入了现代学校研究内容,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书院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不过其称是效仿英国剑桥、牛津的书院制)。近年,国内多所大学已开始在校内兴办现代“书院”的尝试,杭州西湖大学的举措最为突出。如何继承古代书院的精气神,开创现代教育的新篇章,人们拭目以待。
记于2022年12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中國.四大書院
中国古代书院邮票
中国的“四大书院”是什么?
中国著名的书院
千年学府: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